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参与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2023-01-06 01:33范成文钟丽萍刘国民刘建武
体育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流动人口流动体育

范成文 钟丽萍 刘国民 刘建武

(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有2.36 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为17425 万人。然而农民工的流动带动了子女与老年人的流动,老年人为照顾孙辈亦是安享晚年,或是为了城市的便捷等跟随子女来到陌生的城市,进而出现流动儿童、流动老人等这一群体。但是在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下,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已经发生了问题化和长期化的转向,这种不公现象不仅仅体现在政策、法律法规、体制与机制层面,在诸多城市人的意识中,甚至包括部分政府职能人员对于流动人口的偏见依旧存在,尤其针对农民工群体。因此,流动人口未能真正融入当地的城市生活,其往往表现出自卑、沮丧、焦虑等情绪,进而导致交际障碍,甚至被群体排斥,流动人口整体呈现一种“虚城市化”现象[2]。为了有效促进当地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我国政府与地方政府也推行了一些政策措施,如异地高考、积分入户与积分入学、“暂住证”转为“居住证”、规范管理与服务、开展体育活动等。

不少研究者认为,体育活动不仅仅是锻炼身体、消遣娱乐,更是促进流动人口社会交往,融入城市的有效手段,还是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矛盾冲突的缓冲器和减压阀[3,4]。参与体育活动能缓解和改善人的不良情绪,消弥城市居民对流动人口的歧视和成见,减少群体伤害事件的发生,进而促进居民和谐共处[5]。为了进一步发现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有效途径,探析体育对流动人口的主要作用与机理,本文主要对国内学术界体育参与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入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与依据。

1 基本概念的相关研究

1.1 流动人口概念的研究

“流动人口”是一个中国特有的现象,与独特的户籍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含义是指原来的居住地位于农村的人口为提高生活的质量,不断改善生活条件水平、开拓社会生存空间,即本意是:在没有迁移原居住地户口的条件下,从原居住地户口所在地迁移到其他城镇或乡村,并在当地进行经商、务工、社会服务等经济活动的过程[6]。在现有户籍制度背景下,城乡户口身份的难转换性和城市间户口的难迁移性使得流动人口处于城市经济领域的边缘,其地位变迁和阶层流动都难于本地居民[7]。而在国际社会中,这种相类似的群体活动过程则被表述为“移民”和“迁移人口”。在《多种语言人口学辞典》的定义中,“人口迁移”一词指:两个行政地区之间人口的地理或者空间上的流动,通常是涉及到永久性居住地由流出地到流入地的转变[8]。综上可知,“迁移人口”和“流动人口”在概念上是比较相近的,两者的含义也较为接近。本研究的流动人口是指在满足我国户籍制度的情况下,与我国常住人口相对应的人口概念,这类群体离开自己户籍所在地的市、县、乡村等行政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在异地居住较长时间的人口。

目前学术界对于流动人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进城农民工、流动子女、流动老年人三个方面,且每位学者对于每个名词都有不同的解释,所以在概念的界定上是没有统一的解释。为了便于对各类文献研究进行综述,将对其三种概念进行统一界定。

进城农民工是指户籍身份为农民,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并且是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的进城工作人员[9]。

学术界所研究的随迁子女、流动儿童等基本内涵都是指流动子女,其概念是伴随着农民工概念而产生的,它是指户籍登记在外省(区、市)、本省外县(区)的乡村,子女随务工父母进入到户籍所在地外的城、镇区(同住)并接受国家法定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或少年[10]。

学术界所涉及的随迁老人、老漂族、流动老年人、进城老年人等基本都是指流动老人这一群体,是为了照顾小孩以及孙辈跟随子女从外地到现居地的陌生城市短期或长期生活的老人[11,12]。

