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海燕
(东阿县环境监控中心,山东 聊城 252000)
如今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对于环境来说,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为了保护生态,应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就环境保护工作而言,有效开展该项工作的前提就是进行环境监测,通过监测获取环境的各项数据,为有关部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保护措施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为了更好地对环境进行监测,需要应用到多种设备和技术,这无疑为工作的开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在开展环境监测的工作中,由于各种不稳定性因素,会使监测数据出现偏差,进而对结果产生影响,影响后续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因此,为了保证数据的客观性,应保证现场采样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对可能影响数据的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现场采样工作造成的影响。
环境监测并不是一项简单工作,最终的监测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提高监测的质量,就需要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针对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样本的质量。如果采集的样本不具有代表性,甚至受到污染,那么在对样本进行分析时,无论设备多么先进,分析技术多么高超,都无法获得最精确的结果,甚至有的时候还会出现与实际情况偏离较大的错误结果,对监测工作的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在开展现场采样时,需要严格管控样本的质量,通过针对性的措施保证样本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从而保证监测分析结果的真实性。
就我国目前的环境保护工作来说,对环境进行监测有利于精准地开展环境保护工作,进而提升环境质量,有效改善当前的环境现状。环境监测是通过对人类和环境有影响的各种物质的含量、排放量的检测,跟踪环境质量的变化,确定环境质量水平,为环境管理、污染治理等工作提供基础和保证。简单地说,了解环境水平,进行环境监测,是开展一切环境工作的前提。由此可见,要想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就需要加强对环境的监测,认识到此项工作对于生态保护是非常必要的。
要想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加强对环境的监测,若要提高监测的质量,需要结合环境的实际情况,根据具体的情况有效开展监测工作,有利于提高环境的质量。
现如今我国正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就是内容之一[1]。为了更快实现生态文明,需要加强环境保护,通过对环境进行监测,可以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具体的分析,同时可以根据监测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环境政策和保护措施,有利于改善当前的环境的不利情况,提高环境质量,进而推动环境保护的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通过对环境进行监测,可以有效提高环境的质量,进而满足环境保护提出的各项要求。因此,为了有效改善当前的环境,需要对环境监测引起高度重视,依据环境的实际情况,有序开展监测工作,为环境保护提供数据保障。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则是现场采样。但是在进行环境采样时,由于受环境、设备、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采样工作比较复杂,同时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就当前的环境保护工作来说,大多数的环境保护部门并未引起对现场采样工作的重视,而是更加倾向于试验研究,导致现场采样工作的质量容易受到影响,而且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导致现场采样工作缺乏规范性,容易对监测结果产生影响。通过对现场采样工作进行综合分析,其工作质量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无论做什么工作,都需要做好前期准备,现场采样工作也不例外,需要根据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例如抽调人员组成采样小组,依据环境的具体情况制定监测方案,选择检测设备等[2]。在选择采样人员时,应制定具体的选拔要求,若是未做出具体的规定,容易导致选择的人员能力不足或是操作不熟练,进而对采样工作造成影响,使得最终的监测结果出现误差,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在开展监测工作时,应对环境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关的监测方案,确定需要对环境进行监测的项目,按照监测方案设置监测的点位,然后根据具体的监测项目选择监测的设备、方法等。