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校外教育推进少先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2023-01-05 06:04严娟红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2年6期
关键词:少先队活动校外教育实践探索

摘 要:校外教育场所作为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是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实践体验活动的主力军,在助力“双减”课后服务和推进少先队工作中有着不容忽视的职责和作用。作为区域内重要的校外教育单位,宁波市宗瑞青少年宫一直致力于少年儿童校外教育事业,积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在活动育人、课程育人和实践育人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不断推进少先队活动建设。面对新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校外教育场所应从聚力到助力再到发力,发挥自身优势,完善校外教育服务体系,在少先队活动建设和“双减”课后服务中精准发力。

关键词:“双减”政策;校外教育;少先队活动;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502(2022)06-0079-10

作者简介:严娟红,宁波市宗瑞青少年宫主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青少年校外教育。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要求“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同时对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从保证课后服务时间、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拓展课后服务渠道等方面明确了具体要求,这为开展少先队活动提供了更多、更丰富的机会,也是提高少年儿童综合素质、提升其综合素养的良好机遇。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有效推动少先队工作建设,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0周年贺信精神,浙江省宁波市宗瑞青少年宫抓住校外教育发展新机遇,依托深厚的德、艺、科、体资源,在校外教育阵地供给上精准发力,采取多举措保障,开展多种综合实践活动,以高质量推进少先队工作建设,在少先队工作中不断探索与创新,积极探索少年儿童校外生活新路径。

一、“双减”政策下校外教育推进少先队工作的价值意蕴

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群团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因此,少先队工作在德育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少先队的组织属性在基层体现得不够鲜明,少先队活动往往依附在学校德育或其他部门的活动中开展,少先队在学校、社区和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不明显。尤其是很多学校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其少先队的工作缺少清晰的定位和明确的方向,忽视了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性。少先队的工作也经常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实际效果,因此严重影响了少先队工作的质量。“双减”政策的颁布对少先队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要求,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全国少工委主任贺军科同志提出:“双减”背景下,少先队工作要在“课后”和“校外”着力,不断为少先队发挥作用创造新机遇。校外教育作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针对少年儿童提供的非正规教育,通常由专门的教育机构和部分社会教育机构承担,在学校课堂教育之外开展允许少年儿童选择性参加的教育活动,并能够充分利用机构自身的资源优势,补充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不足[1]。根据“双减”政策的要求,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及社团活动,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好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教育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2]。因此,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少先队建设向校外拓展已成必然,其社会化发展的需求日益凸显。

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宫等校外教育场所从创立之初就以依靠社会、服务社会为发展方针,在积极参与校外教育的同时,整合和利用各类社会资源为少年儿童教育服务,这是校外教育面向少先队、面向全体少年儿童教育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3]。从国家层面看,政府早已开始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对校外教育相关政策进行构建和完善,陆续印发《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同时,校外教育开展少先队活动,也是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关于构建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的贯彻落实,将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工作的建设;从工作层面看,校外教育自产生的时候就承担着意识形态教化的功能,在育人目标一致的前提下,校外教育实践是配合学校教育发挥作用的重要路径和载体。在校外建立少先队活动阵地,开展少先队实践活动,有利于联合教育部门、科学技术协会等校外教育资源部门,全面掌握本区域内的校外教育资源存量,这是对学校少先队组织功能的延伸,也是扩展广大少先队员社会实践活动的需求;从少年儿童层面看,“双减”政策的实施意味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拥有大量的课后空闲时间,也有更多的学生参加校外少先队活动。作为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教育场所必然为少先队员提供接受校外课后服务的充足空间,也为他们创造了参与少先队活动的宝贵机会。

因此,怎样落实并有效践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构建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更好地引导广大少年儿童进行个性化学习、发展自身的综合能力[4],需要校外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思考。

