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庭珍年谱精要(1841—1903)

2023-01-06 01:43
红河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莲湖光绪昆明

王 欢

(西南林业大学校办公室,云南昆明 650224)

学界已有台湾学者陈廖安《〈筱园诗话〉作者身世考述——运用方志丛书资料以知人论世之例证》①、李艳蕾《朱庭珍行年纪略》[1]对朱庭珍生平进行研究,然而在充分利用云南本地文献、紧密结合朱庭珍诗歌创作实际方面,尚有不足。笔者在继承前辈学者研究成果、充分占有云南本地文献的基础上,重新梳理朱庭珍年谱,以冀为朱庭珍研究者提供便利。

1841,道光二十一年,辛丑,1岁

朱庭珍字筱园、小园,又字梅臣②,号“龙湖诗隐”“莲湖渔隐”,祖籍云南石屏,生于山东,父亲朱家学③。

1843—1847,道光二十三年至道光二十七年,3~7岁

1843年,孙清元④中副车。1844年,孙清元中举。1847年,朱庭珍刊诗稿于京城,作《蓬莱阁纪游八首》《东岳庙观摩崖碑》等诗⑤。

1849,道光二十九年,己酉,9岁

正月初一,朱庭珍在蓬莱观灯,作《观灯行》⑥。朱家学任职登州,朱庭珍随行,至蓬莱。朱庭珍《十二月十九日吟社同人公讌集翠轩为苏文忠公寿即题遗像》自注:“道光己酉春,先大夫宰蓬莱,随任登州。”朱在勤⑦随父朱雘到陕西臬司任。

1850—1852年,道光三十年至咸丰二年,10~12岁

1850年,朱庭珍兄长朱翼亭亡于京城,葬于北京西山下。1851年三月,戴絅孙⑧上二疏,留中不发,遂引疾解官归里,主讲昆明育才书院五载。1852年,朱雘亲自指点朱庭珍的诗歌创作。朱雘去世。

1853,咸丰三年,癸丑,13岁

朱家学任职宛平,朱庭珍随行。朱庭珍《入都》自注:“先大夫令宛平,予年甫十三。”朱庭珍作《春感》,又作《哀金陵》,记太平军占领南京一事。

1854,咸丰四年,甲寅,14岁

朱庭珍奉朱在勤之命,请业于戴絅孙门下,负笈从游者二载。后来陈荣昌为戴絅孙《味雪斋诗钞续》作序时说:“石屏朱筱园孝廉者,先生之高第弟子也,先生所论诗古文法,筱园悉闻之。”⑨朱在勤在石屏结“如兰吟社”,率同人朝夕讲贯,以诗唱酬,后来朱庭珍亦参与其中。

1856,咸丰六年,丙辰,16岁

五月,临安(今云南建水)“厂匪”勾结地主团练,制造了屠杀昆明回民的惨案。朱家学补直隶永平知府,忤上官,引疾归里。朱庭珍随行。经吴、鲁、楚、黔,抵达滇中。九月,以杜文秀为首的回民起义军攻占迤西重镇大理城,杜文秀被推为“总统兵马大元帅”。朱庭珍回石屏,咸同滇变爆发,回人屡以兵犯石屏,朱在勤主石屏兵事6年,朱庭珍组团练以卫乡土。朱庭珍《商声集》有《乱后重至临安三首》,其一云:“才报郡围解,殊忧途路难。迢迢渡泸水,惨惨见临安。野旷人烟断,秋高战骨寒。生愁遇耆旧,相慰亦悲酸。”⑩

1857,咸丰七年,丁巳,17岁

朱庭珍娶丁氏为妻,其《悼亡诗为先室丁孺人作》云:“犹忆岁丁巳,桃夭赋于归。”丁氏能诗、能书、善画。五月初一,戴絅孙去世,享年62岁。七月,马德新率迤东南回民起义军向省城昆明进军,对昆明进行包围,云贵总督恒春畏罪自杀身亡。八月,朱庭珍作《秋八月省围益急抚事述怀慨然有作》,诗云:“我家寄围城,欲归迷路歧。”又云:“我时客乡郡,北望增唏嘘。”十月,清廷任命吴振棫为云贵总督。

