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 贵州广播电视台 全媒体新闻中心
所谓主题报道,笔者认为,是围绕党的重大部署、决策、中心工作、时代主题、社会热点等进行的新闻报道。对媒体而言,主题报道也是体现党性原则、责任担当以及信源优势的重要体现,更是媒体在竞争中实现差异化突围的有效路径。
主题报道属于宏大命题,如果大而论之,一来驾驭不了,二来读者也不买账。现实中,有的主题报道模式化、程序化现象严重,还是一副陈旧、沉闷的“老面孔”。有的主题报道,内容空洞、行文枯燥,难以出新出彩。
做主题报道,需要有深邃的思想、深度的挖掘、权威的解读。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主题报道没有恰当的表达方式,难以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受众需求,也不能满足多媒体背景下融合报道的需要。主题报道一定要在守正创新中实现新颖有趣、入脑入心。
做新闻离不开品控,做主题报道更需要品控。要有一套品控流程来保障主题报道的品质,牢牢控制选题、策划、采访、制作过程,使主题报道真正得到大众的喜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发力。
路很重要,车很重要,车里的人更重要。不管怎么发展?如何创新?终究较量的都是内容。我们要生产有深度、有态度、有温度的主题报道内容,力求角度更新、内容更鲜活、时效更强、语言更活泼、表达更清晰。原材料关,就要选取具有竞争力的话题,进入主题报道的题材,一定要关系社会、政治、经济的重要话题,要不断发现鲜活的人和事,为受众提供独立思考与判断的可能,以内容优势赢得竞争优势。
任何事物都有很多的侧面,选择不同的面去体现会起到不一样的效果。一篇主题报道做得好与不好,很大程度取决于你报道的角度是不是有新意、是否有感染力。在采访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创新思维,发现好的新闻报道角度。
1.贴近受众
首先要解决给谁看的问题。找到好的新闻采写角度本质问题就是为受众服务,所以最好的角度就是最贴近群众的角度。
角度怎么找?首先明确定位,新闻报道服务的对象是谁,我们的主题报道是服务于党和人民的,所有主题报道的选题都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去选择报道的角度。
2.以小见大
所谓角度,就是一个小角,角度是一个小切口、小侧面,主题报道的角度选择小一点,报道的口子就会窄,文稿撰写起来就会写得更细腻,挖掘得更深入,也会显得更生动活泼。所以新闻报道一定要切忌大而全,假设角度大了,就很显得枯燥、空洞,报道的效果不好。
3.角度创新
事物是丰富多彩、发展变化的,他们有共性也有个性。只有抓住了事物的个性特征,新闻才会受欢迎。主题报道的角度要有新意,各类话题基本上年年都有报道,要从普通中找到与众不同的点,求同存异。
对重大主题,特别是政治类主题报道,具有规范严格、内容严肃、表述严谨等特点,易给人“虚、空”之感。要结合当下时代背景、社会热点、群众关切,强化议题设置,提高策划能力,让主题报道无中生有,有中创新。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在策划主题报道时,从选题到构思、落笔都要符合群众口味,加入一些小创意,让主题宣传可感知,能触摸。
2021年,笔者以第一作者创作的《这道好“菜”加了“严”》,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1年,第三季度优秀广播电视新闻作品。这是一篇典型的主题报道,记者以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指出,合力惠民生鲜超市的运营模式很有特色。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和企业联合,坚持保本微利经营,让农民和市民两头都得实惠,这种模式和经营理念值得推广。采访前,记者长达4个多月的时间一直在养题,阅读了20多篇各大媒体的相关报道,多次与省商务厅对接事情最新进展。最后拿出了角度新颖、内容细致全面、立意深远的采访策划。
采访是记者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在新闻采访中,被采访对象各不相同,有健谈和不善言辞的;也有很难进入角色的被采访对象;甚至有难以表达自己想法的被采访对象,这些都考验着记者的采访功力。
1.准备充分
记者应时刻遵循“不打无准备之仗”的工作原则,在每一次采访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为采访工作的有序、高效进行奠定基础。
采访之前,记者需要准备的内容有理论知识、相关政策等。在每一次采访之前,记者要根据具体的事件内容和特点等,查阅必要的理论知识,保证提出的问题更具有针对性、专业性。记者在采访前,还要深入了解与即将采访事件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等知识,防止在采访过程中出现一些不恰当的言辞。最后,整理出主题报道的采访提纲。
