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融入高职劳动教育的价值旨归与教学实践

2023-01-06 03:01高文红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农耕劳动高职

高文红 颜 冬

(邯郸科技职业学院,河北 邯郸 056046)

2013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谈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时说:“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1]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要求,在学校教育中挖掘我国传统文化内容与元素,不仅可以提升学校教育的实效性,也能夯实大学生文化底蕴,进而培养其职业文化精神,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劳动教育始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因此,2020年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职业院校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纳入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时不少于16学时。高职院校在设计劳动教育课程时应把农耕劳动列为重要内容,将农耕文化融入高职劳动教育教学,实现劳动教育育人、传承农耕文化、树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教育目的。

一、农耕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华夏文明源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根在农耕文化,农耕是中华传统文化世代相承的重要根基。《管子·乘马》:“正月,令农始作,服于公田农耕,及雪释,耕始焉,芸卒焉。”晋陶潜《桃花源诗》:“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农耕包括一切农业生产活动,它涵盖粮油、果蔬、花木、草药、水产、禽畜生产等行业。

农耕文化是指人们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中,所创造出来的与农业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集合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独具特征的文化内涵,包括农业思想观念、农业科技、道德规范、人文精神、农业制度以及农事风俗等,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概括起来我国农耕文化大体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乡土性。农耕文化最早源于“男耕女织”的乡间,号称“神农氏”的炎帝,教百姓播种收割,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耕文化得以成型。因此,农耕文化与土地和农民息息相关,它产生于乡间,与百姓的生活生产共生,具有很强的乡土性。

二是地域性。地域辽阔的中国,由南向北,由东向西,因地域性存在着明显的气候、土质、植被等自然条件的差异性,而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南橘北枳”,等等,可谓“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体现了农耕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三是多元性。中华农耕文化是我国各民族独特文化的汇集,56个民族在其生存、生活、发展过程中,源于生存环境资源的特点而形成了自己民族的农耕文化。比如,江南的圩田文化、北方的游牧文化、西南的梯田文化、东北的狩猎文化等,呈现出典型的农耕文化多元性。

四是传承性。自神农氏尝百草、种五谷开始,历代先人以勤劳和智慧积累并创造了“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等[2]经典农耕文化,它体现了农业社会价值取向、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纵然是人类最古老的原生性遗产文化,它历经漫长历史不断发展、演变和积累而传承下来,直至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日常的习俗中,看见原始农耕文化的传承。比如,春种开犁习俗、夏收开镰习俗、庆丰收习俗、勤劳奉献的思想、精耕细作的理念、农为邦本的治国观,等等。

二、农耕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3]。这既是对传承中华农耕文化的现实要求,也为农耕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一)农耕文化中蕴含的勤劳思想

农耕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勤劳思想。流传在民间的《击壤歌》中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反映了我们祖先辛勤劳作、自食其力的生活现象,是典型的上古时期农耕文化的特点;唐代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农业生产劳动的辛勤付出,所获的食物来之不易,应珍惜劳动成果。

(二)农耕文化中蕴含的奉献精神

农业生产是人类的生存之源、生存之本。首先,中国农业要保证各族人民的吃饭问题;其次,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再次,农产品是重要的出口商品。千百年来,农耕人没有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只有默默的奉献和点滴的付出。千千万万的农耕人默默地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承担着我们十四亿人民基本的粮食重任,这正是中华农耕文化中蕴含着的默默无闻、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农耕文化中蕴含的规则意识

农耕活动需顺应时间顺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合有序,“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古代农民对农业节令和时序的把握、顺应和利用,总结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农业生产规律,形成了对节气、物候、气象等的规律性认识。比如,独具中国智慧的二十四节气就蕴含着万物生长的生命规律,又如,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方《四季生产调》,就是哈尼祖先传承下来的农事节令歌,对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四)农耕文化中蕴含的生命共同体理念

人与自然万物共生的理念是中华民族始终秉承的社会发展理念,我们的祖先非常了解自然的发展规律,心怀敬畏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了道法自然、天地人和谐共生的价值指向,这也正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传统智慧。我国人民对土地采用“用养结合”的耕作原则,创造了“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的生态资源保护观,并将此上升到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等层面,创造了“生命共同体”理念。

(五)农耕文化中蕴含的德才兼修原则

“耕读传家”是我国古代农耕时期,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向往。“耕读传家”的“耕”是指耕种土地,种植农作物,收获五谷,来养家糊口,做为立命之本;“读”是指读诗书而明事理,既要修身养性,又要育高尚品德。因此,“耕读传家”蕴意是既要学会谋生之道,又要学会做人之德,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生最高修养的原则,育人要德才兼备。

(六)农耕文化中蕴含的慈孝道德规范

农耕时期的中国,教育水平很低,多数人不认识字,对农事活动的经验认知、技能发展与传承,基本上都是依靠长辈对晚辈进行手把手的教、口头传授、没有文字的著述,这种教育方式,多限于父子、祖孙、师徒之间的传授。因此,农耕文化创造了慈孝的道德观,尊老爱幼、孝敬长辈、尊重师长、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些也正是儒家传统思想理念。而今,中华民族的血脉相亲、孝长护幼、邻里相帮、落叶归根、游子思乡的道德规范,都源于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道德基因。

