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学界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的文献回顾与思考

2023-01-05 17:14黄德雄黄德英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学界交融民族

黄德雄 黄德英

(1.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2.右江民族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3.广西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引言

在2010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首次提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一理念成为我国指导开展民族工作提供了一个重要范式,也在学界引起了关注,成为理论界和学界讨论的热点,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在理论界和学界掀起了研究浪潮,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2021年8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1]习近平同志的此次重要讲话站在新时代背景下高瞻远瞩地指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坚守的方向,这不仅可以学界为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指导,进一步明确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深化方向,还可以为解决新时代民族工作相关问题提供实践上的工作思路。笔者通过借助中国知网CNKI和维普等平台运用关键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行搜索,梳理中国知网和维普等平台相关论文,学界围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综述不多,因而仍然有必要通过详细梳理、分析和总结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相关文献,以期为进一步推进相关研究提供方法论镜鉴。

一、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来源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学者们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进程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理论来源。如高永久、赵志远认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凝聚与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体系,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始终要遵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则和丰富理论内涵,并且进一步在实践工作中扬弃[2]。学界围绕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其他理论、社会心理学视角进行探析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来源。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角的研究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角来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进行相关研究。赵心宪在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基础之上,他指出日常生活中“接地气”的交往功能的重要性,以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交往”落脚点来进行阐释[3]。张涛在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视域基础上探讨了社会生活中的生产关系是在交往中形成的,这种交往的方式上具体表现在人们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竞争与协调;交往囊括自然、他人与自我具体对象;交往包含了生产、生活、语言内容、精神等具体内容;交往具有开放的、动态的、多维的特征[4]。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视角的研究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视角来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进行相关研究。学者杨须爱指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对马克思主义融合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有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概念体系[5]。张云、张付新指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6]。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其他理论视角的研究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其他理论视角来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进行相关研究。譬如中央民族大学金炳镐、肖锐和毕跃光围绕唯物史观视域进行分析阐释,他们认为民族交往是民族间的接触和互动、相互交流往来的过程,有利于进一步协调民族间的关系,是推动民族关系互动以及整合的过程,也是民族生存和民族发展的一种方式。[7](66-69)明浩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视域指出进行阐述,无论何时,几乎所有的“交融”都不是单一方向的互动过程,而是充满辩证法的两个方向的互动过程。交流交往交融不仅有的“合”的一面,也有彼此相识、相动和相认的“分”的一面。尽管呈现出分分合合,但始终是同一历史过程中具有辩证的两面[8]。

(四)关于社会心理学视角的研究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来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行相关研究。如学者李静从心理学角度进行阐释分析,交往交流交融是不同民族在文化接触、文化碰撞、文化选择、文化心理相融等方面产生的同化、顺应和吸收等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9]。姜永志等人指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是基于民族交往心理的基础上,民族成员采用一定的文化适应方法所进行的群际之间相互接触和社会互动过程,从而引起民族认知、民族情感和民族行为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10]。万明钢围绕心理学家提出的接触假设理论进行分析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某些条件下,相关某些条件包含地位平等、亲密的接触、团体内部合作并且有成功的机会,团体内部存在支持平等的规范。通过接触减少偏见会经历不同的心理阶段,接触可以减少偏见的心理机制是民族之间不同群体的接触,增加对外群体的了解,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并不是把少数民族“融”没了, 而是让每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各民族共有、共建和共享[11]。这种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在事实上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简化为当下社会团体合作现象去认识。他还认为交往能够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有社会心理学研究根源的,“人类有和其他人建立关系的内在动机,有亲近他人的需求,即以一种友善合作的方式与他人交往的需求”,这也得到了心理学家们的普遍认可,交往会让各民族之间彼此发现和了解差异,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能够改变持有的民族本质论信念,弱化不同民族间的边界意识,对外群体持有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得以改变,进一步形成积极的交往意愿[12]。

从以上这些阐释逻辑不难发现,学界对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来源讨论颇为热烈,但是缺乏文化渊源和文化动力的探讨,缺乏对历届领导人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论述和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积累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智慧的充分吸收,亟需夯实历史根基,尚待学界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并加以完善,以期充实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来源的研究。

二、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涵要义的研究

内涵是进行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厘清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下简称三交)的内涵界定有利于加深对学界研究成果的把握。综合学界的已有成果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学界尚未对“三交”的内涵达成共识,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解读,截止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学者指出:‘三交’理念自2010年提出以来, 学界就围绕解读其相关的内涵产生了比较激烈的争论。[5]”通过梳理文献,学者们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要义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理论成果,学者们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内涵要义。

