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广西粮食增产措施、扩散环境与空间分异*
——以《广西省粮食增产实施计划纲要》为中心

2023-01-05 07:41刘超建
农业考古 2022年6期
关键词:广西省粮食广西

刘超建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大片国土沦陷,造成了中国主要产粮区,如华北、江浙、两湖等地区沦为敌占区。大量难民、军队及工厂、高校西迁,使得抗战大后方粮食供应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重视西南、开发西南,增加粮食产量,以支撑严酷的战争局势成为当时有识之士的共识。广西作为抗战大后方,为抗战前线不但在提供大量的兵员、物质装备及维护国际援助道路的畅通等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而且在承担难民安置、军粮供应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增加粮食生产,保障军民粮食供应,广西省政府于1938至1943年间制订了6个年度的《粮食增产实施计划纲要》。这成为了粮食增产的重要动力,甚至出现了广西历史上农业发展的短暂繁荣[1](P121-128)。

一、《广西省粮食增产实施计划纲要》制订背景

广西地处中国西南部,因特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使得农业技术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直至20世纪30年代初期,新桂系曾采取了某些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恢复 和 发 展[2](P140),但 农 业 技 术 落 后 的 状 况 并 没 有得到实质性改变。

(一)农业技术的落后

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区,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农业气候和地理环境优越[3](P145),适合多种粮食作物的种植。距今10000年左右,广西已出现原始种植业,先民们初步掌握了开垦、松土、除草、收割等谷物生产技术[4](P354)。直至20世纪30年代初,粮食作物的耕作技术仍较为落后,沿用历代的撂荒或休耕、轮耕制。粗放的耕作技术,使得耕地复种指数与产量没有得到实质性提高。如桂西、桂西南等地区,因水利技术落后,常常受春旱、秋旱的影响,主要种植早玉米、晚水稻或早、晚两季玉米;桂北地区多是保持种植单季稻,水稻收获后再进行冬作的传统。但大多数地 区 仍 保 持 冬 泡 田 或 歇 耕 的 习 惯[4](P415)。这 在 长时期内使得广西地区粮食作物耕种技术较为落后,亩产量较低。

(二)耕地相对不足

广西地处极边,山多田少。从整体上看属于丘陵山区,小山岭绵亘错综、岩溶广布、平原狭小,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谚。再考虑到当时土地兼并严重,无地农民急剧增加。根据1933年薛暮桥对广西22县48村的调查统计,地主和富农占户数不到10%,却占有51.2%的耕地;贫农占比69.6%,却仅占耕地的20.8%[5](P16-18)。这使得本来耕地严重不足的广西农民,更是雪上加霜。本地粮食产量不足以养活当时的人口,粮食供需紧张。如三江县谷米不仅不能自给,每年反而从贵州、湖南大量输入[6](P391);20世纪30年代初,广西平均每年实际可供食用的粮食产量(包括杂粮)约6400万担,而全省共有人口1400余万,以每人年需粮食5担计,即年需粮食7000余万担,因此每年尚缺少粮食500—600万担[7]。根据当时生产力水平,养活1个农民需耕地约2亩[8](P69)。抗战时期,虽然广西省政府经过官垦、商垦、私垦等多种垦殖并举,不断扩大垦殖规模,至1940年,人均耕地从1910年的1.29亩增加到2.2亩[9](P193),然而,因土地兼并严重,且分布不均衡,实际情况并非仅用人均地亩来计算的那样。自耕农、半自耕农、佃农、贫农与雇农等约占总户数的97.2%,而他们多数是生活在人均水平线以下,使得耕地相对严重不足[10](P49-52)。地少人多的矛盾,使得农村阶级关系日趋紧张。