二、助力“双减”教育服务,校外教育开展少先队活动的具体实践

“双减”政策的出台是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重大举措,随着学校主阵地的围墙不断被打破,校外教育育人大格局逐渐形成[5],這对少先队活动的建设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宁波市宗瑞青少年宫隶属于共青团宁波市江北区委,是江北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之一。自成立以来,青少年宫始终秉承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的理念,采用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法,建立了灵活的运行机制和明确的内控管理体系,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现在,青少年宫已有一支稳健的校外师资队伍,并且拥有小剧院、童玩空间、临展厅、绘画等功能教室及多个校外实践基地,在“双减”政策落实中充分发挥了校外教育阵地的作用,并致力于发展成为全区少年儿童的活动中心和课外、校外的研究指导中心。

(一)活动育人:结合区域特色优势,打造有魅力的主题活动

校外教育相较于学校教育具有更丰富的资源优势,从而在运作机制及品牌项目课程建设上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宁波市宗瑞青少年宫以全面育人为宗旨,以“让少年儿童快乐成长”为发展理念,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发展特色项目为切入点,不断打造满足少年儿童健康发展需要的校外教育环境,并通过创建特色品牌和创新活动形式,发挥了校外教育场所的育人优势。

1.创建特色品牌

青少年宫为落实少先队活动建设工作,从“活动育人”的内涵着手,不断壮大品牌特色,搭建各种少先队活动平台和空间。如为了发挥少先队员在校外活动场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其全面发展,青少年宫建设“真善美”播种“扣”堂和“青亲清”廉心“扣”堂两大种子工程,先后打造了“真善美”童心播种行动品牌活动和“北岸少年清廉说”品牌活动;为了让百年党史、红色基因根植少年儿童心田,青少年宫打造“童心向党,赓续根脉”百年建党活动,并联合区少工委,承办江北区红领巾学院系列活动,突出实践育人特色;为了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再生发挥积极的能量,青少年宫聚焦创新高地、美丽之城、文化强区、开放都市、幸福家园“五大建设”,立足江北,打造“源文化”少年儿童成长课堂,共四大品牌项目,整合出30多个为少年儿童量身定制的课后服务选项,发挥区域和阵地的特色优势,为少先队工作建设服务。

2.创新活动形式

宗瑞青少年宫在打造特色品牌项目的同时,不断创新少先队活动形式,优化体验氛围,构建了一系列自下而上、联合育人的主题活动。在“真善美”思想活动建设中,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兒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青少年宫以求真记、向善记、尚美记三个播种实践,强化对少先队员的思想引领、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在廉洁文化的建设中,青少年宫推出“北岸少年清廉说”系列宣讲。宣讲团成员先后赴清风园、青廉小镇等多个清廉教育基地进行宣讲,并开发了10门清廉教育系列特色课程,开展少年儿童清廉研学活动10余次,累计覆盖4000余人次;在党史学习活动中,青少年宫承办“不忘初心 童心向党”红领巾学院之队长学校系列活动,并推出“永远跟党走”“红领巾心向党”红色研学等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青少年宫先后开展 “源文化”研学之旅活动、我是“小小传承人”评选活动和“源远长流”主题讲座,并推出千年古镇慈孝之旅、非遗传承之旅、宁波帮寻根之旅、古城变迁寻根之旅和古渡寻源之旅五条区域特色提升文化之旅路线。这些都是校外教育在开展少先队活动中的有力探索和实践。

(二)课程育人:提升队员综合素质,创新多元化课程体系

少先队文化活动课程的开发是少先队工作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少先队建设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这一要求也符合少年儿童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目前,许多学校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上时间和场所的限制,对少先队系列课程开发的力度和效度不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双减”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教育优势,需进一步指导校外少先队打造多种主题课程,不断拓展少先队活动的项目和载体。宁波市宗瑞青少年宫作为配合学校教育发挥作用、开展少先队活动的重要路径和载体,以提升队员的综合素质为重点,不断创新多元化课程体系。

