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一直是语文教学中一根难啃的骨头,一直以来,大多数教师都将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阅读能力的测试上,力图让学生透过反复的练习,不断强化阅读能力,但是,渐渐地人们意识到,枯燥、乏味的学习方式,并不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甚至会引起学生对阅读活动的排斥心理,降低学生阅读的活力,而引导学生了解阅读背后的背景知识,反而能强化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此,面临学生阅读能力持续得不到提升的尴尬境地,教师不妨带领学生了解背景知识,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帮助学生打破瓶颈。
一、融入课前,调动学习兴趣
课前导入环节是吸引学生目光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敲响新课的第一锤,当学生在导入环节中对语文课程产生学习冲动时,他们也会自觉搭乘课堂这艘小船,由教师带着深入语文的世界。而语文学科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当教师围绕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引入相关背景知识时,能够充分绽放背景知识的积极价值,促使学生基于背景知识,对未知的文本内容产生阅读动力,以便在各种各样背景知识的支撑下,主动地开启阅读之旅[1]。
(一)利用背景导入,吸引目光
课堂导入环节是一节课的“大门”,影响了学生对新课内容的印象,当学生在导入环节获得愉悦的体验时,他们也会建立对新课内容的积极印象,从而自觉迈入新课。但是,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许多教师习惯了“照本宣科”的导入模式,美其名曰节约时间,让学生直击学习内容,实则会消耗学生的热情,降低学生的学习活力。对此,在阅读课上,教师不妨借助背景知识为学生设计导入环节,全面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导入环节中引入背景知识时,教师也要考虑背景知识的适宜性,避免背景知识的学习,成为学生的压力,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伟大的悲剧》这一课时,教师便可以借助背景知识,设计导入环节,全面调动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在一开始上课,教师便使用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斯科特探险队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等,让学生透过带有一定神秘色彩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随后,结合这些视频、图片,教师为学生介绍本文的创作背景:《伟大的悲剧》是作者根据斯科特一行人的探险经历,写下的他们从探险准备到最终悲壮毁灭的全过程,……结合教师的讲解,学生对整个探险过程,以及最终的结果会形成探知的欲望,从而积极地展开阅读活动。
生硬的導学方法,让课堂止步不前,趣味性的导入,则是高品质课堂的“加速器”。案例中,教师主动地从背景知识出发进行导入设计,有效地引发了学生的猎奇心理,让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让学生步调轻松地走入新课,兴致高涨地探究阅读内容。
(二)鼓励学生分享,激活动力
每个学生都是一珠含苞待放的花朵,成长背景不同、学习经历不同,使得每一株花朵开出的颜色也会带有鲜明的特色。在进入阅读课前,学生已经积累的常识、文学知识,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有成为“小老师”的可能,能够为他人分享自己了解的背景知识。对此,在组织学生展开阅读学习时,教师也应当鼓励学生为他人分享自己了解的知识,以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增强参与阅读活动的动力[2]。
在《中国石拱桥》这一课中,教师便可以请学生分享自己掌握的背景知识,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小老师”。在刚开始上课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有谁是我们班‘行走的百科书,了解有关石拱桥的知识呢?”请学生踊跃地争当“行走的百科书”,为他人分享自己知道的有关中国石拱桥的知识。在一名学生分享完毕后,教师再鼓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还有谁知道有关石拱桥的信息呢?”以便进一步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之后,教师再整理学生分享的信息,并顺势引入新课内容“大家都分享了自己了解的信息,那么这些信息是否全部正确呢?中国的石拱桥又具有怎样的特点?在国际上具有怎样的地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节课,揭开有关石拱桥的秘密吧!”促使学生在系统了解有关石拱桥的知识后,形成对新课内容的好奇心,从而主动地进入新课。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宝藏,有着教师无法估量的能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主动地为学生提供机会,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背景知识,能够让学生享受成为课堂“主角”的过程,从而更有动力地进入课堂,积极地建构阅读知识。
二、融入课中,支撑学生阅读
