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会计人员职能转变与会计人才培养研究

2023-01-05 16:04张祯珍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2年3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会计人员财务

张祯珍

一、前言

回顾会计发展的历程,一直在不断进化中。经历了以我国发明的算盘为代表的传统手工会计阶段;计算机出现为代表的会计电算化阶段;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会计进入信息化阶段;目前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会计行业往财务共享、数智化财务方向的发展阶段,会计行业已经越来越多地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融合,会计行业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就提出了要积极推动会计工作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为支撑实现会计职能深化拓展。科技创新和产业的发展升级,信息技术与产业经济深入融合后,作为各行各业都不可或缺的会计这一岗位,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已经不再满足于基础核算工作,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已经逐步替代那些标准化、格式化的简单基础的会计核算工作,会计人员的职能从基础核算逐渐扩展到数据整合分析、财务决策支持、企业管理等方面。

面对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带来的巨大变化,通过理清数字经济发展下产生的新变化、新技术、新模式对传统会计行业、会计教育、会计人员工作职能重心的转变带来的影响,深入研究会计人员职能变化趋势,重新定位高校会计教育与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希望能够为会计行业转型升级、会计人员职业发展带来助力。

二、数字经济时代的特征

数字经济是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等手段助力经济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是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经济形态。通俗来讲,数字经济就是数字产业化加产业数字化。其主要特征第一,数据是重要生产要素;第二,网络是重要载体;第三,信息技术应用是其中最重要的推动力。数字经济目前已经被广泛认知,比如:“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时代对企业的数据信息汇聚能力、数据共享能力、数据挖掘凝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数字经济时代的会计特征

(一)会计工具多样化

根据 “信息技术驱动行业财务变革”论坛(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所公布的2021 年影响中国会计人员的十大信息技术,财务云排在第一位,第二至十依次是电子发票、会计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电子会计档案、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新一代ERP、移动支付、数据中台,数据挖掘、IPA(智能流程自动化)。以及“2021 年潜在影响中国会计从业人员的五大信息技术”分别是:基于法定数字货币的智能支付与结算、分布式记账与区块链审计、深度学习与智能决策、数据中台、业务中台与管理中台、数据治理和数据资产的管理与应用。显然,会计工具不再是电子表格与计算机,会计工具已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这一系列的新技术,已经逐步运用于会计行业。虽然会计的本质依然是对企业经营活动场景的真实反映和监督,帮助企业董事会、管理者和员工创造价值;帮助企业外部相关者准确掌握企业经营情况。但通过“大智移云物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和数据资源为支撑,以现代财务理论为基础,以数字化服务和智能化管理系统为平台,以价值创造为目标,最终实现和拓展财会职能,有效控制企业风险,提高企业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会计数据海量化,数据处理智能化

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在财会领域不断渗透和应用。2017 年,以德勤为代表的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相继研发出了财务机器人,将人工智能引入财会审税等工作中,财务机器人把财务人员从程式化、重复性的记账工作中解放出来,但也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随后,我国的科大讯飞、用友、金蝶等企业也开始研发智能化财务的相关产品。目前,我国众多上市公司、大型企业结合自身企业特点,也在积极建立智能财务体系,比如华为、海尔、平安、联通等企业,已初步建立起智能化财务体系。相较于传统会计,数字经济时代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跨专业、跨界的复合型特征,财会人员需要将财务、技术、业务三者融合起来,将工作重点从会计基础核算扩展到财务共享、会计数据整理、分析、判断、决策等方面。会计人员应积极应对信息技术带来的挑战,主动学习和掌握新技术,适应会计行业的变革。

四、数字经济时代会计人员的职能变化

当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从整体来看,大都还停留在从事会计基础核算、记账算账、事后报账层次的居多,但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这些基础工作都逐渐由智能系统所替代,而且完成度、准确度比人工更高,企业对此类会计人员的需求正在逐渐减少。目前,企业需要的是能够将会计核算与业务、会计理论与管理有机融合、数据处理能力、分析决策能力、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会计人员。结合主流招聘网站用人单位对会计类岗位的招聘需求进行整理分析,将会计人员的职能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智技术能力

财政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要求以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为支撑,会计从业人员持续提升素质、加速转型。在“大智移云物区”等先进技术不断普及和运用之下,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需要财会人员具备较强的数理功底。主要包括财税软件的应用能力、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ERP 系统应用、数据库管理、数据的搜集和分析能力等。要求财会人员具有用数据来管理、用数据来决策、用数据来判断、用数据来创新的能力。面对多变国际经济、金融和市场环境,能够利用智能财务系统进行分析和决策,最好是能够具备智能财务系统的开发、设计、应用和实现等创新工作能力。

(二)扎实过硬的会计专业能力

无论信息技术如何发展,无论会计行业如何变化,在初、中、高级不同类型的会计岗位招聘要求中,对会计人员的专业基础能力还是最为基础的要求,主要集中在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会计核算、财务数据分析、纳税申报、会计职业判断这几项能力。但是对财会人员证书类要求并不多,更多的实际工作经验上的要求。在初级岗位招聘中,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是否具有初级会计类相关证书的要求很少提及,用人单位招聘中、高级会计岗位时,大多数的企业要求具有相关工作经验至少一年以上,对中级证书和注册会计师会有一定的要求,这充分说明了企业对会计中高端会计人才需求的普遍标准。

