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雅倩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曾在《风险社会》一书中指出:“危险是现实存在的,但风险是一种主观上的建构。”[1]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信息疫情顺势到来,疫情常态化的复杂态势与社交媒体的技术赋能在不断加剧着公众的焦虑与恐惧。
沃尔特·威廉姆斯在《记者的信条》中提出,新闻事业应该重视“建设性、宽容性,而不采取粗率性”。[2]我国新闻事业强调要以新闻报道“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核心价值也在于新闻的积极建构。特别是在当前疫情常态化与突发性并存、民众焦虑与恐慌随时爆发的背景下,如何发挥新闻的建设性以传递乐观且充满希望的价值观,改善公众与社会的关系,稳定人心与疫情发展态势,成为传播者思考的重要命题。
暖新闻被认为是建设性新闻的中国范式,学者们多强调暖新闻与受众的情感共鸣,认为这样的报道风格契合了网络环境下受众的接受框架和情感需要,温煦的话语叙述能塑造感人形象,给人暖心阅读体验,更有增强国家和社会凝聚力、纠正偏态传播格局、激励个人积极向上的作用。[3]在突发公共事件面前,暖新闻如“定海神针”以正能量叙事契合受众的情感诉求,化解群众焦虑,凝聚社会力量。[4]
暖新闻向上向善的引导功能仍不断被提出,但多建立于概念分析、学理价值解读等理论层次的研究与实际意义探讨,基于暖新闻的实验研究相对较少,在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可信度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检验。本研究以控制实验法,探究在现实疫情与信息疫情下报道疫情防控现状的暖新闻的传播效果,分析暖新闻能否借助正面情感的传递,使公众在信息疫情下产生积极的心理和行为反应,起到社会管理和舆情调适的作用,发挥新闻的建设性作用。
本研究采用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以控制实验的方法将暖新闻与硬新闻进行对比研究,考察暖新闻的传播效果,并进一步探究其建设性作用。
传播效果的评价模型。郭庆光认为传播内容包括认知、态度、行为三个维度,本文将按照这个框架构建传播效果的具体评估模型。从受众对新闻内容的理解度和记忆度考察认知传播效果,从受众阅读材料后的情绪、信任度、喜好度考察态度传播效果,从受众的公共参与行为和社交媒体参与行为考察行为传播效果。
研究假设。根据以上传播效应研究模式,给出如下研究假设:一、暖新闻与受众认知。理性主义范式认为,情感与认知应是分离的,情感会影响到判断和认知。但纳斯鲍姆、克劳斯等学者提出,情感与认知之间并不是截然对立的,没有情感的参与认知很难转化为行动。现代新闻业被认为应客观报道事实,提供准确的信息和理性的论坛,在民主政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5]而在新闻实践中,理性与感性又同生同在。情感即为认知的一部分,能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辅助人们选择信息、限制信息、促进理解和记忆等。[6]
暖新闻通过对良、善等正面情感的凸显,对受众关于新闻的理解与记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研究首先聚焦于暖新闻对受众认知的影响,从受众对于新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进行测量,提出以下两个假设:
A.相比硬新闻,暖新闻会提高受众对新闻内容的理解度。
B.相比硬新闻,暖新闻会提高受众对新闻内容的记忆度。
二、暖新闻与受众态度。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是传播效果研究的重要问题。波特尔曾说:“媒介能够诱发受众对展示给他们的内容(比如故事的真实性、人物的优点、新闻的可信度)产生某种态度,也通过在新闻中展示现实世界的人和事的方式让人们思考现实世界。这通常会激发我们对现实世界和现实事件的记忆建构和态度建构。”[7]报道的信息特征也会影响着受众对所报道事物和真实世界的心态建构。
本研究聚焦于暖新闻感性思维、暖心题材、平民视角、人文情怀等信息特征对受众态度的影响,从受众对新闻内容的情绪、信任度、喜好度进行测量,提出以下假设:
C.比起硬新闻,暖新闻更容易让受众产生正面情绪。
D.比起硬新闻,受众对暖新闻的信任度更高。
E.比起硬新闻,受众对暖新闻的喜好度更高。
三、暖新闻与受众行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会通过观察或学习周围人的行为及后果获得新的行为方式,或改变已有的行为方式。这种观察学习可以通过阅读、视听各种大众媒介中的人的行为及其后果,即“榜样”来完成。[8]信息生态中存在看不见的“情感架构”,在动员民众、激励民众表达意见、寻求价值认同等方面有促进作用,也成为各种类型的社会抗争和抵抗文化发展的驱动力。[9]暖新闻中的积极情感架构影响着受众的社会态度,也存在着让受众形成模仿效应,做出改变现实社会图景的行动的可能性。
