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喆
章太炎,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国学大家,辛亥革命前后很多文人名士及革命志士都出自他的门下。鲁迅也曾师从于他。鲁迅在给曹聚仁的信中这样谈起:“太炎先生曾教我小学,后来,因为我主张白话,不敢再去见他了,后来他主张投壶,心窃非之,但当国民党要没收他的几间破屋,我实不能向当局作媚笑。以后如相见,仍当执礼甚恭(而太炎先生对于弟子,向来也绝无傲态,和蔼若朋友然),自以为师弟之道,如此已可矣。”鲁迅在和友人许寿裳通信时说:“从中更得读太炎先生狱中诗,卅年前事,如在眼前。因思王静安没后,尚有人印其手迹,今太炎先生诸诗及‘速死等,实为贵重文献,似应乘收藏者多在北平之便,汇印成册,以示天下,以遗将来。”在《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一文中鲁迅这样说:“我以为先生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史上还要大。……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大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们的精神,后生的楷范。”
鲁迅在纪念刘半农的文章中,把陈独秀、胡适之、刘半农三人做了如下的比较:“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支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地关着门,门上贴一条小纸条道:‘內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器的一个,所以我佩服陈胡,却亲近半农。”1934年,刘半农病故,鲁迅作《忆刘半农君》,真诚地回忆了他们之间从相识、相知到相惜的心路历程:“半农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的地方。但是要商量袭击敌人的时候,他还是好伙伴,进行之际,心口并不相应,或者暗暗的给你一刀,他是决不会的……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因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农,他的为战士,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
鲁迅曾给朋友写信,这样评说他的终生挚友、现代教育家许寿裳先生:“我和他极熟,是幼年同窗,他人是极好的,但欠坚硬,倘为人所包围,往往无法摆脱。”后来鲁迅给郑振铎写信又谈道:“许君人甚诚实,而缺机变,我看他现在所付以重任之人物,亦即将来翻脸不相识之敌人。”
鲁迅和李大钊都曾是《新青年》的同仁,李大钊的朋友们编定《守常全集》时,请鲁迅写序言,鲁迅回信说:“守常先生我是认识的,遗著上应该写一点儿什么,不过于学说之类,我不了然,所以只能说几句关于个人的空话。”鲁迅为此撰写了《〈守常全集〉题记》一文,收入《南腔北调集》。在这篇文章中,鲁迅说:“(李大钊)给我的印象是很好的,诚实、谦和、不多说话……他的模样上颇难形容的,有些儒雅,有些朴质,也有些凡俗。所以他既像文士,也像官吏,也有些像商人……”
1936年,鲁迅在重病期间,在回顾他与“左联”关系的一篇重要文章《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中,提到他与郭沫若的关系:“我和茅盾、郭沫若两位,或相识,或未尝一面,或未冲突,或曾用笔墨相讥,但大战斗却都为着同一的目标,决不日夜记着个人的恩怨。”
林语堂和鲁迅的关系起初也是非常亲密的,当年鲁迅南下厦门大学任教,就是林语堂力荐并邀请的。1934年,鲁迅给曹聚仁的信中谈了他对林语堂的看法:“语堂是我的老朋友,我应以朋友待之,当《人间世》还未出世,《论语》已无聊时,曾经竭了我的诚意,写一封信,劝他放弃这玩意儿,我并不主张他去革命、拼命,只劝他译些英国文学名作,以他的英文程度,不但译本于今有用,在将来恐怕也有用的。他回我的信说,这些事等他老了再说。这时我才悟到我的意见,在语堂看来是暮气,但我至今还自信是良言,要他于中国有益,要他在中国存留,并非要他消灭。他能更急进,那当然很好,但我看是决不会的,我决不出难题给别人做。”
瞿秋白是鲁迅一生视为肝胆相照的知己之一,鲁迅书赠瞿秋白的条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被人们传诵一时。瞿秋白遇害后,鲁迅抱病忍痛,殚精竭虑,负责编辑、校对、出版瞿秋白的《海上述林》,该书出版时,署名“诸夏怀霜社”,“诸夏”即是中国,“霜”为瞿秋白的原名,“诸夏怀霜”寓意中国人民永远怀念瞿秋白。“纸墨更寿于金石”,《海上述林》是鲁迅和瞿秋白真挚友谊的见证。鲁迅特别赞赏瞿秋白的俄文翻译才华,他在致萧军的信中无比惋惜地说:“中国人先在自己把好人杀完,秋即其一。萧参是他用过的笔名,此外还很多。他有一本《高尔基短篇小说集》在生活书店出版,后来被禁止了……中文俄文都好,像他那样的,我看中国现在少有。”
鲁迅与“论敌”唇枪舌战,和朋友却推心置腹,可见先生识人交友尽显率性真诚。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