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曾说,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这番话对高中生整本书阅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将一本书“读薄”与“读厚”,是整本书阅读的一个重要理念;如何“读薄”与“读厚”,则是高中生应该掌握的读书之要。
所谓“读薄”,即偏重于对全书进行“蒸馏”“萃取”,梳理其结构框架,概括其核心内容,总结其精要部分,这是由浅阅读到深阅读的过程。孔子评《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正是研读诗三百后,将整部《诗经》读薄到三个字。所谓“读厚”,则侧重于对全书进行延伸拓展与辐射,从而“为我所用”。“半部《论语》治天下”,正是统治者从孔子微言大义的“语录”中,“读厚”读到了治国良方。由“薄”而“厚”,再由“厚”而“薄”,如此循环往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高中生阅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相对于教材的单篇课文,是一本“厚的书”;相对于其他大部头著作,又是“薄的书”了。为指导学生将本书从“读薄”到“读厚”,我们开展了《乡土中国》工作坊整本书阅读活动。
吴欣歆在《培养真正的阅读者》中指出,“工作坊是由一个经由集体讨论产生共同认识、启发新思考的学习场域”。教师作为坊主角色,组织、设计并引领学生全过程阅读;班级全员学生则凭借参与者、研究者和汇报者身份,主动参与完成真实的阅读实践任务,在不断构建与生成中,取得高品位阅读收获。采用这一方式阅读,主要是依据新课标中对整本书阅读的要求。我们以《乡土中国》为例,积极探索这一模式下将整本书从读“薄”到读“厚”的有效途径。
一、读“薄”读“厚”的支撑点:原生态阅读
我们生活在一个海量信息和海量数据的时代,这必然干扰人们的阅读。同时,碎片化、快餐化的阅读方式,也让当代中学生的阅读可能重“量”轻“质”,重“了解”轻“深究”。特别是整本书阅读,是耗时、耗力的阅读活动,学生缺乏“原生态阅读”经验和欲望。高中生,在繁重学业压力下,也很难静静地阅读整本书,而习惯通过收集相关作品的介绍、评论,完成老师布置的指令性任务。这样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处理一本经典,实则是对经典的浪费,也是对经典的不尊重,更无法谈及“整本书阅读引领学生精神成长”这一长远的阅读影响力。
整本书阅读,起点就是“读”,要经历“原生态阅读”的精神游历。原生态阅读其实就是“入书”,排开一切干扰,直接面对文本,进入文本,让自己在文本中感知,并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和文本发生关联,获得对文本最新鲜、最直接的感知。只有“入”,获得原著的原始资源,积累第一手经验,才能有后续的“出”,开展系列研讨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在对整本书素读之后,进一步将这本书“读薄”和“读厚”。
《乡土中国》是一本好读又难读的书。好读,在于它是费孝通进行社会研究时,扎根基层,在云南、广西等地的乡村长期进行实地考察,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而形成的一本小册子。难读,则在于这是一本社会学的书,是一本具有学术价值的论述著作,需要有一定的中国文化积淀、对中国历史文化“根脉”有一定熟知度,才能读下去的书。特别是其中一组组核心概念的理解,以及当今城市发展,学生对中国乡土性的陌生感,都给工作坊成员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在开展工作坊式整本书阅读活动时,在具体的阅读分工之前,我们应该以“激趣”而非“导读”的方式带领学生走向原著。所谓导读,可能会带着教师这一“坊主”角色的阅读经验干涉学生阅读,而“激趣”可以激发学生阅读欲望,调动阅读内生动力,从而“鼓足勇气”去读原著。
我在工作坊《乡土中国》阅读活动中利用一课时,向全体成员展开了《洗不掉的乡土胎记——走进<乡土中国>》的阅读前推介活动,分别从“致敬经典”“仰望费老”“回望乡土”“本书价值”四个环节,引领工作坊成员认识到阅读经典的意义,学会“知人论世”阅读方法,启发学生关注生活,并确定研读方向。激趣课后,工作坊赓即开展“素读入书”活动,即对工作坊全体成员提出原生态阅读要求——“读原著”“读整书”和“尽快读”。