(三)人口的激增

历史时期的广西人口问题也引起了学者的探讨。唐凌通过对同、光时期广西人口问题的研究,认为该时期大量外籍人口迁入,给广西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重要影响[11](P297)。从目前现有人口资料来看,道光二十年至宣统三年(1840—1911),广西省人口特征是:1840—1850年间,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1851—1884年间因内乱之故,人口逐年减少;此后人口逐渐回升,至宣统三年(1911)达近900万[12](P19)。即1911年人口比1840年净增约134万,人口增长率约为2.47‰。70余年来,人口增长基本上没有大波动。1912年至1944年间,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的20年,人口净增长约为162万,人口增长率约为8.83‰;后一时期的12年,人口净增长约为419万,人口增长率约为32.42‰①。戈德华的统计为:“从1910年到1944年的34年间,广西人口由823万增至1572万,净增749万。”[9](P185)可见该时期的人口激增,并非自然增殖,很大程度上是因“抗战军兴,军民骤增”[13](P216)所致。广西省作为抗战大后方,涌入了大量的难民,致使广西人民生活用品,尤其是粮食面临着“供需失衡”的严峻局势。

(四)农业技术人员的到来

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中国重要的产粮区华北、华东、华中等相继沦陷,而沿海贸易完全被日军封锁,通过内外援争取粮食输入的渠道断绝。在粮食供应内外交困的局势之下,迫使国民政府不得不把农业经营的重点逐渐转向作为抗战大后方的四川、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并将其作为衣食所需的供应地,勉强维持抗战时期数额巨大的军民粮食供应[1](P121-128)。

广西作为民国政府和新桂系农业经营的重要区域之一,要想增加粮食供应,必须从提高农业技术、增加亩产量入手。内地沦陷,国内大量农业研究机构与技术人员云集广西,如南京中央农业试验所在柳州沙塘设立了中农所广西工作站,分为稻作、麦作、杂粮、病虫害、森林、土壤肥料等五个系,与广西农事试验场各系合署办公,开展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工作;国内许多著名的农业专家、教授也会集于沙塘[4](P355);水稻育种专家丁颖教授的水稻纯系育种的理论与方法,对当时广西 水 稻 育 种 及 增 产 具 有 重 要 的 影 响[4](P361);中 山大学农学院为广西农事试验场提供绿肥种子技术②,他们为广西粮食作物的增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粮食增产的技术措施

鉴于当时广西农业的实际情况,省政府一方面扩大粮食的种植面积;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农业技术与单产量,以增加粮食总产量,其中以提高农业技术为主要途径,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农业技术措施。

(一)良种水稻的推广

首先,自1938年起,广西各地逐渐推广良种水稻种植。至1943年,增种面积计达20余万亩,历年推广面积共达50余万亩。良种水稻平均较土种水稻增产10%至25%不等,即每亩增收60斤,则本年度推广良种面积约增产18万担③。1941年底,全省先后育成早禾1-14号、老禾1-6号、晚禾1-6号等26个优良稻种,并从福建、广东等地引进黑督4号、东莞白18号、白谷糯16号等4个品种,在临桂、阳朔等91个县进行试种与推广[4](P361)。

其次,扩大双季稻的种植。在“桂北传统单季稻种植区域推广双季稻的种植,较单季稻每亩约可增收稻谷200斤。桂北各县仍种单季稻,并于收获后种植泥豆或黄豆。为研究二者之优劣,曾于1941年在第一区农场作双季稻栽培实验,以探求其经济价值及适当配合早晚稻品种,并在临桂、兴安二县水源充足之单季稻区,选户示范或指导农户改种双季稻。暂定在每县扩大晚季稻栽培面积各1万亩,预计每亩较植单季稻增收稻谷1.5担,2万亩估可增收3万担”④。种植成功后,在桂北各县进行逐年推广,不断扩大晚季稻的种植面积。

最后,优良陆稻的推广与种植。“中部各县陆稻的分布甚广,唯多利用畲地栽培。因雨量分布不均造成产量不稳定。且在水源不足之高田,改种产丰质优之陆稻,倘逢雨泽不失丰收。即遇干旱,仍可得相当收获,故于1943年,曾列增种陆稻为粮食增产项目之一。定在修仁、蒙上等8县种植,平均各增种2000亩,预估增产稻谷24000担;下年度增加宜山、武宣、田阳、信都、义利、象县、河池等7县,共15县实施,其他本已栽种各县亦应广为宣传,劝导增种。各该县增种2000亩,故15县估共增种3万亩,每亩约可收谷150斤,共计增产稻谷45000担”③。