在社会化传媒时代,人们更加偏向于解读和分享相对积极和正面的资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乔纳·伯格对受众在《纽约时报》网站上的阅读和分享行为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发现《纽约时报》的读者群体更倾向于分享那些令人兴奋的文章,而不是让他们觉得沮丧不安的内容。一篇报道越是积极正面就越有可能被大众分享。[10]
本研究将受众行为细分成了公共参与行为和社交媒介行为,对报道好人好事的暖新闻所能引发的受众行为进行探究,提出如下假设:
F.比起硬新闻,暖新闻会增强受众的公共参与行为意图。
G.比起硬新闻,暖新闻会增强受众的媒介参与行为意图。
本研究采取控制实验法,以高校学生为实验对象,将同一事件以暖新闻和硬新闻两种形式报道,测量两者的传播效果。
实验材料。实验以疫情相关的暖新闻作为实验材料,对选定实验文本的部分内容进行增添动人情节和圆满叙事、视角与语言追求新闻的“暖意”等处理。对照组按硬新闻要求进行客观真实的内容阐述,回避情感话语表达,营造理性氛围。
实验材料如下:第一篇暖新闻讲述上海疫情物资问题,将中国新闻网的《上海,凌晨,送菜人》进行修改,以上海市民为报道主角讲述疫情防控下有条不紊的防疫工作与生活,注重暖心事实和当事人的感受刻画以求读者情感共鸣。对比组硬新闻客观真实陈述上海面对的买菜难题及处理现状,让受众直观获取重要信息。
第二篇暖新闻讲述了深圳市涉疫动物照料事件,将在《南方周末》的《一个深圳猫的“宠物方舱”之旅:“一个社区都没发现动物在家死亡”》进行修改,以该涉疫宠物猫在疫情中受到的妥善安置与照料为主线,展现深圳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关于宠物安置问题交出的满意答卷。对比组硬新闻则对宠物方舱医院从建成到运行等具体情况进行事实陈述。
表1 两篇实验材料的编码
实验主体。该实验采用自愿报名方式招募174名高校学生为试验对象。根据前测问卷排除10名对实验内容有足够了解及具有强烈个人主观意见和情感观点的学生,其余164名同学随机分为暖新闻和硬新闻两组。最终采集有效问卷150份。具体受试者信息如表2。
表2 实验主体性别、学历统计表
实验过程。第一阶段前测,实验前对所有对象进行前测问卷调查,测试受试者对事件的真实态度,共发放问卷174份。第二阶段实验,将164名受试对象平均分配到硬新闻报道组和暖新闻报道组。暖新闻报道组阅读实验材料a1、b1,硬新闻报道组阅读实验材料a2、b2。给出对应的资料和充分的阅读时间,并强调新闻信息在后面问答中也将会提及,请大家充分掌握新闻资料,以帮助提高研究的科学性。随后以问卷形式对两组实验对象进行考查,主要是新闻的识记、理解、评价、态度、行动等维度的填写。
实验问卷设计。实验问卷由三个维度构成,维度A是实验材料中的信息或数据理解识记的测量。维度B是对实验材料的态度的测量。维度C是阅读完实验材料后对行动的测量。维度B、C均采用李克特量表,维度A采用判断题和选择题形式分别测量实验对象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度和记忆度。每套问卷共计22题,问卷中每个维度下由若干具体指标构成。
实验数据处理。本部分探讨针对同一事件,暖新闻是否比硬新闻具备更好的传播效果,并探析其建设性作用。实验设计时划分了不同维度进行衡量,用对材料内容的提问来测量实验对象对于新闻内容的理解度和记忆度,以比较认知影响。用李克特量表对实验对象关于新闻的喜好度、信任度、情绪、行为等进行测量,以比较态度和行动上的影响。
认知层面,以判断题与选择题的形式测量实验对象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每段材料分别设置6题,答对记1分,答错记0分。实验数据统计,暖新闻组在内容记忆度和内容理解度上的得分分别为284分、426分,硬新闻组在内容记忆度和内容理解度上的得分分别为227分、371分。相比硬新闻,暖新闻有更为理想的认知效果。
态度与行动层面,基于SPSS22.0对测试结果的数据进行分析,并针对前测的各数据开展了样本t测试,对情绪、信誉度、喜爱度、社交媒体行为意愿、切身实践意向等采用单样本Kolmogrov-Smirnov验证,皆为正态分布。以暖媒体框架、硬媒体框架为不同的因变数,以情绪、信誉度、喜爱度、社交媒体行为意愿、切身实践意向为因变数,对框架一与框架二采用独立的抽样t验证。
表3 正态性检验结果
上表结果显示,虽然KS检验不呈正态分布,但每个变量偏度和峰度绝对值均小于10,因此可以认为数据基本服从正态分布。
表4 t检验分析结果
上表显示,不同类型新闻的信任度、实际行动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即不同类型新闻的信任度、实际行动均表现出一致性;不同类型新闻的情绪、喜好度、社交媒体转发存在显著性(p<0.05)差异。
具体分析可知:不同类型新闻的情绪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t=9.373,p=0.000),暖新闻的平均值(3.93)明显高于硬新闻的平均值(2.88)。不同类型新闻的喜好度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t=4.964,p=0.000),暖新闻的平均值(3.73)明显高于硬新闻的平均值(3.23)。不同类型新闻的社交媒体转发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t=3.292,p=0.001),暖新闻的平均值(3.66)明显高于硬新闻的平均值(3.21)。
