跨文化阐释及其文化批判理论转向

2023-01-08 02:13刘圣鹏浙江工业大学批评理论研究中心教授
浙江社会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诗学现代性跨文化

刘圣鹏(浙江工业大学批评理论研究中心教授)

国际比较文学发展到20 世纪60年代,从国与国之间文学文化的同一性实证研究发展到洲际之间文学文化的同一性平行研究,经过文化批判理论特别是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关于文化差异性的洗礼,认识到共同诗学的达致要从跨文化差异诗学出发,进行寻根研究,在此基础上,特别强调建基于现代性之上的文化批判对劣质文化要素的消解作用以及对优秀文化要素的提升作用,以此推动跨文化共同诗学汇通的达致。华人华裔批评家,由于其对中西两种文化及其诗学的近距离接触,对跨文化诗学及其文化批判理论有更深刻的体会,肇始了比较文学领域的跨文化阐释及其文化批判转向。跨文化阐释及其文化批判模式经历了从单向阐发到双向互阐再到跨文化阐释及其文化批判,直到以中西双向文化突破理论为标志的文化哲学的发展历程。其中具有中西两种知识背景的叶维廉和劳思光先后进行的反思路径颇为中肯,理论批评和实践批评极具建设性,成为中国比较文学的范例,台湾和北美华人华裔始创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遂得到确认。①

一、叶维廉开启跨文化阐释及其文化批判转向

叶维廉在其中国诗学和比较诗学研究中,将中国道家美学置于西方现代解构主义语言学的解读框架中,呈现道家理论的主体消解取向,在汉语学术界最早与西方后学理论对接,对儒学道德价值独断论给中国社会造成的权力凌驾给予了理论阻击;又将中国台湾现代诗歌置于现代性平台上,呈现其启蒙与现代的双重价值机理。与前辈学者刘若愚套用西方诗学体系进行中国古典诗学阐释的单向阐发路径不同,②叶维廉从中国古典诗学的原典出发,再引申到其对西方现代诗学的影响,再将西方现代诗学引申回中国文化批判的跨文化阐释,构成了双向阐发或循环往复式的跨文化阐释“环形模式”③,以此来证实中国古典诗学传统的现代性,给中西差异诗学之间的共同文学规律的汇通提供了研究典范。④

叶维廉首先将解构主义语言学用于唐代山水诗分析,发现其物象自然涌现,不需借助于主体认知的无主句、不限定主体认知的方向、实现读者和作者之间互动认知的主体间性的意境美学原理,给解构儒家主体定向思维提供了道家主体消解的发散思维路向,这给带有文化系统批判指向的文化批判理论带来了新意。同时,这种中西比较诗学的跨文化阐释及其文化批判模式深刻影响了中国比较诗学的研究方式。叶维廉还发现美国现代主义诗人庞德的意象派写作有日译寒山诗的渊源,寒山诗还同时成为日本俳句的源流,而60年代美国后现代主义诗人史奈德又再次发掘中国古典山水诗的意境美学风格并运用到诗歌写作中。被儒家政治功能论长期遮蔽的意境诗歌,在七八十年代又有了回到中国台湾现代主义诗歌以及中国大陆朦胧诗的经历,将曾经过度政治化的中国诗歌带回到去政治化的现代主义直至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叶维廉比较诗学通过后学解构主义语言诗学的创造性应用,将结构主义的整体主义带离中国历史的帝王大一统政治囚笼——儒学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来到生动而又有生机的道家差异文化哲学系统中。这不仅冲击了古典文学的传统文献学和品鉴式研究模式,也给古典解释学增加了现代知识学色彩,从而将拘泥于形式同异研究的比较诗学带到了后学文化批判理论主潮中,意图通过文化批判弘扬道家美学及其带给现代社会的道家文化意义,把自由而不是专制要素引入中国文化。他同时将视角扩展到现代文学之“五四”新文化运动,将文化解放冠之于道家文化及其对儒家文化的消解上,扩大了道家美学的现代性适用范围。⑤