(二)玉米、小麦与杂粮的轮种

虽然广西省耕地不足,但荒山、滩涂较多,这就给玉米、甘薯等杂粮作物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环境。“玉米……惟天保山野遍种,以其实磨粉,可充一二个月的口粮”[14](卷12《舆地志五·物产》);“玉米,俗名苞谷,归顺山野遍种,以其实磨粉可充半年粮食。此地秋收后并不种麦,畲地更少,惟恃玉米一造……畲地种苞谷,收获较广,粮食必渐充足”[15](卷3《山川志·物产》)。1936年至1943年间,广西农事试验场范福仁就开始推广单交、杂交玉米的种植,并引进美国杂交玉米品种,增产幅度最高可达35%[4](P368);1941年,省政府开始在融江、柳江两河流以东新、旧各级桐场进行间作,其他各县利用垦地及隙地多量栽培。至1942年,栽培面积已达3966000余亩,增产量约达20余万担。次年,继续开展此项工作,据桂林市龙胜等91县市报告,共计栽培面积3754446亩③。玉米多利用垦荒地、村落田园、隙地及山场垦地栽培。“预计1943年,每县增种2000亩计,约可增种20万亩,亩收量以1担计,可增产20万担”③。

唐宋以来,小麦在桂北及桂东南等区域得以普遍种植。自1933年始,广西农事试验场与中央农业实验室合作,通过培育与引进优良品种予以推广[4](P373)。1942年,小麦种植面积增加至254000余亩⑤。此外还在全省推广冬作,如荞麦、木薯、油菜、豌豆、蚕豆等。“上年度(1942)冬作种植总面积已达1300万亩,预计今年增种200万亩。每亩以平均增产1担,计可增产1500万担”③。

甘薯为本省农家普遍栽培之物,且“四时可种,味甜,贫家常用充饥,亦可生食”[16](卷4《物产》)。据1940年统计,常年达270万亩,约占全境耕地面积的6%;年产量达13亿斤,在广西粮食产量中仅次于水稻而居第二位,约占全国番薯总产量的4%,在各省中占第七位[17](P67-68)。“1941年甘薯种植已扩充,且利用荒地种薯35000亩;1942年,全省栽培面积280余万亩;1943年,预计增种13万亩,增产65万担”③。

(三)近代农业技术的推广

广西省政府着手兴办农业试验场,引进、培育农作物良种和先进技术,开展农业科学技术试验研究,对广西农业科学技术的促进和发展起到了 重 要 作 用[18](P71),一 定 程 度 上 缓 解 了 当 时 粮 食供需失衡的状况。

1.中耕器与土壤改良

广西耕地由旱田和水田组成,且梯田、坡地所占比重较大,土壤有机质及磷、钾等有用矿物元素含量低,而且多数土层浅薄,耕地较为贫瘠[3](P16)。而传统中耕多用足踩,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了单位面积产量。“值此抗战期间,人力缺乏之际,亟应提倡利用简便中耕器,以增效率。1943年,曾仿造两种水田中耕器各三十具,分发宜山、柳城、临桂推广实验县试用,结果尚佳。本年(1943)委托桂林君武机械厂仿造中耕器1000架,拟在临桂、柳城、宜山等20县进行推广使用”③。

使用厩肥、绿肥已成为广西传统的土壤改良措施。民国初年,针对酸性土壤,采用了碱性石灰进行中和改良。1931年后,在土壤调查与改良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科学施肥的标准。推广绿肥、合理轮作、改良耕作农具,实施排灌工程[4](P419),这些措施使耕地土质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2.除虫器械及农药的使用