若是对环境缺乏充分了解,容易影响现场采样工作的效率,同时对于监测的数据也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应做好现场采样的准备工作,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作有序开展,确保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由于环境监测是在户外进行,容易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监测工作较为复杂,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因而在开展采样工作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要求,若是在工作中未能遵循采样的要求,任何一个细微之处都可能对环境监测的最终结果产生影响,导致采样数据出现误差,使得数据缺乏真实性。在进行现场采样工作时,需要对样品进行采集,但是部分环境部门由于未能对此环节工作引起重视,导致采样工作的人员不足,而且在样品的采集过程中管控不足,容易对采样数据产生影响,影响监测工作的质量,从而导致监测数据缺乏准确性[3]。加之监测部门更加重视实验室采样数据分析结果,对现场采样工作未做到严格要求,导致样品的采集缺乏规范。
由于环境的复杂性,所以在对环境进行监测时,环境不同,则监测的项目也有所不同,在样品采集成功后,对样品的保存方法也不同,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样品的保存同食品一样,都有一定的期限,若超过规定期限,则会影响数据的真实性。对于样品的保存,有不同的方法,有的样品需要对其进行冷藏,而有的样品为了保证其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需要加入保存剂等等。除此之外,对于样品的运输也有具体的要求,在运输样品时,应严格按照运输要求,防止样品受到污染,进而影响数据结果。
环境监测的对象具有多样性,包括土壤、水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采样的复杂性,同时也增加了采样的难度。监测对象不同,则采样方法、设备等也有所不同,样品采集成功后,保存方法、运输方式等也会随环境监测对象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对水质开展采样工作,在采集成功后,为了防止样本被污染,需要根据水样的性质使用相应的保存方法,在运输过程中也要严格遵守运输要求,在对样品进行交接时,也要遵循相关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样品的真实性,同时也能保证最终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4]。若是在运输过程中,以上的任意一个环节未能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都会对水质造成污染,进而改变水样的性质,对最后的监测分析结果造成不利影响,使得结果缺乏准确性。因此,在对环境进行监测时,需要对样品的运输等环节引起重视,不可掉以轻心,同时要根据环境的实际情况,以及监测对象的性质,制定科学的监测方案,防止样品被污染,最大限度保证样品的原始性,进而为监测分析结果提供数据支持。
在对环境进行现场采样时,不仅会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会受到监测单位的影响。环境监测单位在人员管理上存在一定的不足,执行现场采样的人员专业性不足,采样操作上未能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导致采集的样本质量较低,容易对最终的数据结果造成影响。而且采样任务较多的时候,由于工作量大,容易忽视对样本的质量管理,加之在采样时缺乏监督,导致监测单位未能充分发挥对现场采样工作的质量管理作用。
首先,负责环境监测的部门应对监测环境实地勘察,根据环境的具体情况制定监测计划,选择适合此种环境的监测技术和适宜的监测设备,制定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设备在工作期间正常运行,加强对设备的管理,若是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检修。在日常的工作中,要保护好设备,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最大限度减少设备的故障发生率,保证监测工作尽早完成[5]。
在样本采集之前,通过对环境实地勘察制定具体的监测方案,抽调人员组成环境监测小组,小组的组长为采样的负责人。作为负责人,应具有大局意识,从多个角度对监测工作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根据小组人员的具体情况对现场采样工作合理分配,选择的采样位置要安全、合理,既不会对采样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又能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采样人员在进行执行各自的任务之前,应对所做的工作做好前期准备。第一,根据监测环境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和技术,并据此选择设备,对设备进行相关的测试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能顺利完成采样工作。其次,准备好监测工作所用的工具,例如保存样本所需的保存剂、特殊环境监测需要用到的安全防护用品等。最后,采样人员要端正工作态度,按照要求进行采样,采样操作要规范,从而保证样本监测要求。
在到达监测环境开展现场采样工作时,应严格按照监测方案执行采样工作,对样品进行采集。若是方案中有需要当场完成的项目,应在监测环境的现场完成该项目,并对测试项目的过程全程记录,确保后续工作有据可依。由于对环境开展检测工作具有多个监测项目,项目不同,则监测方法也不同,因而应根据监测方法的具体要求对样本进行采集,最大限度地保证样品的质量。现场采样工作完成以后,应对采集的样本依照方案进行核对,同时检查现场记录,若是发现有遗漏,则需要立即对遗漏的地方进行补采。如果由于环境的限制或是其他客观情况导致样本采集不成功,应对采集的情况全面、细致地进行记录。
