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东
(北京大学 中文系,北京 100871)
这些年我会不定期地给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再解读》的讨论课程。在讨论的过程中发觉现代文本的解读和分析其实仍有无限的潜力。无论是已经典化的作品,还是重新进入学界视野的一些有待经典化的文本,都在同学们的讨论中拓展出很多空间,即使是研究文章已经看似汗牛充栋的鲁迅的经典,几乎每一篇也都值得重新解读和阐释。而不那么有名的作品,也同样可以借助新的理论或者阐释范式,解读出有新意的问题视野。文本的解读过程中也会触及方法论问题,同学们运用的相当一些方法都可以进行深入提炼和总结。而一个作家的经典化历程,主要取决于其若干作品的深入再解读以及不断经典化。套用卡尔维诺谈论什么是经典的名言,似乎也可以说,经典就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新解读”或者是“再解读”的作品。
本专辑“现代文学经典再解读”中同学们解读的现代文学作品,比如鲁迅的《阿金》、丁玲的《在医院中》、巴金的《憩园》、穆旦的《诗八首》就是这些年研究者已经再解读得相当充分的作品,然而本专辑中几篇解读上述作品的文章,依然会不时让你眼前一亮;而赵树理的不太被研究界重视的《刘二和与王继圣》,其实正是被同学们自己选中作为集体讨论的篇目的,也的确在讨论环节以及文章的写作中生发出不亚于《邪不压正》《锻炼锻炼》等作品的丰富性和可能性阐释空间。至于萧红的《小城三月》和张爱玲的《烬余录》,虽然评论界一直关切,但其意蕴的丰厚,仍在几篇解读文章中,借助于反讽以及回忆的诗学而进一步被昭示和彰显。
我喜欢开设现代经典文本再解读讨论课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尝试训练本科生乃至研究生的文本分析能力。而文本分析能力的训练,尤其应该构成本科生求学阶段的规定动作。无论是文学性研究,还是泛文本研究,其成就的大小,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文本解读的基础性能力。而文学性研究的稀少以及文本分析能力的削弱则是这些年学术转型的一大后果。而当文学性研究面临问题,也就意味着为什么要研究文学也成了一个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而为什么要回到文本?怎样分析文本?文本分析的意义何在?这些也都跟着成了问题。
我开设《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再解读》讨论课的目的之一,也正是让同学们去觉察中国现代经典研究以及文本解读范式所遭遇到的是困惑和问题,进而去思考经典研读还有没有可能性空间?可能性空间又可能在哪里?如何从方法论意义上为现代文学经典再解读提供一点积淀?本专辑汇入的文章,就是同学们在讨论稿以及期末课程论文的基础上认真修改而成的。特此感谢《黄冈师范学院学报》以及张吉兵教授的慷慨相助,也特此就教于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