抗战时期,沦陷区一些著名的植保专家、教授云集柳州沙塘,先后针对稻螟虫、稻苞虫、稻瘿蚊,玉米的铁甲虫、黑穗病、象鼻虫、叶斑病、玉米螟等主要粮食作物虫害进行了实验研究,制取了多种除虫器械与杀虫剂,具有效果好、无药害、成本低等特点[4](P427)。1938年8—9月间稻苞虫盛发,猖獗异常,报灾者达45县之多。因缺乏船梳工具而未及防治者有337000亩,损失谷量约73万担。针对此种情况,在提高效能的基础上,将船梳改造成为梳虫器,在45个县内进行推广。“南宁于1940年秋虫害发生,尚轻,仅于柳城一县发生,甚剧,计防治稻田4098亩,挽回损失二成半;1941年春,广西西北部地区亢旱异常,秋季虫害大发,合计柳江等10县防治45824亩,挽回稻谷损失达32074担。1942年,稻苞虫发生甚少,除少数县份外,实无须防治,合计全县等9县共防治6599亩,挽回损失达7918担”⑤。对其他虫害,采取布袋驱之、火光诱杀、鸭啄、滴油等驱除方法。除利用各种传统驱除虫器械外,还制取或引进各种杀虫剂,如波尔多液、砒酸钙、硫酸铜、六六六、DDT等,并利用单管喷雾器,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有机肥与化肥的施用

农家肥作为粮食增产的主要肥源,历史悠久。一般都是经过堆沤腐熟,作为基肥或追肥施用。自1938年以来,广西推行肥料增给以达到粮食增产目的。根据《广西省三十二年度粮食增产实施计划纲要》,就有机肥料的种类、施肥面积计及预期增产效果等状况,列为表1。

根据表1可知,通过有机肥的推广与增给结果,1943年度粮食增产总量达1174000担,增产效果十分明显。因此,督导有机肥的增给成为农业部门的重要工作。广西农事试验场肥料专业主任戴弘均为改良土壤、增进耕地肥力起见,曾先后制订《广西省提倡堆肥办法纲要》及《二十八、二十九年度实施办法》,通过特约示范农户的方式,在全省进行推广。1941年,鉴于堆肥增产的实际效果,开始在各乡村强制推行,每户每年需堆肥6000斤或300立方尺,每亩施用1000斤。每户所建堆肥场或圈舍,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⑥,以此鼓励堆肥的增给。总体来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化学肥料于光绪三十年(1904)传入中国,1942年,进口量约为2000公斤左右,主要品种是硫酸铵,多用于追肥,但不占主要地位。自1935年起,省政府在南宁、梧州、桂林建立骨粉厂,以骨粉代替磷肥。1943年骨粉的使用推广到临桂等32个县,每年用量45万公斤,是当时主要的磷肥品种[4](P423)。

表1民国32年(1943)广西省有机肥施用情况统计

表2民国二十八年(1939)至三十二年(1943)预防积谷损耗情况统计

4.预防积谷的损耗

预防虫害、鼠耗等,使储粮不受到损失,亦是当时政府工作之一,为此,制订了《储粮损耗防止方法》。1939年 至1942年间,按照防热、防火、防鼠、通风、密闭等标准建立各级仓库,对储粮进行管理。如推陈换新,利用药剂熏蒸与石灰及草木灰混合粉末等防治虫害发生,使用捕鼠器及毒饵捕杀鼠类,以防治积谷损耗。1939至1943年间预防积谷损耗的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自1938年省政府开始注重积谷虫害的防治。此后每年都要训练一定数量的防治积谷损耗的技术人员,到桂林等48县进行指导。并派仓库、害虫等专业督导员分赴各县实施督导,对防治积谷损失取得了较好效果。

