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瑞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这为我们抓党建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成都市各级党组织、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为引领,坚持党建统领,加速资源整合、要素集成,积极创新抓党建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方式新路径,为推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充分认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意义,增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责任感、紧迫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大动力仍然是改革。要实现建设农业强国,更好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标,最基本的动力还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部分,用了1/4多的篇幅部署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工作,这充分体现了改革之重、改革之要,为新征程上接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指明了方向。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基石。农村富不富,全靠党支部;集体强不强,就看领头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单纯是经济问题,更是关系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政治问题。只有带领老百姓开拓进取,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让老百姓感受到农村产业发展的希望、党组织带头实干巧干的力量和为民造福的温暖,才能充分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守好人民的心,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农村集体承载着大量的农村资产资源,特别是两项改革以来,村子的规模扩大了、人口增多了、可以调动的资产资源更多了。目前,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达2289个,农村集体资产达341.47亿元,集体土地1395万亩,这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盘,也是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要素,为有效解决乡村振兴“地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等关键问题提供了支撑。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2021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9126元,今年即将突破3万元大关,但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要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农村不能仅靠财政的“输血”“兜底”,更需要自身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助于促进农村居民就近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使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抓手,聚焦重点任务,推动以党建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落地落实
近年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抓党建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决策部署,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基本构建形成党委领导、部门推进、镇街统筹、村级落实的工作格局,91%的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头雁”方阵不断建强,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从2017年的38.1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55.85亿元。下一步,要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为主线,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任务不折不扣完成,让“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成色更足。
要强化党建引领建强战斗堡垒。始终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不动摇,完善村级重大事项由村党组织研究讨论后按程序决定机制,建立村级各类组织向党组织报告制度,推动村党组织书记兼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加强村党组织对各类组织、各类事务的领导。增强村党组织整体功能,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到先发地区学习考察、专题培训,引导村党组织班子开阔视野、提升能力。从市县两级机关抽调熟悉发展规划、市场运营、招商引资、文化艺术等专业的优秀干部到村挂职,帮助村党组织提能增效。
要强化农村集体资产活化利用。做实做细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要研究上千万市民和过亿的游客的新需求,积极推广农业共营型、抱团发展型、村企合作型、生态转化型、乡村经营型、产业融合型、物业经营型、托管服务型、资产盘活型等九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引导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盘活用好农村闲置资产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积极发展休闲餐饮、农事体验、康养民宿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
要全方位激活农村产权权能价值。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充分运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以产权为纽带,积极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实现方式,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等权能。充分用好成都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和“农贷通”平台,规范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等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健全完善农村产权抵押风险分担机制,促进农村闲置资源盘活利用,实现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要以片区为单元推动集体经济合作发展。以片区为单元编制好乡村国土空间规划,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围绕“中心镇、中心村”,全面推行“乡村联合体”发展模式,将产业相近、地缘相邻的村(社区)统筹成立联合党委,把单打独斗的群众组织起来,把分散各方的资源统筹起来,推动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转变,促进集体经济共融共生。积极引导多个地域相邻、文化相近、交通相连、规模适当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组建区域集体资产运营管理公司,将各村有限的资金、土地、闲置资产等集聚起来,以股份合作形式,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实现抱团发展。
要不断完善支持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强化资金支持,健全农村集体资产价值评估体系和集体经济组织信用评价体系,鼓励金融机构提供更多低成本、免抵质押的信贷产品,解决集体经济发展融资需求。强化项目支持,以扶持村和红色村为重点,定期发布一批基础好、潜力大的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清单,引入人才、资金、资源、渠道,实现“党政搭台、多元参与、互利共赢”。强化实绩考核,对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作主动、成效明显的单位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被动、效果较差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
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履职尽责,确保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成果得到农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村上的事情,而且是各级党组织共同的政治责任。要跟踪评价九种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总结推广好经验,压实责任、明确举措,争取每年都有进步有成效,并有效促进耕地保护、粮食生产、产业发展。
要压实工作责任。完善各级党组织推进机制,区(市)县党委要定期专题研究,牵头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镇(街道)党(工)委主动谋划直接抓,强化在地资源统筹,整合资金项目、盘活资源资产,走集体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村党组织要抓好土地流轉协调、村民组织动员、项目服务保障等工作落实,积极动员党员、致富能手等主动参与,形成县统揽、镇负责、村落实的强有力推进机制。
要强化统筹协调。优化农村集体经济联席会议运行机制,健全常态调度推进、重要信息通报等制度,构建党委领导、部门统筹、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组织部门要守土尽责,加强组织建设、人才培训、政策宣传等方面的指导;规划自然资源、住建、网络理政、财政、农业农村、经信、商务、文广旅、民政等部门要立足职能职责,为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提供必要工作指导和服务支撑,共同营造有利于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要推动整体提升。发挥重点村引领带动作用,将扶持村、红色村打造成组织有力、产业兴旺、农民富足的示范村,起到做强一批、带动一片的良好效应。要加强典型引路,每年选树20个先进典型,总结提炼更多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村企民共赢、老百姓增收的经验做法和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案例,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
要加强人才支撑。管好用好驻村帮扶力量,加强管理考核和激励保障,压实“三方”责任,落实管理制度,推动驻村帮扶干部沉在村里扎实干、协力攻坚抓发展。要强化人才招引,按照《成都市深化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十条措施》要求,积极探索职业经理人引进机制,建立健全“乡村合伙人制度”,引入乡村规划师等各类专业人才参与项目策划运营。要健全完善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分配机制,推行“基本报酬+考核绩效+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报酬制度,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