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
摘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标志着国家对乡村建设高度重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后,乡民将发展的眼光聚焦于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但是乡村生态环境有待改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特色创新不足,经营规模小,品牌化程度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缺乏相关专业人才。对此,要着力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完善以创新为核心、政策为辅助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体系;加强当地乡村人才培养,升级职业培养模式,以此促进二者的有机联动,从而推进乡村的全面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生态旅游;联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34-0064-03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意味着国家聚焦于乡村的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大家将发展的眼光聚焦于生态旅游产业,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乡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将二者都放在突出的位置,寻找乡村振兴与生态旅游的联动发展路径,争取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尽管有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支持,但要想在乡村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乡村生态环境有待改善,基础设施较差,生态旅游管理和创新型人才稀缺,创新和品牌效应发展不足等现实问题。因此,要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必须要将乡村振兴和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放在突出的位置,解决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寻求二者发展的联动路径,激活乡村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力,找到乡村振兴和生态旅游发展的正确路径。
一、乡村振兴与乡村生态旅游的关系
乡村振兴和生态旅游,二者之间相辅相成。首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正是由于国家颁布了乡村振兴战略,使得人们逐渐重视和关注乡村的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为在乡村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此外,国家颁布的乡村振兴战略,使人们的目光不再单一地聚焦于城市,将发展的眼光投向乡村,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支持。在此基础上,乡村振兴战略还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重要理念,这些理念的践行让乡民认识到乡村自然环境的可利用性和价值,将眼光聚焦于保护和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将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之中[1]。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发展鄉村生态旅游产业,有利于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对当地农业结构的优化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当人们将发展的眼光聚焦于生态旅游时,很多新兴产业应运而生,比如民宿、渔村、果蔬采摘、漂流等,这些都是根据乡村当地的自然优势发展起来的新兴项目,为发展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生机与活力。同时,在乡村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有利于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当地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更有利于发展当地的经济,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2]。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最大的特征就是它的自然环境以及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经济效益,使他们更加注重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乡土文化。在这个双循环的过程中,不仅推动了乡村战略的实施,而且加速了乡村的经济和文化振兴,为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奠定基础。
二、乡村振兴与生态旅游联动过程中的现实困境
(一)乡村生态环境有待改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众所周知,在乡村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最大优势就是原有的自然生态资源以及未经雕饰的天然资源。因此,要想把中国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扬光大,乡民就必须提升保护环境的意识,把这些天然资源发挥到极致,形成自己的特色。但是,在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首先是村民对这些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意识不够,没有将保护生态资源放在突出位置。在我们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过程中,许多村民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我们的乡村生态环境效益,大量地接待游客,超越了自然生态环境原本该有的承载能力,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除此之外,许多外来游客素质不一,会存在某些游客随意停放车辆、肆意踩踏草地、乱扔垃圾、大声喧哗等不文明现象,影响了景区的生态环境和其他游客的体验感。另外,影响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乡村的基础配套设施是否齐全。由于乡村的经济建设与城市的经济建设还有一定的差距,那么城市的配套设施肯定是优于乡村的基础配套设施的。游客要想在乡村生态旅游中得到较好的体验感,就必须要完善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提升民宿质量、Wi-Fi覆盖百分百等等。在完善乡村基础配套设施的前提下,更要注重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感,为推动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注入活力。
(二)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特色创新不足,经营规模小,品牌化程度低
在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大量依赖当地现存的自然环境,对天然环境的依赖程度高,没有开发更多的资源,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所以大多数的乡村旅游项目是以田园观光、垂钓以及蔬果的采摘等为主,缺乏创新,没有让游客有多样化的服务体验,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品牌效应,相较于其他的旅游产业,乡村生态旅游处于探索阶段,仍有很多缺点与不足。除此之外,乡村生态旅游更多地倾向于原生态和自然化,只是简单地满足了游客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要求,没有满足游客们更高层次的服务需求,缺乏开发有深度的多元旅游项目。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过程中,人们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与当地的乡村特色文化相结合,缺少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当地特色节庆的加持,因此导致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不足。众所周知,相较于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大多数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经营生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相较于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它的发展规模是相对较小的,产品效应也相对较低。而且大多数农民自身的文化水平以及管理经验有限,不能将乡村的各种优质生态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利用,所以导致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得不到提升,没有办法打造出知名的乡村旅游品牌[3]。因此,这些因素都限制着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品牌化发展。
(三)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缺乏相关专业人才