5.牛疫、牛瘟的防治

传统农业是人类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以铁、木制农具为主,以人、畜力作为动力,实行手工劳作[19](P105-108)。抗战时期,畜力在广西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兽疫防治亦得到了政府重视,尤其是牛疫、牛瘟的防治,政府对其防治亦是不遗余力。1941年发生牛瘟县份计有陆川等65县,前后共发生112次。其中,因情报传递迟滞、交通梗阻或匿而不报未及防治者,死亡牛只共2783头。但在防治期间患病牛只1427头,经血清注射而获痊愈者达821头,不治死亡者606头,死亡数约占患病数的40%,经菌苗预防注射得免传染者9581头。1943年发生牛瘟县份有龙胜、北流等81县,共发生100次。防治前死亡者4667头,防治期中患病者729头,因注射血清而痊愈者450头,不治死亡者279头,死亡数约占患病数的38%,注射菌苗而免传染之牛只共8004头,共用血清208900毫升,菌苗282350毫升;截止到1943年9月底,发生县份有桂平、靖西等25县,先后共发生71次,未防治前死亡2810头,防治期中患病696头,血清治愈385头,不治死亡311头,死亡数约占患病牛数的44%,注射菌苗而免传染之牛只5365头③。针对当时牛疫、牛瘟发生,广西家畜保育所按照预定数量制备血清与菌苗,分发各县。政府不但培训了大量的兽疫防治人员,到各乡村积极从事宣传预防知识,而且建立了兽疫情报网,令各县市切实加强情报组织,“俾兽疫发生时,得以迅速情报。由于措施得力,1943年,预计治疗瘟牛1200头,预防牛瘟,注射牛只6610头,为本年度内防治成果,仅以六成计,可减少耕牛4686头之死亡。每头价值以国币3000元计,可减少损失14058000元;对应于耕种关系,以每头牛负担耕地25亩计,可保持或增加117150亩;耕地之生产,则可增产稻谷70290担”③。

三、种植技术扩散环境

抗战时期,从粮食增产所采取的措施来看,粮食作物的种植技术由传统农业逐步向近代化农业进行过渡,且在某些方面具备了近代化农业特征。如垦殖公司与各种官办试种场,共有打稻机1012台、玉米脱粒机100台、水田中耕机61台、拖拉机10台[9](P107)。民国政府在抗战后方提高粮食增产技术的同时,也促成了农作物种植技术扩散环境的形成。农业技术扩散是一个由技术源、技术受众(农户和企业)以及扩散环境所组成的复杂系统。农业技术扩散环境是一个多维的时空综合体,为一定时空条件下影响农业技术空间扩散的各种外部因素的总和,具有异质性、动态性、区域性和系统性等特征[20](P656-661)。通过梳理1938至1943年间制订的《广西省粮食增产实施计划纲要》可知,在其实施过程中形成了农业技术扩散的完整系统。

(一)农业技术源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广西巡抚林绍年派员赴日本考察农业,访聘技师。两年后在桂林创办了广西农林试验场,引进优良作物品种,开展水稻、肥料、大豆、花生及造林等多种项目的实验;并开设农林讲习所,培训农业人才,这是广西历史上第一个农业科学研究机构[21](P196)。1920年,广西省政府在南宁设立广西农业试验场,后因政局动乱而陷于停顿。1926年得以恢复,并改名为南宁农林试验场,次年10月迁至柳州,并将柳江农林试验场并入,改称为“广西实业院”,专门从事农业科学技术试验研究。抗战爆发后,“全力发展农业经济,奖励合作,调剂粮食并开垦荒地,疏通水利”成为民国政府经营抗战大后方的中心工作。1935年,在柳州沙塘成立了广西农事试验场,并设南宁、桂平、龙州、宜山、桂林稻作实验分场。两年后,广西大学农学院由梧州迁往柳州。1938年,南京中央农业试验所在沙塘设中农所广西工作站,分稻作、麦作、杂粮、病虫害、森林、土壤肥料等5个系[4](P354-355),开展农业科研工作。随着内地高校西迁,国内许多著名的农业专家、教授,如杨丰年、莫炳权、丁颖、范福仁等会集于柳州沙塘,开展了水稻、玉米、花生、烟草、土肥、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研究项目。此外,中山大学农学院、浙江农学院等也给予农业科学技术上的支持与指导⑦。柳州沙塘遂成为广西农业科学研究中心,作为广西农业技术源,不断进行技术扩散。

(二)技术受众

农业科研机构的设立,极大推动了科技与农业实践的结合。抗战时期,广西省作为国民政府农业经营的重点省份之一,农业科技与实践不但得到了有效的结合,而且取得了较好效果。如培育出的优良水稻中桂马房籼、早禾3-4号等,并在省农业管理处督导下,推广至临桂、阳朔、岑溪、藤县、桂平、贵县、迁江、兴业、邕宁、贺县等30个县,种植面积达30余万亩。且在邕宁、桂平、宾阳、兴安、修仁、来宾、武宣等县进行精密与扩大试种③。研制成植物杀虫剂农药——毒鱼藤,在全省防治稻苞虫、三化螟、铁甲虫、象鼻虫等虫害中得到广泛应用,且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4](P355)。此外,培养了兽疫、防治积谷损耗、堆肥等大量科技人员。他们亲自到示范区、强制推行区等进行督导、宣传,亲力亲为,为广西粮食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随着技术改进与提高,广西民众不但成为技术变革的受益者,而且亦成为新技术的主动接受者。

