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严少英,字禺沐,1978年出生于龙泉青瓷世家。从小被青瓷文化所吸引,在传承的氛围里耳濡目染,热爱青瓷,师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龙泉青瓷产业协会会长陈爱明先生。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现为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禺沐青云”品牌主理人。自2003年从艺以来,在师父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之下,我结合自己的特长与兴趣,选择了以龙泉青瓷刻花装饰工艺作为个人青瓷艺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个人从艺经历
就青瓷的艺术特质而言,我认为青瓷是能够使人静心的一门艺术。在我的眼中,青是集天地大美之色。那一抹青绿,如幽静的森林,亦如深邃的湖水,是我托付与安放自由心灵的地方。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说过:“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我因喜欢这一抹安静之色,所以便一直怀有梦想,要用自己手中的铁笔竹刀,唤醒青瓷艺术中那一份灵动静谧的生命之美。
龙泉青瓷刻花装饰工艺与越窑一脉相承,根据目前所能见到的龙泉窑早期淡青釉青瓷作品分析,五代时期的龙泉窑刻花装饰工艺直接继承了越窑青瓷的针尖刻花工艺技法。到了北宋,龙泉青瓷逐渐发展成为“半刀泥”刻花工艺,形成自己独特鲜明的艺术装饰语言。到了南宋时期,龙泉窑装饰工艺为了适应乳浊釉青瓷薄胎厚釉的创作需要,刻花装饰工艺退潮,出现了“出筋露胎”的装饰工艺,转而追求以简约素雅为美的新境界。在元代,为了适应大规模出口生产的需要,又出现了印纹与贴花相结合的装饰工艺。到了明初洪武年间,龙泉窑承接官窑青瓷烧造任务,龙泉青瓷刻花装饰工艺发展到了顶峰,烧制出了一大批官窑青瓷经典佳作。从古至今,龙泉青瓷刻花装饰工艺,作为青瓷装饰艺术的一种基本技法得到了传承与发扬。但就其发展情况而言,显然还存在着诸多有待进一步提升与突破的地方。比如,古代龙泉青瓷的刻花纹饰题材以装饰性的花草纹样为主,缺乏主题的丰富性与画面的生动感;就刻花装饰技法而言,过于单一,仅局限于“刻”“划”两种基本技法。因此,传统的龙泉青瓷刻花装饰工艺无法很好地适应当代人日益丰富与高涨的审美需求。为了回应现实生活对龙泉青瓷装饰艺术提出的新时代审美要求,我结合自己喜欢传统文化、淡泊恬静的心性和对龙泉青瓷装饰纹样研究的兴趣,选择了深度挖掘与探索龙泉青瓷刻花装饰工艺作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
时光如梭、光阴似箭,回首来路,我在青瓷刻花装饰工艺上的探索与实践已近20年。在我的从艺道路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在研究龙泉窑刻花装饰工艺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潜心临摹各个时代的龙泉窑刻花传统工艺,领悟古人刀法的精要与技巧;其次,以刻制传统花卉植物为主,创作了以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为对应题材延伸的花卉类青瓷茶具与作品,这一时期的创作为我的青瓷刻花装饰工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的作品开拓了广阔的市场。