1.打造主题课程

着眼构建党团队一体化传承红色基因的全链条,聚焦少先队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主责主业,引导少先队员接受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从小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朴素情感。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宗瑞青少年宫始终把少先队员党史学习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坚持校内校外一体互动、课内课外同步联动、党团队建设整体推动,聚焦“红色课堂”“红色活动”“红色文化”“红色少年”,突出做好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并特此举办北岸少年“童心向党”情境式党史教育主题课程,通过用好红色资源、创新教育形式、打造微党课等,让红色历史深植广大青少年心中[6],全力打造少先队党史学习教育“综合体系”。目前,青少年宫正在筹备策划红领巾空中课堂,利用红领巾思政微课、红领巾8090宣讲、专业课程微课、红领巾公益课堂、红领巾会客厅等形式,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和结构,努力建设有利于少先队员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逐渐形成系列主题课程,发挥好青少年宫的校外教育功能。

2.传承文化课程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少先队员丰富的创意思维,为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再生发挥积极的能量,宁波市宗瑞青少年宫在“源文化”少年儿童成长课堂平台打造“百川思源”课程活动,立足传统文化,联合地域内能人、达人、传承人等组建“源文化”少年儿童成长课堂导师团,并开发相应的课程,制作学习菜单,以“点单送课”的形式,组织少先队员参与“源文化”少年儿童成长课堂。全年送课约100节,课程内容40余种,室内授课和户外体验皆有,并邀请相关传承人、行业名家与少年儿童面对面,指导、讲授相关知识和技艺,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同时,青少年宫立足江北,深入挖掘区域内有历史、有特色的景点、基地,如民国时期小学半檏园、慈城孔庙、老外滩、姚江古埠等,绘制少年儿童研学地图,组织少先队员寻找、发现、学习、传承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让他们在实践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实践育人: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开展“双减”志愿服务

实践活动是少先队育人的基本途径,实践教育是校外教育的基本特点。宁波市宗瑞青少年宫根据区少工委的要求,就如何做好“课程和实践结合”进行重点研究,并充分利用校外活动场所这一实践平台,发挥面向全区少年儿童、服务全区基层学校的功能,发挥青少年宫协助区少工委辅导策划、指导、协调全区少先队活动的优势。“双减”政策实施以来,青少年宫不断开展少先队活动的探索与实践,拓展志愿服务阵地,并加大校外实践体验活动的力度与广度,发挥了校外教育组织在实践育人方面的积极作用。

1.拓展志愿服务阵地

为挖掘更多的活动资源,宁波市宗瑞青少年宫联合区域内社会各界的力量,力求通过开发更多的校外活动基地,拓展少先队员志愿服务的活动阵地。近年来,青少年宫与各社区、机构单位形成了长期合作关系,并定期组织队员开展校外少先队志愿活动。如“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情境式流动青少年宫走进前江街道暨长兴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红领巾助力共同富裕,手拉手点亮新希望”文化下乡流动大篷车志愿服务活动,联合多家单位在万丰社区启动江北区“真善美”童心播种行动,并成立江北区“北岸小芽”少年儿童志愿服务队。在区少工委的支持下,青少年宫将继续探索少先队志愿活动实践基地建设,促使队员在做中学,提炼实践所学技能,提高思想认识及各种能力素养。

2.开展“双减”公益课堂

为进一步深化“双减”志愿服务工作,贯彻落实江北区关于开展志愿服务进校园助力“双减”实践活动的通知,不断提升校外教育的课后服务水平,青少年宫充分整合校外社会资源,推出了课程类志愿服务表和宣讲类志愿服务表,包括少儿茶艺、手工布艺、艺术扎染等班课,并开展了中医四诊、中草药等系列讲座。2021年寒假期间,青少年宫专门推出少年儿童“留甬”大礼包,开展为期10天的寒假公益托管班进社区活动,受到了少年儿童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宗瑞青少年宫不断发挥校外教育的资源优势,在2021年推出11项主题共计117次公益培训活动,参与人数达23511人次,为广大少年儿童提供丰富与独特的资源支持,不断发展其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从而使“双减”政策更好地落地。