(三)技术扩散环境

任何一项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扩散,都要考虑到它的适应环境与实施区域,《广西省粮食增产计划实施纲要》中也注意到了该问题。如培育出的早、晚稻优良品种,主要针对种植单季稻的桂北地区进行推广。“临桂、兴安、阳朔等县之单季稻区选户示范或指导农户改种双季稻,以探求其推广价值与范围”,⑧而培育的中稻优良品种在海拔较高的资源、三江、金秀、南丹、隆林、凌云、乐业等7县进行推广。优质丰产之陆稻是在雨水不足且分布不均匀的桂中各县进行推广,如修仁、来宾等8县;玉米是在荒地、坡地较多的“中部、东北、西北、西南各区荒地较多之县份,应从各县公垦及人民私垦各方面劝导,利用隙地多种”⑨。甘薯除在荒地、坡地较多的地区推广外,还在单季稻种植区进行推广,如灌阳、资源、来宾等县④。肥料增给工作,虽在全省进行推广,但根据肥料增给的种类不同,其实施增给区域亦有差异。如冬季绿肥推广区域重在桂北、桂东北等冬作种植区域;夏季绿肥、人粪尿、堆肥、骨肥等,则重在桂东、桂东南、桂西南、桂南等雨量充沛、土壤肥力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③。

四、粮食增产的空间分异

空间分异是一个经典的地理学理论,实质是突出差别、差异。一般是按照气候与生物特征,通常分为地带性、区域性、地方性、局部性等若干级别[22](P618-626)。通过对《广西省粮食增产实施计划纲要》的梳理可以看出,无论是粮食作物种类,还是农业技术推广实施区域等,都存在较大的空间分异性。而这种空间分异的存在,与广西省的区域自然环境存在紧密联系。根据各种资料记载,并结合广西省各区域的不同特点,以水稻、玉米作为划分其空间分异的标准,可以将广西省分为五个不同区域:桂南双季稻区,日照、雨水充足,灌溉条件较好,水田所占比重较大;桂中陆稻区,雨量分布不均匀,产量不稳定;桂北单、双季稻混作区;资源、三江等7县高寒中稻区,海拔大概在800—900米之间的区域;桂西早、晚双季玉米区,因雨水充足,但造成耕地肥力流失较为严重,土壤贫瘠⑩。因为各区域之间存在着空间分异性,《广西省粮食增产实施计划纲要》实施过程中,针对不同区域,其在粮食增产投入、粮食产出及农村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措施及达到的水平存在差别。

(一)粮食增产投入水平

除上述水稻优良品种的推广区域有着明显不同外,其技术上的投入也存在差异,如稻田中耕器的推广。一般来说,耕地的深浅,对作物亩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中耕器可以加深耕地的深度,有利于水稻亩产量的提高。而中耕器的推广,主要在桂东与桂中,如临桂、柳城、宜山、贵县、桂平、邕宁、苍梧、玉林、贺县、兴安、全县、灵川、阳朔、荔浦、平乐、恭城、永福、柳江、修仁等20县;由船梳改制而成的梳虫器及杀虫剂、单管喷雾器等多是先在桂东、桂东北地区推广使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也是以桂东为主。而在桂西地区,则因土壤贫瘠、荒地较多,除推广早、晚两季玉米、甘薯、木薯等高产作物的种植外,政府加大了夏季绿肥、堆肥、厩肥的施用,以便改良土壤,恢复和增加耕地的肥力;而对于荒地的垦殖,则以桂西地区为重要的开发区域。综合来看,各年度《粮食增产实施计划纲要》中对桂东北、桂东等地区属于高水平农业投入,而桂西、桂西北等区域则处于农业投入低水平状态。此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各区域之间粮食发展的基础不同,所以对粮食增产的投入力度、强度也有所差别。