1858,咸丰八年,戊午,18岁

正月,朱庭珍《戊午元日》诗云:“鼙鼓时兼爆竹声,东风一样到边城。”二月,清政府云南地方当局与马德新等签订和解合约,起义军撤除对昆明的包围。朱庭珍寄寓临安,日聆朱在勤、孙清元之绪论,诗歌宗法苏韩,参以王孟,而格又一变[2]。朱庭珍几以《商声集》获重戾,乃深藏行箧中,不复敢持示人矣。朱在勤《赠舜臣弟(时舜臣避乱于张氏村,余亦以事继至)》其一云:“忧患逐华年,四十心先老。胡为及群从,子少形亦槁。嗟余挂世网,深藏悔不早。子尚寡人事,门户持翁媪。湖山自啸歌,羽檄任征讨。奈何建三策,不自韬其宝。乱民祸文字,太阿持何倒。忠信岂甲胄,身竄几不保。徒闻被奇服,聚观来夷䝤。艰难归旧居,纪程箧吟草。天或昌吾诗,何用容颜好。”朱庭珍、孙清元指责云贵总督吴振棫对回民起义军的招抚是“城下之盟”“金币盟城下”[3]。除夕,朱庭珍作《戊午除夕》诗云:“昆水围城急,泸江战骨凋。一年成去日,百感迸今宵。”朱在勤《书事八首(戊午)》云:“昆华形胜地,未解百重围。”

1859,咸丰九年,己未,19岁

正月,云贵总督吴振棫被迫辞职,清廷任命张亮基代理云贵总督,任命徐之铭为云南巡抚。朱庭珍《清明》诗云:“莫上高楼抒眺望,曲江群盗正纵横。”《秋兴八首》其七云:“又见旌旗在眼中,昆明劫火接天红。”又有《送汪霁坪(润)明经还昆明》诗云:“干戈真满地,骨肉尚重围。”朱庭珍《寄内》诗云:“两家骨肉同凋谢,三载莺花半别离。”可见二人结婚三载,聚少离多。又有《得家书知老亲已率家人由省返石屏矣赋诗志喜》,可知朱庭珍家人已由昆明返石屏县。十月,朱庭珍作《己未冬十月曲江师溃郡城戒严即事有作六首》。十二月,曲江回民再攻石屏,朱在勤遣黄春亮、李焕文等夜袭其营,击退之。

1860,咸丰十年,庚申,20岁

三月,署云南提督褚克昌奉命“西征”,对大理起义军发动进攻。八月,大理起义军在马如龙部的配合下击败了褚克昌的进攻。十一月,迤东南回民起义军发动第二次包围昆明的攻势,一个月后,被清军击退。冬,孙清元病卒。朱庭珍有《送李颖卿(熙文》之曲郡迎其兄襯即题其湘江晓行图后》,诗云:“平生热泪不轻洒,今朝送汝何澘澘……我亦有兄歿京国,落日肠断鹡鸰原。三尺荒坟觅不得,梦魂睽隔今十年。”对李熙文兄长离世一洒同情之泪。朱庭珍作《岁暮书事》诗,论及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清廷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

1862,同治元年,壬戌,22岁

三月,马如龙、马德新率部接受招抚。七月,布政使岑毓英奉命率军西征,向大理军事政权发动进攻。成婚五载后,朱庭珍妻子丁氏病卒。八月十五日,作《病中怀亡妻》。丁氏卒时,“生女甫踰月”。朱氏万分悲痛,其《悼亡诗为先室丁孺人作》诗云:“昔为连理花,今成独活草。”朱庭珍遭乱破家,笔耕于外[2]。十二月,杜文秀攻陷普洱府,城破后,陈先瑾拒绝投降,饮药而死。朱庭珍有诗《哭陈攻玉(先瑾)并序》。