可见,作为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校外教育场所在少先队工作中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和职责。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和《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推进校外少先队工作的建设中,宁波市宗瑞青少年宫积极响应,秉承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立足“五育并举”的育人要求,聚焦少年儿童兴趣特长与多元发展,构建共建共享的优质平台资源,从区域学情与少年儿童发展的视角,兼顾规模与质量、要素突破与整体推进等全方位考量[7],努力发挥“双减”政策下校外教育的阵地优势。青少年宫以活动育人、课程育人和实践育人三大抓手,创建特色品牌项目,整合多种课后服务选项,持续推出高质量、个性化的少先队綜合实践活动,在校外教育开展少先队活动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推动了“双减”背景下少先队建设工作的落实见效。

三、助推“双减”落地落实,校外教育推进少先队工作的路径探析

目前,校外教育在活动层面上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对自身存在的价值认识不清,对其在少年儿童成长中的意义和独特的教育功能理解有误,对校外教育开展少先队活动的组织和设计的经验不足,这也是一些校外教育场所在开展少先队系列活动时无法走出学校教育体制制约的重要原因[4]。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上,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校外教育场所必须全面认清机遇与挑战,加强促进少先队工作的顶层设计,破解发展瓶颈,着力改革创新,构建遵循少年儿童发展规律的校内外融合发展的新时代校外教育体系,系统化构建校外教育促进少先队建设的服务体系,努力把本市甚至全国校外教育事业和少先队工作提升到新水平、新境界、新格局[8]。

(一)聚力:发挥枢纽作用,完善体系,构建良好服务生态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适应少先队员学习生活的新特点,构建覆盖广泛、动员便捷、校内外有机衔接的少先队组织体系。作为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校外教育场所在少先队工作中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校外教育场所必须明确工作定位,通过校内外的联合互动,构建更为完善的少先队实践活动、体验学习、技能培训的有效途径,完善校外教育服务体系,整体推进少先队建设的工作水平。

1.明确定位,发挥优势

校外教育场所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校外少先队工作的有力探索和实践,对于进一步发挥校外教育在少年儿童素质教育方面的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首先,各类校外教育场所应积极参与到少先队员的教育服务中,发挥自身作用,做好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组织育人,构建科学的校外教育生态系统。其次,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培养,如兴趣特长技能、简单的劳动技能等。校外教育场所拥有的专业师资和活动场地正是可利用的服务资源,这正是校外教育场所的优势所在。最后,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教育场所要明确自身在少先队工作建设格局中的定位,发挥集聚社会优质资源的引领作用,为广大少先队员提供更加丰富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供给,形成有活力的校外教育发展新格局,发挥校外教育的枢纽作用,更加精准地对接队员发展所需,在少先队供给中转变角色,做好服务。

2.完善体系,按章实施

完善的校外教育服务体系是校外教育场所做好少先队建设工作的保障。首先,要完善内部管理体系,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在各类项目运行、场地建设和日常管理上,以少年儿童为本,充分考虑其身心发展特征,突出校外教育推进少先队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次,校外教育在开展少先队活动时,需要形成合理的活动体系,按照制订的活动课程方案实施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保证队员参与活动的体验性,并且在活动实施之后,及时进行反思和调整,不断充实和完善活动课程;最后,构建常态化工作机制,重点在活动计划制订、品牌项目实施、队伍建设、信息交流等方面保持与少先队组织的常态化联系,将校外场所与少先队的工作有效结合起来,系统化地构建校外教育促进少先队建设的服务体系。

