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智能养老服务的实践研究

2023-01-05 17:13陈祺王宇一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养老老年人互联网+

陈祺,王宇一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021)

0 引言

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养老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发展和平衡的重要杠杆之一,如何在信息时代有效借助现代手段解决养老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互联网的发展为各行各业的优化和转型都带来了机遇,新型的养老模式也需要依托互联网来开展[1-2]。

首先通过将“互联网+”和养老服务深度融合,有利于推动养老服务质量的提升,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养老服务之中,使各方资源的配置更加优化、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都能够有所提升[3]。同时“互联网+”技术还能够为“智慧养老”搭建新的服务平台,在满足养老需求的同时,能够使养老服务更加便捷、简单[4]。“互联网+”智能养老服务相较于传统的养老方式而言,服务内容更加全面,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也更有保障,极大地提高了老年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其次,开展“互联网+”智能养老服务有利于推动养老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就目前来看,政府对于养老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审批流程和资料办理方面,都在不断地简化和提速,尤其是在提高补贴的细节化、标准化、拓展监督管理渠道方面。本文对当前“互联网+”智能养老服务的新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以此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意见,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开展。

最后,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有利于推动老龄化社会治理方式的现代化。通过对老年人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和高效对接,不难发现,新型的养老模式,势必会激发养老市场的新活力,对于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率和推动治理方式的现代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互联网”智能养老服务开展的有力因素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少子化、空巢化、未富先老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候鸟养老”、以房养老、异地养老等养老模式层出不穷,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家庭的养老方式仍然以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等传统的养老方式为主。但随着社会经济和家庭架构的不断变化,养老成本过高和养老服务供需不匹配问题日渐严重。因而在“互联网+”背景下,国家所制定的养老措施和经济水平的提高都为新型养老方式提供了有力条件。

1.1 政策因素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是我国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新的养老措施。“互联网+”智能养老服务的推广,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2017年,由多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文件,更是提出了要培育智慧健康的新兴产业和新型养老模式,这也说明了政府和各部门对智能养老服务模式的重视程度,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满足老年人日益多样化的养老需求,政策支持将为智能养老服务的发展保驾护航[5-7]。

1.2 经济因素

智能养老服务的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经济支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新经济体。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能够实现稳定的可持续性增长。这一稳定的经济环境也为智能养老服务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条件。除此之外,服务对象也是影响智能养老服务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广大居民对于智能养老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也为“互联网+”智能养老服务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8]。

1.3 社会因素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50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会占到总人口的34.1%,这也意味着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我国将会面临着巨大的养老压力,对于“互联网+”智能养老服务的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通过不断提高专职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来满足当前养老服务的个性化需求。

1.4 技术因素

在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之下,对于智能养老服务的相关研发产品和服务能力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尤其是在“互联网+”背景下,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网络成本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全国范围内的光纤覆盖范围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智能化应用广度也在不断拓展。而这些条件的提高无疑为智能养老服务模式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使互联网技术的覆盖范围越来越高,人们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因此,对于智能养老服务模式的探索也进入了新阶段,例如“一键通服务”“虚拟养老院”“网上敬老院”等新型智能养老信息化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纷纷露出了头。

2 “互联网+”智能养老服务实践困境的成因

2.1 行业标准体系不完善

一个行业想要蓬勃发展势必要先建立比较完善的行业体系标准,这既是对该行业的约束,也是对该行业发展的正确引导。“互联网+”智能养老作为新兴产业,对智能养老设施标准、人员素质、服务质量的考核标准以及服务机构的考核标准等都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行业标准体系[9]。这主要是由于“互联网+”智能养老服务仍然处于发展摸索阶段,还未形成一套标准的养老模式和养老体系,因此对于行业的部分组成结构无法提出确切的要求。

2.2 政策机制的不健全

“互联网+”智能养老服务兴起时间较晚,发展过程较短,在这一过程中,虽然颁布了相应的政策制度,但仍然存在部分问题。一是政府在建立相关制度时,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和信息安全保障机制;二是缺乏政府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3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智能养老服务的实践途径

3.1 建立养老信息大数据中心,逐步开放养老方面的公共数据

随着大数据养老服务模式的开展,数据成为智能服务和养老之间的重要桥梁,通过挖掘和分析相关数据来构建大数据的层级结构,从而推进政府在智能养老服务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并促进相关民间投资产业积极加入智能养老服务产业之中。

通过大数据建立与完善养老体系,借助于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对养老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从而为智能养老提供更加精准和舒适的服务。在这一智能养老体系的建立中,不仅能够充分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同时还能极大地促进智能养老产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智能养老服务模式的开展,需要社区、社会和政府等多方平台力量的共同配合与共同协作,才能够创造出合理的实践方法,不断优化,充分发挥“互联网+”智能养老服务体系的作用,使“互联网+”和智能养老体系的结合更加紧密[10]。

