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芳亭,方燕妮,张红艳,周继荣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0)
高校实验室是开展“双一流”高校和学科建设、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重要场所[1],是探索未知、探求真理的学术场所,是实践育人的重要空间和载体。实验室安全与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高效的、服务优质和特色鲜明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保障实验教学实践创新和科学研究质量与水平、建设平安校园的前提。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学实验室有以下特点:易制毒、易制爆等管制危险化学品使用频繁;试验用仪器中电器设备较多。其中,气体钢瓶、烘箱、高压灭菌锅等仪器使用普遍且频率高,使用者出于便捷需求,电源接线不规范,仪器设备临时存放地点不合理,占用安全通道,存在消防安全风险;实验室数量较多、类型多元、功能多样、结构复杂、分布相对分散、使用相对独立,导致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服务幅度宽,管理难度高。尤其是管理人员偏少,不足以满足目前实验室建设、使用、服务与管理等多层次需求,实验室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安全隐患也体现在师生安全意识淡薄方面,其在思想认识上不够重视,心存侥幸,缺乏有效的应急处置能力。实验室安全责任人的责任落实不到位,尤其是科研实验室,实验室管理责任人为专职教师,实验人员为导师的研究生,而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指标更多侧重在科研产出上,导致重科研产出而轻教学和安全管理的现象较为突出,实验室安全责任人责任心不强,管理流于形式。
近几年,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借鉴国内外名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经验[2],根据实验室建设规划,有序加大实验室硬件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与之相应的实验室软件建设和日常管理,强化安全意识和安全教育培训,不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构建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实验室安全管理呈现健康有序发展。从健全制度、加强培训、实验室分类管理、监督检查常态化、危化品精细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相关经验,探索并建立了实用高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及运行机制,保证了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降低了事故发生率,提升了实验室安全性。
科学、规范、有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有赖于健全的制度。结合学院实验室管理实际,在调研和充分听取师生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着力建立和完善了实验室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实验室安全定期检查制度、实验室危险源全周期管理制度和实验室安全应急制度,使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落到实处。
学院成立了环境和安全检查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学院实验室安全三级责任制,与实验室责任人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承诺书,同时制定了安全管理相关细则,包括《园艺林学学院实验室安全与卫生管理制度》《园艺林学学院环境和安全巡查通报制度》《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使用管理办法》《实验室危险品废弃物管理办法(试行)》,并制定了《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和《园艺林学学院环境和安全巡查评级标准》,明确了实验室安全“谁上课谁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还具体规定了使用实验室期间不得大声喧哗、聚众聊天、钥匙转借,在室内不得乱接、乱用电器、电脑等使用完毕后须关闭电源等容易被忽视但存在安全隐患的内容。
强化“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提升师生安全意识,使师生认识到安全关乎人人切身利益,保护自己就是保护他人。在宣讲普及安全常识的基础上,为全面提高师生安全技能,坚持准入培训、专项培训和日常培训相结合,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应急处置知识学习和应急处理能力培训相结合,做到覆盖全员、覆盖全程。安全培训内容一般设置实操培训内容,匹配培训学时数[3],注重安全文化宣传[4]。针对学院学科特点,结合南京大学的培训体系[5],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对学生进行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低温液体的安全使用、高压灭菌安全操作培训、放射性安全岗前培训、压缩气体的安全使用、安全检查培训、生物及转基因安全岗前培训、防火培训及演练等专题,讲解内容以鲜活的案例为素材,避免枯燥的规定和制度宣讲,注重针对性和实践性,更具可操作性。
安全教育和培训覆盖了需进出实验室的全体师生,做到安全重担人人挑。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安全专题及师生进入实验室前的安全准入考试等途径,强化实验室安全教育和思想意识;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考核等全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构建在线学习平台和考试系统,师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安全知识学习,并进行安全在线考试,通过考试(90分以上)方能开通实验室门禁系统。