二、读“薄”的着力点:梳理式阅读
基于“素读入书”环节,学生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泛泛而读,而是在工作坊主规定下有序展开的真实阅读,这为将整本书读“薄”提供了丰厚的“原材料”。
读“薄”的着力点,应是围绕整本书展开的梳理式阅读。“素读入书”阶段,学生对书本密集的信息,尚属于“囫囵吞枣”,还来不及消化处理,这就要求工作坊坊主通过系列活动,引导成员开始对储存于大脑中的各种信息进行整理加工,提取关键信息,形成概貌式描述、线条性分解、总结式归纳。而要完成这一读“薄”过程,又将进入“第二次阅读”原著。这一次阅读,可以在“元阅读经验”上,采用灵活多变的阅读方法,进行梳理式阅读。
我们在《乡土中国》第二次阅读时,将工作坊学员分为不同的工作间,布置不同的阅读任务,提出不同的阅读方法,让学生“速读析书”。
(一)摘要式阅读
《乡土中国》每一节并不冗长,但是高中生不能全面掌握每一章节的全部内容,而通过摘要式阅读方式,可以使阅读更有侧重点,也可以更好把握文本的精髓。我们以分工合作方式,要求各工作间完成对文本中各章节出现的重要概念、观点句、金句进行摘录,从而对阅读内容进行筛选,删减繁冗部分,留取精要的、为我所需的部分。如阅读第十章《无为政治》和第十一章《长老统治》,要求工作间成员摘要滤取重要概念——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无为政治、教化性权力,并对这些概念进行简要释义。
(二)可視化阅读
这种阅读在于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整本书体系,厘清各章节及整本书的层次结构。《乡土中国》共十四章。作为论述类随笔,每一章的结构还是需要梳理才能明晰作者的思路。作为整本书,十四章又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需要读者去进行整合。因此,我们工作坊推荐“绘制思维导图,明晰文本结构”的可视化阅读法。同时,整本书体系是各章节之间彼此连接,互通有无,是将各种零碎分散的内容进行网络式连接。绘制思维导图,也能让学生对所读书籍深刻记忆,加深对书本的整体把握,对接下来的阅读也更有帮助。我们要求各工作间先绘制章节思维导图,再合成全书思维导图,同时工作坊主也可分享一些较好的思维导图。通过这种方式,整本书浓缩成几张思维导图,使大家在较快时间构建出《乡土中国》内容体系,加深对文本的吸收,也对接下来的阅读具有导航的作用。
(三)概括式阅读
这种阅读,是指在全面理解整本书内容的基础上,高度概括出各章节及整本书的内容要点。其思维点在于“概括和综合”。概括是通过归纳法,对每一章节进行分析、抽象从而得出本章节的要点;综合则是在分析、抽象各章节的基础上,将所获得的对各章节的认识,联系在一起,形成对整本书更加深刻、完整的认识。为有效展开展括式阅读,我们将工作坊分为“书腰设计工作间”“整本书推介工作间”“各章节简介工作间”。
书腰是出版术语,指在书籍中间地带另置一条类似腰带的文字介绍,以配合整本书的推荐。“书腰设计工作间”,要求成员通力合作,以最真实的概括,最醒目的介绍,最精简的语句,抓住阅读者的眼球,唤起阅读的期待。书腰设计切忌“夸大其词”,更不能虚假宣传,要求成员必须在原生态阅读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整本书整体风格的书腰,宣传语必须精当到位。
同为“推介”,整本书推介和书腰设计有所不同。整本书推介是要求学生在原生态阅读后,对全书进行高屋建瓴地概括,用一段文字,精要概括整本书的价值体系,包括思想价值、学术价值、文学价值。“整本书推介工作间”成员,要智慧共享,精心打磨推介文字,开启整本书阅读窗口,让阅读者透过窗口,瞭望整本书的微缩景观。好的推介,一如导游精彩的解说词,让读者愿意涉足前往。
章节概括,需要读者细读每一节,全面领会每一节的中心观点,主要论据,及作者的论证思路,然后汲取要点,用质朴的概述式语言讲述整节的内容。这一阅读方式,是对章节内容的高度浓缩,但又不失全貌。《乡土中国》每一章节都有一些较为深奥的概念和社会学学术用语,操作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将这一任务交给一个较大的工作间,要求至少两人一组合作概括,并向整个工作坊展示。学员们在勾画、删减、转换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产品。
三、读“厚”的延伸点:思辨性阅读