二、跨文化阐释的后学知识学缘起

跨文化阐释及其文化批判的动力无疑来自于现代性追索,但传统哲学由于在理论系统中的最高端站位,其对以差异文化为代表的多元文化的阻碍作用大于容纳作用,因此推动多元文化差异性成为文化批判的基点。能够促使后学进入文化批判的根本动力还是来自于哲学转型中,这就是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文化相对主义对前期维特根斯坦的本质主义的自我反拨。前期维特根斯坦固守语言真理(真义)论,却发现语言只是一个梯子,人类文化生活中存在着得义忘梯的情形,这只能通过“家族类似”来得到合理的解释。人类多元文化之间具有代际文化愈来愈增加可见的差异性,愈来愈销蚀根性相似性的状态。这在比较文化中更可以叙述为文化距离越远,文化差异性越大,文化理解越困难;文化距离越近,文化差异性越小,文化理解越容易。文化差异性之间要想得到最优理解,必须通过文化批判和自我批判,不断消解文化认知障碍,增加文化理解,促进文化和解,批判的标准是得到普遍认同的自由、 平等与民主的现代性,而西方后学文化批判理论的内在标准就是以现代性的普遍生成为目标,各个差异文化向着现代性的生成就是文化的内在本质体现: 适度差异和有限同一。适度差异和有限同一,因此成为跨文化差异性阐释的一般规律,由此而改写了西方同一性认知的知识学历史,将差异性认知——差异性的不同认知路径之间的汇通——放归到西方文化哲学的知识学视野中。⑥

经过后学文化批判理论洗礼的跨文化阐释,不再拘泥于实证性影响研究,也不再受限于同一性认同研究,这在吉尔兹的文化人类学中得到了客观再现,多元文化主义理论的开启还要借助于解释学在跨文化领域的运用,用以应对不同文化资源相遇所导致的或拒斥或误读或顺应的复杂接受目的和接受效果。伴随着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迁,人类学家吉尔兹发现,作为主位的研究者对客位研究对象的客观化理解,分别受到主位文化价值观和客位文化价值观的限制。要尽量达到客观化理解,首先要求主位研究者给予客位文化以同情化的理解,可以看到跨文化解释学突破了解释学的本文化视域局限,通过突破自我的对异文化的同情化认知,达到跨文化认知的最大客观性。这就摆脱了历史解释学局限于本民族解释学的窠臼,消解了伽达默尔历史解释学的“效果历史”依然存留于本民族历史文化矛盾中的内在矛盾性,使历史解释学进化到跨文化解释学的阶段,给跨文化资源的传播和接受提供了相对公平竞争的平台,给以同一性为特征的来自任何文化地区的中心主义划上了句号,由此而改写了西方知识学的后现代认知模式。

跨文化阐释也在世界华文研究中得到明确体现。中华民族的世界性分布构成了中华性的全球区域性分布,具有与祖国的文化差异性和与在地文化的认同化的同时性特征。来自于中国的华文研究往往夸大中国主流文化对华裔的文化影响力,这也遭到了华语研究的在地化及其与祖国的文化差异性的阻击。这一各执一词的学术事件,由近十年来的“华语语系文学”表征,也可以由“中华性”这一创新概念来补缺,它承认了祖国文化和在地文化的事实性不同,承认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差异性,有效证实了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和而不同” 命题与全球化时期多元文化观念之间的概念适用性。“和而不同”命题,本由中国比较文学元老乐黛云提倡,得到了相关跨文化和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广泛认同,有效推进了比较文学在中国各个学科领域的启蒙、推广和发展。中国比较诗学的开拓者曹顺庆率先推动华人华裔的跨文化模式,并以变异学的形式向西方推广中国优秀文学和文化资源,观照其在西方文化系统中传播的文学文化变异形式,给中国思想史添加了可持续开发的原典,系统促成中国传统理论的现代转换进程。

三、劳思光推进文化批判为文化哲学突破

跨文化认知系统的改良首先建立在本文化认知系统的批判和解构上。利奥塔对传统理性及其绝对主义的批判和解构构成了后现代知识学的知识路标和理论线索:其一,他对传统知识的彻底怀疑论提出差异论主张,赋予多元理论和多元文化以言说的合法性;其二,他否定大叙述,主张小叙述,这导致了结构主义以及之前的宏大理论独占哲学史的局面破产,综合了后结构理论和文化理论的批评理论才有了出场的机会;其三,他主张对结构霸权给予解构,此前被宏观理论遮蔽的微观研究,遂陆续成为热点;其四,他反对理论权威,解除了理性对于非理性的压迫,对元叙事暨现代性的合法性给予批判,对与普遍性和本质主义相关的总体性、整体性及其带来的极端政治恐怖给予揭露,使现代主义走向后现代,启发了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批判。但是,利奥塔的后现代理论也存在着理论的偏激和弊端:其一,由于理论会有边际化效应,多元文化论的滥用就需要规则来规范,以共建模型;如果共同模型不能出场,就会产生不能化约性的困境,最后只能诉诸权威,要求政治解决,从而引发异质性的政治观悖论,导致异质性自反。其二,多元主义主张“一切都行”,落实到生活上还会产生严重问题,所以,真理观必须得到共同遵守,否则意义消失,后现代文化也会导致社会大分裂。⑦

