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昂 董家立
2021年7月20日前后,郑州市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过程累计面雨量534毫米,小时最强点雨量201.9毫米(20日16时至17时),突破我国大陆气象观测记录历史极值。郑州市全市范围遭受洪灾和内涝,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显示,郑州因灾遇难失踪380人,占全省95.5%;直接经济损失409亿元,占全省34.1%。灾害发生后,郑州市消防救援队伍携手全省、全国增援力量,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做到全面动员、全力以赴,抗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完成了防汛救灾各项任务,以有力有为的实际行动,生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
7月20日,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一直处于大话务量状态。1时至8时,报警较多的区域为登封市(内涝、人员被困);8时至13时,报警较多的区域为巩义市(内涝、人员被困);13时至17时,报警较多的区域为巩义市、荥阳市(内涝、人员被困);17时以后,警情位置从高新区和二七区马寨镇开始,自西向东扩展至整个郑州市区。
受灾伊始,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集中优势兵力,抢先营救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人民群众,将救援方向集中于四个重点方面:一是郑州市部分地铁、隧道倒灌,很多公共场所和居民小区被淹,有大量人员被困。二是很多群众在室外出行途中,被困在城区道路、高架桥、低洼地段、下沉立交等区域;部分山区出现山洪、泥石流,大量群众被困“孤岛”。三是一些孕妇、病人、老人、婴幼儿等特殊群体被困,救护车无法抵达或途中熄火,需紧急送医救治。四是部分水库出现漫坝和管涌,存在溃坝风险,需预置力量设防。
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立即启动《防汛救灾调度指挥预案》,成立抗洪抢险前方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调度指挥、应急通信、政治工作、战勤保障、新闻宣传6个小组和若干抗洪抢险突击队。在特大暴雨灾害面前,全市消防救援队伍闻汛即动、冲锋在前,不畏艰险、全力救援。灾害发生后10余天时间里,在营救人员、排涝救险、灾后重建三个阶段中,累计出动人员4.4万余人次,疏散营救遇险被困群众3.1万余人,排水排涝1060万立方米,为受灾群众运送饮用水1500余车次。
7月20日,郑州市119指挥中心全天处于大话务量、全席位开放状态。随着降雨量和降水区域影响不断扩大,119报警电话激增,13时19分,排队141个;15时22分,排队365个;18时05分,排队741个;20时许,排队约1900余个;23时许,电话排队峰值达到2400余个。全市119接警压力巨大,很多报警电话无法及时接入指挥中心。指挥中心通过收集电话报警、微信信息、消防站途中反馈掌握全市警情态势,在经过反复甄别后,将地铁5号线沙口路站、耿河小区幼儿园、帝湖花园小区等20余个地点列为救援优先级,抽调精干力量开展救援,有效避免了群体伤亡事故的发生。
因全市大部分区域断电,全市350兆电台和对讲、手机信号时断时续。部分消防站也因暴雨影响,出现停电、IP电话掉线等情况。18时05分,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营区断电,指挥中心机房UPS开始供电。为了节省电能、延长供电时间,关闭了指挥中心大屏和部分接处警系统终端。此后,无法进行系统派单,只能实行人工接警和电话调派。警情过多、通信不畅、建制打乱、任务繁重,严重影响指挥中心接警调度工作。指挥中心的解决办法是,召集信息通信人员,设置临时通信小组,同一条调度命令,利用IP电话、公网对讲机、350兆电台、微信群、手机通话同时发出,保证了与一线救援力量的通讯畅通。
7月20日17时以后,警情位置自西向东覆盖整个郑州市市区,全市消防力量呈现饱和出警状态。为尽可能兼顾多个救援点,全市86个消防站分为300余个救援班组,分别在数百个不同地点开展救援。由于通信不畅,指挥中心无法全面细致掌握各救援点的灾情、力量、救援情况,对抽调力量赶赴其它现场的时机把握不准,统筹调配全市消防救援力量的难度较大。针对这一情况,支队集中全勤指挥部战训骨干,成立警情研判小组,按照“突出重点,兼顾全局”的原则,根据紧急程度、救援难度、舆情关注度、抽调力量的难易度,将全市警情分为一般、较重、严重三个等级,从而实现对全市警情的分类统筹,集中力量优先解决重要或严重警情。