背景知识不仅可以是课前的“导火索”,也可以是贯穿整个课堂的“线索”,在语文阅读的教学中,教师打破仅在导入环节引入背景知识的限制,主动地把握教学的时机,根据学生的状态,适时地为学生引入背景知识,能够有效弱化学生理解阅读文本的难度,让学生更加正确地把握隐含在阅读文本之下的地理知识、文化内涵、真情实感,从而提升阅读理解的质量[3]。
(一)把握时机,突破教学难点
学生学习的需求,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精神支柱,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亦是如此。在教学中,当教师无视学生的需求,只是简单地为学生介绍背景知识时,学生难免会将背景知识与一般知识混为一谈,使得背景知识的优势难以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对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密切观察,当发现学生遇到阅读理解的难点时,教师再为学生渗透背景知识,促使学生立足背景进行文本内容的解读,从而顺利地攻克难点,增强阅读学习的实效。
在《壶口瀑布》教学中,教师便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适时地为学生补充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在本篇文章中,作者描写了黄河威武雄壮、波涛汹涌的特点,但是单纯依靠想象,学生难以体会壶口瀑布奔腾激越的气势,因此,在学习这部分的内容时,学生会面露难色,对此,教师便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相关地理知识、历史知识,辅助学生进行理解。具体来说,在介绍“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等内容时,教师便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壶口瀑布的风景宣传片,促使学生透过视频上的信息,了解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地质形成过程、流域概况、历史文化等,从而立足多元化的角度对阅读内容进行理解,并形成直观的体验,降低理解阅读文本的难度。
教师抓住教育的时机,就是抓住了高品质课堂的命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主动地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地为学生渗透背景知识,能有效增强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效果,强化学生的体验,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实效。
(二)课中补充,实现主题升华
新课标对语文教材的编写做出了细致的要求,希望编撰者精心筛选教材上的阅读文本,让每一篇文章的教学都有意义。因此,在初中语文教材上,我们也能够看到每一篇文章都有着深刻的思想情感。但是,单纯地指导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朗读,往往难以让学生领悟阅读文本的中心主旨,增强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因此,教师便可以在学生阅读课文时,为学生渗透文章的背景知识,让学生立足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背景,对作者的创作心境进行感知、体验,从而升华阅读文本的主题,最大程度地释放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教学中的价值[4]。
在《白杨礼赞》这一课中,教师便可以基于背景知识的补充,升华本节课的主题。在整篇文章中,作者看似是在写白杨的形美、神美,实则是透过白杨传达了人的精神品质,而只有学生了解了作者的创作背景,才能够正确解读作者对白杨树的情感,真正地把握白杨的象征含义。对此,在课堂上,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解读白杨树的象征含义时,教师向学生介绍:这篇散文创作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1940年茅盾在离开新疆返回内地时,亲身体察了解放军区军民的实际生活,看到了抗日军民的精神品质,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便借白杨表达了对北方抗日军民的赞美之情。在了解了创作背景后,学生便能对白杨的象征含义有一个深入的理解,体会文章的深意。
背景知识的渗透,让课堂变得更有深度。在指导学生解读文本时,教师主动地介绍背景知识,能够让学生立足作者的视角去领会文章的语言,解读隐含在文字之下的情感,从而让阅读理解活动变得更加细腻,让阅读教学的质量更高。
三、融入课后,实现拓展提升
新课标的提出,对学生的多种综合能力进行了要求,倡导学生在学习语文阅读时,不止要增强阅读的能力,也要发展创编能力、表现能力、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以便学生逐步成为现代社会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带领学生进行阅读后,教师也要拓展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地为学生创建课本剧编创、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扮演角色、分享资料中,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鼓励编创,强化学习实效
在阅读教学中,课本剧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学习方式,是增强教学效果的“催化针”。在课后,透过表演的过程,学生能够真正地立足主人公的视角,亲历整个故事的情节,从而在沉浸阅读情境的同时,产生与角色相似的情感,增强对角色内心世界的解读效果。但是,直接以教材作为蓝本进行课本剧表演,往往难以完善阅读的背景,让学生真正地深入閱读的中心,强化沉浸体验,对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了解背景知识,促使学生基于相应的背景出发,了解阅读文本对应的大环境,从而增强课本剧的表现力、感染力。
