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 莹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指导 黄贵华
胃痛又称为胃脘痛,是指多种因素引起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的病症[1],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上消化道出血、胃癌、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无论是功能性病变或是器质性病变,均可有胃痛症状。中医药治疗胃痛历史悠久,因具有个体化治疗、副作用小、经济方便等优势,一直备受患者推崇。黄贵华教授,广西名中医、桂派中医大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防治脾胃疾病临床研究三十余年,临证经验丰富,学术造诣颇深,笔者有幸从师侍诊,收获良多,现将黄教授治疗胃脘痛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胃痛”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言“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描述了胃痛发生的部位。由于心、胃脏腑位置相近,诸多古籍常一概而论,如《伤寒杂病论》称之为“心下痞”“心下痛”等。《备急千金要方·心腹痛》将心前区疼痛划分为虫心痛、冷心痛、食心痛等九种心痛,而这九种心痛实际上多指胃痛而言。关于胃痛的成因,《灵枢·小针解》言“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认为外感六淫及饮食失调是导致胃病易发的关键病因。《济生方·腹痛门》认为九种心痛“名虽不同,而其所致皆因外感,内沮七情,或饮啖生冷果实之类,使邪气搏于正气,邪正交击,气道闭塞,郁于中焦,遂成心痛”,即外感六淫、内伤情志、饮食不节、气机失调等均能引起胃痛。《弄丸心法》云:“脾胃居中而应乎四旁,四旁之邪必趋之,故百病之成,必伤脾胃。”指出诸多因素变化均能引起胃痛。同时胃痛与五脏关联密切,《素问·经脉别论篇》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宝命全形论篇》谓:“土得木而达。”《灵枢·四时气》谓:“邪在胆,逆在胃。”《素问·水热穴论篇》亦谓:“肾者,胃之关也。”表明五脏功能失调均可导致胃痛的发生与发展,尤其与肺、肝、脾、肾密切相关。
黄教授认为,胃痛发病不外乎虚实两端,责之于“不通”“不荣”两方面。由实证引起的胃痛归属“不通则痛”。一是感受外邪发病,尤其是风、寒、湿三邪侵犯胃脘。二是饮食内伤,饮食失调,脾胃乃伤。当代人暴饮暴食,或嗜食肥甘,或饮食不节,超过自身脾胃的消化能力,导致饮食积滞,进一步影响气机升降。三是情志内伤,忧郁伤肝,思虑伤脾,情志过极或不达日久,可直接引起气滞、寒凝、痰湿、饮停、食滞、血瘀、毒浊等病理变化,形成胃腑不通,引发疼痛。而“不荣则痛”源于素体气血阴阳亏虚,或先天不足,或疾病日久,引起脏腑失于荣养,功能失司。临床治疗过程中虚证、实证可单一出现,但大多数为兼夹发病,因此治疗上宜攻补并行。针对胃痛病因病机演变过程,黄教授制定了“开发道路”“顾护中州”“交通先后天之本”治疗三法,从上中下三焦论治,由表及里,和胃止痛,同时调节脏腑气机,恢复机体正常功能。
2.1 “开发道路”——疏通表里上下 胃出中焦而应乎四旁,为升降运化之枢纽,其“不通”之痛必由表、里、上、下部分瘀滞不通,阻碍气血运行引发。胃脘实证之疼痛,多为胀痛、冷痛、辣痛、刺痛,痛势剧烈拒按。因此,治疗胃痛首要重视驱除病邪,通瘀祛滞,去宛陈莝。根据外邪性质及病理产物的不同,黄教授提出桂枝法、壮药消痞法、藿香法三类开发道路法则,以解胃脘阻碍之滞。