1863,同治二年,癸亥,23岁

正月,马荣等占领昆明,总督潘铎遇害⑪。正月十五,朱庭珍作《正月十五日记变五首》,其二云:“昆水龙蛇变,泸江鹬蚌争。令言倡乱卒,喋血满台城。”朱在勤赴临安,时临元镇总兵梁元美与署提督马如龙以私相构兵。恩师黄琮卒,享年66岁,葬昆明黑龙潭侧。

1864,同治三年,甲子,24岁

四月,署提督马如龙奉命西征,对大理政权发动进攻。十一月初一,朱庭珍在临安郡署撰写《筱园诗话》初稿毕,以手抄本形式流传于友人、门人之间。十二月,大理起义军击退马如龙的进攻后,发起东征战役。朱庭珍省寓屡迁,丢失《商声集》底稿。

1865—1867,同治四年至同治六年,乙丑,25~27岁

1865年正月一日,石屏友人任荣恺卒。朱庭珍作《哭任秋航荣恺明经诗》。1867年,王楷有诗《赠朱小园庭凯上舍》,即《穆清堂诗钞》王楷题词⑫。

1868,同治七年,戊辰,28岁

春,杜文秀起义军从西、北、南三面包围昆明,围城两年。三月,清廷任命刘岳昭为云贵总督,岑毓英为云南巡抚。秋,李崇畯将奉母归湖南,朱庭珍有《送李韵萸崇畯归湖南》。十月至十二月,朱庭珍在昆明与李崇畯一起增修《筱园诗话》,历时3个月,十二月廿四日增修完毕。朱在勤奉命赴四川催协饷。

1870,同治九年,庚午,30岁

秋,郡斋无事,朱庭珍追思《商声集》旧作,仅得十之三四。许印芳中举。十一月下旬,朱庭珍旅居昆明,为自己的诗集《商声集》题词,称“词既不足以烛乱源,文又不足以垂世鉴。不过虫吟蚓曲,自鸣不平,较前明陈卧子、国初吴梅村之流,或庶几耳。”

1871,同治十年,辛未,31岁

朱庭珍至巧家县,与王楷谈诗。朱庭珍诗《月夜步龙潭》,王楷《听园诗钞》有次韵之作。王楷辞官还乡,朱庭珍有诗《送王雁峰楷太守归里》。许印芳下第出都,十二月返回昆明。

1872,同治十一年,壬申,32岁

六月,清军攻占大理军事重镇大关和下关。朱庭珍随杨玉科一起,参加了大理一役。十二月,清军围攻大理,大理城陷落前夕,杜文秀被迫服毒身亡。朱在勤奉母亲谭夫人赴四川。

1873,同治十二年,癸酉,33岁

正月,清军在大理屠杀起义军民4万余人。十月,朱庭珍作《岑大中丞攻克大理,杜逆伏诛,全滇悉平,爰赋长歌以纪始末,时癸酉十月也》诗,记载咸同滇变始末。

1874,同治十三年,甲戌,34岁

朱庭珍随和耀曾将军远征乌索⑬,作《从和军门荣轩(耀曾)征乌索夜宿普骠驿作》《潞江渡铁索桥》等诗。五月十六日,乌索大捷,朱庭珍作《乌索官军大捷赋诗纪事》,有“战地星飞鲜血肉,蛮天雨落碎骷髅”之句。

1875,光绪元年,乙亥,35岁

朱庭珍参加乡试,中副榜。赵藩中举。朱在勤因母亲谭夫人去世,回石屏。

1876,光绪二年,丙子,36岁

春,朱庭珍游昆明龙泉观。七月,李鸿章与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为马嘉理案签订了《烟台条约》(该条约于1886年5月开始生效)。朱庭珍与袁嘉乐(雪樵)相交。袁嘉谷《卧雪诗话》卷五:“先兄(袁嘉乐)与先生(朱庭珍)相交,始自丙子秋闱中,故情文兼至云。”

