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芳 黄兰兰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时代呼唤法治,法治引领未来,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根植于新时代历史方位,精准定位时代发展需求而形成的内涵丰富、意义深邃的科学理论体系。深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原则与三重逻辑,深化其实践理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从本体论的维度,精准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新时代产物应遵循怎样的原则问题,是后续开展持续研究的理论前提。从以下五个基本原则为逻辑起点,深入了解和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三重逻辑。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准则。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关键所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加强新时代法治工作部署的根本保证。作为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的核心要义之一,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实际行动上,为落实党的政治责任,形成法治建设合力提供理论遵循;为深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等重要问题的论述提供行动指南;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强国夯实理论基础。
第二,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作为奋斗目标,深刻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国为了谁、依靠谁的时代之问。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基本准则,促使人民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宗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植根于人民对社会公平正义要求的法治实践需求,落实于解决人民法治领域中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生动法治实践,致力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法治期盼。
第三,坚持求真务实的实践品格。习近平法治思想产生于伟大新时代、植根于现实沃土,具有深厚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导向,展现其磅礴的实践伟力。党的百年法治变革深深熔铸于党和人民法治实践的光辉历程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增添了新内涵、注入了新活力,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新飞跃,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新境界。立足法治实践新方位,引领法治治理现代化新征程,开创全面依法治国新格局,谱写法治治理布局新篇章。
第四,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格局。国际治理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蕴含着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关于涉外法治的治理理念,为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外部环境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展现了中国力量。习近平法治思想一是致力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国内外法治的战略部署,坚定维护中国的安全和发展权益。二是以伟大胸襟致力于推动国际法治治理体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为遵守国际法的基本准则,勇于应对挑战、防范重大风险提供思想指引。三是致力于增强对外法治交流合作,构建和平发展合作的国际新秩序,提高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提升中国法治治理的话语体系,为世界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交流平台和经验借鉴。
第五,坚持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守正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汲取并承继中华民族优秀法律文化中“出礼入刑、隆礼重法的治国策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援法断罪、罚当其罪的平等观念,保护鳏寡孤独、老幼妇残的恤刑原则”①习近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J].求是,2021(05).,并对这些优秀的传统法律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是立足于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法治实践,用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解时代之疑难,答时代之所问,为巩固和发展中国宪法理论、人民民主理论和国家政权等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思想引领。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汲取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的合理内核,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基因,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不断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强国的目标迈进。
具言之,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原则,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本土化特征,深刻领会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着力践行胸怀天下的世界格局等,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国家夯实法治根基。
习近平法治思想有其内在的生成逻辑。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人类法治文明为夯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提供学理支撑,展现其深邃的理论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基因和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法治思想,展现嬗变演进的历史逻辑;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法治实践,体现回应现实吁求的实践逻辑,这三重逻辑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呈现出科学、缜密的逻辑架构,是高度统一的历史必然。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应时代而生的法治理论,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为基石,以人类法治文明成果为有益借鉴,深刻理解和把握其生成场域,挖掘其内在的理论内涵。
第一,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以唯物史观为逻辑起点,根植于深厚的经济土壤,科学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成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滋养。一是法的社会性。法的社会性在于法反映并调整一定社会关系,运用法治理论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习近平法治思想是立足于社会生活实际,从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强国的目标。二是法的物质性。物质生活的发展是法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法“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1.,并为物质资料的生产生活以及社会发展实践服务。物质生活的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更高的社会公平正义需求促使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产生、确立和发展。三是法的阶级性。法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资产阶级的法符合资产阶级的社会需求,无产阶级的法符合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需求。习近平法治思想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法律是符合无产阶级利益的法律,这是中国法治的优势所在。四是法的人民性。“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③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429.,坚定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根本立场,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立场。牢牢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保障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性地位。