近年来,我的青瓷刻花装饰纹样题材更加广泛,主要以山水人物、文人雅玩和祥禽瑞兽为主。例如以展示琴棋书画、文人清供为主题的青瓷茶盏作品;以反映高士隐居渔樵耕读生活为主题的青瓷茶盏作品;以具有福、禄、寿、喜、财等民俗类吉祥寓意的茶具作品;以表现茶圣陆羽品茗主题的青瓷茶盏作品;以表现苏州园林窗棂镂空之美的青瓷茶盏作品。我的这一系列作品,展现了青瓷刻花装饰工艺在杯盏空间中的方寸之美。天道酬勤,这些通过采用青瓷刻花装饰工艺进行创作,以表达古典文人生活为主题的系列作品一经问世,就在业内得到同行与专业人士的高度认可,也成为青瓷收藏爱好者追捧的佳品(图1—图5),这让我很是欣慰。
二、对青瓷装饰工艺之刻花技法的探索
为了在青瓷刻花装饰工艺上表达与呈现出具有整体性的主题画面感,我在近20年的青瓷刻花裝饰实践中,结合实际需要,摸索出一些具有个人创新特点的技法,总结为“刻、剔、填、堆、挤、喷”六项基本技法,分别介绍如下:
(一)刻
刻,是在制作完成、尚未干透的青瓷素坯之表面,使用以铁、竹、木、骨等材质制成的刻刀刻出花纹(图6),然后入窑素烧,施釉后再次入窑高温烧成。第一步需以竹、木或铁钎等工具浅浅地划出线状底稿,再以刻刀进行深刻。青瓷的刻花刀法,根据不同的创作需要可以分为“单刀斜入法”和“双刀正入法”两种基本刀法。“单刀斜入法”是指刀锋斜向入坯,一侧深,一侧浅,截面斜平;“双刀正入法”则是根据具体的纹路效果需要,以正向垂直入刀,再剔除中间部分。刻花线条粗细、宽窄、方圆不一,根据不同的效果施刀。在刻花施刀时一定要十分注意落刀转折变化的多样灵动性和层次变化的深浅立体性,要考虑青瓷施釉的实际需要以及烧成后可能的实际效果。刻花是青瓷最主要的装饰工艺,它的装饰整体性效果强,画面装饰效果很丰富。
(二)剔
剔,就是先在器物的表面施釉,再勾线,然后将花纹部分或纹样以外的釉层剔除,露出胎土。经过高温窑火焠炼烧制之后,器物釉色与胎体本色自然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经纬分明而又协调统一的表现手法具有浅浮雕阳刻效果,装饰性较强。
(三)填
填,就是在器物的坯体表面或施釉坯体釉面以刻刀刻出纹样,再根据制作与装饰效果的需要将配色泥料填入纹样的凹线内。为了更好地表现出画面中人物的五官以及飞禽走兽的眼睛等部位立体传神的特征,我采用局部填泥的技法来完成。由于被填的人物五官以及飞禽走兽的眼睛部分稍微突出,就自然形成了一个显露青瓷白胎本色的高光点,所以能在画面整体效果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堆
堆,与填入法基本相似。一般为了表现画面中古树虬枝苍老的感觉,常采用堆贴的技法来进行表达。利用堆贴工艺装饰的青瓷作品,纹样形象生动、立体饱满,具有较强的视觉装饰效果。
(五)挤
挤,是为了更好地呈现画面中亭台楼阁、舟车以及家具等界面而采用挤出细如发丝的泥线来表达的一种创新技法(图7)。采用挤浆成线的技法,能使画面中建筑、舟车以及家具等的外观界面清晰,实现真实与抽象的完美结合,看上去线条简洁明朗、装饰纹样突出创新。
(六)喷
喷,即喷泥浆,通常为了表现画面中水波浩渺、远近不同的效果而采用这种方法来达成(图8)。采用喷泥浆的技法,可以达到类似国画之中用毛笔在宣纸之上进行水墨渲染的效果,非常适合表达画面水波的纵深感和山峦远近的起伏之感,从而达到既传统又富有时代气息的艺术表达效果。
三、对龙泉青瓷刻花装饰工艺及其整体主题性视觉艺术的理解与探索
就釉面而言,龙泉青瓷以追求类冰似玉的莹润玉质感为审美终极目标之一,这一目标与表达釉下的刻花纹饰效果,其实是矛盾的。这也就是龙泉青瓷在其鼎盛的南宋时期扬弃刻花工艺而追求素雅简约之美的根本原因,毕竟乳浊失透的石灰碱釉已不适合表现釉下的刻花纹饰效果。因此,若要重拾龙泉青瓷在北宋时期畅行以及明代洪武时期鼎盛的釉下刻花工艺,那么如何解决釉面莹润似玉又要彰显釉下刻花工艺之美的问题,的确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有一个整体性的思维作为指导,要综合考虑到材质、器型、装饰、施釉、烧成等一系列复杂因素。对于如何选择适合的器型、施釉与烧成的协同匹配工艺等问题,本文不再展开,拟再撰文讨论。在此主要谈谈对龙泉青瓷刻花装饰工艺及其整体性视觉艺术理念的心得体会与探索感悟。
