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提出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

2023-01-06 00:26于江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2年3期
关键词:共同体总书记理念

于江

(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北京 100005)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取得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全方位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心系人类共同前途命运,围绕国家发展绿色转型、全球环境治理合作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观点、倡议,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其中创新提出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重要理念。党的十九大之后,“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经人民意志载入宪法,“美丽中国”成为了人民群众所向往的美好生活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也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在国际社会上深入人心。本文从历史、实践与理论三个维度系统回顾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过程和内在逻辑,旨在进一步把握该理念的重大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1 从历史维度看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对人与自然关系认知的最新成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人民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实践的理论升华和精辟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生态文明领域的最新体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先进性。这个理念并非舶来品,而是中国人民基于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发展过程、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的智慧。它诞生的历史背景折射出了不同历史阶段和发展条件下,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以及关于当前的生产关系是否与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问题的思考。

1.1 工业革命以来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先后助推人类实现生产力的巨大跃升。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人类社会一步步走入以工业污染为主要代价,改造自然、掠夺自然的生产方式。早期的工业化进程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对大自然造成了越来越大的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土壤和海洋污染、气候变暖等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自身生存的挑战越来越严峻。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转折点。提高生产效率的比拼不再仅是消耗自然资源的竞赛,而是劳动者素质、技术水平以及管理能力的赛跑。其所提升的生产力,为人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能力支持,带来的生产方式的变化让人类创造财富的重心实现了从改造自然到改造自身的变化,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再也不是此彼对立,而开始出现共存、共处、共融可能。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一些工业区污染日益严重。1969 年初,周恩来总理注意到尼克松总统就职演说提到保护环境,立即指示开展调研,要求研究国外环境治理经验,并在次年邀日本专家来华做“公害问题”讲座;1972 年安排我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首届人类环境会议、实事求是地介绍我国环境问题[1]。我国生态环保工作随后得以逐步开展。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生态环境问题逐渐突出,城市与农村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生态退化问题也日趋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公众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强调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重在以科学发展观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兼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面对自然环境恶化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及时做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党的十九大进一步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3]重大判断。在习近平总书记坚强领导和亲自指挥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出开创性关键步伐,全社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相关理论思考达到新境界,实践探索取得重大开创性成果。

2 从实践维度看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价值、哲学价值和时代价值,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人民从改造自然到与自然和谐共处,再到与自然融为生命共同体这一整个实践过程的经验总结与高度概括。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创建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与实践贯穿自身从地方到中央的工作经历。

2.1 早期积累

1969 年1 月至1975 年10 月,习近平同志在陕北梁家河度过了7 年知青岁月。在陕北高原的沟梁塬卯面前,当地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高度依赖自然环境,又受到自然资源匮乏的严重制约[4]。习近平担任村支书后,带领村民一道建立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并帮助梁家河乃至延川县基本实现了沼气化[5]。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早期思考与探索。

梁家河沼气池的建设是小实践验证大道理,意义重大。这种接地气的绿色实践在梁家河当时困难条件下能够成功,源自习近平同志对当地群众困难状况的深刻体会和带领大家摆脱困境、实现发展的迫切愿望,缘于他对国家发展、科技进步的全面关注,也是“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6]的历史先声。

在河北省正定担任县委书记期间,习近平同志就在发展农业的实践中认识到生态问题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并围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展开全面工作。习近平同志指出,农业经济已不仅是农业生产本身,而是由农业经济系统、农业技术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组合而成的复合系统,是人类的技术经济活动与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联结而成的网络结构。人类从水土流失、肥力下降、土壤沙化、环境恶化、海洋污染、气候变化、灾害频繁的严重后果中,越来越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农业经济早已超出自为一体的范围,只有在生态系统协调稳定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获得持续而迅速的发展。习近平同志在1985 年主持制定的《正定县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要求,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严格防止污染搬家、污染下乡[7]。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思想在人与自然关系领域的早期成功实践。

以上的早期思考和实践蕴含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人与自然建立和谐共生关系的辩证思考,展示了全面、系统认识人与自然关系、协调有序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人不能单向度地、任意地对自然施加蛮力或不限制地使用自然资源能源,而需要认识自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和原有运行规律,在合乎自然规律、适度的范围对自然资源能源以平衡、可持续的方式进行利用。