(一)词源定义说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一个完整的的有机整体,学者们围绕其词源定义对其进行梳理和阐释。学者主要观点如下:

如陈丽明指出民族交往的释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交往释义包括交流交往交融,狭义的交往指的是民族成员、民族之间的互动交往;民族交流指的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的频繁交往过程,在这个交往过程当中互通有无,相互学习,相互影响,推动交往双方主体的一系列变化,民族交流是对民族交往内涵进一步提升和深化;民族交融指的是民族之间边界模糊,在深层次的民族交往和民族交流后的趋同现象,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此外也体现了民族互嵌和民族共生的和谐状态[13]。彭谦、李晓婉认为交融指的是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在相互尊重差异, 相互包容多样的基础上民族交往过程的一个体现[14]。阿依古力·依明认为民族交往的释义是指两个以上民族主体具有主动接触意愿经过不间断的相互影响、彼此作用的沟通互动过程。民族交流的释义是指民族平等、相互尊重的民族交往基础上的一种交互行为和表现形式;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之间经过长时间的交流交往,在语言文字、民族心理等方面相互学习长处,弥补不足之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得以不断深入和拓展,并进一步趋向相互接近并且相互认同的稳定状态和过程[15]。韦民和米广弘提出民族交往是指民族间的互动与往来及关系的协调;民族交流的定义是指经济视域、政治视域、文化视域、社会视域的交流;而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交往和交流的基础之上而后形成的稳定状态的过程[16]。然而有学者指出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交融不等于融合。王希恩指出正确认识交融的词源含义是正确认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的关键,他指出“交融”和“融合”两者之间的含义有所区别,“交融”仅仅强调相互接纳、吸收、包容和认同,然而作为“融合”的进行时态或过程,不是结果[17]。同时,肖照清亦指出民族交融与民族融合两个词语含义的区别,民族交融强调的是随时随地都在进行状态,是对过程的强调;民族融合是完成时的状态,要经过漫长时间才可以实现,是对结果的强调[18]。学界对民族交融有着不同和看法,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民族交融不等于民族融合,值得注意的是,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其相关内涵,缺少任何一个词语均不能构成紧密联系的线性系统。

(二)逻辑关系说

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民族交往、民族交流、民族交融三者的逻辑关系进行内涵界定。主要有“形神关系说”和“递进关系说”。

一方面是“形神关系说”。如学者金炳镐认为民族交往、民族交流和民族交融分别是形式、内容和本质的关系,即民族交往是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民族交往作为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方式;民族交流是民族交往的实在内容;民族交融则是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交往交流的内在本质要求[7]。韦民、米广弘指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一个整体,民族交往是形式和基础,民族交流是内容和拓展,民族交融是本质和目的[16]。

另一方面是“递进关系说”。陈宗荣等人指出民族交往、民族交流、民族交融这三个层面是呈现出从低级到高级依次递进的一种关系。他分别定义了三者内涵。民族交往是较低浅层次的初级阶段生存性来往的交往过程;民族交流指的是相对较高的文化空间层次互动的交往过程;民族交融是经过了交往交流的基础上,获得更高阶段的心理层面逐渐形成地更大的民族共同体交往过程[19]。张文晓认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渐次递进的关系;民族交流指的是民族之间在平等为前提和基础之上以互利互惠为目的,以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的交流为内容,自发自愿地相互呈现和互通的过程,是民族交往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的过程。民族交融是民族之间通过长时间的共处,文化上彼此认同,情感上相互接近,共同性因素不断增多的过程,是民族交往交流的目的和本质要求[20]。张大卫从《汉语大词典》中的民族间交流的释义界定民族交流,要厘清交往、交流、交融的递进关系,他认为民族交往是民族之间初级阶段的往来,交往内容相对单一,频率低,波及面窄;民族交流是民族之间较高阶段的交往,交往内容相对丰富,频率较高,波及面广;民族交融是建立在民族间交往交流的前提,经过长时间接近了解、相互学习和相互认同,民族特征逐渐趋同,民族边界趋于模糊,逐渐成为一个更大的民族共同体的过程[21]。马瑞雪,李建军等人认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呈现出层级递进的逻辑关系结构,即民族交往是初步、基础的交流交融;民族交流是较深层、具有正向的交往交融;民族交融是零距离、入心的交往交流,存在一定的时空逻辑和动力机制[22]。吴孝刚认为交往作为基础性的第一步,只有通过互动发生了具体的交往,不同民族之间才可能会有进一步打破隔膜,增进了解的可能,进而才能够实现交融;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所下的定义,交融”在本质上指的是社会当中不同部分结合为统一和协调的过程及结果[23]。