1.2 社会融入概念的研究

社会融入主要集中在移民研究领域,在国内社会融入最早主要用于对农民工的研究,随着我国流动人口模式从单个逐渐向家庭式的转变,慢慢地也被学者用于流动儿童、流动老人以及其他的特殊群体。目前,学界对于社会融入没有一个形成共识的定义或者相对清晰的界定,在这一概念上的使用,许多学者的表达都不统一,常见的表述有“社会融入”“社会融合”“城市融入”“城市适应”和“市民化”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概念进行了区分,杨菊华在区分融入与融合中提出:融合是双向的,而融入是单向的,其“社会融入”指:流动人口在经济、行为、文化和观念等方面全方位地融入到流入地的主流社会体系中。并且作者认为“融入”比“融合”能更好地表达乡村—城市人口流动的缘由、以及对当地文化、经济的影响[13]。胡书芝从乡城移民家庭角度解释社会融入,即乡城移民家庭为进入城市居住,自主顺应城市生活,并一步一步形成城市归属感,以及城市身份认同意识的行动过程[14]。本文所综述的流动人口,大部分属于城乡移民的范畴,是指:流动人口进入到新环境后,找到了满足自身需要的归属感与身份认同的过程。基于以上成果,本研究拟将“社会融入”定义为:乡城移民家庭在进入城市居住后,得到流入地社会的接纳和包容,与城市居民建立正常交往和沟通的纽带,将自已真正纳入城市社会成员的进程。

1.3 体育参与概念的研究

体育参与又称运动参与,其概念相对广泛,是指个体在内外部因素影响下,自我产生了体育参与的意识和行动,它不但是心理上的倾向,同时也是包括所表现出的活动行为[15]。从相关研究来看,体育参与分为体育参与的意识和体育参与的行为,而体育参与意识是体育参与行为的前提与基础[16]。因此,本研究将体育参与界定为流动人口利用休闲时间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亲自直接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如学校、社区、政府、事企业单位等组织的各类体育活动以及自行参与的室内、户外等体育活动。

2 体育参与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主要功能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国家对体育强国的建设,体育运动的关注度表现得越来越高,其体育运动的一些功能也逐渐被学者充分地挖掘。通过对现有的文献归纳得出,体育参与在促进社会融入的主要功能在于体育具有社会参与性、社会包容性、社会学习性、社会组织性四个方面。

2.1 体育的社会参与性

目前,对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部分市民存在一种排斥的情绪因素,始终认为流动人口虽进入了城市生活,但流动人口原本的身份与城市人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这使得流动人口无法很好地融入城市生活。而有研究认为,体育参与具有消弱城市居民对流动人口排斥,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功能[17]。体育参与为流动人口提供了一个相互信任、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的平台,且体育活动的种类繁多、趣味性强、层次丰富、功能齐备,任何人都能在体育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与自己趣味相同的人群结交,这种参与方式拥有其他活动所不具备的特征—社会参与性[18]。体育的社会参与性能有效消弱城市居民对流动人口的排斥,促进城市居民与流动人口的交流与互动,最终实现社会融入的目的。通过体育活动参与的形式,它能极大提升各主体间的熟悉程度,有助于找到主体之间相似的价值认同,以及增强之间的人格特质认识。另外,体育参与的花费成本较低,且不受时间与场地的限制,可以让更多的流动人口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

2.2 体育的社会包容性

体育活动的趣味性,为不同社会背景的人提供了良好的互动平台。体育参与注重参与者的身体活动,而对于身体活动以外的其他因素,例如身份、阶级、职业、收入、荣誉等其他因素,体育表现出了强烈的包容性[19]。体育所拥有的独特的包容性将一切的城市居民纳入其中,让他们在参与中与参赛者、裁判、己方、对方等相关人员频繁的社会互动。仇军等以城市中体育参与和社会融合问题进行了理论和逻辑上的论述,研究认为:在体育参与中,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多,个体的社会融合的机率越高。也就是说流动人口通过体育参与手段与社会人际交往越多,社会融入几率越高[20]。

2.3 体育的社会学习性

在现代体育活动中,尤其是体育比赛,是依据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设计的。因此,体育活动中存在大量的现代规则,这些规则通常是现代社会规范的缩影。体育活动中的公平竞争、公正裁决、互帮互助、集体意识、规则意识、人生观都与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互契合,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21]。体育将这些待人待物的观念通过游戏内化为人们自己的意识,养成按游戏规则行事的习惯。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参与越多接受城市现代文化越显著,城市融合程度越深[22]。

2.4 体育的社会组织性

在所有的社会文化组织中只有体育才具备类型多、规模大、结构完整、层次丰富等特征。体育活动需要组织与管理的支撑,而体育活动的发展又导致了更多的组织与管理产生。对于流动人口而言,通过体育组织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将有利于流动人口融入到以体育为载体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同时体育组织的诞生,能为流动人口的社会参与、社会互动、以及社会学习,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支撑和制度保障[17,18]。这种体育组织所带来的稳定性,不仅可以持续带动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也可以推动组织成员产生集体意识,促使流动人员能收获归属感。此外,集体意识和归属感还能方向作用于组织,进一步的巩固组织的稳定性[19]。