园艺林学学院实验室分为教学实验室、科学研究实验室和学生自主创新实验室3大类,各具特点,需因地制宜的管理。教学实验室的管理,根据实际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着重强调实验操作细节、实验行为规范、实验步骤。如不在防护条件不健全的环境下开展教学活动;学生自主创新实验室管理相对复杂,未获得指导教师审核许可不得进行实验、不单独进行实验;科学研究实验室严格要求实验操作室应与药品室、学生自习室等分开,实验室内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杜绝将食品和饮料带入实验室等。结合图片、案例等解读,效果颇佳。
对实验室实行分类分级信息化管理,根据涉及的实验室,通过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安全考试,开通相应的实验室门禁权限。如通过生物温室的实验室培训,可以出入温室;通过色谱分析实验室培训,可以开通色谱分析实验室的门禁。未按要求完成学习并通过考试的,只能在有门禁权限人员陪同下出入该实验室,使用仪器。
安全监督检查实行常态化管理机制。实验室安全检查是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环境中安全隐患的排查是安全工作实施的保证。借鉴浙江大学[6]和中南大学[7]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的信息化实验室管理理念[8-9],管理人员利用手机微信公众号,创建了“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平台,将该平台用于常态化实验室安全检查。学院对实验室安全实行定期检查、专项督查和日常巡检相结合的方式,落实问题排查、登记、报告、整改的“闭环管理”,实现安全检查的信息化和制度化。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采用实时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及时告知实验室责任人,整改后通过图片反映整改情况,检查结果按期通报,并在微信工作群中及时告知,避免安全检查流于形式、重点防护区域不清晰、安全整改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检查过程中,如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将限期整改并复查整改效果,使安全检查真正起到了督促和整改的目的,基本杜绝了实验过程中不穿工作服、不戴手套、不分类收集实验废弃物、乱拉电线等现象,实验室废弃物得到了管控,固体有毒废弃物集中归置,并交由学校统一处理,降低了事故发生概率。实验室安全检查、管理、监督只是手段,安全工作必须要有“千斤重担人人挑”的意识,要依靠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共同协作。
2.5.1 完善设施,保障到位
保障实验者的人身安全是以人为本的基本体现[10]。园艺林学学院为各实验室楼层统一安装了门禁系统,配备了危险化学品专用储存室和剧毒品存放柜,并投入资金,为各实验楼层安装紧急喷淋装置、安全警示标识、消防栓和灭火器,每个各实验室配有气瓶柜(架)、急救箱等安全防护设施与用品,确保实验室安全防护设施齐备齐全。
2.5.2 危险化学品及易制毒化学品全周期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危险化学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是高校生物学实验室管理的关键一环,因所涉工作内容烦琐,亟需对危险化学品及易制毒化学品进行集中、合理、分类管理。基于信息化平台建设,针对该类试剂实验室用量少、种类多的特点,如何实行试剂全过程、可追溯的闭环管理一直是管理人员思考的问题[8]。近年来,借鉴危险化学品及易制毒化学品的精细管理经验[11],管理人员通过Biolab管理平台,从试剂申报、采购、在线选择供应商、入库存储、分领使用及实验废弃物处置等过程入手,建立了一套完整、有效的化学品全周期信息化管理平台,做到危险化学品使用有记录、剧毒品“双人双锁”的规范管理,建立了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数量、存放地点等信息电子台账,避免了不同实验室重复采购、药品存量过大、药品混放等潜在安全问题,杜绝了危险化学品及易制毒化学品的流失。
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正确的实验室安全观和环境保护理念也是实践育人的重要内容。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建设,包括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想引领、价值塑造,主要方法是在宣传栏、实验室墙面张贴安全知识、要求和制度,开设实验室安全课程、讲座、报告、应急演练,以微视频、微信公众号等开展安全宣传和警示教育等,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使安全文化深入人心。
实验室人员行为规范和行为习惯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最终体现,即行为文化。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言传身教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实验习惯的重要途径,既要严格要求、敢抓敢管,又要明理传道、落细落小。如实验前检查安全隐患,实验操作中合理摆放物品,实验结束将物品原位归放,废液入桶,关闭水电门窗等。
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形势下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度不断增大。虽然在领导和管理人员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和新成效,但仍需不断完善组织体系、信息系统、制度文化、督查问责机制,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做到人人心系安全、人人共建共享安全,使学校的实践育人和科技创新工作在健康和安全中实现高效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