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价值和方法

2023-01-06 11:57张渊琴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环境监测

张渊琴

(甘肃省天水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甘肃 天水 741000)

环境监测能够量化环境参数,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进而有针对性地对环境进行防护治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的干涉也不断增多,无限制的开发利用给许多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这不仅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引发了许多威胁人类生存的生态问题。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社会对于环保的呼声越来越高,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在逐步加大对生态健康的关注。现如今,“全民参与环保,人人爱护环境”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这也大大提升了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价值。

1 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的应用价值

1.1 有助于环境污染预防机制建设

精准、及时的环境监测技术是建立健全污染预防机制、制定针对性环境保护措施的重要保障。该技术可应用于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多种环境污染的治理。例如,通过对水体进行检测,可以准确获知水体的各项参数,进而得知污染物的种类、含量,水体的被污染程度等,再根据这些数据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通过检测水体状况还可以及时反馈环境治理情况,便于实时调整相应的治理方案。同样,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环境监测技术也能发挥类似作用,通过捕捉大气中的污染物,可以判别空气质量状况,进而对区域的大气污染状况进行科学鉴定。通过实时获取空气质量数据,还能对当天的空气质量等级、能见度等进行评判,从而给出科学的出行建议,减少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除此之外,环境监测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以及建筑施工领域,通过分析环境状态可以为各行业的工作计划提供科学指引,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各行业的工作质量。

1.2 有助于强化环境执法的力度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显著提升,但改革开放初期被我们忽视的环境问题正在逐步成为威胁人们生活的重大隐患。随着全民环保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破坏生态的严重后果,但依然有一些企业或个人为了追逐利益而破坏生态,这无疑阻碍了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为了切实做好生态保护,杜绝环境污染,除了要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以及提高污染治理水平以外,还必须落实严格的环境执法程序[1]。环境监测技术能够为区域的环境污染状况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并能利用技术手段追根溯源,找出污染源头,这对于提高环境执法力度、增强执法说服力、减少违法污染行为、推动环保事业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1.3 保障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

环境监测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对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等多类环境污染都有良好的监测效果。利用环境监测技术能够得出环境污染的相关参数,进而深层次分析造成污染的根本原因,监测数据则能够准确、直观地表征环境污染状态,以帮助有关部门根据数据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方案,并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污染将引发的后果,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最大程度上遏制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如此,通过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机制,可以实时关注环境状态,将一些污染隐患扼杀在摇篮里,从而有效保护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

1.4 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可靠依据

目前,环境污染已然成为全球性难题,倡导绿色地球是世界人民的呼声,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相关的制度规范和科学技术也愈发成熟。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该政策的推行不仅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努力,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理解和配合。作为国家的一份子,我们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坚持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从点滴小事做起,这样才能确保环境保护的效果。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汽车使用量逐渐增多,电力需求量增大,面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政府推行了一系列节能环保政策,如实行车辆限号、研发新能源汽车等,环境监测技术能够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实时追踪环境保护动态,确保环境治理效果[2]。

2 环境监测应用的现状

2.1 环境监测的法制建设不足

完善的法制建设是环境保护政策实施的保障,当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备的环境监测法制体系,尤其是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相关的法律制度还存在许多漏洞,这一现状严重影响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执行。环境监测不仅要依靠科学的理论和成熟的技术,更要有坚强的制度保障。我国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观念深入人心,一项政策和技术如果没有完善的法律保障就难以被公众信服。此外,环境监测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在实际执行中可能会涉及一些企业或个人的经济利益,如果没有完善的法律后盾,就很容易导致该工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层层受阻。此外,环境监测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也对环境监测工作本身的开展造成了一些影响,由于没有权威的法律法规对检测手段、监测周期等进行规定,该监测技术的执行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同时也容易引起监测人员在工作执行时发生争执,降低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效率。

2.2 环境监测缺乏统一管理

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分工不明确、不清晰,各职能部门之间存在交叉,在分配环境监测任务时,很难进行统一的调度管理,这不仅会严重影响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效率,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增加环境保护成本,不利于环保工作的有效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在执行时各部门往往各自为战、缺乏协作,人力、物力没有进行统一调配,导致在执行监测工作过程中管理混乱,部署工作事倍功半,进而难以发挥环境监测技术的实际效果。

3 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措施

3.1 生态环境监测及环保技术的信息化应用

网络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普及,信息化手段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中,环境保护行业也同样如此。运用信息化手段建设环保信息框架,从而对监测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快速分析,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环境监测技术的工作效率。借助信息化平台不仅能够快速分析检测结果,还能将分析结果及时传达给相关工作人员,并利用信息手段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更加系统地制定治理方案,提升环境治理的综合效果。不仅如此,建立完善的环保信息平台还能够促进资源整合,建立环保数据库,并利用信息手段提高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参与度,系统化的环保信息处理技术还能将环境监测状况公开,及时更新环境信息,及时处置污染问题,提升环境监测和环境治理水平。

