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南县苏州路实验学校 张 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需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基本出发点,教师应结合数学学科特性,遵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融入学生生活经验,开展数学抽象知识教学,引导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水平.为此,初中数学教育中,教师需要强调价值观与情感态度培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丰富的学科情感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所谓情感主要指个体具备的情绪体验或情感指向,也就是个体对某项事物产生兴趣,展现出满意、好奇、悲伤或兴奋等情绪.在科学素养当中,情感代表的个体在科学领域所展现出的情绪体验,对科学事物表现出喜欢、好奇、讨厌、厌烦等情绪,情感是个体对科学事物形成态度的前提.所谓态度是个体在对待人和事物时所产生的倾向性,态度包含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两个类型,具体情感表现出热情或冷淡.科学素养中的态度主要指个体在面对科学事物时所呈现出的倾向性,同样包含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两个类别,展现出其对待科学事物处于热情状态或冷淡状态.
价值观是个体对待某项事物所表现出的基本看法,包含价值取向和基本信念.科学价值观是指个体在面对科学事物时所产生的基本看法,将科学精神作为载体,对个体的思维活动和外在表现产生影响.科学素养中的价值观形成的基本信念如下:物质作为第一性,需遵从自然环境当中的客观规律,尊重客观事实.自然界的各类物质处于不断变化状态,人类在面对自然时是渺小的个体,对自然的认知也存在局限,探究科学真理时需强调科学真理的相对性.
初中数学教学期间,需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参与数学活动,产生对数学学科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通过对数学规律的探索,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克服数学知识的困难,建立学科自信心;同时,让学生了解数学学科知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体验数学知识的严谨性,端正探索数学知识时的态度,保持质疑和独立思考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价值观.
初中数学知识学习期间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最好时机.教师借助实际问题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将抽象问题转化为具体问题的技巧,了解代数知识、几何知识的基本解题技能,形成端正的数学解题态度和价值观,正视数学难题.初中数学中有很多题目主要考查数量关系,这些题目给出的条件比较抽象,学生在面对该部分问题时感觉到解题艰难,需要教师对学生加以思维引导,促使学生掌握数学抽象知识转化的基本方法,进而深入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时,教师按照下述流程引导学生想象数学条件,得到103×102=105,……⟹a3·a2=a5,……⟹am·an=am+n(m和n都是正整数),进而得到关于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此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精选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并训练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例1如图1,已知佛山电视塔CD与小明家AB之间的距离是60 m,从小明家阳台位置可以看到电视塔,并且测量出塔尖C的仰角是45°,而塔底部D的俯角是31°,求佛山电视塔的高度.(tan 31°=0.600,求解结果精确到1 m.)
图1
教师给出例题之后,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收集并整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再计算出结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明确解题的大致思路,并锻炼了运用几何知识的基本技能,从而做出正确的求解判断.
例2某次考试中,教师就班级学生对某个选择题的选择结果进行了统计,已知班级有49名学生,学生在选择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结果如下:AABCC CDDCD CACBA CDBCD DCCCA CAABD DDACB CCACD BBDAC BCAA .
(1)根据上述选择结果,将学生在四个选项的选择情况统计出来:
选项ABCD人数
(2)根据上述数据画出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3)根据选择结果,如果该道选择题的满分是3分,正确答案是C,求本班学生该道选择题的平均得分.
教师先引导学生根据例题中给出的条件整理出相关信息,明确推断过程,形成统计学观念.学生在求解过程中如果遭遇难题,可以选择和其他同学合作完成问题求解,并交流讨论求解经验和求解方法.学生需要深入阅读并理解题目条件的具体含义,并在已经设置的问题情境中获取与求解问题相关的信息,其中涉及到的思考或者运算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在问题求解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审题,了解题目中各项条件的具体含义,在问题求解完成后,检查求解过程,思考是否存在失误偏差.如此,学生了解数学解题严谨的重要性,能够对数学学科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
教师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要榜样,教师的自我形象及情感态度会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端正自身教学态度,以真情实感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一言一行,借助优秀师德感化学生,培养与学生深厚的师生情.教师需强化自我教学素养,通过自主学习方式了解更多优秀的教学理念,及时做好教学反思并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教师随着自身素养的提升,面对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也会更加从容.例如,教师面对学生能够始终保持温和、关爱的态度,包容学生的错误,对学生的成就予以肯定,关心学生的情绪变化,给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与学生经常性交流和沟通,拉近自身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而学生在课堂中以主人公的姿态参与教学活动,能够形成更加科学且合理的价值观.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本身就是情绪渗透的过程,教师作为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需要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利用自我情感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启发,自觉在内心形成积极学习情绪.如此,学生在面对数学知识时具备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积极情感态度参与学科学习,最终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益.
数学学科教学工作离不开教学评价,而学生的学习成果也需要依靠学习评价来证明.学习评价需要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纳入到评价范围中,尽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不具备明确的评价标准,也无法直接区分对错,但教师及其他学生在判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时需要遵从客观教学环境,并注意评价结果是否受到主观情绪影响,全面收集学生学习信息,以多重标准方式获取最终评价结论.具体来讲,教师与学生均可以与被评价者展开深入交谈,聆听其表达自己在面对数学问题时的看法,经过深度交流,深化对被评价个体的情感认知,并以此作为基础给出评价.除了交流法,教师也可以借助观察法来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或价值观,采用随机观察、定时观察或特定行为观察等方式,综合考察学生行为,了解学生在面对学习进步时产生的喜悦情绪,掌握学生在面对数学难题时所秉承的研究态度,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给出客观评价.教师在对学生作出评价时要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这样能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会多方注意,做好情绪调整,并正视数学难题.
总而言之,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需看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引导学生对数学学科知识产生浓厚兴趣,通过开展各类型数学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探索当中.学生从数学题目的求解中寻求数学知识规律,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提升的同时,学生在数学学科方面的综合素养也随之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