1877,光绪三年,丁丑,37岁

九月,朱庭珍客盐井署,删复补缺,重修《筱园诗话》。张星柳⑭中举。朱在勤到昆明,以《左传》、诗法授朱炳册。冬,朱在勤与许印芳等放舟滇池、登西山,有《冬仲许茚山学博招同蔡寄庐太守、黄尧臣茂才放舟昆明池遂登西山》,后返四川。许印芳从昆阳州学调任西林学舍(滇省总书院)监院。

1878—1881,光绪四年至光绪七年,38~41岁

1878年,朱庭珍与许印芳有诗歌往来,许印芳有《酬朱筱园明经庭珍二首并序》。1880年夏,朱庭珍游幕丽江,再次对《筱园诗话》进行增修,自序云:“旧作诗话,仅成四卷,庚辰岁游幕丽江,郡斋多暇,长夏昼倦,复取旧稿续之,借此消遣,久之又得四卷,于是遂成书矣。上下古今,仆非其人,聊抒己见,就正来哲,僭妄之罪,知不免云。”1881年闰七月二十三日,朱庭珍弟子刘从雅英年早卒。朱庭珍为刘从雅《眠琴山房诗抄》作序:“予久困名场,风尘牢落,方欲以生平著作付诸南吟,为予以次刊布问世,岂意天夺之年,转先为南吟序其遗诗。掩卷欷歔,投笔而作者屡矣。”

1885,光绪十一年,乙酉,45岁

二月,法国侵略我国边境重镇镇南关。杨玉科在谅山战役中,中炮阵亡,谥号“武愍”。三月,中国军队在越北东、西两个战场分别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和临洮大捷,给法国侵略军以重创。六月,中法代表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中国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允许法国在滇、桂两省拥有开埠通商和修筑铁路的权利。八月,朱庭珍自丽江来昆明,参加乡试失利,应顺宁知府陈灿之邀、许印芳之荐,入志局编纂《云南通志》,主要负责咸丰、同治两朝戎事一门的撰写。许印芳亦入志局,主要负责道光一朝戎事一门的撰写。秋,华世尧⑮受业于朱庭珍之门。朱庭珍晤施有奎于昆明,施有奎以《述论》见示,请朱庭珍作序。

1886,光绪十二年,丙戌,46岁

朱庭珍爱张星柳之才,以女弟朱韵兰嫁为张星柳继室。朱庭珍参加莲湖吟社,被推为莲湖吟社社长,力倡典雅生造。冬,朱庭珍编定《穆清堂诗抄》。十二月十九日,朱庭珍与莲湖吟社诸人同贺苏轼寿辰,赋诗。

1887,光绪十三年,丁亥,47岁

夏,朱庭珍刊刻《穆清堂诗抄》,删存十之二。秋,朱庭珍批点王士祯《唐贤三昧集》毕。九月,华世尧作《石屏朱小园先生批〈唐贤三昧集〉书后》。冬,朱庭珍所负责《云南通志》“咸同戎事”一门脱稿。除夕,朱庭珍作《丁亥除夕》诗,自注云:“志局同事诸君各归度岁,惟余独居。除夕与劳公祠僧对饮达旦。”朱庭珍作《穆清堂时文自序》:“生平时文惟以义法为主,于前明则宗震川,于昭代则宗望溪,此外鲜北面者矣。少年为之极勤,锐意欲以此道自名一家。亡友孙菊君曰:‘吾侪欲求传世,即以立言论,亦当为诗古文词分文苑之一席。以时艺名,非所望于子也。’余自是辍时文之学。”