例如对污水开展现场采样工作,应充分考虑监测环境的实际情况,并严格按照污水采集的技术要求,运用手工或自动采样,对样本进行采集。需要注意的是,采集的样本必然要具有代表性,在对其进行监测分析后,可以充分监测环境的实际情况。此外,为了保证样本的质量,在采集样本之前,需要检查相关的设备、采用的工具,以及放置样品的容器等,保证设备正常,样品容器包装完整,最大限度防止样本受到污染。同时,在采集样品时应严格按照监测方案开展工作,按照规定要求执行采集样品的操作。采集完毕后,为了防止样品出现混乱,保证样品可以溯源,应将包含编号、监测项目、采样的人员和具体日期的标签贴在放置样品的容器上[6]。
为了保证样本能够充分反应监测环境的情况,在采样时应对样品的完整性和质量高度重视,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对样品进行采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样品符合测试的要求,后续的检测工作才不会受到影响。在现场采样完成后,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采集的样品送到实验室进行研究分析,并根据采样的方式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对样品进行保存,避免其受到污染,同时需要在固定的期限内完成对样品的分析。部分样品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对其进行保存时需要添加保存剂,而部分样品在保存方式上与其他样品不同,需要冷藏处理。所以,采样人员在对样品进行保存时,应按照样品的性质采用不同的保存方法,最大限度地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同时,在对样品运输时,也有具体的要求,应根据监测环境、监测的项目以及样品的保存期限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在运输之前,应确认容器是否盖紧,为了减少运输受到的震动影响,需要使用泡沫等减震材料对样品容器进行固定,不仅可以防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样品受损的概率。在采样工作结束后,为了防止样品出现混乱,应根据采样点对样品进行安放,尽量保证同一个采样点所采集的样品在同一个保存箱内,防止在之后测试时因样品发生混乱而对最终的数据分析结果造成影响。同时,在运输之前,需要对采集样品进行核对,防止采样出现遗漏,并且应该安排专人负责样品的运输。在运输工程中,应加强对样品的管理,最大限度地保证样品的质量。样品到实验室后,采样人员与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交接的规定对样品进行交接,清点样品的数目,检查样品是否出现破损,检查完毕后,双方人员在交接单上签字。交接单需要包括以下内容:交接的时间、样品的数量、样品的完好程度、交样人等[7]。
要保证样品的质量,则需要加强监测部门的质量管理意识。在以往的质量管理中,由于对现场采样工作缺乏重视,使得采样人员在采样时缺乏规范性,质量意识较弱,使得其对样品的采集质量也未能引起重视。因而需要加强采样人员的质量意识,需要加强质量的宣传,同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为样品的质量提供制度保证。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采样人员和试验分析人员的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保证采样的质量以及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且需要注意是,在经过培训后,需要进行考核,考核过关方可进入相应的岗位,且需要持证上岗。通过培训,可以让采样人员和试验分析人员认识到样品质量的重要性,对于采样人员来说,培训可以提升其采样操作的规范性,对采样设备、应用技术等充分掌握,同时还有助于明确监测的任务和目的,在执行采样工作时可以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对于试验分析人员来说,培训可以提高其对样品的分析能力,保证数据分析结果的精确性,从而能够如实反映出监测环境的具体情况。另外,为了提高监测部门的质量意识,应对责任进行明确划分,避免应责任不清而影响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8]。
为了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不受影响,还应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完善设备的管理制度,定期对监测的设备进行检修,保证设备的精确性,使其能够保证采样工作顺利完成,而且能够保证样品的准确性。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当前发展的重中之重,要想实现生态文明,则需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而环境的保护离不开对环境的监测,环境监测可以为环境保护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出台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以及保护措施提供依据。现场采样作为此项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其采样质量关系到后续工作的开展,因而需要加强对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对影响采样质量的因素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然后制定相应的策略,确保采样工作的有效性,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