(三)会计情商

会计情商就是指出了会计专业技能以外的职业素养。用人单位除了重视会计人员的数智技术能力、会计专业能力,对通用能力也提出了很多的要求。通用能力主要包括: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抗压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等等。通过分析招聘网站会计岗位招聘信息,可以发现90%以上的用人单位在招聘中都对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提出了要求。在业财融合的背景下,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必须深度协同配合,财务融合到业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例如有效的与IT 部门进行对接和沟通,明确提出智能化应用场景的业务需求,这也是智能财务发展的必然要求。会计工作不是一个人能够全部完成的,需要与多个部门协同合作,有效的沟通协作在智能财务体系中起到了“润滑剂”和“加速器”的作用。

(四)职业价值观

每种职业都有各自的特性,俗话说:“人各有志。”这个“志”表现在职业选择上就是职业价值观。用人单位除了看重工作能力以外,会计行业的特性决定了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道德素养,这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根据招聘网站的招聘要求不难看出,用人单位在招聘要求中十分看重财会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踏实的性格和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已经成为会计行业用人的普遍要求。所以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专业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素质提升,人格健全,通识教育和交叉培养。

五、数字经济时代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及探索

(一)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传统型人才培养形成很大影响,有别于传统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构,新的会计专业方向:智能财务专业的建设,智能人才的培养已经提上日程。因此要求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成为行业未来发展和变革的引领者和领导者。会计领域的技术颠覆已经创造出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需要专业财会知识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来处理。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会计人才培养不难看出,他们已经走在前列,其他高校也应加快步伐,紧跟时代发展,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会计人才。

国外高校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斯隆商学院(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已经从2016 年起开设了商业分析硕士专业(Master of Business Analytics),培养具备处理大数据方面能力,具备SQL、Python 等数据分析能力和软件应用能力,用以满足产业对能够应用数据科学解决商业实践问题的人才的需求。除麻省理工学院以外,芝加哥大学等高校也相继开设了商业分析相关项目,或是在原本的会计专业中增设了如商业数据分析类的课程,以满足企业对财会人才商业数据分析的需求。2018 年8 月新加坡管理大学开设了亚洲首个大数据分析方向会计硕士项目(Master of Science in Accounting 简称MSA)用以满足市场环境对人才的要求,为财会领域注入新型复合型的人才。此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也开设了商业数据分析的相关课程和专业。

我国也十分重视会计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国内高校也开始就智能财务相关专业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方面进行探索和构建。例如,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2019 年5 月开始开设智能财务本科班(简称“智能财务专业”),围绕“公司财务+人工智能+大数据”深度融合,横向构建跨领域协同创新的知识体系。致力于培养富有人文精神、科技洞见,能够引领并实现人工智能时代财务的战略价值,具有全球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担当,能够引领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跨界复合型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和未来商业领导者。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增设了非全日制会计硕士学位(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 ,简称 MPAcc)会计学(智能会计方向),培养学生掌握智能会计专业方向的理论及技能,具备分析、解决人工智能和会计交叉领域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能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原理及专业知识解决会计、财务、金融等领域的复杂问题,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会计管理人才。西南财经大学开设了会计学(大数据方向)实验班,培养不仅具备传统会计财务业务领域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具备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计算机人工智能与IT 信息技术等理工科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目前,全国各类高校均陆续开设大数据与会计等相关专业,或者在原有会计专业中增加大数据相关课程。

(二)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措施建议

教育部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 年)》通知中,本科专业和高等职业教育有关会计类专业全面更名,向大数据转型。如原本的会计、审计、财务管理专业已更名为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审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目前我国各大高校针对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已逐渐调整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会计人才培养理念,以适应会计行业的转型与升级。

一方面,高校在理清数字经济时代会计人才定位的基础上,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专业能力与数智技术能力兼具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基础课程应涵盖会计理论知识、管理会计理论、数智技术理论知识三个方面、专业核心课程应涵盖会计数据挖掘、数据整理、数据分析、会计预测、决策、规划、控制等课程,增强财务、技术和信息科学的学科交叉、跨界融合。增加实习实训类课程,可以聘请企业专家作为导师,模拟仿真真实企业环境,结合数字经济时代与“大智移云物区”的背景,选取真实商业企业案例,扩展前沿视野,加深对新技术运用场景的认知,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建立学校与企业协同育人机制,教学内容以企业真实流程、经营案例为主,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另一方面,由于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常常会接触企业的业务核心内容,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所以除了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注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思想品质、是非判断等会计品格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中增加通识教育、案例警示教育,在业务操作中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在专业培养时将德行教育放在首位,提升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体现“德才兼备”中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

六、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经济的全面发展,对会计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使会计行业正在经历变革与创新,会计人员的职能也随之发生转变,会计人员不再是简单运用计算机和电子工作表来处理财务工作,而是需要增强综合素质、掌握数智技术技能才能满足市场需求。本文通过分析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对会计人员需求职能的变化,分析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现状,探索适应数字经济时代会计人才培养措施,希望为我国会计行业发展提供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会计人员财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