通过素读与速读为主要方式的原生态阅读,加以开展将书读“薄”的系列活动,根植于学生头脑中的是整本书的全貌扫描,但这只仍是停留于“入书”阶段,不是整本书阅读的终极要求。整本书阅读应是“有意义的阅读”。有意义的阅读不是对原书的复制、复述,也不是对原书的照单全收,而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使阅读价值得到生成性提升,生态型发展。所以,我们要引导工作坊学员从“书”中跳出来,利用原材料,进行整合性思考。既揣摩作者的意图,吸纳原著的精华,还要总结自己的感悟,更要有批判性思考,并最终倾吐自己的分析见解。以原著为原点,展开辐射式的思考,这样才会在思辨性阅读的高阶思维运作下将书读得更厚,读出了万千气象。
思辨性阅读,要遵循“以母题确定教学教指方向”“以议题确定教学框架内容”和“以问题作为思辨读写的抓手”的“三题定位的思辨读写”原则。无论读“薄”还是读“厚”,母题的建构至关重要。余党绪在《以三个转化推动整本书的思辨性阅读》中提出,“在宏观的层面,母题具有普适的基础性、广泛的开放性与多维的关联性,母题的探讨有助于学生对社会、历史与文化的理解;在个体层面,母题又具有个体的切己性、体现了生活的同构性与生命的共通性,母题的探讨有助于学生的精神发育与社会成长。”因此,在思辨性阅读阶段,工作坊就要确定“母题”,应该引导学生基于“母题”引领下的阅读。
我们在《乡土中国》第三阶段阅读时,确定的母题为“洗不掉的乡土胎记”,并围绕这一母题,设置相关议题,设计系列问题,再次将工作坊学员分为不同的工作间,认领阅读任务,让学生“放慢阅读”与“放大阅读”相结合,在“细读”中读出属于自己的收获。
(一)多维感悟
这是属于“内省式”阅读,是从作者视角转向自我视角,是由我来看“这本书”,也是“这本书”带给我的阅读心得。学生与文本对话,产生多维的感悟点后,可以任选一点或多点进行阐释,形成自己的思考和体验,但所有的感悟应主要围绕“母题”来展开。
在《乡土中国》“感悟式阅读工作间”活动中,我们设置的议题是“回望漫漫乡土之路”,要求学生围绕这一议题,选取自己最关注的章节,撰写了自己的阅读感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做,让学生的阅读品质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思辨理解
思辨性阅读要求阅读者既要恰切理解整本书核心内容,并对此予以分解和辨析,以事实证据与逻辑关系进行论证和评价。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尝试批判性理解,并根据学情,设计出立足整本书具有思辨价值的议题,让学生带着议题走向文本,并得出属于自己的思考结论。
我们设置的议题是“生活中纯纯的的乡土味”,设计的问题是“你认为该书哪些描述与你的生活经验相符合?并与本工作间同学分享交流。”整个活动中,学生在生活中找到了很有趣的例证,并给予了合理解释。
(二)转化性运用
读书在于促进学生精神的成长。真正的成长,在于学生通过阅读后,能将书中习得的知识转化运用于生活之中。读书一如面对一座冰山,水面上呈现的是书本的原生价值,通过阅读可以习得,但它对个人成长的决定作用不大。水面下深藏的、值得读者探究和转化的,才是高于原生价值的成长值,才是整本书阅读追求的目标。转化性运用是把整本书中读到的精髓,回归于现实生活,将之转化成自己的思想,以帮助自己走出成长过程中的迷茫,是从浅阅读向深阅读的的飞跃。
当代高中生,面对《乡土中国》,是全盤否定,还是批判继承,往往会陷入一种迷茫之中。特别是在中西方文化不断融合的当今时代,如何看待中国文化的“乡土性”,是本书阅读的一个难点。因此,在工作坊阅读活动即将结束时,我们设计了具有整合性的议题“前行路上的浓浓乡愁”,设计了“掩卷而思,你认为中国‘乡土社会的乡土性,是否需要代代传承?”的问题,从而启迪学生吸纳经典著作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也让他们更理性地寻根,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学生们在反复讨论中,也找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较为理性回答。
基于立德树人、培育核心素养目标,综合考量学情和文本的内涵,为学生整本书阅读提供活动场,通过有效途径,既能激发学生将整本书读“薄”,汲取学习与成长的资源;又能让学生将整本书读“厚”,真正发挥整本书阅读的育人价值。
黄志兵,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中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