3.2 应用3S技术

3S技术包括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这些技术在环保领域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即GPS系统,该系统利用卫星技术可以通过建立全球定位体系,从而全方位、及时监测生态环境状况,掌握生态环境的动态信息,便于及时管理和反馈。遥感技术也被称为RS技术,该技术可以捕捉电磁波的变化,进而对空间生态环境的各项参数进行监测,监测指标一般包括生态环境污染指数、气温闭环、森林覆盖面积、植被生长情况等。RS技术也可利用卫星进行远距离监测,因为该技术兼具拍摄、扫描等多项功能,因此,可以更加精确直观地采集监测区域的环境信息[3]。借助采集的信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判固定区域内的环境发展情况,进而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指导。此外,该技术还能够及时捕捉监测区域的环境变化,当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遥感技术可以及时反馈环境信息,以便于及时制定策略,控制灾害影响。地理信息系统也被称为GIS系统,该系统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集中整合、管理、分析,动态化管控生态环境状况,并结合环境问题和治理方案实时更新环境状态,还可将各项数据进行储存管理,以便于分析环境动态变化,更加直观、真实地把握环境状况,确保环境治理效果。合理利用3S技术,能够显著提升环境监测技术的监测水平,更加精确、及时地掌握区域环境的动态信息,有利于环保部门根据环境参数,及时制定治理方案,确保监测技术的准确性、及时性[4]。

3.3 全面提升环境监测质量

环境监测是环境治理工作开展的依据,环境监测质量决定着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效果,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质量,才能更精准地把握污染情况,从而制定出更科学的治理方案。为了提升监测质量,一方面,监测部门应当提升监测技术,采用精确性高的监测设备进行环境监测,由专业人员进行测试,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最佳的监测方法;另一方面,监测部门还要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科学、严密的管理方针,确保监测工作的执行力度和执行效果。此外,国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领导体系,明确各单位分工,统筹调配资源,提高监测工作的开展效率。

3.4 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环境监测工作也需要持续的资源投入,因此,充足的资金支持对于做好生态保护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目前用于环境治理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随着生态保护工作的全面展开,有关部门一定要保障好资金供给,这样才能确保环保工作的开展。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当根据环境治理需求,给予充足的环保资金扶持,确保生态保护工作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环保部门也需要合理分配环保资金、优化部门配置、严格管控资金流动,在确保治理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治理成本。此外,有关部门还应当积极寻求其他渠道的资金支持,将治理生态与产业升级相结合,打造地区的绿色产业链条,努力实现生态治理的持久稳定。

3.5 优化监测流程

环境监测技术涉及多个样本值的测定,对测量精度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必须严格按照监测流程进行作业。在面对污染源时,监测人员首先要根据检测需要对污染源进行采样提取,得到样本后应当先根据基本参数对污染源进行初步判定,并将实验结果用曲线图的方式表征出来,为了保证实验的精确性,需要进行多次取样检测。完成初步检测后,应当对检测数据进行初步处理,排除一些异常数值,保持数据的相对准确,然后再利用实验手段进行进一步的精细化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对数据进行修正,最大程度上保证监测数值的准确性,减少或避免其他因素对监测结果的影响[5]。

3.6 完善和更新环境监测体系

环境监测涉及范围广,多因素的指标检测涉及的政府部门、企业单位等机构也比较多,为了确保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必须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为了更好地对多个要素进行管理,一方面,监测机构应当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数据共享平台,确保监测数据能够及时告知涉及各方,以便于各部门配合环境监测机构开展监测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环境监测机构也应当优化管理流程,细化任务分工,确保环境监测各环节的快速衔接,保证监测效果。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造成污染的原因也愈发多样化,因此,相关的监测技术也需要不断更新、升级,监测人员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污染情况选取合适的监测方式,并针对监测数据不断进行复核、修正,关注监测数据的动态变化,保证监测效果。同时,环境监测人员也需要加强自身学习,有关部门应当给予工作人员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帮助他们掌握最新的监测技术,加强行业内的交流探讨,总结监测经验,提高从业人员的监测能力,促进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进步。

4 结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人们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依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环境监测技术作为整个环境保护工作的数据支撑,在环保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环境需要面临的挑战会越来越多,一些科学技术的发展无可避免地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但科技的进步也为环境治理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努力提升环境监测技术水平,严格执行监测程序,加大对环保事业的扶持力度,在寻求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态保护,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人们的生活,进而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环境监测
农村水环境污染及协同治理研究
渤海海洋环境治理的演化博弈分析
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城市水环境治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黄明表示:对环境污染犯罪,绝不能以罚代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