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超
(辽宁职业学院,辽宁 铁岭 112099)
牛病毒性腹泻病又称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或牛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所引起的以黏膜发炎、糜烂、坏死、腹泻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1]。本病在世界各个地区均有分布,至上世纪80年代,我国因从国外引进牛只后,此病便在我国扩散。近几年, 我国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已成为严重困扰养殖户的一种传染病,给养殖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本病毒可感染包括牛、猪、羊在内的多种动物。对于牛,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牛均可发病,但以6~18月龄的牛发病较多,且症状严重[2]。本病无明显的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对于新疫区急性病例多,且病死率高,而老疫区发病率和病死率较低,但隐性感染率高。病牛是主要的传染源,其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病毒。康复牛可带毒6个月,因此隐性感染牛和康复期携带病毒的牛对本病的传播和流行不可忽视。
本病的潜伏期为7~14 d,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急性型病牛表现突然发病,体温升高40~42 ℃,且持续4~7 d。病牛精神沉郁、食欲减少甚至废绝,鼻镜干燥,鼻腔内有浆液性或粘脓性分泌物,有的病牛眼中也有脓性分泌物。病牛发热2~3 d后,鼻唇镜、口腔黏膜开始出现溃疡、继而破溃糜烂,流涎、口腔出现混有大量泡沫的唾液。病牛腹泻严重,粪便中混有黏液、血液。多数急性病例于发病后1~2周后死亡。
慢性病例发热不明显,典型症状为鼻唇镜出现糜烂,由病初的单个糜烂发展到后期融合成片。另一典型的症状为跛行,病牛由于出现蹄叶炎、趾间皮肤糜烂、坏死从而导致跛行,甚至卧地不起。有的病例眼内有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齿龈发红,病程2~6个月,最终衰竭死亡。
本病的特征性病变为消化道黏膜的糜烂。病牛口腔内颊、舌面、上腭等处黏膜出现溃疡、糜烂,严重病例咽喉部黏膜也出现糜烂、坏死。食管、胃及肠黏膜都会出现不现程度的卡他性、出血性、坏死性炎症。
本病通过流行病学及典型临床症状即可初步诊断,如若确诊可通过病原学或血清学方法进行检测。
本病无特效药进行治疗。临床上多对症治疗,可用安络血、止泻药来缓解症状;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防止继发性感染;使用转移因子、黄芪多糖、核苷酸可提高免疫力,缩短恢复期。
坚持“预防为主”的防疫措施,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对于规模化牛场做好封闭管理,对外来人员、车辆及饲料等一定要做好消毒,防止病毒的带入。对于新引进的牛要做好隔离检疫,确保没有疫病方可混群饲养。对于散养户之间杜绝串门,防止人员、物品在各养殖户间流动引起疫病的流行扩散。
对于规模化牛场,扑杀病牛及阳性牛,并对牛场进行彻底的消毒可有效控制本病的扩散。如若做不到对病牛淘汰,牛场一旦出现此病,首先要将病牛进行隔离饲养,隔离场所要有专人管理。对于治愈的牛也需隔离饲养。加强对牛舍的消毒工作以便能及时杀死由传染源排放到环境中的病毒。对于没有治疗价值的病牛及时淘汰处理并做无害化处理[3]。
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最有效的措施。目前,预防本病有灭活苗、弱毒苗和联苗,可根据牛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牛病毒性腹泻病是牛生产中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也是严重危害养牛业的疫病之一,且在我国部分地区呈蔓延的趋势,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加强饲养管理、合理免疫接种以预防本病的发生。一旦发生本病,根据情况采取隔离、消毒、紧急免疫、扑杀、销毁的措施进行处理以快速控制本病的扩散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