例如,《回忆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选取典型的材料,对人物的优秀品质进行了描写,为人们呈现了一个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母亲形象,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敬爱之情。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学习了本节课后,教师为学生创建课本剧的课后学习活动,请学生基于角色扮演的方式,还原整个阅读的情节。在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前,教师也要为学生提供历史背景知识: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生于1858年,祖辈靠卖艺为生,他的母亲由于繁重的劳动、贫寒的生活,早早地就变得苍老、憔悴,尽管自己不富余,也会想着接济生活更加贫苦的亲戚,朱德母亲去世之时,正是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之时……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学生能够更好地还原阅读中的内容,深刻体会朱德母亲艰苦奋斗的精神,从而进一步增强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在组织学生开展课本剧的课后活动前,教师为学生补充相关背景知识,能够让剧情变得更加完善,更具感染力,使学生加深对阅读中人物形象的印象,从而增强阅读理解的质量。
(二)合作探究,积累丰富知识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背景知识时,教师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强化学生的合作精神,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帮助学生提升文学素养。在具体实施教学策略方面,教师可以按照“组内各异,组间相似”的原则,将学生分成三到四人为一个单位的小组,请学生以合作的方式,收集与阅读内容相关的资料。在收集背景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做好人员的具体分工,从而在发挥个体优势中开发自身的潜能,让整个班级姹紫嫣红。当学生完成知识的收集与整理后,在下次上课时,教师再请每个小组派代表介绍本组收集的信息,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活力[5]。
在《苏州园林》这一课中,教师便可以为学生创建合作探究的学习小组,请学生集中他人的力量,共同完成苏州园林相关知识的收集。苏州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也是地方风俗的象征和浓缩,呈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世界造园史上都是极具浓墨重彩的一笔,引导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相关资料,能够让学生在巩固课本内容的同时,跨越学科界限,增强对苏州园林历史沿革、建筑特色、文物价值的认识。对此,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苏州园林相关知识”的任务,并结合以往对学生的观察进行组员的细分,保障各组内人员之间的互补性。在分好组后,学生先在组内探讨资料的搜集方法、收集方向,再进行任务的细化,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负责一个板块,如有的学生负责收集苏州园林的历史沿革,有的学生负责收集苏州园林的建筑特色等。这样,在后续教学时,教师再为学生搭建平台,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组收集的资料,能够强化学生的成就感,加深学生对苏州园林相关背景知识的印象。
合作学习活动始终是阅读教学中的一剂良药,在组织学生收集资料时,教师主动地为学生创建合作小组,能够有效锻炼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以便学生在相互协作中了解更多与阅读文本相关的信息,深度理解阅读文本。
背景知识犹如孕育阅读文本的“摇篮”,只有学生了解了背景知识,才能够立足正确的视角对文本进行解读。对此,教师应当继续重视背景知识的渗透,并创建多元化的教育指导策略,以便学生依靠丰厚的背景知识,强化文学素养、阅读能力,从而提升阅读理解的品质。
参考文献:
[1]张林涛.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观察,2020.9(48):90-91+113.
[2]鲁淑治.知识引领,强化发散思维训练——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拓展设计[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6):70-71.
[3]卢让平.拓展延伸,道法自然——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进行拓展教学[J].新课程(中),2016(12):99.
[4]刘飞虎.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J].天津教育,2020(36):104-105.
[5]黄瑞雪.“以学定教”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20(35):65-66.
谢南林,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外海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