(三)文化视角说

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文化视角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出内涵界定,主要从文化涵化理论、文化认同、文化变迁对内涵进行解读。如学者杜鹃提出以文化涵化理论视角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行探讨,认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民族关系之发展过程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形成过程中民族关系共性因素增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把民族自身文化“融”没了,而是吸收了各民族传统文化中优秀精华部分,被各族人民共同接受和共同欣赏[24]。此外,有学者认为可以基于文化认同视域探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譬如左兰、孙秀玲提出文化认同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目标存在一致性,民族之间交往交流的文化交融,是使得民族文化得以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民族交融最为直观的一种表现[25]。梁云、管秀廷通过以呼伦贝尔的俄罗斯族举例子,从文化变迁的视域探讨了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指出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独有的文化特色,它们的文化都会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时俱进,呼伦贝尔地区的俄罗斯族文化特征和文化变迁就是俄罗斯族与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必然结果,她们还指出民族的交往,其本质上就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这种文化交流包括物质层面的文化、精神层面的文化、行为层面的文化和制度层面的等方面的交流[26]。总体来说,文化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要作用,学界在文化涵化、文化认同和文化变迁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以解读,但是没有围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梳理,有待学界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学界围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观点不一,大体是从其词源定义、逻辑关系、文化视角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涵作出界定,当然对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学界也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认识不够清晰,仍需要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的探讨。

三、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研究

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学术界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实践路径选择是论述成果最多的议题。学者们结合自身的研究思路提出了不同的路径解析,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某个地区为例探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路径研究

学者们从某个地区为例子经验总经和路径进行探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学者们的主要观点如下:

其一,学者探讨云南省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经验和实践路径。如学者尹未仙系统分析了云南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演进和总结相关的基本经验,提出铸牢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筑牢思想基础和情感基础[27]。学者罗丹以云南滇南梯田农耕来举例,她用相际经营原理把民族经济活动的非经济制约因素所规约的社会及自然实体称为“相”。以滇南梯田农耕社会的田野举例子作为个体案例进行挖掘,认为多民族跨“相”经营的“三交”实践活动不仅受传统文化、族群生境、制度设计“相”度的影响,对于交往交流交融个案的深入挖掘和阐述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揭示多民族之间的跨相结社互动经验[28]。

其二,学者探讨广西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经验和实践路径。罗彩娟梳理广西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经验和路径,总结广西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教育政策,文化政策。提出要发展地方民族特色产业和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宣教, 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9]。她还进一步梳理了1949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历程与现状特征,并且进一步总结经验启示:开发和合理利用历史资源;始终坚持党的民族政策提供政治保障;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经济保障;完善互嵌式民族社会结构[30]。

其三,学者探讨新疆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经验和实践路径。李晓霞总结了新疆70年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经验和启示,她提出了围绕实施政策引导、制度规范;树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正确对待民族之间共同与差异、一体与多元的关系这几个方面来促进新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31]。张文龙、王建华指出加强新疆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深刻理解不同民族间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文化心理等差异;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影响;“三股势力”分别是影响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更深远持久的因素、根本原因和毒瘤[32]。张云提出构建做到睦邻友善、互帮共学、团结共事、和谐共居四个方面促进新疆新局面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新路径[6]。

其四,学者探讨内蒙古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经验和实践路径。乌兰哈斯分别从历史视域、理论遵循和价值意蕴三个方面梳理了内蒙古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的成功实践。第一方面,她从历史视域分析内蒙古之所以能够成功实践得益于当地多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在历史交往中造就了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共同的文化基因;第二方面,她从理论遵循视域分析内蒙古成功的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正确地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与国情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特色民族道路;第三方面,她从价值意蕴分析内蒙古的成功实践不但有利于内蒙古“两个共同”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筑牢,为其他民族地区做出表率[33]。赵月梅以呼伦贝尔地区为例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与启示,指出呼伦贝尔地区通过对城镇基础设施加强建设,对民众居住条件的进行改善,调整和优化地方经济结构,在开展汉语和蒙语教育的过程中发挥语言相通良性效应等重要措施[34]。

其五,学者探讨西藏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刘琦、熊坤新和普布次仁阐释了西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渊源,整理了中国共产党在西藏民族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并就西藏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进行探讨,围绕反分裂斗争、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民生的工作的保障、改善[35]。宋博瀚、王文力指出西藏是拥有优质的旅游文化资源的民族聚集区,发展旅游文化事业展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动的重要途径。提出西藏旅游业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政策举措:积极推动西藏旅游文化在区域上的整合与联合、推进西藏旅游文化品牌建设、积极发展西藏创意旅游文化。王黎指出西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相关举措:首先,要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要提供法治保障;再次,要打牢精神文化基础;最后,要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基层民族工作,提供优质的管理服务[36]。