3 体育参与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内在机制

体育运动是世上唯一一个无民族、无国界、无语言障碍的交流方式。它能促进人类的和谐发展,能够促进各国、各民族以及全人类的沟通与交流,进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目前在所梳理的文章中发现体育参与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内在机制方面的文章较少。通过综述发现其内在机制主要体现在体育促进流动人口的人际交往、身份认同、家庭和谐以及心理健康。

图1 体育参与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内在机制

3.1 促进流动人口的人际交往

体育参与对个体社会网络构建的最直接影响就是扩大个体社会网络规模。由于长期居住在外的背景,农民工和随迁老人渴望与他人进行人际交往。当随迁老年人和农民工主动参与城市居民的体育活动时,有利于促进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的交流,保持愉悦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消弱城市居民对其的社会歧视,促进城市居民对其的接纳和认可,从而促进流动人口人际网络的重构,增强其对城市的归属感[23,24]。吴伟利用“中国教育跟踪调查”探索流动儿童课外体育活动对社会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课外体育活动可以显著增强他们与当地儿童的社会互动,减少当地儿童对他们的歧视,从而促进社会融合[25]。其主要原理是体育锻炼活动可以架起随迁青少年与城市青少年之间友谊的桥梁,促进其与城市青少年的交流与互动,增加与青少年群体的同伴交往,正向影响着同伴的接纳水平,赢得信任。并且信任的两维结构也得到了验证,即体育参与正向影响着随迁子女的认知型信任与情感型信任[26,27]。

然而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每个年龄阶层是不一样的。高振峰等基于B 市的随迁老人探索性研究发现,广场舞、下棋、散步等体育活动为随迁老人与城市社区老年人交往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同时拥有一定技能与学历较高的老年人社会融入水平较高[4]。李相如等农民工参加体育活动锻炼的项目主要以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台球以及健身类和体育欣赏为主,调查发现,农民工想对于体育的健身功能,其更加注重它的休闲娱乐性和兴趣、交往的需要,因此,农民工一般是会根据个体特征和兴趣爱好选择体育锻炼项[28]。陈玉凤通过对湘西地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民族体育干预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参加苗族鼓舞学习与板凳龙运动,有助于促进其人际交往,使学生改善并形成健康、稳定的性格情绪,并且体育锻炼量越大的儿童城市适应也越好[29]。这表明,每一年龄阶层会选择参与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来扩大其社会网络规模,主要以心理、生理以及个人爱好为主要选择依据。

3.2 促进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

体育活动具有时空相对独立的特点,个人的社会角色会在体育活动中发生变化。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促进流动人口之间、流动人口与公民之间的交往,其真实的社会身份在体育活动中无效。在体育活动的延续过程中,现实生活中的个体放下了原本的社会角色,都以运动员的身份进行着和谐友好的交流、沟通和互动,没有任何功利色彩。这让流动人口感受到自己在城市中的社会地位,增强了归属感和主人翁感,潜移默化地增强了适应新环境的动力,增加了社会群体的接受度。高善春运用个案研究分析法,分析了青少年的体育参与对其城市融入的情况,研究发现: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获得了成功与自信,提升了青少年的城市融入[26]。邱达明采用体育锻炼量表、社会资本量表和社会融合量表对1229 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参与体育运动越多,在体育运动中接触的人就越多,即社会交往越多,就越有认同感,客观上积累的社会资本就越多,因此个体的社会融入程度就越高[30]。

另外,部分流动人口在拥有一定体育特长的基础上,在体育参与中的突出表现,也能赢得他人的认可与尊重。李敏芳通过对长沙市随迁老人进行板结构式的访谈,发现有一定体育基础技能的随迁老人参与体育活动可以获得身份认同,赢得他人尊重[31]。随迁老人通过参与趣味比赛,收获比赛友谊、习得体育文化、开展体育交流,形成志同道合的朋友圈,促进其对城市社会行为规范的认同,从而促进随迁老人在社会化,赢得一定的社会关注,增强社会地位感以及其对城市居民身份认同。