7月20日17时至24时是全天救援任务最繁重、艰巨的时段,全市暴雨不止,市区绝大部分主干道被洪水淹没,道路上漂浮大量私家车辆阻挡交通,多数涵洞、隧道漫顶,无法通行。郑州市区因道路积水较深,各消防站出警需要绕路、乘船甚至游泳才能到达现场。短时间内全市救援激增,各消防站在前往现场的途中还会遇到群众求助,需停车开展救援,影响到场时间。7月20日,全市共有27辆消防车因救援过程中涉水,造成抛锚。在指挥中心调度过程中,尽量遵循“辖区内警情由本辖区消防站自行处置”的原则,使消防站日常辖区熟悉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因熟悉情况,一些因积水看似难以到达的现场,或早或晚,各消防站力量均能通过各种渠道抵达。地铁5号线沙口路站四面的下穿隧道均漫顶,南阳路消防站正是借助日常辖区“六熟悉”过程中发现的小路,通过翻越铁路从而到达现场。
以地铁5号线沙口路站救援现场为例,迫停列车内被困群众400余人,其中有大量老人、儿童、妇女,自救能力弱;尾部第6节车厢已完全被水淹没,第5节车厢内的部分群众因失温、缺氧,出现溺水症状,行动能力差;列车停靠于隧道区间内,多数车门关闭,疏散通道少;地铁区间紧急疏散平台宽度约0.8米,仅容1人通过,隧道内水流湍急,稍有不慎,即落水冲走;紧急疏散平台通向端门的下坡内水深2米,现场作业面狭窄,救援困难。在指挥中心的远程指挥下,现场救援力量采取“人墙阻洪、搭建绳桥、涉水疏散、抵近营救”等措施开展救援。一是组成人墙,用身体挡住洪流对被困群众的冲击,优先将昏迷和体力不支人员抬至站台安全区域;二是搭建绳桥,将被困群众转移至安全区域;三是携带装备进入车厢,拉开应急把手,破开车窗,救援人员站在水中充当人梯,营救车厢内部和顶部的被困人员;四是在站台上设立安全员,监测水流,监护救援,及时预警。最终成功将所有被困群众救援至安全区域,有效避免了更大的伤亡。
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营区周边断电后,为了节省电能、延长供电时间,支队关闭了部分接处警系统终端,改为人工接警和电话调派。受暴雨和洪涝影响,全市部分公共基础设施损坏或暂停,全市350兆电台、公网对讲机无法正常使用。因全市汛情严峻,全市警力已无法满足现场处置需求,加上受暴雨影响,有相当数量的消防站出现停电、公网信号差、IP电话掉线、接处警系统无法使用等情况。
为了提高出警和救援效率,从7月20日14时起,支队指挥中心逐渐采取将警情信息推送给部分辖区大队指挥员的形式,要求各大队分级分类自行统筹分配至所属各消防站的救援班组。这种办法虽是非常情况下的非常之法,但是也较好解决了四个问题:一是有效解决了支队与各救援力量之间,因通信不畅造成的调派指令难以快速下达的问题[1];二是解决了全市消防站力量被救援警情细化、分解时,区域救援力量的相对统一和协调统筹问题;三是解决了因119电话排队造成的部分警情无法接入,身处各救援现场的救援力量之间的警情信息互通问题;四是解决了较多人员被困现场,快速集中兵力,就近就快调派力量的问题。因此,应急状况下打破原有调派模式,采用119指挥中心“点对点”调派大队指挥中心的调派方法,可以有效应对全域受灾、饱和出警、通信不畅、电力不足的极端环境。
7月20日傍晚,随着降雨量不断加大,郑州市区内涝加重,所有主干道全面积水,部分下穿隧道、铁路涵洞积水深度甚至超过10米。消防力量出警途中,需要绕路、乘船甚至游泳才能到达现场,且短时间内全市救援点过多,在前往现场的途中还会遇到各种警情,需要停下来组织营救,很大程度上迟滞了到场时间。救援期间,救援队员不能携带通讯工具或通讯工具进水,中途营救人员的时间、数量、过程未能及时记录或报备,而且这种情况极为普遍,为事后的救援统计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消防救援数据的统计工作一般由119指挥中心负责,采用的是首端数据,即从报警电话接入到救援力量归建,由指挥中心全程掌握时间、地点、过程、细节等各类要素,数据的真实性、精准性相对能够得到保证[2]。但对于大面积城区暴雨内涝、多点分组饱和出警和随机救援这种情况,再采用首端数据是不科学、不准确、不全面的。
在灾后的数据统计工作中,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采用的是末端数据,即由各消防站统计上报自身所有救援情况,由指挥中心通过分析接警录音、回忆接处警情况、交叉比对各类数据,认定最终结果。这期间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且部分警情的部分数据(如途中救人的时间、疏散营救人员具体数量等)存在丢失的情况,指挥中心收集了所有调警痕迹,采用统计、复盘等手段,保证了警情数据的真实、客观。在极端暴雨环境下,今后可以有效借鉴这类数据统计方式,保证消防力量的救援过程得到有效记录。
7月22日前后,全国7个消防救援总队和森林消防局的增援力量陆续抵郑,共计2052人、72套远程供水系统、6套龙吸水、218艘舟艇。在全市范围内,对425个积水严重的居民小区和数十家重点场所开展排涝作业,采取的指挥模式是,郑州支队收集各大队辖区的排涝需求,以《任务需求单》的形式上报总队前方指挥部(以下简称“前指”)、部局前指,部局前指审核把关后,按照1天若干次的频率下发若干份《调度命令单》,各增援力量照单作业。这样的任务收集派发模式,有利于部局前指的统一指挥,但也常常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一处小区排涝完成,隔壁小区居民正在翘首以盼,但增援力量却因《调度命令单》未到,不能开展作业。满足民众期盼和缺少命令支持之间,救援力量有时难以抉择。
