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云珩
语文学科的学习是一个语文学习要素循序渐进的过程,小学生从幼儿“读图”开始,到学拼音认汉字,再到之后的遣词造句;从简单的词语到精彩的四字词语,从普通的句子到排比句、比喻句,等等,所有这一切语文素养提升,都与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分不开。小学生从刚开始只识少量的字、简短的句,慢慢延伸和拓展,甚至到文言文,通过阅读量的增加与语文要素的积累,通过模仿和复述,学会了遣词造句和理解文章,之后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
(一)“人文”和“语文”相融合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与以往注重“读写训练作为语文训练主线”特点不同,突出了语文素养,明晰了教学目标,采用了“双线组元”教材内容,即以内容广泛的人文主题将课文组织在同一单元主题内,同时将语文学习的基本要素,即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能力、合适的学习策略和习惯等,分成几个知识或能力的“训练点”,层层递进地分布在各个单元,形成了强调“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相融合的贯穿全套教材的“双线融合”脉络及特点。
(二)“策略”与“方法”为主线
“双线融合”下的小学语文单元内容中,既有字词、阅读和写作,也有综合性学习等单元。在以阅读为重点的单元中,以提问、抓关键句、提升阅读速度和复述等为策略,在组织单元内容时侧重阅读方法与策略,使教材拥有形式更加丰富多样的特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文字符号中获取有意义的语文学习的过程。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立足语文学习、依据课文内容、贴切教材意图、结合人文主题、融合语文要素”的一种课内外阅读方式。
从语文教学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小学生的阅读活动,是从视觉的文字符号向口头表达过渡。在进行流利的阅读时,小学生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联字成词、连词成句,连贯地读出声来。所以,小学生语文阅读技能和能力的形成是与他的视知觉的理解能力、范围、速度以及内部言语的发展水平相联系的。
小学生的语文主题阅读,主要是让小学生在进行有效的阅读时,能够理解文本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能够用自己的话来分析、比较、概括,把文本的主题思想变成自己的;在有一定的阅读速度的同时能够做到识记、辨别等。通过主题阅读,小学生的思维和言语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要表达的内容,会选择恰当的词句进行表达并进行语言逻辑的重构。
(一)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启示
《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实验——单元整体优化教学实验研究结题报告》中提出了单元整体优化教学模式以及实际操作的流程。该项实验报告提出的单元整体优化教学模式以及操作流程强调:当下倡导的单元教学法,加快了小学语文教学进程,小学生在大量课内外的阅读中开阔视野和眼界,所获取的知识变得越发丰富,越发牢固。单元整体优化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实践的流程,为主题阅读的实践提供了依据。
(二)语文学科要求迭代更新
小学语文实施主题阅读的教学是基于当下阅读要求多、要求高的教学现状。小学语文学科要求迭代更新,强调了高质量的阅读,要求小学生从阅读中汲取有营养价值的文章信息,从而使思维能力提升、审美兴趣更新、辨识能力提升等。在这样的学科要求下,提出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可以根据小学语文教材已有的知识点拓展教材涉及不到的阅读范围,增加学生的阅读领域,提高阅读效率。学生掌握了阅读的精华内容,不仅节约了阅读时间,而且还建立了自己的阅读模式。
(三)主题阅读实践导向明确
小学生主题阅读的教学实践,必定是围绕着学生的兴趣进行。在主题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内课外的阅读学习环节中找到其中的乐趣。学生明确了学习的主题,进而开展阅读学习活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般而言,小学生的主题阅读,是基于单元教材展开的某一个或一类的主题阅读活动。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学习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思考,使学生逐步掌握语文学习的要素。这样做,既使学生积累了知识也实现了自我提升,为语文学习奠定了扎实基础。
阅读教学是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当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善。部分学校、教师仍然以考试成绩为中心,忽视小学生主题阅读的学习方法指导。很多的阅读教学过程,把小学生的阅读变成支离破碎的“对号入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把课文的阅读分析作为重点,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常常忽视了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一)熟悉文本,提炼主题
基于教学常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通常根据教材以及教学目标来制定教学环节。在实际教学前,老师应该充分熟悉教材,分析作者的创作思想,提炼出课文的主题,从而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
以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四篇文章都是通过描绘具体事物来抒发作者的真实情感。本单元提炼的主题是“万物有灵”。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请学生思考:作者是怎么表达对这些事物的喜爱的?你最喜欢的事物是什么?你会怎么表达你对它的喜爱?这在阅读思考的过程中,加深了小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理解、感悟、表达能力。
(二)创建环境,贴切主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兴趣所在,设计阅读教学的兴趣点,基于“双线融合”教学的角度提炼主题,创建课内带课外的阅读模式。在开展主题阅读教学任务之前,教师要深入研读、分析教材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提升主题的“贴切性”。
教学中整合阅读资源,创设阅读情景,让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可以自主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阅读的情景體验。例如,在进行热爱大自然的主题文章阅读时,提前让学生在校园、小区或者公园中去走一走,进行实地观察。
(三)明确要义,扩展主题