当今世界,多民族国家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其他国家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中,也有可借鉴的经验及启示,此外,有学者对国外的经验模式进行了探讨。如陶砥探讨了新加坡的经验模式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模式内容具有鲜明的特色,主要有经济措施、政治保障、文化根基、社会环境四个维度的措施,对于我国正确认识和处理多民族的国家建设很有必要[37]。

总体而言,学者们以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或者五大省级自治区作为例子,以此探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经验或者启示,归纳出进一步可行的实践路径,然而学界在国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的经验启示研究较少,通过研究国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夯实我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的现实根基,为我国开展民族工作提供经验或启示。

(二)以旅游文化事业探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路径研究

学界关于旅游文化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之间有着跨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研究。主要代表有以下观点:

学者王玉清、李东和陈玥彤围绕旅游促进南疆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作用和实现路径进行探析,他们认为旅游有利于加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使得游客对各民族聚集区之间的居民深切体验和感受、增加游客对民族聚集区的了解以及尊重民族间的差异,他还阐述了南疆地区旅游发展的经济层面、政策层面、文化层面与设施支持层面的措施,探讨旅游发展的宏观方向层面把握、中观层面指导和微观层面实践,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现路径[38]。宋博瀚、王文力指出发展旅游事业对于促进西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搭建平台具有重要作用。并且提出西藏旅游文化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建议,即旅游宣传上应当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和巩固放在重要位置;增强旅游从业人员对民族理论政策的了解;对民族文化主题公园做到合理规划和建设,让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到集中展示;开发红色旅游;健全世界旅游目的地高水平建设体系[39]。

(三)以历史经验探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路径研究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者们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开展的历史进行研究,为我们更好地把握当下民族工作,并且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开展提供经验指导。

彭丰文围绕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历程的研究视域,对西汉“大一统”政治与多民族交融认同进行了探讨,系统总结和梳理了西汉时期与少数民族各民族交往交流的形式,即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交流;风俗、礼仪方面的相互影响;婚姻、血缘方面的结合与交融[40]。贺东对唐朝和吐蕃之间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成逻辑进行研究,他认为通过新政有利于现代民族国家权力体系的构建和加强民族国家意识灌输渠道,对于强化康区人民的国家认同具有重要意义,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了初步尝试[41]。徐燕、袁同凯指出在充分挖掘和整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唐汪镇汉、回、东乡等各族之间自古以来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及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围绕唐汪镇不同民族身份的人如何实现互嵌共融,如何在时代的变迁中维系和巩固各民族间的和睦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共生互补,居住格局与族际通婚[42],黄孝东、张继焦在蒙晋冀长城金三角区域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区域内的较多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相同的特质,即同根、同源、同宗,从社会交往、经济交流、文化交融三个维度探讨明清时期蒙汉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充分显示了蒙汉民族在经济方面、社会方面、文化方面等多个方面交往的双向性、自愿性和互补性。立足文化遗产的视域审查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于新时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筑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43]。段丽波、龙佳对明代汉族和哈尼族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关系进行梳理,主要体现在推行土司土官制强化哈尼族与汉族的政治交往、汉人迁移密切经济交往、交通设施的改善畅通、兴办文教机构及传播汉文化进一步密切哈尼族与汉族的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加深对汉文化与明代王朝国家的认同[44]。代维认为清季边疆要员赵尔丰在川边实施的一系列新政,即以变革旧俗,营造现代文明风尚、通过兴办学校,培育国家认同观念、汉人的移入与汉藏通婚、改善交通与引进现代技术,汉藏民众之间的互动交往频率增加,加深了康区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45]。总体而言,学者们对历史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经验进行总结有利于巩固历史上王朝国家大一统的格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基础,对于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指导开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学界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的生成逻辑研究尚待完善,譬如要结合历史材料、历史经验和历史总结深入研究,有利于深入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发展脉络的把握。

(四)以城镇化建设探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路径研究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批少数民族劳动力涌进城市, 城市逐步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构新型民族关系的主要场域。学界上对围绕城镇化建设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也颇有研究,主要观点如下:

学者陈纪和朱珊认为城市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是在城镇化背景下解决现阶段民族关系问题的正确思路。他认为要从民族间互动、资源支持、城市认同三个方面来建立城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46]。吴星辰和吴军认为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既是民族宗教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又是地方政府治理需要注重的一个环节[47]。杜鹃通过总结了湖北省宜昌市开展的相关实践活动与探索机理,围绕“交往交流交融”视域下的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她提出城市社区民族工作发展的对策,认为健全城市民族法治保障体系、加强社区民族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城市新疆工作站的独特作用和创新社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形式四个方面的来推动城市社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48]。尹继承展开对北部湾经济区城镇化过程中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问题研究进行梳理,提出增强国家观念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举措、做好北部湾的特色城镇特色村寨的规划与建设、建设依托边关外贸发展城镇化、建立城镇外来少数民族联系制度、推动建立更多相互嵌入式社区的对策建议[49]。张志泽、高永久从城镇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行切入,以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视域窥探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如何更有效的城市融入的机理[50]。范召全以展开问卷调查为契机,总结出在城镇化进程中四川藏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状态总体较好的结论,但也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情况,基于问卷的结果分析,他提出几个方面的措施建议,一是以优势视角理论开展“青年女性”新居民工程;二是开展“两学一做”新市民提升计划;三是完善“身一心一灵一社”四位一体的嵌入体制机制;四是试行混居福利房政策[51]。

四、研究评析与展望:未来研究走向

通过梳理和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学界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成果初步形成了一系列基本共识,但是应当也清醒认识到,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仍然有待深入进一步探讨的地方,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更好的理论论证和参考镜鉴,需要学界进一步深化内涵研究、注重挖掘史料、优化研究方法和推动多学科协同研究。

(一)深化内涵研究

目前学界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尽管学者们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涵的界定的分歧逐渐减少,但是在其内涵还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仍然有待学界深入进一步挖掘和探讨。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涵进行学术性阐释的基础上,加强其外延、特征以及关系的研究,深入挖掘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来源,挖掘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现阶段国情的关系,以期获得启发,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为研究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撑,进一步构建起研究理论体系,学界应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行充分学理阐述和深化研究。

(二)注重挖掘史料

目前学界研究中仍存在史料发掘不足的现象。通过对史料发掘作为基础,以期丰富学界有关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文献和研究内容,在研究资料的把握上,未来需要学界更加注重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的发掘和进一步解读,掌握和研读史料是开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的前提。以史料整合为依托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专题研究和系统研究,譬如对古代到近代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行一个历史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根据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情况,通过专题史料的归类发掘和整理,譬如某个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归类和整理,为当下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的开展提供经验和教训。要坚持问题导向研究,加强问题意识的把握。

(三)优化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学者们较多集中在定性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的运用,忽略定量研究和实证研究等的方法,缺乏具体化和数据化。未来的研究方向学界可以综合运用实证分析、个案研究、比较分析、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将理论与实践、定性与定量、历史与现实、宏观与微观等理念有机结合,以期进一步丰富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往往是研究创新的必要载体,网络空间成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途径,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当立足于大数据时代和现代科技手段。大数据时代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当前学界运用大数据时代来研究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较少,建设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献资料数据库,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来处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海量数字资源。需要进一步加强网络空间新途径研究。在网络空间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生态的形成,推动新形态的产生,并为各民族交往交融交流提供了新途径。如张立辉、赵野春和许华峰等人认为要秉持开放态度,以极大热情加以推动之、勇敢探索,不断发现、运用规律和特点、制定规则, 加强网络引导和治理[52]。实现不同研究方法的相互补充、相互融合。此外,针对东部地区相关实证研究有待加强。从现有的实证研究数据来看,多集中于中西部地区研究,需要一个详实和科学的数据体系来支撑东部的数据,对相关问题进行总结,深化东部地区的实证研究。

(四)推动多学科协同研究

当下学界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的研究,多数属于单一学科,难以形成跨学科的研究视野和综合性的研究合力。各学科既要发挥自身优势,又要注意吸纳不同学科知识,努力实现相关学科之间的相对融通。从学科视角研究来看,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应该是一个多学科研究领域。当前学界主要围绕单一学科视角进行研究,即人类学、民族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学科之间的融合性略显不足,未来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方向既要发挥各学科自身优势,又要注意汲取不同学科知识,努力实现相关学科之间的相对融通更加注重多学科研究,协同多学科进行交叉研究,通过对多学科的整合,使得各学科之间做到综合和融合,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进一步构建和完善,进一步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猜你喜欢
学界交融民族
我们的民族
国内外学界象雄文明研究述评①
真美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集聚思想碰撞推进文化交融与发展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交融的独特优雅
业界·学界“微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