正是基于利奥塔所提示的后现代性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可能性,劳思光设计了他应对文化困局的知识学路径:通过差异文化沟通范式,确认开放要素,修改典范,消解文化冲突,指向文化整合。其中,首先是制度内观念导致文化冲突,文化整合需要直面生活态度的变化。还需注意,古典文化的继承,需要体用不可分割; 文化应该具有普遍性取向,其形式和内容不可分割;文化典范的转移需要正视知识学范式的更新。知识学范式的更新,需要重建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与社会规范的根据。仅仅从“他者”差异性出发来说还不够,还要转向多元论,重建人文思维的知识学逻辑。劳思光深度考察西方现代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把中西哲学的现代困局,分别设立在文化模式的突破上来讨论,应和了西方文化批判理论。西方由于自发的开放性文化模式,需辨别前现代、 现代和后现代历史,进行内在文化上的绝对主义知识破局。而中国由于后发的封闭性文化模式,尚需传统与现代以及本土与西方之间的封闭性和开放性双重跨文化结构来破局。二者均需遵循批判与建设的双重知识策略。

西方近代和中国20 世纪至今,是一个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代。按照韦伯的说法,社会一旦进入现代,就没有可能倒退,而作为解释社会的表征的理论以及作为社会依托的文化却未必能够跟上现代的步履,从而形成现代和前现代的区隔,以及现代和后现代的区隔。要恰当解释现代化进程及其现代性要素构成,就需要传统理论向现代理论的转型;要维持现代社会的巩固和扩张,还要求文化转型予以配合。理论转型和文化转型上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构成了任何一个现代化社会的理性内驱力,这就要求建立一套足以对付理论转型和文化转型的批判理论。劳思光认为,坚持西方马克思主义巨擘哈贝马斯“理性的希望”所持的“交往理性”,用以克服西方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偏向和阐释学的相对主义偏见; 他还针对中国文化进路提出“跨文化动态仿真”而不是单纯的“内在文化创生”,来配合须具备批判和建构两种理性功能的“双重结构文化观”,让东西两种传统哲学实现现代转型,以共同面对现代以及后现代的挑战。劳思光的跨文化比较哲学,把西方当代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构成了哲学转型用文化突破来破解的思想范式,其中的知识学脉络就是后学知识学转型。⑧

处于本文化传统中的哲学缺乏应对多元理论竞争的能力,不能达到向外传输和向内自省的功能,也就是缺乏所谓跨文化外推(strangification)即对跨文化哲学差异之间彼此沟通的策略。这一概念首先由建构实在论哲学家华尔纳 (Fritz Wallner)率先提出,作为科际整合的认识论策略,后来由沈青松扩展到跨文化哲学。⑨所谓外推,意指一种走出自我封闭,走向多元他者的行动,从一种熟悉的文化脉络走向另一种文化脉络。通过语言的外推、实践的外推和本体的外推,来避免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内部困局,使普遍性这个有争议的问题,向普遍化双向汇通来转化。外推比之于哈贝马斯交往理性更为基本,交往理性虽然限定于可理解性、真实性、真诚性和正当性四项规范,但是毕竟缺乏外推,在现实中不是碰到文明冲突就是碰到文化妥协,很难达到共识,因而,外推这一策略就成为跨文化沟通得到成功的先决条件。沈青松把跨文化外推叫作“相互外推”,实际上,由于外推的过程还需自我认知和反省的加入,不如叫作“相互外推与内推”更佳。跨文化内推,难免个人化过程,将个人与集体分别作为跨文化主体间性引入跨文化理解,每个人都倾向于传达带有自我理解模式的意义给他人,以利于在个人层面和集体层面共同建构有意义的生活,这是二者之间的知识存在论基础。建立在后结构主义“他者”之上的多元他者之间的“相互外推与内推”,劳思光将之表述为文化突破的向外“开放要素”和内在“封闭要素”两个方向上的理论竞争,中国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将之表述为:“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道德经》第52 章),意指经由本体达至多元个体的认识过程。虽然占主流的西学和中学太过于关注自身情境,而中国从古到今的思想要素中也可以找到突破自身局限的另外路径,这就是跨文化哲学。哲学一直受本文化制约,在跨文化哲学出现以后,意味着既不能封闭于自我文化之内,也不能封闭于西方文化之内,而是向更包容的思想体系开放,文化差异性的相似性部分和异质性内核都需要不断外推,才能无限接近普遍化过程。马克思以及后结构主义者无不否认自己具有批判性的普遍主义内涵,这就提示我们,既要承认多元价值又要接受理论系统的可修改性,可修改性和开放性并不存在矛盾,可修改性是开放性的基础。