2.1.1 桂枝法散寒 桂枝法治病思路来源于《伤寒杂病论》,黄师认为外邪客于肌表,当发而散之,若太阳表邪不解,失治误治,病邪可进而传变至阳明经腑。黄师常常强调要根据疾病六经传变次序找出对应治疗的规律。对于外邪引起的胃脘疼痛,桂枝法可开拨太阳,疏表通滞,驱邪由里出表。桂枝法的基础方组成如下:桂枝尖、白术、淫羊藿、小茴香、五灵脂、生姜、饴糖、炙甘草、南山楂。方中以桂枝温通经脉、散寒止痛为君药,黄师强调桂枝需取其尖嫩部入药,则其生发走窜之力更强,通行肌表之滞效倍增;中土当温,予白术、小茴香温固;五灵脂祛浊止痛;生姜引药至表,佐以南山楂酸收敛阴,防过燥伤正;炙甘草调和诸药。若有化热者,加木蝴蝶;若有反酸烧心者,加海螵蛸。
2.1.2 壮药消痞法祛滞 壮药消痞法是壮族医药特色经验疗法,主要针对食积、血瘀滞留胃脘引起中焦痞塞不通,气血运行受阻,受纳腐熟功能失调的状况,临床表现以胃脘胀痛、刺痛为主。壮药消痞法的药物由布渣叶、山柰、油肉桂(后下)、焦神曲、焦山楂、炒鸡内金组成。其中布渣叶善清谷道食滞之热,山柰散胃脘之寒,肉桂补火助阳,配合焦山楂、焦神曲、炒鸡内金消食导滞,诸药合用集“消、散、导”一体,将其制成丸剂,药效精专中焦,药性缓和持久。临床研究证实壮药消痞导滞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胃痛、胃胀等症状,促进病变胃黏膜的修复[2]。
2.1.3 藿香法化浊 藿香法药物组成为藿香(后下)、苍术、茯苓、白豆蔻(后下)、陈皮、姜半夏、焦山楂、焦神曲、鸡矢藤、五灵脂、大黄。由于体内湿、热、痰、瘀等病理产物滞停日久,困阻胃肠,腑气不通,故治疗上需荡涤胃肠、通腑泻浊。上焦予藿香、陈皮芳香行气,通肺以泻肠;中焦以苍术、白豆蔻、焦山楂芳香醒脾化湿,运脾开胃;下焦以大黄、鸡矢藤、五灵脂厚味除滞化浊,荡涤糟粕。诸药合用,通调上、中、下三焦,芳香化湿,行气通滞,阳明畅达则痛证自止。研究表明[3],芳香类药物味辛透散,可化湿除秽、理气行滞、活血通经、温中醒脾,但其内含挥发油性成分,使用时不宜过煮久煎,防止有效成分锐减。
以上是依据外邪侵犯机体部位及性质确立的“开发道路”治疗实证胃痛法则,其中桂枝法长于通在表之滞,多应用在风、寒、湿邪引起的外感表证,其病程短、病位属太阳经;壮药消痞法主治湿、食、瘀血停滞胃脘,注重消、散、导,调节中焦气机之升降;藿香法长于治疗下焦腑气不通,湿、热、痰、瘀等糟粕不传,淤积体内日久,上犯胃脘,此类胃痛发生与腹痛腹泻、便秘等肠道症状密切相关。三法各有侧重,表里兼治,三焦并行。其中五灵脂、鸡矢藤等药物味厚质腻,因“同气相求”之气性,善于“以浊攻浊”,为治疗痰湿瘀浊之妙药。开路方偏于驱邪,治疗上强调审查病情,中病即止。
2.2 “顾护中州”——斡旋气机,肝脾同调 外邪尽去则本虚显露,此阶段可顺应中州气血阴阳亏虚对证补益,减轻脏腑“不荣”之痛。《素问·经脉别论》言:“食气入胃……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胃生之气血精液依赖肺的传输布散。《灵枢·经脉》云:“脾,足太阴之脉……食则呕,胃脘痛。”脾胃为调气之枢,亦是气血生化之本源,同居中焦,表里相依。《杂病源流犀浊·胃痛》云:“胃禀冲和之气,多气多血,壮者邪不能干……惟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肝气横逆,克脾犯胃,胃失和降而为痛。调补中州旨在疏理气机,注重肺、脾、肝与胃功能的调理,和益气血止痛。