3.3 促进流动人口的家庭和睦

家庭和睦是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基础。体育活动可以为家庭成员之间的面对面接触提供平台,能有效消除随迁老人和子女之间的沟通障碍,帮助经营和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促进相互包容和理解,增进沟通,调整家庭内部相处方式,减少矛盾,缓解“老漂族”孤独、无助等心理困扰,促进家庭和谐以及提升流动人口在城市间的幸福感、快乐感,从而是流动人口更快适应城市社会[19,32]。

3.4 促进流动人口的身心健康

不管是从心理还是生理角度来看,长期的体育锻炼不仅能提高个人身体机能,还能起到强身健体、调节心理状态的作用。生理方面:研究认为,体育锻炼有利于提高其自身各维度的健康水平,降低健康风险,进而使工作质量有所提升;定期积极的体育参与可以提升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提高流动人口的肌肉、骨骼、心血管系统功能和身体抵抗力[33]。心理方面:通过体育参与可以改善情绪、协调人际关系、消除精神紧张与压力、减轻或消除心理疾病、丰富业余生活、提高城市归属感,能够进一步提升流动人口的幸福感,进而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水平[34]。另外,也有研究发现随迁老年人在通过体育运动塑造身体健康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心理健康也产生了积极影响[35]。

4 结论与展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乡—城移民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流动人口,如何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则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议题。体育作为一种身体运动,不仅仅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教育手段,更是一种基本健康权利,其重要性亟待普及。目前,国内大量的研究证明,体育活动通过发挥其本身社会参与性、社会包容性、社会学习型、社会组织性等功能,对流动人口的人际交往、身份认同、家庭和谐以及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然而,我国体育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上仍然存在许多的挑战与难题。

首先,在研究单个对象时,分析的内容不够深入透彻,方法较为单一。目前学术界主要以基于理论视角、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来研究与分析体育参与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只有少数学者陈玉凤[29]进行体育探索性实验研究,但无法有效揭示流动人口参与体育活动的心理行为特征,使得部分文章的数据缺乏合理的验证。因此未来研究可以采用追踪范式探讨运动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长时效应。此外,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因素还包括心理、管理、生理等诸多因素。在这一研究领域,未来体育参与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必须考虑多元化的跨学科研究。未来的多学科研究将使我们能够清晰地研究体育参与如何促进流动人口心理和生理的有机变化,使流动人口对体育的影响有更广泛、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许多学者的研究将流动人口作为一个整体对象。一方面,未区分三者内部的差异性;另一方面,未区分乡—城、城—城之间的差异性。体育具有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作用已被证实,但每个流动人口年龄阶段的性格、心理特征不相一致。因此,体育参与对每个年龄阶段的流动人口作用以及侧重点是不相一致的,且我国地大物博,各地的风俗习惯都存在差异,如郭晴等学者以成都农民工为样本,发现体育参与意识与参与行为与成都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度之间在统计学上不存在相关关系[36]。未来研究应考虑区分研究对象的年龄、地区等。

最后,在研究内容上不够深入。(1)现有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现状进行探讨,对流动人口体育参与的方式以及项目研究不足。就运动本身而言,它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其效果主要是由运动方案的各构成要素和流动人口自身的个体差异所决定。也就是说,如果某一样运动项目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是无效的,则需要考虑这个项目本身是无效的,还是由于流动人口自身的原因所导致。在未来的研究,学界应需对流动人口的体育的参与方式、参与项目做更深一步的研究。尤其加强流动人口家庭体育参与方式的研究,目前,中国举家迁移的流动人口逐渐增多,而家庭内部融入问题对于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越来越大,家庭内部的和谐稳定,直接影响到流动人口对当地的归属感。(2)体育参与促进流动老年人社会融入的研究较少:随着我国流动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大,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关注流动老人在新环境中的生活融入已经成为社会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然而,目前在中国知网以流动老人、老漂族、随迁老人以及体育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有关体育促进老年人社会融入的研究数量只有8 篇,其中只有3 篇为核心期刊。可见,我国学术界对体育促进流动老人的社会融入研究还存在起步阶段。在整体研究内容上,主要集中在体育促进老年人社会融入的机制、影响因素以及保障研究,对于其具体的体育参与项目、参与时间频率以及老年人社会融入的衡量维度等深层次的内容研究几乎没有。这些问题都是未来这一研究领域将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流动人口流动体育
基于双变量probit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研究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流动的光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我们的“体育梦”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