本研究立足于新闻传播效果,从认知、态度、行为三个维度检验暖新闻报道框架和硬新闻报道框架对受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暖新闻报道框架能获得更好的认知效果,受众态度上也有更高的喜好度与积极情绪,但并未呈现出更高的信任度。行为层面受众有更强的媒介参与行为意图倾向,但未能证实受众能产生更显著的实际行为意图倾向。
感性思维促进认知效果理想化。本研究考察不同新闻框架在认知效果上的差异,结果显示,比起硬新闻报道框架,暖新闻在受众对新闻的理解和记忆上有更好的效果。
新闻是“环境再构成作业”,受众对媒介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记忆直接构成了受众对某一事物看法。在受众认知过程中,情感信息比中性信息更容易被大脑当作重要信息而获得更多的选择性注意,也更容易吸引大脑记忆系统对信息进行编码。从两组新闻认知效果检测得分可见:同一新闻主题相较于充斥中性信息的硬新闻,暖新闻颇具感性思维的题材内容和写作方式会让受众在理解和记忆上有更理想的效果。暖新闻材料中送菜人的善良与责任感、涉疫宠物受到悉心照料,以人情故事吸引受众注意力,以感动瞬间触动受众内心的情感,让受众有更高的阅读投入度,在理解和记忆上更接近媒体预期。面对疫情中的敏感问题或不确定问题,相比于单纯“告知”,以积极话语进行叙述、发散思考或引导讨论,将问题解决方案结合暖新闻的信息特征进行呈现,从而充满问题意识和人文关照,更能体现媒体在应急报道中稳定人心、守望社会的专业素养。
暖心信息建构受众积极反馈。态度层面的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于硬新闻,带有积极情感的暖新闻对受众情绪引导更具积极效果,对新闻的喜好度也更高,但在新闻可信度上没有显著优势。
当新闻呈现内容是令人暖心的,一般能产生良好结果,引发受众的积极情绪,提升对新闻的喜好度。如果是干巴巴的事实,内容枯燥,形式单一,难以激起受众的兴趣,负面内容甚至引发焦虑、反感等负面情绪。而关于新闻可信度,有研究指出主要从消息来源、传播载体、呈现方式、受众喜好等方面进行判断。[11]网络环境下可信度的影响因素也变得更复杂,情绪在前、事实在后的传播特征不断挑战新闻权威。情感的注入虽能使受众感同身受,却不意味着叙述内容和方式的转变能让受众完全信任新闻与媒体。
暖新闻将通过挖掘温暖人心的抗击疫情事迹,排解公众的不安和负面心态,坚定大家对抗疫情的信念,并推动社会舆论往正面积极的方面发展。面对重大卫生公共事件,暖新闻以正面情感直面问题回应关切,在积极舆论建构和社会心理恢复性叙事方面有建设性作用,也为公众带来希望和慰藉。
连接公众助力社会治理。积极情绪体验拓展人们的思考—行动技能,有助于建立个人从身心层面再到社会、心理层面的持久资源,[12]借助积极心理,暖新闻能够促进受众参与度提高和行动力增强。实验结果显示,暖新闻对受众行为意图的促进作用仅停留于线上,受众在媒介参与行为意图中呈现出明显倾向,但在现实行动意图上没有显著差异。
懒汉行动主义指出,互联网提供了参与社会议题的新渠道,减少了受众在媒介参与后的现实参与活跃度,人们会通过一些无效替代性行为,如阅读政治博客、签署线上请愿书、发送电子邮件、分享链接以及点赞来替代真正有效的行动。[13]在暖新闻报道框架下,积极情绪促使受众阅读后倾向于在线点赞、评论、转发等媒介参与行为,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实际行动意图。这也可能与实验材料没有过多采用号召全民抗疫的话语策略有关,在展现温暖瞬间激发受众积极情绪的同时,没有过多鼓舞公众参与到疫情防控的实际行动中去。
在技术赋权下,人们传播信息、表达意见、参与行动都更便利,虽不会轻易取代真正的政治参与,但网上共享的政治信息也以一种新方式将国家形象呈现给公众,公众线上行为也为实际社会治理提供了汇聚民意的便利条件。暖新闻通过主动参与到疫情防控这一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中,在传递正面资讯的同时也朝着联系人与社群、支援当前的活动者社群、发动新人加入、鼓励参加者朝着更深入的方向前进,媒体从被动监督角色转变为更具建设性的角色,践行社会治理的使命担当。
本研究以新闻的传播效果为视角衡量暖新闻的建设性,结果显示能与公众实现情感共鸣的暖新闻,会比直接进行信息灌输的硬新闻在传播效果上更具建设性。暖新闻报道能通过积极情感直面社会问题,反映公众关切,促进公众积极参与社会建设,这对社会风气的健康向上、社会环境的安定团结起到了正向建构的作用,更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当然,本研究还存有不足。在样本选择上对新闻传播效果的测量聚焦于高校学生群体,尽管高校学生出于自身较高的受教育水平能对新闻报道持有较为理性和科学的判断,但传播效果也会受到个体身份、自身经历与主观思维等差异的影响。因此,未来的相关研究,可结合各职业人群的属性特点,对新闻传播效果及其建设性作用的探析进行更为全面的探讨与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