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剑平
(作者单位:福建省上杭县自然资源局稔田林业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基于地区实际需求,林下经济发展是福建南方丘陵山地的一条重要之路。在南方山地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在保障生态质量的情况下发展林下经济能有效让农民增长增收。文章基于南方丘陵山地林下种植灵芝的工作经验,论述林下种植灵芝经济地区概况与林下种植林芝发展分析,探讨林下种植林芝的实践过程经验,有效发展乡村经济,让农民增收。
基于乡村振兴的需要,农村发展经济需要因地制宜。在福建南方丘陵山地,在农村集体耕地较少的农村地区,发展山地农业、林下经济是正确的选择。为了更好推动地区内林下经济的发展,地区内县自然资源局下属乡镇林业站人员,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下,牢固树立“服务民生抓生态,改善生态惠民生”的思想,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和林地空间资源,发展林下种植的经济项目。乡镇林业站工作人员同地区乡村干部、农业人员依靠林地资源,有效提高林地的使用率,发挥林地经济发展优势,让林地与经济和谐发展,助力农民增收。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当地自然条件、林地资源、市场需求及种养习惯等,合理确定项目发展方向和经营模式,做到符合实际、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坚持示范带动,促进增收,切实通过林农合作、家庭农场等主体经营下的发展作用,提高科技含量和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的组织水平,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有销售依托和适销对路的品种,促进农民增收。
福建省上杭县稔田镇位于龙岩市上杭县东南部,地处东经116°35′59″,北纬 24°51′7″;全镇森林覆盖率78.3 %。全境地形山峦重叠,丘陵起伏,境内四面环山,平均海拔 200 m;其中山地占76%,耕地占10%,水面及其它占14%。地质地貌以花岗岩为主体,土壤主要有3 大类型:红黄壤、黄壤、棕黄壤。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天没有严寒天气,夏天没有酷热天气,四季分明,气温温和,雨量充沛。在该镇所在地,土质以黄红壤为主,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发展多种经济作物,是发展林下经济特别是种植灵芝的理想之地。种植灵芝项目位置,位于国道357线和在建杭永高速公路旁,距集镇4 公里,距上杭县城48 公里,区域地位突出,交通条件便捷。随着灵芝的用途开发越来越多,国内内销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林下种植灵芝项目具有生产性功能,又可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方向,顺应地方经济发展趋势,市场前景看好。可以说,该镇所在地经营区面积适中,林木资源丰富,发展林下经济的资源基础好,依托现有的交通、供电、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可加快项目建设,节省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采用野生灵芝分离品种“武芝2 号”,用纯椴木菌包培养,无需人工大棚,直接将培养好的菌包分散埋种于天然林下。在天然环境中自然生长,吸取阳光雨露,在灵芝成熟时采收晒干。现试验场地有林地面积1100 多亩,规模可达3-400 亩以上,其中已种植面积74 亩,资源丰富,立地条件好,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劳动力资源充足,适合发展林下经济,特别是阔叶树林下培育灵芝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切实可行地大面积、规模化、高水平进行阔叶树林下灵芝基地建设。
林下种植灵芝是以林下进行科学有效的人工培育,让林芝合理的自然生长。根据灵芝具备野生生长的环境且不破坏原有林木资源的条件下,乡镇林业科技人员通过有效的措施与方法指导农民进行林下灵芝培育工作。随着我国集体林权改革以来,要想发挥农民林权使用效率,有效利用山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更好地发展地区乡镇经济,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场所。这样的林下种植林芝项目,建设合乎国家的林业产业政策。根据以往发展情况,我们通过林下种植培育灵芝项目后,以点带面,示范作用辐射全镇,提升产业规模。引导全镇农民发展林下产业,增加林农收入,带动贫困林农尽快脱贫致富。每年新增林下种植灵芝面积20 余亩,提质增收,达到规模化、高产化、优质产业,年产量递增550公斤,产值33 万元。