2.2.1 四君法平胃 四君子法由四君子汤化裁而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言:“荣卫气虚,脏腑怯弱……肠鸣泄泻,呕哕吐逆,大宜服之。”四君子汤是补脾胃气之第一方,故黄师依据多年临床经验,将四君子汤化裁为补脾益气、行气消胀、顾护中焦的一大法,适用于气虚及病情后期中土崩塌、食欲减退、不能耐受攻伐的患者。组方如下:党参、炒白术、茯苓、陈皮、姜半夏、桔梗、砂仁、饴糖、炙甘草。气虚严重者,可将党参改为生晒参。《医方集解》言:“此手足太阴、足阳明药也……以其皆中和之品,故曰君子也。”四君子汤中药物药性平和,恐气虚则气不行,故四君子法中兼加陈皮、半夏、砂仁行气,使补而不滞;桔梗与半夏同用,一升肺气,一降胃气,使气机升降有常。
2.2.2 建中法护胃 阳明燥土,以阳为用,胃中无火则无以腐熟水谷,出现胃脘部隐痛、冷痛、饮食不化等症状。胃为腑,以通为用,用药讲求温通,切忌苦寒直折败胃火。建中法注重治疗脾胃虚寒、肝脾不和引起的胃脘痛,组方如下:黄芪、桂枝、白芍、油肉桂、炒麦芽、吴茱萸、生姜、饴糖。方中黄芪以补气行气,生姜、肉桂散胃寒,肉桂兼能引火归元,配以吴茱萸散肝寒,炒麦芽疏肝气,白芍和里缓急止痛,以饴糖兑服,共奏温中补虚、柔肝理脾止痛之效,意在“扶阳补土”。
2.2.3 炙甘草法补胃 胃喜柔润而恶燥湿,阳明燥土得阴则安。炙甘草法主要用于治疗胃阴不足引起的胃脘部隐痛、热痛,甚至出现饥不欲食、胸骨后热辣烧灼感之病证。胃阴充足是保证胃受纳腐熟的物质基础。炙甘草法基础方为:炙甘草、生姜、人参、桂枝、生地黄、阿胶(烊化)、麦冬、火麻仁、大枣。黄师言,世人多用炙甘草汤治疗心悸、肺萎之疾[4],不知其加减治胃之妙效也。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有滋阴养血、益气通脉之功,后世医家称其为“虚劳中润燥复脉之神方也”,然胃阴不足之胃痛,亦为津耗燥淫之果,病机本质大同,故可异病同治。变取饴糖、炙甘草引入中焦,配伍七分阴药为体,三分阳药为用,阴阳互根,防止滋腻碍胃。原方酒煎为增行复脉之力,而酒本为辛辣温燥之品,为防过燥伤胃,乃去之不用。
2.3 “交通先后天之本”——调补本体阴阳 《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表明肾主二阴,前后二阴为胃之下路,下路不通则必逆犯上,胃生饱胀、气逆。张景岳认为:“人始生,本乎精血之源,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肾主封藏,为生之本始;脾胃主运化,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泉。二者互为依赖,相互充养,因此,治疗胃病,尤其是慢病久病时,待治疗后期病邪尽去,需注重下焦调补,交通先后天之本,调和气血阴阳,防止复发。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病安从来?
2.3.1 淫羊藿法壮本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黄师认为人体阴而用阳,机体保持正常功能依赖于阳气温煦运行,故临床治疗注重阳气补充与调护。淫羊藿法主治中下二焦阳虚不运引起的脘腹冷痛、喜温喜按、饮食难消、完谷不化等症状,强调胃阳、肾阳并调,先后天阳气互资互用,其基础药物组成为:淫羊藿、白术、朱茯神、西砂仁、炮姜、小茴香、补骨脂、肉苁蓉、青皮、炙甘草。方中淫羊藿补肾壮阳,又具有引阳入阴之功,西砂仁纳气降归于肾,两药共用,增强温肾阳、固肾气的功效;配合炮姜、白术、补骨脂、肉苁蓉等温阳之品,一则健脾温胃,一则温肾壮阳;选取茯神调神宁志,用甘寒朱砂炮制,加强其重镇下潜之效。淫羊藿法应用时要秉持“少火生气”原则,治病过程中注意防止诸药过燥,避免火热耗气。
2.3.2 大菟丝子法固本 《黄帝内经》言“肾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及“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为五脏阴阳之本、先天之本,可见调补先天的重要性,故黄师拟用大菟丝子法在治疗后期进行阴阳双补,固护先天之本。大菟丝子法基础方由菟丝子、补骨脂、巴戟天、枸杞子、桑椹子、女贞子、黄精、墨旱莲、何首乌、熟地黄、山茱萸、肉苁蓉组成,方中菟丝子平补阴阳,补骨脂、巴戟天、肉苁蓉益肾助阳,墨旱莲、何首乌、熟地黄滋益肾阴,枸杞子、桑椹子等诸子类药物直入肾脏,益精填髓。临床应用过程中可根据阴阳虚衰程度的不同,增减阴药与阳药的用量。