小学生主题阅读的交流环节,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是基础,进行阅读主题脉络的梳理分析,根据主题阅读的教学内容与要求,构建良好的教学情景,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分析,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主题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基于特定的主题内容重点分析,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关注重点字词段落,通过自己反复的推敲,深入思考,明确主题与内容的涵义。进入课外阅读环节,教师帮助学生适当地拓展阅读内容,通过多变的阅读方式与灵活的迁移策略,指导小学生合理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进而提高学生阅读数量,并能够通过所学与生活经历产生联系,实现阅读主题的拓展与迁移。
(四)美读鉴赏,嵌入主题
主题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容易,难以持久地保持注意力集中是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长时间的、大量的阅读会让学生产生枯燥、厌烦的心理,从而影响阅读效果。因此,在进行主题阅读教学时,要运用多种阅读方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注意,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在教学《民间故事》单元时,举办了班级故事大赛,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在规定的时间内,把情节完整地讲给同学们听,其他同学进行赏析与评价。故事会结束后,引导学生归纳民间故事的特点,缩减故事的方法,并将其迁移到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在了解民间故事的同时,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五)利用差异,拓展读思
阅读过程中,由于个体之间的知识基础、个性特点、阅读兴趣等因素的局限,小学生之间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各自获得的信息有着诸多的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决定了学生对文本阅读、分析、理解等的差异。学生的差异就是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主题阅读的差异来组织阅读教学。
1.善于引导,捕捉疑点
教师在主题阅读教学的设计中要明确文章的重点,要根据内容要求合理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善于捕捉质疑点,这样才可以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在阅读中解决问题,获得答案。
例如,《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是能“整理问题清单,筛选出对课文理解最有帮助的问题,并联系生活实际谈理解。”关于提问的策略,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尝试及积累,能够做到关注文章的部分、整体,关注课文的写法以及生活经验,但究竟哪些问题是对课文内容有帮助作用的呢?这是教师执教本课“提问策略”的突破点所在,可以在教学中采用“阅读文章—提问(运用学过的方式)—梳理问题清单归类—筛选对课文理解有帮助的问题—尝试解决”的环节设置,通过“读课文初步解决问题—启发谈话—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回忆旧知—归纳整理—搜寻资料再提升—问题深入探究”的步骤一一落实。
2.精于读思,达成共识
主题阅读中,教师要基于课文内容抓住矛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重点分析,逐步领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带着思考,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以《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教学片段为例:
师:通过插图与第一自然段的阅读,说说这是一间怎样的老屋。
学生交流老屋的古老与破旧(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上的破洞等)。
师:老屋是如此古老与破旧,老屋自己也说“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再看看文章的标题是《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你觉得老屋会倒下吗?为什么?
生1:我觉得老屋会倒下,因为它太古老、太破旧了,已经支撑不住了。
生2:我觉得老屋不会倒下,因为标题是“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而且老屋很善良,来求助的小动物提出的要求都答应了、又坚持下去了。
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理由,而且很充分,那老屋后面还会有怎样的经历呢?请你想一想,小组里说一说。
(六)师生层面,开展探究
基于教师和学生层面,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探究,可以通过教师层面大量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进而提高阅读教学实践,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素养。
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探究,可以是通过学生层面的阅读学习探究,使学生感知语文之美。而统编教材中,对于这种美逐渐显现,逐层深入,因此需要引导学生探究感知。
统编教材中,很好地引入了传统文化,如唐诗、宋词、古文、古典神话、民间传说。因此,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探究中国传统文化,感知经典之美,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七)教学技艺,精益求精
高效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阶段性地消化知识和巩固知识,为学生在以后的复习过程中建立良好的知识链接。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善用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教学策略是否恰当、合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质疑时,要有耐心,抓住关键的问题,帮助、引导学生理解,才能获得良好教学成效。
(八)三位一体,一体两翼
统编版语文教材将课外阅读纳入了教学中,形成“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范式,同时,也形成了课内与课外“一体两翼”的语文阅读学习结构。课内指导方法,课外提升阅读量,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题阅读策略很重要,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深化主题阅读的模式,拓展主题阅读的内容,通过合理的閱读方式强化和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拓展思维能力,提升写作能力,继而为学生的学习生涯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