以青瓷茶盏为例,要在大小仅够一手之握的茶盏素坯上的方寸之隅,刻制出一幅有景有物有人的完整画面已属不易,何况还要通过施釉,再经1300℃左右的高温烧制出一件型、釉、工三者和谐完美的青瓷作品(图9、图10),更是难上加难。
青瓷之上最后所呈现出的美,并不在于你当下用刻刀所刻制出的画面,而在于经施釉后入窑烧成之后所表现出的最后效果,才是一件青瓷作品的定格之美。这就是青瓷装饰整体性视觉之美,与书画家用笔墨在画纸之上所表达出的笔墨之美的本质不同之处,以及复杂性与特殊性所在,因为你在素坯之上刻制花纹时,看不到烧成后的画面效果。所以对于青瓷的刻花装饰而言,要求我们必须娴熟掌握在素坯之上的刻划自如的刀法技巧,同时还必须洞悉上釉以及烧成过程之中诸多不确定的变化因素。要掌握和摸清这些变化因素以及其间的相关规律,非一日之功。我个人体会在青瓷素坯上刻花,首先要掌握处理好下刀力度与刻痕深浅的关系,因为这与上釉后的釉层厚薄以及烧成后的纹路显现直接相关。为了求证落刀轻重深浅与施釉烧成之后希望达到的理想效果之间的比例关系,是靠我这十几年来倾尽心血与巨大的投入砸出来的。我自己已记不清刻坏了多少素坯,烧坏了多少刻制好的半成品,熬了多少日夜,流了多少汗与泪。天道酬勤,如今我总算掌握了这一点点门道,能为大家奉献出一款款具有个人风格特点印记的青瓷作品,对此甚感欣慰。
以上是我对青瓷装饰刻花技艺层面的整体性思考,下面再就青瓷刻花纹样主题选择与整体系列开发方面谈一谈我的体会。龙泉青瓷的刻花艺术直接传承于五代时期的越窑,兴于北宋与南宋初期,鼎盛于明代洪武龙泉官窑。就其装饰纹样具体内容而论,北宋以花草装饰为多,而明洪武官窑以宫廷制式为主,所以缺乏人文思想情感主题性的表达。因此,我在龙泉青瓷刻花装饰实践过程中就特别关注怎样开发与表达青瓷纹样的整体性主题的问题。我认为龙泉青瓷的刻花工艺的传承当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正统”宜合“潮流”,与时俱进,所以我在守青瓷传统刻花工艺之正的同时,又要融现代生活之新的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我主要借鉴了明代流行的版画木刻艺术,将它移植到青瓷纹样装饰之上,这样不仅可以丰富龙泉青瓷刻花纹样的多样性,同时也可以丰富青瓷纹样的人文思想观念的主体性。
明代是一个书籍插图繁荣鼎盛的时代。明代文人雅士以版画的视觉形式,将戏曲、小说中的戏剧性经典情节,表现在一块不大的空间之中,用木刻印制插图的方式出现在书籍之中,极大地丰富了当时的图书出版业,也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市场销路极好,这也促进了明代戏曲、小说插图的发展。明代的书籍插图,无论在内容上、形式上,还是画家的丰富想象力上,都是经典名作。它的整体画面饱和感以及木刻线条的灵动性,非常适合于青瓷装饰。
致敬经典,借鉴明代木刻版画的艺术,我在青瓷之上开始了表达传统禅意文化以及展示宋代生活美学为主题的刻花纹样整体性工艺创作的实践探索。素心铁笔刻丹青,我将继续以中国传统文人生活琴、棋、书、画、诗、酒、茶、香、花等为主题,努力實现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碰撞,积极创作出更多造型与装饰纹样凸显,既古典端庄又富有时代气息的新生代青瓷作品(图11—图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