科学规划、林地准备、立地质量、种苗质量、种植技术及管理、植物保护与环境保护等建设内容。我们已在阔叶树、松树、杉树林下套种灵芝74 亩,分布在上杭县稔田镇连四村“园丁背”山场及“歧坑村”山场(即上杭县稔田镇2016 林业基本图16 林班1 大班4、5、6 小班,32 林班9 大班3、4、5 小班)等;该基地土壤疏松,立地条件好。计划向东西两面山场发展种植30 亩以上灵芝,并每年增加30 亩种植。当今社会的人对养生较为重视,特别是对天然无污染的保健产品情有独钟,对仿野生灵芝的需求,仿野生灵芝目前在市场上较少,社会需求量巨大。也对本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项目实施的目标是要带动当地农民对管护林地更有积极性,增加企业及群众的收入,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促进林区的繁荣与稳定。
基于天然灵芝稀少且价格昂贵的现实原因,只能依靠人工大量仿天然种植栽培。灵芝药用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被历代医药家视为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神奇珍品。灵芝是一种药用菌,它具有强化机体免疫力、护肝解毒、防治肿瘤、润肺镇咳平喘、改善心脑血管功能的作用。经专家实体活性成分比较,野生灵芝多糖肽(LG-pp)0.93%,仿野生灵芝多糖肽(LG-pp)1.29%;总三萜含量,野生灵0.1%,仿野生灵芝0.48%,为什么野生灵芝比仿野生灵芝低?因为野生灵芝还没有成熟被采摘而仿野生灵芝要成熟后才有采摘,仿野生灵芝价格低,因此市场潜力很大。根据南方多山地、多海拔低的丘陵的现实条件,发展林下经济是一项乡村经济振兴之路。林下经济是利用林下资源优势,由单一的木材生产模式转向林下种养的复合经营模式,是一种循环经济,提高了林业综合效益,它使林地既是生态保护带,又是综合经济带,能变林地的资源为经济优势,极大地增加林地的附加值。从营林发展角度来看,要想提高林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发展合适的林下经济是符合林业生态工程学原理,种植灵芝就是利用林地生态系统的物资循环和能量流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系统的转化率。让林业与灵芝种植经济发展得以和谐发展,取得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了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种植灵芝需要大量木材资源,作为制作原料,与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平衡相矛盾,不能因种植灵芝而违法砍伐树木,可利用不成材的枝桠材或木材厂的边角材进行种植,充分利用了废弃木材资源;例如,2018-2019 年依靠古武高速修建的伐区调入木材。
考虑到上杭县稔田镇连四村、歧坑村是山区现实情况,加上山多田少,交通不便等现实问题,经济落后生活水平低下,农民增收困难。为急需解决贫困户的生活出路,建立“一村一品一特产”,增加农户收入,全面实行小康创造条件。林下经济产业已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作为林地、林中、林空多元立体生态开发的重要性途径之一,利用林下资源种植灵芝,是节约农用耕地,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绿色保健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需要,发展林下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局部走向区域、农场带动散户,以点带面,全面发展,整体规划,布局合理,考虑全局,创造稳妥可持续发展良好局面。
在上杭县稔田镇连四村“园丁背”山场、“歧坑村”山场,位于上杭县稔田镇2016 林业基本图16 林班1 大班4、5、6 小班,32 林班9 大班3、4、5 小班树林下种植培育灵芝74 亩基地;2017 年7 月计划租赁山场,9 月搭棚,10 月份林地清理,木材采购到位、培育棚消毒,12 月断木装袋月底蒸汽杀毒杀菌,培育棚消毒5 天后菌棒移入菌棚,2018年1月中旬植入菌种,做好保温病虫鼠害工作;2 月底开始种植,3 月中期完成全部种植。
项目具体建设内容、数量、规模:林下种植灵芝14700 棒,面积74 亩。其建设主体:上杭县稔田镇百花园家庭农场。
已培训有一批仿生态种植灵芝工人,还经常请食用菌专家到现场指导,经常组织工人到外地考察学习。选用杭县稔田镇连四村“园丁背”山场、“歧坑村”山场74 亩种植培育灵芝,形成一定规模的灵芝基地。例如,2017 年9 月租赁山场(部分阔叶树多),10 月搭棚,11月份开始林地清杂除草74 亩,培育棚消毒,12 月份林地进行整理、挖穴1.6 万余个、木材76.2396 立方米采购到位;2018 年1 月多菌灵拌土培育基土用薄膜密闭遮阳网遮阴同时断木装袋2万多个,中旬蒸汽杀毒杀菌5天1锅,培育棚消毒1 天后菌棒移入菌棚,解袋口冷却3 天后消毒植入菌种寄紧袋口,做好保温、病虫鼠害工作等;2 月中旬把壹万肆千余棒菌棒运到山场分发到穴旁,剪开袋口消毒3-5 天氧化,第6 天再进行灭菌消毒洒施0.5 公斤培育土将菌棒45 度埋入穴中,回土覆盖踩实露棒1-2 平方厘米;3 月中前期完成14700 棒的种植。4、5 月抹蕾疏蕾剪去繁殖过多的径蕾确保1-2 株旺盛生长;6-7 月除草、对已喷粉老熟的灵芝进行采摘晒干;8 月把灵芝送到漳州市农业检测中心进行农残、重金属检测;9 月把样品送西安国联质量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检测,10 月开始销售。