(二)发力:发挥阵地作用,以多元课程,满足队员个性发展需要

由于在校内开展少先队活动受时间和场所的限制,在实践过程中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推进少先队工作的作用。同时,有家长反映,“双减”以后,社会上一些音、体、美等素质教育课程的报名者越来越多,周末、节假日更是很难为孩子找到合适的接受素质教育的机会。少先队开展实践活动工作的要求是突出思想性、强化组织性、坚持公益性,关注少先队员全面发展,推动构建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建设,这恰恰是校外教育场所的优势所在。在新时代背景下,青少年宫等校外教育场所应紧紧围绕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遵循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将学校学科课程与校外实践课程有机整合,坚持改革创新,将素质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融入少先队工作建设中。

1.精建课程,满足需求

多元课后服务课程的开设,为培养少年儿童的综合素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是提升少先队员综合素养的有力抓手。因此,校外教育场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队员的实际需求,在课程的供给上进行改革与创新。对于优质课程的打造,一要体现多样性和选择性,满足队员个性化学习和多样化成长的需求。二要体现层次性和阶段性,如从内容上可分为“体艺特长类”“实践综合类”和“知识拓展类”;从水平上可分为“普及型”“提高型”等。三要体现综合性和实践性,校外教育提供的课程服务中要设计特色化、主题化、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为少先队员提供更多实践操作和合作学习的机会,丰富队员的学习体验,增强队员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队员的可持续发展[9]。

2.注重实践,创新活动

校外教育场所对少先队活动的建设必须紧跟时代的要求,其服务内容也要更加符合当代少年儿童群体的需求[10]。首先,丰富活动内容,各类校外教育场所要与时俱进,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不断优化、完善艺术、科技、体育、劳动等活动内容,为队员带来形式多元、内涵丰富的校外教育活动体系;其次,创新活动形式,致力于开展少先队活动特别是品牌活动,采取社会实践、志愿服務、休闲娱乐等形式,秉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少年儿童的活动思想,将“玩中学”与“做中学”相互融合,将“动手实践”与“观察鉴赏”融为一体,实现“线上微课”与“线下课程”聚合发力,“激发兴趣”与“拓展提升”课程相结合,以灵活的形式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不断提高少先队员的学习能力,从而满足其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三)助力:发挥平台作用,以资源整合,提供优质课后服务

校外教育活动项目是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系统之内、学校教学计划之外,由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少科站等公益性校外教育单位,对少年儿童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11]。因此,校外教育活动项目必须依靠全社会在人力、文化、场馆、实践、活动等方面资源的共同投入,才能确保少先队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才能保证艺术、科技等后备人才的培养[12]。面对少先队建设的新要求和校外教育发展的新机遇,校外教育场所需进一步发挥平台作用,为少先队员提供更多实践操作和合作学习的机会,整合和利用各类社会资源为少年儿童教育服务,助力“双减”背景下少先队活动更好地开展。

1.优化资源,多方合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校外教育是开放式的社会教育,必须以社会为依托,广泛协同社会各界力量,尽可能地将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整合为自己的力量[13]。首先,青少年宫等校外教育场所可以与校外各类社会机构合作与联动,加强资源共建共享,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和力量对少先队员开展教育,提供多元化的校外少先队活动项目,让优质校内外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少年儿童;其次,在推进校外少先队工作建设中,校外教育可以探索校内外一体化的活动育人推进机制,与学校合作共建,打造覆盖不同年龄段少年儿童、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发展需求的少先队活动项目,形成与校内教育相互联结、有益互补的校内外育人共同体,发挥自身的资源和平台优势,助力校外教育推进少先队工作体系的建设。

2.健全制度,完善队伍

要确保校外少先队工作顺利开展,不仅需要校内少先队辅导员,还要依靠校外少先队辅导员队伍,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对少先队的支持,逐步形成合作统一、互补共进的校内外少先队辅导员队伍体系。首先,在辅导员培训方面,校外教育需要加强辅导员开展少先队工作的理论基础和综合素养基础,形成校外少先队辅导员培训方案,打造研训一体的培训模式,提升辅导员的少先队业务和专业知识技能;其次,在辅导员的聘用上,探索建立“校外辅导员”聘任制度,根据各方面条件综合考虑,择优录取,并不断健全师资长效运行机制,加强机构的师资配备,提升少先队活动质量;最后,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校外教育可以实行“行政推动+政策激励+教师自愿”的策略,鼓励有技术专长的教师跨界发展,强化激励措施,提高辅导员参与少先队工作的积极性[14],不断加强新时代少先队辅导员的队伍建设。