(二)粮食增产水平

《广西省粮食增产实施计划纲要》实施过程中,从粮食增产效果来看,其增长数量呈现出自桂东、桂中、桂西逐渐递减的态势。通过6个年度增产额进行计算,3个地区粮食增产指数分别为0.38、0.35、0.27;而从年度粮食增产指数来看,3个区域之间的差异不断缩小,如1938年度粮食增产指数分别约为0.42、0.36、0.22;而1942年度则分别约为0.36、0.34、0.30③。这主要与因为桂西地区地广人稀,荒地较多,移民增加,垦殖规模不断扩大,双季稻、甘薯、木薯等高产作物的推广与种植密切相关。这种空间分异性,反映了广西省各地区粮食产出水平具有明显规律性特征,这主要是由各区域不同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农业投入水平等而形成的。如桂西地区石漠化较为严重[23](P5-7),因而不能大规模地深度垦殖,是制约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农村社会发展水平

桂东东靠广东,北依湖南,农村人口以汉族为主;桂西南、桂西北分别与越南接壤,紧邻贵州、云南,农村人口以壮、瑶等民族为主。由于长期的、多方面的历史因素,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呈现出桂东—桂中—桂西递减的态势。这说明了农村社会的发展由高水平区不断向低水平区进行辐射的特征。同时,这种空间分异性多是由于移民、各项基础设施、农业技术研究的支撑、人口结构与产业化水平等多方面的差异而形成的农业发展模式。总之,抗战时期,广西各级政府在落实各年度粮食增产实施计划的过程中,粮食增产的投入与产出以及农村社会的发展,甚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在不同地域的集聚格局已基本形成[24](P213-226)。如何打破农业发展的传统模式,这也是我们今后所要关注的现实问题。

五、结语

通过对《广西省粮食增产实施计划纲要》的分析,可知民国政府及新桂系对广西省粮食增产方面做出的种种努力。但由于1938年9月日军对桂南地区的侵略,并导致南宁地区的沦陷,直至1940年11月才得以收复;1944年9月日军发动了桂柳会战。日军两次发动对广西的侵略,八桂大地部分地域遭到沦陷,使得《粮食增产实施计划纲要》的实施时断时续。因此,对1938年至1943年间制订的6个年度的《粮食增产实施计划纲要》所取得的效果,我们要结合当时的形势,才能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首先,农业研究机构的设置为广西在优良作物品种培育、病虫害与兽疫的防治等方面培养了大批的技术人员。从技术源至技术受众再到技术环境扩散,形成了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系统,为广西农业由传统向近代化过渡奠定了基础;其次,为解决当时军粮与民众生活之需以及对抗战胜利起到了一定作用;最后,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区域作物种植结构与民众传统的饮食习惯,但总体上并没有改变区域传统农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及对传统路径的依赖。

注释:

①根据《广西年鉴》第3回(上),广西印刷厂,1944年版,第154-156页人口数据计算。

②《广西农事试验场关于请汇付绿肥种款一事的函》(1941年12月16日),现藏于广东省档案馆,档案号:020-004-414-040-041。

③《广西省三十二年度粮食增产实施计划纲要》(1943年2月),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档案号:N020-0003-0013-0006。

④《广西省三十年度粮食增产实施计划纲要》(1941年2月),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档案号:N020-0003-0013-0004。

⑤《广西省三十一年度粮食增产实施计划纲要》(1942年2月),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档案号:N020-0003-0013-0005。

⑥《颁发本年度堆肥实施办法》(1941年3月),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档案号:L003-0022-0003-0006。

⑦参见廖振钧《广西农业科技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7—88页。

⑧《广西省二十八年度粮食增产实施计划纲要》(1939年2月),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档案号:N020-0003-0013-0002。

⑨《广西省二十九年度粮食增产实施计划纲要》(1940年2月),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档案号:N020-0003-0013-0003。

⑩参见戈德华等《广西农业经济史稿》,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51-176页。

猜你喜欢
广西省粮食广西
广西贵港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绿色生态经济的减贫效果研究
绿色生态经济的减贫效果研究
我的粮食梦
贵港市水果产业在我国的地位及发展规划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