第二,对人类法治文明成果的有益借鉴丰富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宝库。习近平指出:“法治的精髓和要旨对于各国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具有普遍意义,我们要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④习近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J].求是,2015(01).一是良法善治理念。亚里士多德曾这样阐述法治,“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⑤(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49.。习近平汲取古希腊先哲良法善治的法治理念,强调制定良法的前提是提高立法质量,坚持立法应民意、集民智、顺人心的要求,将法治理念内化为内心信仰,从而树立法律权威。二是政法关系理念。洛克林认为“公法只是一种复杂的政治话语形态;公法领域内的争论只是政治争论的延伸”①(英)马丁.洛克林.公法与政治理论[M].郑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8.。习近平也用此阐述党法关系,他指出:“每一种法治形态背后都有一套政治理论,每一种法治模式当中都有一种政治逻辑,每一条法治道路底下都有一种政治立场。”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34.习近平法治思想诠释了党法关系之间的论争问题,有力地廓清“党大还是法大”之间的迷雾。三是公平正义理念。习近平法治思想继承并创新培根把社会公正比作水源的说法,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公平正义理论。习近平强调:“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38.公正是法律好坏的客观标准,法律是正义的化身。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让法治成果更多地惠及于民,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
习近平法治思想尽管提出于新时代,但其思想本身汲取于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精髓,孕育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法治实践,密切结合党百年奋斗的历史任务、历史特点,以宏大的唯物史观视野深度考察,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的法治阴暗面问题,揭示深刻的法理逻辑。
第一,习近平法治思想有着深厚的法律文化根基,以中华优秀法律文化为文化底蕴。习近平强调:“要注意研究中国古代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和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汲取营养、择善而用。”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32.一是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立良善之法的法治基因。“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的立法思想,深刻阐释良善之法的重要性,表达了人们对法治社会的期盼与向往。二是“德主刑辅”的法治理念。从西周时期的“明德慎罚”到春秋时期孔子倡导的“明刑弼教”,历代统治者为巩固君主统治,缓和君民关系,主张德法并治,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三是严格执法和依法治国的理念。“犯而必施”以及“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的执法和治国思想,明确强调严格执法、严厉执法,以达到实现依法治国的目的,保证国家法治昌明。四是汲取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和敬德保民的民本思想,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君主统治。虽然历代统治者制定法律的实质是维护君主统治,但表现出的内在重法传统,对习近平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二,创新发展不仅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的内在特质。习近平法治思想是系统完备、逻辑严密的法治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新的飞跃。习近平法治思想承继了毛泽东的人民民主专政、宪政、部门法等法治理念,邓小平民主法制、十六字法制方针等法治理念,江泽民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等法治理念以及胡锦涛以人为本的法律观、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等法治理念,又对其法治理念进行创新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法治中国”建设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提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明确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工作布局,重点任务⑤习近平.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J].求是,2019(04).,对新时代法治道路和法治体系进行谋篇布局、系统谋划,实现了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法治实践的概括、提炼和总结,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作出了重大的原创性贡献。
伟大的法治实践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探索,是百年来党历经苦难辉煌仍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基因密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历来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的深入探索,总结法治实践过程的经验和教训,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从治标向治本的根本性转变,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确立提供生动的法治实践。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理论。一方面毛泽东提出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强调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少数反对派实行专政,阐述人民民主的本质。另一方面毛泽东对法律的人民性、宪法理论、部门法进行阐释。他认为法律服务于经济基础,保护社会生产力,此外法律是由劳动人民制定,是保障劳动人民合法权益的手段。充分发挥宪法的重要作用,抓住宪法的本质,维护劳动人民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强对部门法的修订,建立符合人民利益的法制体系。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深刻总结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经验教训,强调法制建设,开辟法治新格局。一方面,邓小平强调运用法制保障民主,摒弃法律之外的特权制度,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另一方面,着重强调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必要性,为经济建设提供法律支撑。为促进经济发展,邓小平提出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的“两手抓”思想,推动生产力发展。此外,邓小平还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等法律措施来提高立法的针对性,以此加强法制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江泽民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①中央文献出版社.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6.“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3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③中央文献出版社.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4.等法治论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进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开创了法治新局面,深刻阐述在坚持党的领导下进行依法治国的治国理念。胡锦涛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④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73-74.实现三者有机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此外,胡锦涛认为“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⑤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32.等其他关于法治国家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顶层设计出发,继承科学的法治理念,抓住新时代发展机遇,着眼于人民对公平正义的法治向往,结合新的历史条件进一步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夯实奉法强国的法治理念,促使法治建设迈向新境界。在理论上与时俱进地提出了“法治浙江”“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从严治党”等诸多体现习近平依法执政的治国理念,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确立的理论来源;在实践上习近平法治思想得益于习近平个人在浙江、福建、上海等地的法治实践。他提出要把“枫桥经验”落到实处,加大普法教育的宣传,加大落实社会失信惩戒机制和推进宪法合宪性审查等制度措施,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使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尊崇唯物史观的法律基本观点,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历代共产党领导人的法治理念,这些法治理念成功实践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得以贯彻落实的实践基础。
“机械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法治理论,对中国法治实践而言,无异于刻舟求剑、缘木求鱼,甚至会给我们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带来灾难性后果”①翟国强.发展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原创性贡献[J].理论导报,2020(12).。理论产生于实践土壤之中,离开实践土壤的滋养,理论便失去生命力。同理,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是抽象概念,而是以中国实际问题为导向,立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实现法治理论的现实转化。
