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媒体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2023-01-06 05:28:33刘乐平蒋小波常亚萍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院校政治高职

刘乐平,蒋小波,常亚萍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广东 珠海 519090)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关键。微媒体为高职学生学习与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改变了高职学生学习方式、行为特点与思维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及时采取措施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积极依托微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断提高微媒体应用能力,充分发挥微媒体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切实推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向更高水平发展,满足新时代社会发展对高职学生提出的综合素质要求。

一、微媒体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一)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部分高职院校仍沿用传统思政教育方式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未在思政教育中凸显学生的重要地位,并将思政教学工作的开展限制在课堂中。在新时代社会发展中,学生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真实诉求,高职院校应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避免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抵触与厌烦心理。微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方式,依托微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向立体化、动态化转变,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现给学生,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关注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趣味性[1]。除此之外,学生还可通过微媒体随时观看、阅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打破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空间限制,学生在自主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同时还可对其转发评论,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同时实现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不同微媒体各有其优势,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善于融合运用各种微媒体,推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发展,并积极借助微媒体迅速收集最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保证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与时代发展节奏相契合。

(二)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微媒体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全新发展机遇,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相关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素养,还应掌握微媒体应用技术与微媒体信息分析能力,同时要对高职学生微媒体应用情况有所了解,这也间接表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迅速形成教育合力。否则,仅依靠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收获理想教育效果。在微媒体背景下教师可通过微媒体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公开课视频分享给家长,家长也可通过微媒体平台将自身建议反馈给学校,提高家长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配合度,形成家校教育合力。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应与社会志愿服务团体或文化组织加强联系,依托社会力量进一步升华思想政治教育,推动高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使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发挥合力。

二、微媒体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

(一) 调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充分发挥微媒体的时效性

微媒体时效性较强,在微媒体背景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应科学设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充分发挥微媒体的时效性,为思想政治教育收获理想育人效果提供坚实保障。首先,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统筹协调,在不影响其他课程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课时,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性与时效性,使其教学内容与微媒体信息保持高度同步[2]。其次,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利用微媒体平台创设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程内容,明晰实践教学目标与活动形式,聚焦时政热点,传递社会正能量。如联合社会公益组织开展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将实践活动中的收获与拍摄的相关照片分享到微媒体平台,通过投票的方式对其进行评选,并由教师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优秀事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微媒体平台进行展播,为学生树立学习楷模,推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实走深。

(二)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落实微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为在课堂上开展理论知识教学,部分教师虽有意识借助信息技术丰富教育形式,但思想政治教育仍被限制在课堂上。微媒体具有交互性、及时性的特点,并且在学生群体中被广泛应用,如微信、微博等。因此,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认识到微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意义,将其作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重要手段。在微媒体背景下,教师应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并利用微媒体制作思想政治教育微课,将微课发布在微媒体平台上,借助微媒体资源共享的优势提高微课传播的广泛性,为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夯实基础。教师还可在微媒体平台中根据学生动态评估学生心理状态,在发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积极与学生沟通,分析心理问题根源,帮助学生纾解负面情绪,将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学生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在微媒体平台中积极分享党建活动、志愿者活动等信息,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并在微媒体平台中分享活动心得,与其他学生和教师深入交流心得体验,在丰富高职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充分展现微媒体背景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三) 强化微媒体舆论监管,搭建良好沟通桥梁

净化微媒体网络环境,加强微媒体网络安全监管是高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高职院校应从多渠道加强微媒体平台监管工作,为学生营造文明、安全的网络环境。其一,高职院校可制定《微媒体平台使用规范》,帮助高职学生明晰微媒体平台是现实生活的映射,在微媒体平台中发表言论看法时也应遵守文明礼仪,以此规范学生在微媒体平台使用中的言语行为,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微媒体平台。其二,高职院校应积极引进优秀信息技术人才,借助专业技术手段屏蔽微媒体平台中的不良信息,从根源杜绝学生接触有害信息[3]。其三,高职院校应组建“意见领袖”,并充分发挥意见领袖在舆论引导方面的积极作用,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其四,高职院校应注重完善反馈体系;微媒体平台的信息反馈情况与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性密切相关,如若信息反馈不及时极易导致学生对微媒体平台公信力产生质疑,继而失去运用高职院校微媒体平台的兴趣。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为培养学生,学生丧失主动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会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意义。微媒体背景下众多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微媒体平台运用中绞尽脑汁,但最终却出现虎头蛇尾的状况,这与教师忽略建设信息反馈机制密切相关,所以,高职院校应积极完善信息反馈体系;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学校、系部、班级为单位完善微媒体网络系统;其次,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收集微媒体平台中的反馈信息并及时与学生开展互动;最后,设立投诉热线,使高职学生充分行使自身监督权,完善高职院校微媒体平台信息反馈机制,以此强化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提高学生对微媒体平台的信任度。

(四) 创设良好微媒体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在高职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学习习惯等均受其影响。在微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加强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念与信息技术融为一体的微媒体平台,并根据本院校发展特点、学生实际情况打造极具校园特色的校园微媒体网络文化,充分发挥校园微媒体网络文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增强高职学生对校园文化的接受度与认可度。高职院校应加强微媒体平台建设,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微媒体平台信息传播方式,使在校学生更乐于通过微媒体平台获取信息,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积极作用,为微媒体平台建设夯实基础。微信是当前学生使用最广泛的微媒体,高职院校可积极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在校师生提供权威信息,并采取多种措施丰富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4];如,根据学生群体特点制定个性化内容;向高职院校新生推送最新专业信息、学校社团分类、最新校园活动、专家讲座、学校周边设施等内容;向高职毕业生推送最新招聘信息、毕业相关事宜等内容;或是根据新时代高职学生兴趣爱好推送微电影、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微课等,提高微信公众号内容对高职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第一时间了解学校发展动态,为学校与学生搭建沟通桥梁。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可从信息传播源头扼制不良信息,创设良好微媒体校园文化,使其在无形之中对学生人生观念产生积极影响,最终实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因此,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微媒体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全新发展契机,高职院校应积极研究依托微媒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路径的策略,推动高职思政教育质量向更高水平发展。微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新颖有趣,高职院校应将微媒体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衔接,通过调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创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方式、强化微媒体舆论监管、创设良好微媒体校园文化氛围等方式创新微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路径,构建高职思政教育新生态,使高职思政教育在高职学生全面发展中切实发挥推动作用。

Research on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icro-media

LIU Leping, JIANG Xiaobo,CHANG Yaping

(GuangdongPolytechnicofScienceandTechnology,ZhuhaiGuangdong519090)

AbstractThe interactivity, dissemination and quickness of micro-media break the inertia of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also affect the ideological and behavioral habit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which brings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 higher voca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well as many problem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media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mote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rther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cultivating the cultural literac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 moral psycholog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micro-media background on higher voca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further studies the innovation path of higher voca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icro-media, in order to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higher voca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cultivate outstanding talents with high moral character.

Keywordsmicro-media;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猜你喜欢
院校政治高职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