1888,光绪十四年,戊子,48岁

二月,朱庭珍作《唐贤三昧集跋》。夏,朱庭珍与杨高德同辑、刊刻《莲湖吟社稿》。八月,朱庭珍乡试中举,随即北上参加会试。八月十五,朱庭珍作《戊子中秋闺中玩月》,诗云:“屈指今宵月,风簷七度圆。照人生白发,把酒忆青年。”朱庭珍途经贵州镇远县,遇和耀曾,作《至镇远喜晤和荣轩军门》。年末,朱庭珍行至湖南洞庭湖。朱庭珍《商声集》自题云:“是集戍子北上未代。”(“戍子”为“戊子”之误)。《续修四库全书》所收《筱园诗话》卷二末尾,有人批语云:“孝廉朱筱园,吾乡佳公子也。生平嗜诗,于制艺不甚留意,而出笔渊深朴茂,直逼西京。年踰不惑,始获乡荐,然闻望则早达于公卿矣。戊子北上,与予相遇京邸,临别出是编赠之。”

1889—1890,光绪十五年至光绪十六年,49~50岁

1889年春,朱庭珍应会试,被放。夏、秋、冬,朱庭珍滞留京城,游览名胜,与友人集会。1890年春,朱庭珍应光绪亲政恩科会试,落第。朱庭珍在京,欧阳霁为《穆清堂诗钞续集》作序,与云南呈贡孙清士长子孙愚饮酒。八月十六日,朱庭珍出都,作《出都留别诸同人四首》。又有《中秋姚志梁观察(文栋)招同人放舟滇池待月大观楼即事赋诗》,其三自注云:“庚寅八月十六日晓出京师”。秋,在保定府遇孙天锦,有《孙荫堂明府(天锦)招游莲花池诗以纪之》。秋、冬,朱庭珍返滇,途中多有诗作。

1891,光绪十七年,辛卯,51岁

庚寅、辛卯之际,朱庭珍续娶季氏为妻。五月初六,朱庭珍与莲湖吟社诸人在昆明翠湖集翠轩赋诗。六月二十四,朱庭珍作《星回节》诗。云贵总督王文韶、巡抚谭钧培创设经正书院,取“经正民兴”之意,地址在云南贡院南报恩寺(今翠湖公园北昆明市体委),首任山长为许印芳。秋,陈庚明中举⑯,朱庭珍作《送陈又星(庚明)孝廉入都并柬令弟月溪(毕明)》诗。

1892—1893,光绪十八年至光绪十九年,52~53岁

1892年,在昆明,朱庭珍游大观楼,有诗作。除夕,朱庭珍作《壬辰除夕用后山对酒和少章韵示内》诗云:“老病随年迫,悲欢逐梦空。春生五华外,天尽一宵中。尊酒倾微绿,灯花落碎红。异湖倘渔隐,且喜与卿同。”1893年五月,昆明周汝臣为《穆清堂诗钞续集》作序。中秋,朱庭珍游滇池。九月九日,游虹山。九月十日,游钱峰庵⑰。冬,朱庭珍为李坤《思亭诗抄》作序⑱,认为李坤“他日所造必当升工部之堂,入玉局之室,超仲则而上之,卓然成一家言,足以信今传后,无疑也。”

