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 平
地方志约占中国现存传世古籍总数的十分之一,具有存史、资治、教化的功能,是传承中华传统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被誉为“地方之百科”。物产是地方志中的一个重要类目,主要包括植物物产、动物物产、矿物物产,是再现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历程的珍贵史料,是联通传统中国、现代中国与全球中国的桥梁枢纽,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
地方志中的物产资料是农业史研究的一种基本史料,涉及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土地状况、民生日用、手工业经营等内容。1955年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前身)成立以后,时任主任万国鼎先生将农史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以及保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其中就包括地方志中物产资料的查抄。1955年至1958年,在万国鼎先生的领导、组织下,先后派出一百余人次前往国内40多个大中城市、100多家文史单位,查阅和抄录了北宋熙宁九年(1076)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之间7,532种地方志中的物产资料(经初步查证,10余种疑似散佚)。经过分类整理,装订成手抄本《方志物产》431册、《方志分类》120册、《方志综合》120册、《方志物产补遗》15册,共计45,202,477字。其中《方志物产》查抄来源志书数量6,170种,计23,225,659字(1)本专题论文研究数据均基于《方志物产》资料。,本次发表的5篇系列论文以《方志物产》为研究对象。这些手抄本资料现藏于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资料室,是该院的镇院之宝之一。
为了顺应数字化的发展趋势,2000年,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承担了中央级科研院所科技基础级工作专项“中国农业典籍的搜集、整理与保存”项目,其中一项成果就是以《方志物产·江苏卷》为重要资料研制出《地方志资料·江苏卷》全文电子版光盘。2005年,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又承担了科技部社会公益性项目“中国科技农业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研究”,采用人工录入的方式初步实现了《方志物产》资料电子文本文档的生成,是《方志物产》全文数字化的代表性成果。2007年以来,南京农业大学侯汉清教授研究团队从技术层面探讨了农业文献的数字化整理与开发,不仅实现了《方志物产》资料文本字符的数字化、基于超链接的浏览阅读与检索功能等,而且初步具备了研究支持功能。
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字人文的迅速发展为传统人文学科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方志物产》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与保存也进入了新的阶段。构建涵盖词汇、术语、关键词、命名实体、时空序列的数据集及相应语境的方志物产知识库,形成可整理、可拓展、可关联、可展示的《方志物产》资料,有助于使其在新时代重新焕发活力,为相关群体提供面向领域需求的数字化、工具化、平台化三位一体的知识服务。
当前,数字人文视域下的科技史研究正在逐渐兴起,作为这一研究方向的探索者,南京农业大学包平教授研究团队以《方志物产》资料为研究对象,正在积极寻求数字人文与科技史研究的有机融合之道。本期刊发的五篇论文,围绕“《方志物产》的数字人文研究”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吕金伟博士等人的《面向领域需求的数字人文研究——以方志物产知识库为中心》通过对研究者需求进行调研,论述了方志物产知识库构建过程中如何满足研究者需求的途径与方法,并总结了方志物产知识库这一数字人文研究平台对农业史乃至科技史研究的重要意义;左亮博士等人的《〈方志物产〉素材库集外字特征及整理研究》考察了《方志物产》集外字的主要类型、基本特点、形成原因,提出了解决《方志物产》集外字的有效路径与方法;王东波教授等人的《面向〈方志物产〉的自动断句深度学习模型构建研究》探讨了《方志物产》自动断句深度学习模型的效果以及这一模型的构建方法;李娜博士等人的《基于数字人文的明至民国山西物产分布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可视化分析了明至民国时期山西地区物产的分布、变迁状况以及物产记载中心的变化;徐晨飞副教授等人的《基于方志物产知识库的数字人文研究框架设计与实证研究》梳理了方志物产知识库的核心功能,从感性认识、知性认识、理性认识三个层次设计出一个面向农史领域的数字人文研究框架,并基于相关主题展开实证研究。
本组文章聚焦于数字人文视域下科技史研究的一些关键问题,以《方志物产》为例,正在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解决方案和技术体系,希望对促进数字人文视域下科技史的研究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