三、农耕文化融入劳动教育的价值旨归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术、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阵地,将农耕文化融入劳动教育中,以农耕文化唤醒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生命力,有利于高职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坚定树立文化自信、发扬工匠精神和价值观等。

(一)有利于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观

目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多由农村迁居到乡镇而过上了城市生活。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机会越来越少,因劳动教育的缺失,致使学生缺乏对农耕文化的认知,缺少对劳动辛劳的感受;生活中存在不珍惜劳动成果、浪费食物,无视劳动,不知感恩,以“伸手”为荣等现象,形成不正确的劳动观。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要求学校“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道理”[4]。高职院校将农耕文化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道酬勤”“劳动光荣”“劳动创造幸福”的劳动观等传授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创造美”“劳动创造幸福”的正确劳动观。

(二)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农耕文化是中华先民们的智慧结晶,是农耕技术、人生哲理、治国理政之道等的体现,是东方文明的呈现,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理应成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优质资源。中国许多著名的农书记载着农耕文化,西汉晚期氾胜之的《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代王祯的《农书》、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既传授了数千年来劳动人民积累的耕作经验,也留下了治国利民的农政思想。

在具体的劳动教育实践项目中,运用鲜活农耕文化形态教育学生,不仅使学生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而且使他们能够深刻理解与感悟中华先民的智慧,增加对历史进程与兴盛的自豪感,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心。

(三)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2016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弘扬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十九大进一步要求“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工匠精神的内涵在于: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严谨专注、坚定踏实、爱岗敬业。从传统意义上讲,农业上的“精耕细作”措施,体现了“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劳动教育中,通过劳动实践技能操作,融入中华农耕文化内容,培养学生劳动的专注性、创新性、精准性、人本性的“工匠精神”,使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工匠精神。

(四)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诚信”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也是高职院校育人的核心内容。“爱国、诚信”的价值观与中华农耕文化的价值观密切相关,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价值观在新时代的发扬光大。

农耕文化的基本物质是土地,那么,土地对中国人意味着什么?中国的土地不仅仅是耕地,它承载了农民们生活的一切,从古到今,土地是生活的依靠,是安家立业之本,是家的地方,是哺育中华儿女的母亲。所以,土地是不允许被侵犯、被掠夺的,土地赋予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守家、爱国。

2013年习总书记在全国劳模代表座谈会上说,“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传统价值观,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农耕活动、农耕物资既不可作假,也不可取巧。“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道酬勤”,而劳动中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是与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相违背的。

四、劳动教育融入农耕文化的实现路径

将农耕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就是要充分运用丰富的农耕文化教育元素,通过多个路径实现劳动育人的教育目的。

(一)农耕文化进课堂

劳动教育课程教材中涉及到的农耕文化内容也不少,但是从劳动教育育人、农耕文化传承的角度看,还需要把农耕文化呈现在教材中,进一步强化其育人功效。高职院校也可结合本校专业类型、劳动教育现状,利用有关农耕题材的诗词歌赋、农耕谚语、成语典故等,构建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劳动教育内容,编写校本教材;传播中国传统自然观、哲学观、道德观,让农耕文化嵌入劳动教材的知识板块中,使学生学有所依,强化农耕文化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同时也丰富劳动教育课程资源。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场所,教师应该充分把握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并在立足课程教材的基础上,在备课中尽可能多搜集农耕文化密切联系的教育资源,学习传统农耕文化的知识,寻找将农耕文化融入课程的结合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发挥课堂教学的极致效果。将先辈们在农耕实践中形成的优秀农耕文化传授于学生,主动履行农耕文化传承使命,从多个维度解析农耕文化,做一个中华农耕文化的积极传播者。

(二)劳动教育进田间

劳动教育实践教学是实现劳动育人的有效途径之一,要多渠道拓展实践教学场所,高职院校可以依托农科教基地、农业文化遗产地、国家现代农业园等,进行劳动耕读文化教育。让劳动教育走出“书本”、走下“黑板”,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田间地头,通过现场的劳动、工具的使用、技能的掌握,身临其境地学习知识技能,感悟劳动中蕴含的农耕文化;同时,让学生热爱农业生产劳动,认知植物种植生长发育的规律,理解万物生长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体会劳动的艰辛,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培养不怕吃苦、勤俭节约的精神。

(三)农耕劳动进社团

高职院校可以将农耕劳动作为学生社团、兴趣小组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劳动教育与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途径。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建设农耕文化体验馆。一是展示诸多农耕用具,让学生既能直观感受农耕文化,又能让农耕文化以物化的形式融入劳动教育,通过参观讲解让学生们分清五谷杂粮,认识耕犁、镰刀、锄头等农具;感受农耕文化的源起,从而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或借助举办农耕文化知识技能竞赛,让学生理解农耕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农耕文化“以文化人”的功能。二是让学生体验农耕劳动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和劳动兴趣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参加义务生产劳动社会实践,既让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实践,同时又加深了对农耕文化的认识,感悟农耕文化的精神魅力。

猜你喜欢
农耕劳动高职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