3.2 打破资源壁垒,构建智能化的社区型医养结合平台

建立智能化的社区医养结合平台,需要将社区卫生中心作为连接点,加强社区卫生中心和所在地区的养老服务、医疗机构的合作,共同组织相关医护人员定期定时为社区内的老年人进行巡视和诊断。同时以大数据作为支撑,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收集和分析社区内的老年人健康数据,来构建大数据平台,将所收集到的信息以及身体条件,生活条件等内容纳入平台之中,充分保障老年人的生活需要和养老需求。在此基础上,构建社区型医养平台还需要为老年人提供就诊和向更好的医疗机构转诊开辟快捷通道。

就当前各个社区的养老实际情况来看,搭建健康养老信息处理平台不能仅仅是收集老年人的相关信息和健康数据,尤其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如果那样做,容易出现信息平台不健全和信息不互通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本身所收集到的基本信息、健康信息和亲属信息只能作为最基本的参考信息存在,是全国各地开展智能养老服务体系的基本,但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就需要社区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增加相应的数据信息库。其次所收集到的信息库并不仅仅要用于社区的智能养老服务,还需要将这些信息和社保、财政、人力资源、医疗机构等相关部门共享和互通,才能够构建完整的智能型养老服务体系。

3.3 利用大数据技术,面向“医护,电商”专业大学生,提供实训平台

社区智能养老服务的正常运作离不开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只有各个部门有条不紊地开展相关工作,才能够保证社区智能养老服务的有效开展,才能够保证社区内的老人享受到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目前,智能型养老服务机构可以分为七个部门,分别是财务部、医护部、人事部、应急部、网络运营部、餐饮部以及后勤部。这些部门通过合理的分工协作,来保证养老服务的顺利开展。

财务部顾名思义就是记录和管理社区智能养老服务机构日常经营费用、机构经营的资金来源和运营中的收支比例。

人事部主要是用来管理机构人员的任用和罢免,通过对社区人员的合理分配,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避免出现人力资源浪费的情况。

医护部门是智能型养老服务机构组成中的重要部门之一,主要负责为社区内的老人提供相关的保健和康复训练等,既能够实现老年人居家看病的需求,同时还能够极大地减轻老年人看病所需要的开销,使社区内的老年人都能够获得最贴心的服务。

网络运营部门就是智能型养老服务机构的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对相关的数据中心、物联网传感中心、自媒体公众号、智能养老APP以及调度服务中心等相关信息化设施及平台进行日常的维护和运营。

应急部门主要是针对社区内可能出现的老年人突发疾病的情况而设计的,随着社区内养老人员的不断增加,应急部门需要在做好老年人患病记录的同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并及时找出解决措施和应对方式,避免问题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餐饮部门和医护部门的设置都是为了能够维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而这主要通过聘用营养师的方式来展开,营养师为老人搭配均衡的饮食,并对特定的老人提供相应的康复饮食,协助医护部门更快地帮助老人恢复健康。

后勤部门主要是对智能型养老服务机构的日常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例如水、电、电器以及门窗、床的管理和维护,还包括相应的卫生保洁,做好一切后勤保障工作。

只有合理地分配工作人员和工作任务,才能够确保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才能够保障老年人智能养老服务的质量,才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智能养老服务的经营成本,才能够提高智能养老服务的经营效率。

但就目前来看,智能养老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问题仍然较为普遍,尤其是缺乏专业人才,以及从业人员年龄过高、从业人员素质低的问题。因此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在高校开设相应的专业,加大对专业护理人员的培养力度,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护理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具备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此来提高智能养老服务机构的准入门槛,另外养老机构和学校也需要开展实训联动,通过实践场景锻炼和提高服务能力。其次,大部分专业学生流失的根本问题在于薪资待遇较低,因此调整薪资结构,提高薪资待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式。除此之外,对于已经从业的相关人员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从而从根本上改善服务质量。最后,要不断加强对智能型养老服务的宣传力度,推广并强调这一养老方式的重要性,支持和鼓励社会志愿者参加,使更多的有志之士能够投身到智能养老服务之中。

3.4 开展差异化服务和个性化定制

加强互联网技术和养老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开展差异化服务和个性化定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要通过运用互联网思维来不断优化相关的智能养老设施和养老产品,提高养老产品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二是要对所收集到的大数据信息进行汇总,并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详细的了解,同时不定期进行老年人养老服务的满意度调查,这既能够了解老年人的服务偏好,也能够知晓老年人的支付能力,从而提供更加适宜的服务;

三是要加强线上线下的融合。只有实现线上线下的资源结合,才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即线上服务资源,线下工作落实,线上线下结合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4 结语

“互联网+”智能养老服务体系已经成为未来养老服务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不断加强互联网技术和养老服务行业的深度融合、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创新发展具有实用性的智能养老产品、加强数据信息安全管理、加快优惠政策的落实等方式来促进“互联网+”智能养老体系的发展,从而更好地为老年人的生活服务,营造良好的养老环境,使老年人能够“老有所乐,老有所依”。

猜你喜欢
养老老年人互联网+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养老生活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