2.善于提问
在主题报道的采访过程中,提问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通过提问,记者才能获得需要的信息。在具体的采访工作中,记者要善于抓住细节,有敏锐的洞察力,找到提问的切入点,从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记者在提问的时候要把握好两点:第一,提问要有针对性。针对所要报道的关键人物,或者针对所要报道主题的中心思想。第二,提问要具有目的性。采访是严肃的工作,不是漫无目的的闲谈,每一个问题都要精心设计,要通过问题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3.后期整理
在获取采访信息后,记者要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这是采访工作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新闻编辑前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有效整理采访信息,为采访信息的充分和有效利用打好基础。
主题报道大多抽象、宏观,如何使受众感到有新意、能理解、可接受。要注重从小切口、小情节、小故事引入,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地反映重大主题,把主题报道化“硬”为“软”。在长期做主题报道的工作中,笔者总结出以下规律。
1.故事要有冲突
要找有矛盾、有冲突的故事,要讲情节有起伏的故事,这样,才能在引人入胜中潜移默化的达到宣传效果。
2.故事要有温情
寻找人性中的善恶美丑。其实,事件之所以复杂,是因为事件中人的感情、思想的复杂,要表现事件的复杂就是表现人的复杂。要捕捉到展现人性的情节片段,去揭示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让主题报道更生动、好看、有感染力。要把故事讲得有温情、有温度,就是要去揭示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让故事情节化,情节细节化,细节生活化,做到见人、见事、见情、见理。温情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
首先,从亲近中体现温情。因为接近了就会亲近,就会产生温情。主题性报道政策性强、工作味重,如果硬宣传,就会与受众产生距离感。因此,我们主题性报道在讲故事时,应该将枯燥的文件平民化,找出它与普通受众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地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其次,从情感中体现温情。主题报道大多数立意高、政治性强、主题宏大,要使报道鲜活起来,增强可视性、可听性和感染力,仅仅讲新闻事实的故事远远不够,还要善于用“情”,善于挖掘新闻事实背后的情感,善于讲述新闻事实中普通人物的经历与情怀,让情感震撼受众的心灵。
例如,2018年,笔者要做一期国家刚出台的医疗新政宣传报道,如果只是从政策层面讲医疗政策针对某类患者有哪些具体优惠。报道就会变成枯燥的政策解读。如何让这个报道生动好听?记者以贵州省六枝特区,设立在一处废弃幼儿园内的透析点为采访点。在这个透析点,政府和医院给二十多位透析患者免费提供住宿,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笔者以新闻专题《透析村的故事》为题,选取了三位透析患者为报道主人翁,通过个体的故事,展现上到国家,下到省市区县的医疗优惠政策。让国家的好政策具象化,看得见,摸得着。
这些方法屡试不爽。2021年笔者参与创作的新闻访谈《通江达海不是梦》,以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总书记远眺乌江水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9个月后,被中断近20年的贵州乌江水运首次大规模全线复航,为背景。笔者深入一线挖掘感人故事,讲述了乌江航运人坚守的不易和年轻船员的薪火相传,让新闻访谈有感动,更有启迪。这期新闻访谈被推评为笔者所在单位的年度优秀稿件。
3.故事要重视细节
一篇好的主题报道,细节是关键。细节不仅是升华主题的需要,更是新闻真实的印证,细节作为主题性报道的血肉,也是打动观众的内心的重要琴弦。要对事件的某些局部、情节进行放大,深入追问、质疑,用细节去折射全貌,起到画龙点睛作用,更能让主题报道“增色”。所以,新闻记者要善于观察细节,刻画细节、运用细节。当然,主题报道不是文学作品,不能过度渲染而失去新闻真实性,所有的细节都是为主题服务的。
笔者创作的新闻专题《这道好“菜”加了“严”》,运用了非常多鲜活的细节。比如询价员拿督查评分表是姿势,在蔬菜批发市场把询问到的价格填写到手机上的动作,以及督查部门和商家鲜活的对话等细节。在大量有效细节的映衬下,统领作品的关键词“严格”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在采访时,已经对稿件的主题和选用的素材有了初步的筛选,但当真正提笔写稿时,还要再次认真的提炼主题,筛选素材。很多时候,尤其是做主题报道,采访的内容很多,我们需要一些技巧来简化报道的结构,用一个小结构去驱动一个大型的报道。