目前,在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旅游行业管理不善及旅游管理人才稀缺等问题。人才是推动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包括管理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要想推动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就必须要引进各层次的专业人才,但是我国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目前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以及专业的技术人才。正是由于乡村的经济较为落后,所以许多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型人才鲜少回到自己的家乡发展。因此,当地的生态旅游产业基本上是由村镇干部或者由村民自己来进行管理和发展,但由于他们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稀缺,缺乏旅游品牌意识,推广意识也比较薄弱,因此无法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效应。虽然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过程中,我们国家会给予一些政策上的支持,但由于乡村的整体环境和背景使得很多的优秀文旅人才难以扎根乡村。尤其是受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农村环境条件的限制,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毕业的大学生更多地选择去往大城市发展而不愿返回自己的家乡,因此这也导致农村的文化程度较低,专业人才十分匮乏,这对整个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乡村文化的传承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多年来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发展壮大。
三、实现乡村振兴与乡村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的路径
(一)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之处,即最大的特征就是它的自然环境以及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也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载体之一。要想突出生态旅游产业的优势,就必须要以其优良的自然环境作为支撑,乡民将眼光聚焦于自然环境的开发与保护,不单纯地追求乡村经济的片面发展。相反,要坚持适度开发的原则,注重乡村自然环境的开发与保护,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来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要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注重生态与经济的双向发展[4]。其次,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来开发和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当地的有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和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力度,增强当地乡民保护环境的意识,生态旅游景区也要制定相关的条例规定,来保护当地的乡村生态环境,乡民个人也要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为发展生态旅游建言献策。
在乡村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不仅要将自然资源放在突出位置,还要完善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除了要满足游客衣食住行等基础方面的需求之外,更要给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体验,激发人们的旅游欲望。除此之外,当地居民也可以利用大数据和网络时代来进行宣传,可以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旅游项目。例如云种菜,可以让大家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通过线上操作进行线下的实际规划和布局,并且将自己种菜的生长情况线上反馈给游客,从而吸引游客的到来。这种线上跟线下结合的服务方式,也能更好地宣传当地的旅游产业,宣传当地的文化环境,为当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实现乡村振兴和生态旅游的联动发展助力。
(二)完善以创新为核心、政策为辅助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体系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生态旅游产业不仅要满足人们最基本的关于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更要给人们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因此,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应紧跟市场需求的变化,逐步提升要推动餐饮、观光旅游以及绿色农产品等多角度的融合,打造多元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建立有效的乡村旅游品牌,推动乡村的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首先,当地村民可以打造乡村生态旅游环境,营造强烈的视觉感,让游客感受到鸟语花香,身深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其次,要想抓住游客的心,必须要抓住游客的胃,要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美食产品,刺激游客的味蕾,给游客打造舌尖上的乡村风味,使游客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充分感受到乡村旅游的独特魅力。最后,也可以利用周边的资源打造度假休闲村模式,开设一些休闲项目,如滑雪、漂流、垂钓等来增加旅游的趣味性,提升游客的幸福体验感。
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更应该整合地区信息资源,开发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培植更多的特色旅游产品,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增强游客与当地村民之间的情感连接,创新农村生态旅游产品,增加品牌效应,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找到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生态旅游的正确联动路径[5]。
(三)加强当地乡村人才培养,升级职业培养模式
由于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都要优于乡村的发展,所以大量的高质量人才都选择留在大城市寻找更多的发展机会,使得选择留在乡村发展的技术性人才比较稀缺。因此,乡村要想成功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就需要大量懂业务、会经营、善管理、懂创新、有素质的高质量人才。除了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人才也是乡村发展生态旅游的动力之一,要突出人才的重要性,让更多创新性人才,技术性人才参与到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建设和发展中来。一方面,要挖掘本土人才,因为本土成长起来的人才相较于外人更了解村里的资源与情况,而且他们对自己的故乡也有着深厚的感情。要重视并挖掘这类本土人才,将他们的作用发挥到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建设之中。同时,乡村也要完善培养机制,制定表彰和激励制度,让更多的本土人才留在乡村,为乡村的发展注入人才动力。政府也要采取对应的措施,给留在乡村发展的人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开展旅游知识讲座加强对旅游知识的了解,提升服务意识,给予游客多样化的体验。另一方面,我们要引进外来人才,引进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让他们参与到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建設和发展之中来。只有将本土人才和外来人才相结合,才能为我们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助力,为实现乡村振兴与生态旅游的联动发展注入人才活力。
结语
综上所述,要寻找到实现乡村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的联动发展路径。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其次,要意识到在发展过程所面临的困境。最后,要找到二者联动发展的正确路径,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解决品牌创新问题,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实现二者的联动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突出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优势,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进而减少城乡之间的差距,让乡村人民不仅能守护自己的家乡,更能推动家乡旅游产业的发展。只有通过国家及乡村人民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乡村振兴和生态旅游的联动发展。
参考文献:
[1] 秦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促进精准扶贫[J].人民论坛,2019,(3):64-65.
[2] 韦荣锋.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行动策略[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20,(1):113-122.
[3] 邵敏.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J].安阳工学院学报,2021,(3):39-41.
[4] 郭琰.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路径[J].中州大学学报,2020,(2):23-26.
[5] 宋保胜,吴奇隆,王鹏飞.乡村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现实诉求及应对策略[J].中州学刊,2021,(6):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