患者,女,51 岁,2021 年 5 月 28 日初诊。主诉:反复胃脘部胀痛伴灼热感1年。患者因饮食不规律后出现胃脘部胀闷疼痛,饱食后尤甚,伴反酸打嗝,胸骨后灼热感,口干口苦,大便时干时溏,无恶心呕吐,未予系统治疗,自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上症反复。患者平素心烦气躁,四肢畏寒,乏力,纳尚可,寐欠佳,夜尿频,舌淡红,苔黄腻,脉沉滑。予查电子胃镜结果提示:慢性糜烂性胃炎。中医诊断为“胃脘痛(湿热中阻,脾肾亏虚证)”,治当以祛瘀通滞、调补脾肾为法。先予藿香法开路化浊,拟方如下:藿香20 g(后下)、苍术15 g、白豆蔻15 g、陈皮15 g、姜半夏15 g、焦神曲15 g、海螵蛸15 g、蒲公英15 g、鸡矢藤30 g。上方5剂,每日1 剂,三餐饭前温服。6 月4 日二诊,患者诉精神可,胃胀痛、反酸及灼热感减轻,大便量多秽臭,日行1~2次,纳可,寐欠佳,仍有畏寒怕冷,时有打嗝,夜尿频,约3~4 次/夜。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此时瘀浊已去,改予四君子法调补中焦,拟方:党参15 g、炒白术15 g、茯神15 g、陈皮15 g、姜半夏15 g、青皮15 g、郁金20 g、砂仁15 g、饴糖20 g、炙甘草10 g。7剂,每日1剂,三餐饭后温服。6 月11 日三诊,患者诉已无明显胃脘胀痛,无烧灼感、反酸、口干、口苦,纳寐可,大便成形,1~2次/日,小便较前稍减少,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予淫羊藿法补阳调阴,温补下焦,拟方:淫羊藿15g、白术15 g、朱茯神15 g、砂仁10 g、炮姜15 g、小茴香20 g、炒麦芽 15、党参15 g、补骨脂 15 g、炙甘草 10 g。9 剂,每日1剂,三餐饭后温服。6月21日四诊,患者诉已无胃脘疼痛,时有口干,汗出,畏寒较前减轻,夜尿1~2 次。守上方,去小茴香,加菟丝子20 g、生地黄10 g,7剂,每两日服1 剂,遂停药。半年后回访,患者诉胃痛无复发,纳寐可,精神佳。
按:患者为中年妇女,既往饮食不节,湿食瘀浊内蕴,日久郁而化热,致胃脘部胀闷疼痛伴灼热感,大便时干时溏,故首诊予藿香法通瘀祛滞、驱邪止痛。二诊时瘀滞已去,纳食尚可,胃阳尚健,然其平素饱食后胃胀痛甚,脾胃失运,故二诊予四君法平补脾胃,兼疏肝气解郁。三诊时考虑患者四肢畏寒怕冷,夜尿频,脉沉细,乃肾阳失于温煦所致,发病时值夏至时节,《黄帝内经》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故运用淫羊藿法温补中焦下元,顺时调护,法当其时,药效更佳。三诊过后,患者已无胃脘疼痛,畏寒减轻,时有口干、汗出,考虑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故在原方基础上去温散之小茴香,加菟丝子、生地黄益精填髓,调补本虚,防止胃痛复发。
黄师治疗胃脘痛,必审候虚实,查寒热痰瘀之标,辨气血阴阳亏虚之本,根据病因病机的演变规律,灵活运用“开发道路”“顾护中州”“交通先后天之本”三法分阶段论治,如正气充足者可按三法顺序先攻后补,体质羸弱不耐攻伐者可攻补交替使用。“桂枝法”“藿香法”宜空腹服用,药力直达病所,通瘀去滞之力强,但须中病即止;“四君法”“大菟丝子法”等宜饭后服,缓和进补。同时需注意结合应用胃肠镜等现代科学技术,防止失治误治,中西医互参,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