项目总投入、县级投入和申请市级及省级以上财政投入情况(如表1)
基于种植林芝项目建设合乎国家的林业产业政策,种植74 亩灵芝及培育菌棒14700 棒总投资55.16 万元,其中自筹投入45.16 万元,申请市级财政补助10 万元。
在林下种植灵芝过程中,我们在项目建设之初就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1 名组长,1 名副组长,1 名生产组长为领导,其他4 名成员,共7 位成员,实行组长负责制的团队。至于技术支撑服务体系,我们这个会以市、县食用菌技术指导站专业技术人员为技术支撑。当然,在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监管机制方面,这个项目建设按照家庭农场的管理模式,接受市、县、镇财务审核,做到财务收支合理、合法。
种植灵芝的林业经济项目符合地方产业政策,有《中共上杭县委 上杭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杭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二十条措施〉的通知》(杭发委〔2018〕1 号)及《中共上杭县委办公室、上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2019 年上杭县强农惠农政策〉的通知》(杭委办〔2018〕38 号)这两份文件,还有一些年度性的省、市县的其他政策。
经预算,项目建成后,按灵芝菌种的成本约为28元/棒,一般山林每亩种植菌种250-400 棒计算,年均可产干灵芝15-22 公斤,市场价格600-1000 元/公斤,年均亩产值9000 元以上,生产周期(三年)种植14700 棒平均每年可收入52.92 万元,扣除成本第一年亏损14.4 万元,第二年盈利21.88 万元,第三年盈利36.28 万元(一周期净盈利达58.16 万元)经济效益可观。
发展林下经济种植灵芝可实现林业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林业产业体系的发展壮大;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联户方式,能解决当地40 余个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林农收入,受益林农达40 人以上。项目的实施能解决当地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农民劳务收入,特别是项目与2 户贫困户结对,能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保障林区社会稳定,增强林区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意识,能辐射带动广大农民积极发展林下经济,进而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的能力,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
林下种植灵芝,保持了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合理开发利用了林地,使森林更好发挥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滞留尘埃等多种有利的自然生态效益。在水源严重缺乏的时代,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显得格外重要,该项目是在林中空地下不砍树、不破坏植被的情况下种植灵芝,土壤表层用人工挖松有利于地表径流渗入土壤转变为地下径流,使降雨转为地下水,发挥强大的水土保持效益。由于不破坏森林也能取得很好的收益,当地的林农就不会为了生产而砍树开荒破坏森林植被,通过特色的林下经济种植,促进家庭种养殖业向绿色经济产业转变,有效提高林地利用率,巩固林改成果,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增长,从而也实现了“不砍树也致富,促生态也得益”。
综上所述,南方丘陵山地林下经济是一条可行的经济发展之路,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林下灵芝种植是实实在在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有效地增加了农村劳动人民的就业机会,让他们不远离家乡也能有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