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基础,法治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习近平在地方从政期间就提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的科学命题,充分强调市场经济的高效率运转离不开法治的保障作用。具体而言,一是注重发挥改革与法治双向联动、协调发力的作用。习近平提出“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的重要论断,强调二者不可偏废。经济的发展与改革离不开法治的保障,法治的进步离不开经济改革步伐的深化,二者相互促进、有机衔接,共同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二是政府致力于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府严格执行中共中央有关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利用法律手段依法惩治经济领域中的“老赖”,加大社会失信惩戒机制。三是依法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广大从事经济活动的商人、企业家应依法纳税、诚信经营、自觉遵守行业法律法规,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环境,为构建良好的市场营商环境积势助力。四是充分发挥数字化改革优势,重塑新时代法律监督机制。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离不开法律支撑,法律系统的完善离不开数字化的铺就,把数字化改革理念与经济、法治进行深度融合,是打造法律监督示范的有力抓手。市场经济以大数据为依托,亟需数字化嵌入法律办案系统,监督市场环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问题,从纵深上推动市场经济法治化,构建良好的市场氛围。
习近平全面、系统、辩证地论述了党的领导与法治之间的内在联系,凸显遵从党性原则的重要性。习近平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79.概言之,坚持党的领导是保障习近平法治思想取得实效的压舱石。具体而言,一是强化党的领导,保障党的执政地位。一方面制度上保障党的领导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制度阐明坚持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任何时候不能偏离,否则就会亡党亡国。另一方面在法律上保障党的执政地位。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以宪法的形式保障党的执政地位,这是党的执政地位的合法性表达;人民拥护党的领导是党的执政地位得以巩固的合意性展现。二是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发挥其他立法机关的协调作用。强化党对重点领域立法的指导,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的有机统一;同时发挥人大、政府等立法机关的协调作用,提高党领导立法的质量和效率。三是强化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能力。一方面,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持“打虎拍蝇猎狐”,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抓牢制度和权力的关口,促使党内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好政治风气。另一方面,运用党内法规严格管党治党,加强对党员、干部行为的规范,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压实主体责任,促使党员干部自觉将党规党纪的严格要求转化为厉行法治的内在动力,从源头上杜绝腐败毒瘤,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光荣模范。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关于法治文化的重要论述是以人民群众为根基,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需求为导向,为全体社会成员形成崇尚法治文化、弘扬法治文化、践行法治文化的良好风向提供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全社会法治观念增强,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6.体现在:一是加大全民普法力度,落实好“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思维,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扩大法治文化教育范围,增强法治普及力。特别是要加大基层普法力度,做到普法领域全覆盖,促使法治辐射广大人民群众。二是弘扬法治精神,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以法治文化为导向,向全体公民积极传递法治正能量,当好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的引领者和服务者,从而激发法治建设活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引导全体社会成员树立自觉尊崇、信仰和遵守法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氛围。三是尊重人民群众的法治实践。法治精神的主体是人民,人民群众的法治实践是法治文化的动力来源。因此,积极开展法治下乡、信访制度、法治宣传栏、民众调解制度等基层法治实践活动,拓宽民众参与基层法治实践渠道。法治文化本质是人民的文化,是人民群众内心法治信仰和实践的凝练和总结,根植于人民群众的法治实践,内化为全体社会成员的法治信仰,为文化自信提供深厚的理论支撑。
人民在习近平心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引领中国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指南针。中国法治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平等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有力武器。习近平法治思想展现的人本性特征,凸显其真挚为民的情怀。一是坚持科学立法,为人民群众提供法治保障。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作用,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和依法立法,特别是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保障立法合民意、惠民心、聚民智,真正实现立法为民的宗旨。二是严格执法、依法保障人民的生命和发展权益。严格执法是保障人民利益,严格规范执法机关和政府行为的有力手段。在疫情肆虐期间,政府执法机关工作人员一方面始终把人民利益置于首位,秉承公正执法、严格执法和柔情执法并济的执法理念,保障民众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落实。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执法管理体制,坚决取缔和打击防疫过程中出现的违法乱纪行为,落实好依法防控、严格防控的理念,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坚持司法为民,让人民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要建立健全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8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维护好人民权益,切实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兜底性保障,正义是法理情的集中表达,体现法律的人文关怀。公平正义的法治价值追求体现法治既是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的利器,又是对社会诚信友善、公序良俗等“软法”的重申和宣示。
以法治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不仅是关涉到民生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考量,也是检验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目前,中国生态环境领域存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亟需加强生态法治建设解决生态领域出现的违法问题,亟需严格的法治手段、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惩治生态领域中的违法行为,保护生态环境。一是筑牢法治之基,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推进。“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②习近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N].人民日报,2013-05-25(01).。以严格的法律规章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的有效落实。二是建立健全生态责任追究制度,坚决用制度管事管人,严格落实责任制,织牢织密法治之网。习近平指出:“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③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理论导报,2018(05).依托严格的法律制度,落实好责任追究制,坚决贯彻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为织牢织密生态之网提供法治保障。三是促进生态文明与民主法治紧密结合。首先应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立法,填补生态环境领域的立法空白,促使立法集中民智、反映民意、体现民情,确实落实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标,促进环境领域的立法科学化、民主化。其次应畅通生态立法公众参与渠道,保障人民的参与权、监督权,做到生态立法公开化、透明化,决策机制民主化、合法化。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和决策机制。再次应严格执法,规范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落实好“湖长制”“河长制”原则,树立生态环境违法责任终身制,强化生态法治理念。最后应增强公众遵守和保护环境的守法意识,鼓励公众自觉参与生态法治建设。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应时代而生、顺应时代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汲取了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的理论精髓,吸收了中国优秀法律文化的理论精华,承继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法治理念以及借鉴了西方法治文明的合理内核,为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上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理论指引和行动纲领,是新时代法理学拓展深化的历史必然,是人类法治文明成果的最强音,开辟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新境界。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在奋进新时代,开启时代新征程的道路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这五个维度入手,凸显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实践伟力,展示了习近平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魄力,为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现实转化擘画了法治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