四、多元文化和主体文明的关系

比较文学向文化理论的转型,正是适应了民族文化形式向人类文明载体的转化,从而使作为文化形式的文学日益提高了自己的文明本位,成为促进文明认同的文化形式,这也同时成就了民族文化形式的文化政治。伴随二战后橄榄型社会的形成,中产阶级庞大,两极分化缩小,意识形态终结,阶级斗争理论不再,多元文化平等与和解上升为全球化普世理论。随着后学知识学对跨文化认知的深入和扩展,跨文化阐释及其文化批判成为比较文学的主流,大幅度促进了差异性文化特别是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理解和接近。后现代差异性文化互动认知的前提之一是人类族群在文化理解的同时,也能在全球化中消除文化障碍和财富短缺,促成在全球化产业链中获得足够多的利益,从文化和财富的双重贫困中解放出来。

多元文化主义伴随着全球化而兴起,对人类多元文化之间的平等共存有巨大推动,但随着全球化产业链分配格局的不平等,也衍生了主体文明和多元文化之间的矛盾,暴露出不完全全球化的内在本质。近年来随着高科技对人类文化的重塑,全球化产业链及其收益也给不同区域带来了分配上的两极分化,这又给跨文化理解带来了意识形态的重负,民族主义遂衍生民粹主义。由于历史原因,不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存在着与发达地区的分配差异,利益分成在全球化信息中增殖了两极分化带来的怨恨,这给市场和政府提出了极高的解决矛盾的要求,是在市场一端平衡产业链收益,还是在政府一端施行共同富裕,对刚刚解决了文化隔离和文化冲突问题的民族和族裔带来了新的课题。在平等现代性的基础上,有必要承认主体文明的历史贡献,不超过现有社会发展所能承受的文化理解和财富分配的最高限度。在现有民族国家框架内,普遍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以及主体文明之间的适度关系遂成为难以逾越的文化批判理论高峰。为了保证利益均衡,少数族裔和欠发达民族国家必定坚持普遍主义,主体民族必定坚持主体文明优先。在现代民族国家框架内,文明普世性和文化多元性的矛盾紧张关系不可能得到彻底摆平,只可能以主体文明适度融合普世文明并高于普世文明的形式存在,使主体文明不断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无限靠近,并且随时根据变化了的事件和条件,将文明普世性和文化多元性之间的张力给予适度调整。这种知识体系的调整或修正也符合批判理性主义关于理论作为假设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的学说。

注释:

①参见刘圣鹏《差异性研究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齐鲁书社2006年版。

②参见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③Li Qingben,“China Question of US-American Imagism”,CLCWeb: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e,22(5),2020. 关于跨文化研究的环形模式,也可参见李庆本《跨文化美学》,长春出版社2011年版,第2~15页。

④参见叶维廉 《比较诗学》,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版;叶维廉《中国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⑤参见刘圣鹏《叶维廉比较诗学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版。

⑥刘圣鹏:《中国当代比较诗学:源流、话语和范式》,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70页。

⑦⑧劳思光:《当代西方思想的困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19、2页。

⑨沈青松:《跨文化哲学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8页。

猜你喜欢
诗学现代性跨文化
背诗学写话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也谈现当代诗词的“入史”及所谓“现代性”的问题
也谈现当代诗词“入史” 及所谓“现代性”问题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