笔者以为,这种问题本质上是“先说后做”和“先做后说”的矛盾,实行属地指挥排涝作业可以较好的解决。即,按照大队辖区任务轻重,部局前指将增援力量分配至各大队,任务由大队派发,资源由大队调度,保障由大队解决。一个任务点开展作业后,按照大队-支队前指-总队前指的顺序,向部局前指报备任务点和任务量。这样做理由有四:一是排涝体量大但是技术难度并不高,排涝作业不同于某些恶性灾害事故的灭火救援,绝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部局前指提供技术指导;二是大队一级对辖区排涝的需求掌握得更加直观,由大队统筹,能够更加灵活部署力量,提升排涝效率;三是支队前指不再需要花费大量人力时间统计任务需求和上报各类文档,能派出更多人手到达一线,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具体问题;四是实行辖区大队属地指挥排涝作业,部局由任务派发转为任务报备,缩短了收集、等待、核实、下发的过程,可以腾出更多智力资源,集中解决地铁区间排涝等技术难度较大的问题。
郑州市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632毫米,人均水资源量179立方米,属于严重缺水地区,一直以来有“十年九旱”之说。流经建成区的河道水浅、岸高、流量小,可供消防车辆取水的码头、位置稀缺,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现有的大流量供水装备为3套远程供水系统和数十台装配进口水泵(流量80升/秒以上)的大功率消防车。“7·20”特大暴雨灾害前,从辖区灾害实际评估,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当前车辆装备实力应对辖区灾害处置,似乎已绰绰有余。但事实是,面对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目前的装备实力远远不够。在此次暴雨中,郑州市地势较低的东部片区,局部倒灌、漫溢,形成严重内涝,几乎所有小区地库均不同程度积水,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排涝装备在如此大体量的积水面前,显得杯水车薪。尤其是在居民小区排涝任务展开后,相较于外省增援总队成批量的远程供水系统、大功率排涝车(龙吸水)和大流量潜水泵等先进装备产生的显著效果,凸显了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加强防汛救灾装备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宁可“备而无用”,不可“用时无备”,在消防装备建设方面,既要立足实际、避免“偏右”;又要痛定思痛、适当“偏左”。作为承担防汛救灾应急任务的主力军,消防救援力量若在关键时刻拿不出关键利器、起不到关键作用,是无法向政府和人民群众交代的。
“7·20”特大暴雨灾害,因断电和公网通信中断,造成了指挥中心接处警系统被迫停止使用。根本原因还是指挥中心的通信方式单一,缺少应急状况下的“压箱底”“撒手锏”式的应对手段和策略。一是降低重复报警数量。同一的警情,因被困人员多或目击人员多,同一时间段119指挥中心会接到数百个重复报警,极大地占用了119话务资源,造成其它重要警情无法及时接入指挥中心。针对这一问题,可在智能接处警系统的话务模块中,采用来电自动回复的形式,告知报警人119指挥中心已接到相关警情,让报警人尽快挂机,减少同一警情的重复报警,降低119电话排队压力。二是备份服务器资源。洪涝、地震等破坏性强、影响范围广的自然灾害发生后,易造成大面积停电、公网信号丢失等情况。可将智能接处警系统的服务器在不同安全地点(城市大脑机房、通信运营商机房、大队级指挥中心等)多地备份,在应急状态下,实现服务器无缝切换使用。三是使用卫星信号。在指挥中心利用平板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连接卫星信号,实现接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注意的是,卫星信号在暴雨等气象条件下的“雨衰”效应明显,一旦指挥中心面临洪涝灾害下的长期停电,利用多地备份的服务器建立临时指挥中心,是较为稳妥的选择。
在洪灾、地震、海啸等大灾大难面前,英勇顽强的作风,无私无畏的精神,熟练精湛的救援技术,乃至精良的装备,只能顾住某个救援的“点”,顾不住整个救援体系的“面”。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完备的灾害预警响应机制、严密的救援体系架构、先进的通信技术手段、成熟的调度指挥平台[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消防救援力量要在洪灾中发挥核心救援作用,需要健全灾情搜集、会商研判、协调联络、调度指挥机制,革新救援理念、技术战术、科技支撑,严抓研判提示、安全防范、现场督导,做强装备保障、做细生活保障、做实卫勤保障,不断探索救援规律,总结经验教训,逐渐形成一套洪灾环境下符合实际、特色鲜明、技术一流、方法灵活的救援体系,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