从当前我国面临的内外形势看,作为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科学统筹发展和安全。我们既要推动经济发展,又要维系总体安全,要以高度的智慧统筹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实现经济发展和总体安全(包括生态安全)互为条件、彼此支撑。这样才能保障自然界也就是我们生存环境的存续、进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2 成功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工作经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把地方工作放在国家发展和世界变局中通盘考虑。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的17 年半中,足迹遍及全省,不断丰富深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始终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福建生态省建设注入强大动力。面对宁德地区迫切的开发呼声,习近平同志提出,我们讲的资源开发,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开发,因而是经济的综合开发,这种开发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不是单纯讲经济效益的,而是要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效益的协调[8]。在福州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主持制订《福州市20 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提出“城市生态建设”目标,要把福州建设成为“清洁、优美、舒适、安静,生态环境基本恢复到良性循环的沿海开放城市”。习近平同志亲自担任福建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指导编制和推动实施《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率先提出“生态省建设”,提出要“经过20 年的努力奋斗,使福建成为生态效益型经济发达、城乡人居环境优美舒适、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全面优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省份”[9]。习近平同志还亲自指导被誉为“绿色改革与绿色发展”的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全国积累经验、开辟新路。

从那时起,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思路在习近平同志的执政理念中就已经十分明确、基本定型,“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10]的意识已经清晰可辨,美丽中国建设已经呼之欲出。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既是一个科学论断,更是一个客观规律,民生领域的生态短板不补齐,一切无从谈起。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你善待环境,环境是友好的;你污染环境,环境总有一天会翻脸,会毫不留情地报复你。这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11]。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习近平同志2005 年8 月于浙江安吉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著名论断,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标志性概念与生动表述。习近平同志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随之趋于成熟,以“八八战略”“千万工程”等为代表的浙江绿色发展实践全面铺开。至此,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内核基本形成,相关理论思考和创新实践走向全国的基础基本奠定,向世界发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倡议的理论依据、现实支撑基本具备。“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12]的思想已经内生其中。

2.3 精准实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明确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党的十九大报告对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清晰的思路和举措,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效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清洁美丽家园的向往。

知为先,行为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与自然关系改善不断取得历史性成就。相关领域财政投入每年高达数千亿元人民币,制定修订一系列法律法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不断完善,自然环境显著好转。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成果《中国森林资源报告(2014—2018)》显示,我国森林覆盖率比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时提高了1.33%,增至22.96%,意味着全国森林面积净增1266.14 万公顷。我国成为世界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的国家[13]。《2020 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显示,2020 年全国水热条件总体好于常年和2019 年,植被生态质量和固碳量达2000 年以来最高,地表变绿,固碳能力显著增强[14]。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总体目标、核心价值、基本原则、主要领域等各方面都契合中国国情、富于中国智慧绝非偶然。习近平总书记亲身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陕北人民改天换地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过程参与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亲自挂帅出征、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等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从中积累了丰富工作实践和卓越领导经验,保持了党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所应具有的开展充分调研、坚持走群众路线、注重全面思考运筹、亲自部署监督落实的优秀高效工作方法和严谨扎实工作作风。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创新思考和行动指南,为我国引领全球环境治理合作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3 从理论维度看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根植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漫长历史,构筑在地域广泛的实践经验基础之上,更因其在思想理论领域的开创性成就,而具备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蓬勃生命力。

3.1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理论武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主体观、整体观和过程观的继承和发展。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强调要坚持系统治理,突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观。系统治理一方面强调的是以山水林田湖草为要素的整个生态系统的有机循环;另一方面强调的是生态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其他各领域建设的有机协调。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能源、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事物不断运动和发展的过程。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

一方面,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之前的二者兼顾转变为相互促进,人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成就的辩证关系被突出出来。2013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们提问时指出,中国明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4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省代表团审议时进一步指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另一方面,确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本质性认知。2013 年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强调,“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15]。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6]。

3.3 全球治理理念的创新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叠加的复杂局势,人类生存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国际社会各方必须以负责任态度正视风险挑战,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凝聚共识、加强合作,共同投身全球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15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指出,“我们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17]。2020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发表视频讲话时强调,“新冠肺炎疫情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18]。在2021 年4 月领导人气候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全面系统阐释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人为本”“生态系统不可分割”“发展与保护辩证统一”等的深刻内涵,并提出“六个坚持”的指导原则。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说到了世界各国民众心坎里,为推动全人类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和国际生态文明合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战略指引,在全世界引起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4 结语

江流万里有源,树高千尺有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植根于习近平总书记半个多世纪的成功实践与深邃思考,借鉴了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智慧,汲取了人类生态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生态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有着鲜明的科学性、时代性、先进性、实践性,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国际社会着手思考和解决人与自然关系这个当代突出问题提供着勇气和智慧。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9]。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大理念创新与重要认识提升,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尊重规律、尊重自然的科学品质,更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宽广视野,是面向实践、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类共同财富。

猜你喜欢
共同体总书记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习总书记“下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