1894,光绪二十年,甲午,54岁

正月初一,朱庭珍作《甲午元日》诗云:“冷落莺花似不春,春城棲息似流民。”正月十五,朱庭珍作《正月十五夜》诗云:“春风不度滇池畔,夜月空圆井宿旁……亦知济世非吾事,桑梓关心泪几行。”云南经正书院阅卷原为吴式剑⑲,后吴式剑入京供职,聘朱庭珍为阅卷。朱庭珍衡文以典雅生造为标准,经正书院文风为之一变。春,朱庭珍编定《穆清堂诗抄续集》。前有陈灿、欧阳霁、周汝臣序,朱庭珍自序。陈灿序称朱庭珍“生平自负,视天下功名富贵皆泊如,独一屡心精上下千古,斤斤欲以诗传不朽。”集中有《谢陈昆山观察撰拙集序》。二月二十八日,朱庭珍作《书感二首》,讽刺当政者,自注云:“甲午二月二十八日为夫己氏作,事详莲湖笔记中。”中秋,妹夫张星柳卒于大理下关,朱庭珍为其刊刻诗集并作序。七月,朱在勤卒于蜀,享年七十一岁。朱庭珍有《闻次民兄讣》诗云:“老我思兄切,知兄忆弟心。华年同患难,晚境隔升沉。”九月,朱庭珍送云贵总督王韶文入都,有诗。

1895,光绪二十一年,乙未,55岁

端阳前五日,朱庭珍为陈鹍删定《集翠轩诗抄》并作序,称“余与太守以诗相契垂四十年。太守过信余,每一诗成即以见示。有所商定,无不曲从。”六月,中法签订《续议界务专条附章》,清政府将云南临安府属猛梭、猛赖、猛蚌割让给法属越南。

1896—1900,光绪二十二年至光绪二十六年,56~60岁

1896年,朱庭珍与李坤、陈鹍等莲湖吟社同人,次韵苏轼《聚星堂诗》。1897年,云南巡抚裕祥邀请陈荣昌主讲经正书院,任山长。1898年六月十一日,戊戌变法开始实施。清廷陆续下诏,令各省兴办学堂,各类书院改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八月十六日,朱庭珍撰《莲湖花榜序》,对滇剧名伶进行品评。九月二十一日,光绪帝被囚,戊戌变法失败。1899年二月,陈荣昌从朱庭珍处借校《即园诗抄》,得补其残缺者二千余字,并刊刻《即园诗钞》。夏,朱庭珍《莲湖花榜》由滌绮池馆刊刻,后有李坤《莲湖花榜后序》、集翠轩主人题词、吴江冷客题词。1900年七月,义和团运动爆发。朱庭珍在昆明丁槐幕中⑳,曾作《感事》诗五首示由云龙,见录于由云龙《定庵诗话》卷上。

1901,光绪二十七年,辛丑,61岁

五月,朱庭珍和陈荣昌共同出资,刊刻戴絅孙《味雪斋诗钞续》,陈荣昌作序,朱庭珍作跋。冬,朱庭珍参修《永北直隶厅志》。

1902,光绪二十八年,壬寅,62岁

春,朱庭珍作《重修永北厅志序》,序曰:“庭珍昔岁滇南通志忝预纂修,今兹永北新编,远承嘉命,效校勘之一得,愧寸识于三长,勉缀骈文,聊充小序。”[4]朱庭珍赴汴(今河南开封)参加会试,途中所[5]作诗编为《北征集》,未刻。

1903,光绪二十九年,癸卯,63岁

朱庭珍会试,“文已中选,终以违时旨放归”。云南开始派遣官费留学生赴日本留学,昆明五华书院改名为云南高等学堂。袁嘉谷被取为特科一等第一名,授翰林院编修。云南会泽令邀朱庭珍校阅试卷,十月初一,卒于会泽。有子女四(其子名朱景暄,后任云南省财政厅厅长),皆幼。后归葬云南石屏节阴山畔。

注释:

①陈廖安.《筱园诗话》作者身世考述——运用方志丛书资料以知人论世之例证,单行本(未公开发行)。

②杨高德,朱庭珍同辑.莲湖吟社稿[M],昆明:云南省图书馆藏,光绪十四年(1888)年刻本.《莲湖吟社稿》作“梅臣”,《新纂云南通志》作“舜臣”,此处以《莲湖吟社稿》“朱庭珍小传”为准。