如何打磨稿件呢?首先要认真把握报道的主题,找准好写新闻的角度,选择好结构,运用好的采访材料,选择出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素材。采用精准的语言和文笔组织稿件,让主题报道锦上添花。
其次,要把握作品的结构,精确的结构对于新闻报道是尤为重要的。目前常用的结构一般有,横向、纵向、金字塔、倒金字塔以及并列结构等。结构上要有精密的谋篇布局,要层次递进,向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呈现出最大化的信息量。
传统媒体要主动适应全媒体要求,以“融”为径,实现跨部门、跨媒体、跨地域融合。系统优化采编流程全链条、各环节,打牢融合发展的制度基础和技术基础,围绕满足受众信息获取方式和渠道变化需求进行内容生产。
在主题报道上,内容要轻量、出新出彩,一次采集、多元分发。利用短视频,实现主题报道动态化,创新产品制作方法,实现重大主题报道可视化,“大屏”“小屏”联动。
全媒体时代,孤掌自然难鸣,传播更需群力。传播途径上,加强内外联动、内宣与外宣传播联动、受众联动。有效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对外合作机制,扩大朋友圈,加强与中央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兴媒体的联系合作,合力共同打造优质主题报道融媒体产品,努力实现从“相加”到“相融”,再到“创新”的飞跃。
主题报道既是“命题作文”,又是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联播类新闻的“常客”,要结合联播类新闻的特点,健全相关机制。“项目制”是一种灵活机动的管理模式,既可以充分提高“造血”的可持续性,也提供了更多公平的晋升机会。结合项目制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4项措施来为主题报道赋能。
1.建立科学合理的策、采、编、发机制
建立合理的采编流程,把采访和写稿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变成摸得着的操作流程,设置在采访、写稿、制作中,就像导航仪一样,帮助记者顺利找到可以触达的路径。记者拿到任何一个题材,知道怎么去追问,用什么样的场景、人物、情节、结构。即使一个新记者,也可以拿起这些看得见的武器,不断击打新闻的“卖点”,敲打出作品极致的质地,放射出扣人心弦的强劲张力。这样的流程不仅可以批量复制人才,还能带来更好的受众体验,虽然作品出自不同的记者,但受众一看,就知道这是哪个媒体、哪个栏目的风格和定位。
2.建立扶培机制
培训到位,让记者拥有打造优秀作品的十八般武艺。要想做好栏目,不能单靠悟性,栏目要有持续不断的竞争力,就要让记者们掌握武林高手的秘籍。不能是少数人的优秀,而是整个团队的优秀,是一个具有思考力、观察力、领悟力、文字能力的团队。这样的优秀是来自于不断的培训、学习,我们要争取更多的台内外培训、学习的机会,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拉高团队的平均能力。同时,还要自发组织团队的日常学习,形成一个学习型的团队。
培养专家型记者。记者进行成体系研究,连续多角度、持续地做出某些领域的报道。只有深度的研究,才有深度的作品,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开展头脑风暴式的业务学习会。要把工作的氛围搞活,每次业务会,探讨好作品,作者进行创作分享,各自发表学习心得体会。
组织丰富的学习沙龙。围绕栏目的核心诉求,组织有亮点,有针对性的沙龙活动。通过不同的主题演讲,交流,提高团队的思维力和文化氛围。
总之,通过各种形式丰富的学习,把所学进行刻意练习,内化成本能,在工作中能水到渠成的运用。
3.激励机制
激励公平,让记者发挥创作的积极性。人生中最有力的激励因素是在责任中成长、被认可、实现人生价值和抱负的机会。所以,要搭建好舞台,提供目标,做好记者们的发动机。在年初的时候,做好激励计划,设立目标、奖项,让大家明确努力的方向。把栏目的发展规划嵌套在奖项的设立上,设立重点奖项: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设立基础奖项:文笔奖、思想奖、爆款奖等。通过配套相关的绩效机制,授予印象深刻的奖项。给挑战,给动力,激发大家的内驱力。
4.风险管控机制
严格审稿,保障安全播出。
在当前新的媒体格局下,主题报道已经不单单只是传统媒体的“专属品”,但不能否认,传统媒体有做主题报道的先天优势。要打好这张牌,传统媒体必须要在主题报道上有突破,从公众角度出发,设计公众感兴趣的内容,有创新、有共鸣、同频共振,最终赢得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