四、结语

“双减”的本质是让教育回归本源,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15]。开辟校外教育活动阵地是少先队组织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少先队员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青少年宫等作为以综合素质培育为内核的校外教育场所,应不断整合、开发、利用各类资源,积极探索校外少先队工作建设的新方法、新路径,与校内教育相融合,共同搭建面向少先队员的教育平台,构建符合新时代特点的少先队校外教育育人模式,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教育、校外教育、实践教育优势,推动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和“双减”校外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校外少先队开展实践活动,将带领广大少年儿童在主题鲜明的实践教育活动中了解国情、观察社会、体验生活、砥砺品格、增长本领[16],促进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康丽颖.促进儿童成长:课后服务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20(03):22-26.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2021-07-24).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7/t20210724_ 546576.html.

[3] 唐立新.构建校外少先队活动阵地促进少先队员全面发展[J].吉林教育,2010(02):122.

[4] 康丽颖.中国校外教育发展的困惑与挑战:关于中国校外教育发展的三重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7):22-30.

[5] 张志勇.“双减”格局下公共教育体系的重构与治理[J].中国教育学刊,2021(09):20-26+49.

[6] 赖捷.用好红色资源 发挥育人功能——以昆明市第一中学为例[J].中国档案,2021(09):34-35.

[7] 陆晔.新时代上海校外教育现代化育人体系的构建[J].现代教学,2021(08):4-8.

[8] 倪炜.多举措保障阵地供给最优化——“双减”政策下区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心新思考[J].上海教育,2021(33):57.

[9] 付卫东,郭三伟.“双减”格局下的中小学课后服务:主要形势与重点任务[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24(01):68-76.

[10]项建达.“双减”政策下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实践探索——以浙江省瑞安市实验小学为例[J].中国教师,2022(02):42-45.

[11]蒋亚辉,彭虹斌,毕进杰.城市小学生“课后托管”现状调查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教育导刊,2017(07):22-26.

[12]沈明德.校外教育學[M].北京:学苑出版社, 1989:26-27.

[13]李凡.大中小学德育资源一体化机制建设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5):91-94.

[14]徐建生.关于青少年宫开展校外教育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1):1+14.

[15]郑思晨.“双减”政策下校外教育的使命与担当——以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为例[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1,7(06):556-561.

[16]高星原.青少年活动中心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小学德育,2021(01):35-38.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Promoting Young Pioneers’ Activities via After-schoo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Take Zongrui Youth Palace in Ningbo as an Example

YAN Juan-hong

(Zongrui Youth Palace in Ningbo)

Abstract: As a necessary supplement to school education, extracurricular education places are the main force in using social educa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actical experience activitie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viding after-school services in the context of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and promoting the work for young pioneers. As an important organization for after-school education, Zongrui Youth Palace in Ningbo has been committed to after-school education for young people in response to the national policy of “double reduction,” who has made active exploration in educating people through activities, curriculum and social practice, with constant progress made in this area. In the face of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venues for after-school education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own strengths, improve after-school education service system, and make accurate efforts in organizing activities for young pioneers.

Keywords: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After-school Education; Young Pioneers’ Activities;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责任编辑:张欣蕾)

猜你喜欢
少先队活动校外教育实践探索
校外教育管理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给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插上雏鹰的翅膀
论少先队活动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教育中的作用
校外教育中关于生命教育的探讨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中美比较视角下的美国校外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基于人才成长的少先队活动与传统文化联姻研究
例谈少先队活动的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