③朱家学,生卒年不详,字篑峰,道光戊子(1828年)举人,道光己丑(1829年)进士,历任山东海阳、文登、蓬莱、泰安、顺天、宛玉、大兴等县知县,易州直隶州知州,补永平府知府。因与上官顶撞,引疾归里。

④孙清元(1822—1860),字仲初,一字亨甫,号菊君,道光甲辰(1844年)举人,入赀候选同知,享年39岁,著有《抱素堂遗诗》。

⑤袁嘉谷《朱孝廉小园墓碑》:“君随父任,七岁即刊稿于京。《穆清堂集》中‘蓬莱阁’‘《摩崖碑’诸篇,皆七岁作。”见张国庆《云南古代诗文论著辑要》,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28页。

⑥文中所引朱庭珍诗作,除特别注明外,均出自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年《丛书集成续编》第179册,《穆清堂诗钞》《穆清堂诗钞续集》,为避繁冗,不再一一出注。

⑦朱在勤(1824—1894),字幼木,号次民,朱雘之子,朱庭珍堂兄,云南石屏人,着有《次民诗钞》《退学斋诗稿》《吏隐草》等。

⑧戴絅孙(1796—1857),字袭孟,一字凤裁,号筠帆(一作云帆),又号味雪斋主人,云南昆明人,与昆明李于阳、呈贡戴淳、云州杨国翰、楚雄池生春并称“五华五子”,嘉庆己卯(1819)举人,道光己丑(1829)进士,著有《味雪斋诗文钞》《金碧山农词》《昆明县志》等。

⑨陈荣昌《味雪斋诗钞续序》,见《丛书集成续编》第135册,上海书店,1994,第292页。

⑩朱庭珍《商声集》,昆明:云南省图书馆馆藏,同治九年(1870)手抄本。

⑪潘铎(?—1863),江苏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字木君,道光进士,咸丰十一年(1861)任云贵总督,同治三年(1863)为马荣部下刺杀。

⑫王楷,字雁峰,湖南长沙人,同治九年(1870)进士,官普洱知府,著有《听园诗钞》。

⑬和耀曾(1834—1897),云南丽江人,出身将门,18岁袭云骑尉之职,1856年参加官军征讨回民起义;1871年赴滇南作战;1873年赏顶戴花翎,获达春巴图鲁名号,记名总兵;1874—1876年,赴永昌、腾越等地征讨柳映巷与苏开先后发动的叛乱,署腾越镇总兵;1876年奉调新疆,抗击受英、俄帝国支持的中亚阿古柏势力的叛乱,后署陕西汉中镇总兵;1881年,改任贵州镇远镇总兵,在任17年。

⑭张星柳,原名星源,字天船,昆明人,光绪二年(1876)举人,著有《天船诗集》。

⑮华世尧,字允三,一字文安,昆明人,有《琴砚斋诗稿》。

⑯陈庚明,字又星,云南石屏人,光绪十七年(1891)举人,历官弥勒、安宁训导,晚年主讲嵩明书院,著有《愿学斋诗文集》。

⑰钱峰庵,在云南昆明北郊长虫山头。

⑱李坤(1866—1916),字厚庵,一字栎生,号雪道人,昆明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著有《思亭诗文钞》《齐风说》《温泉志》等。

⑲吴式剑,字刓其,号楚生,云南保山人,光绪二十年(1894)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

⑳丁槐(1850—1935),字衡三,云南鹤庆人,同治十一年(1872),与杨玉科等镇压杜文秀为首的大理政权。光绪二年(1876),平息腾越练军兵变有功,著以记名总兵。光绪十年(1884),奉调援越抗法。

猜你喜欢
莲湖光绪昆明
莲湖美
雪中昆明 一梦千年
我心向党
美丽的莲湖公园
毓庆宫光绪书房的使用与陈设
莲湖春之韵
光绪元宝户部库平一两金币
쿤밍(昆明)에 로봇이근무하는 주차장 등장
陈莲舫曲线救光绪
抗战初期昆明文协成立的前前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