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海
我怀着对修建青藏铁路铁道兵战友们的敬仰心情,读完了肖根胜战友的长篇纪实文学《青海长云》一书。
当我读完书的最后一个字,并郑重地合上这部30余万字的书时,我的心情是难以形容的。是激动,是兴奋,是感激,还是什么,我说不清楚。但通过此书,我对铁道兵有了深刻认识。
肖根胜战友是河南省郏县人,1975年入伍,新兵训练结束后,就奔向铁道兵十师四十七团所在的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参加青藏铁路建设。在他九年的铁道兵生涯中,基本都是在青藏高原上。他对自己和战友在青藏铁路建设中的艰辛和努力有着深刻记忆,对铁道兵有着深厚感情。
因此,在他退役几十年后,仍魂牵梦绕。几十年前的部队生活和战友们的音容笑貌仍时时出现在眼前。而他早就有写一本反映当年战斗生活的书的想法。由于工作繁忙,直到退休后的2011年,他才拿起笔,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30多万字的书稿。
认识肖根胜战友,是通过他的同乡陆喜安战友介绍的。2020年10月,在“铁色之旅·鹰厦回眸”活动中我与陆喜安相识,他知道我喜欢看书,便向我推荐了肖根胜的这本书。没多久,我就收到了肖根胜战友签名的书。我喜欢看书,更喜欢看反映铁道兵的书,特别是战友写的书。收到根胜战友的书后,我与他互加了微信,表示了谢意。
《青海长云》以纪实文学的形式,记录了作者报名参军,后到青藏高原参加青藏铁路建设,以及从自己从事炊事员、给养员、司务长、团组织干事的工作,与战友们艰苦奋战共同成长进步的情景,直到部队撤编并入铁道部的历程。
此书尽管以“我”为主线,但它反映的是铁道兵十师修建青藏铁路的全貌,是铁道兵官兵为祖国铁路建设做出的杰出贡献,功在千秋。书中对青藏高原的恶劣环境,对部队官兵战胜重重困难修建高原铁路的满腔热情进行了细致描述,展现了意志如钢的精神,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丰富的精神情感。
读这部书,我仿佛穿越时空,置身在修建青藏铁路的工地上,与战友们一起凿山放炮,一起架桥铺轨,一起喜迎接轨通车。
在这部书里,使我印象最深刻、震撼最大的是发生在天峻县关角山隧道大塌方和全力营救堵在隧道里127名战友的情景。
关角山隧道平均海拔3800米,隧道长4010米,是青藏铁路线上最艰难的工程,也是知名度极高的“硬骨头”隧道。1974年春季,铁道兵十师四十七团奉命向这座难啃的“骨头”发起了进攻。1975年4月5日上午,隧道突然发生大塌方,正在洞内施工的127名干部战士被堵在隧道里。
为了营救127名战友,师里立即组成由师长为组长的抢险指挥部,组织团营1000多名官兵展开了大营救。
现场抢救的指战员们争分夺秒地实施抢救,经过14个小时的抢险营救,最后,127名同志无一伤亡安全脱险,在铁道兵施工的塌方抢险中创造了奇迹。
关角山隧道大塌方和大营救的英雄事迹,我在邱榕木战友的小说《铁兵谣》里已经有所了解,从那里我知道了青藏铁路线上的关角山,知道了关角山隧道和隧道大塌方,也知道了被堵在洞中的战友有127人。
肖根胜战友的描述具有真实性,关角山隧道就是他所在营连施工的。肖根胜战友参与了营救的全过程,被堵在隧道里的127名干部战士中,有和他一块入伍的6名同乡战友,向我推荐《青海长云》一书的陆喜安战友就是其中之一。
我对铁道兵十师四十七团一营的战友们不畏艰难、不怕流血牺牲,为早日修通青藏铁路而奋斗的精神肃然起敬!对被堵在隧道内顽强自救的陆喜安等战友肃然起敬!对不畏苦难、心系战友、积极参加营救的肖根胜战友肃然起敬!
肖根胜战友为创作这部纪实文学,四处奔波采访,搜集素材。他查阅了大量资料,走访了一些当年的战友,回忆了当年的生活及工作情景,把储存在自己脑海和记事薄上的那些沉淀了的高原往事激活,让它放射亮点,发生情感。于是,这部像流水般自然顺畅的长篇纪实文学便呈现在我们面前。
肖根胜在书的后记中写道:“从脱下军装的那一天起,我就下定决心要为我敬爱的战友们,为这支伟大的部队写一部书,把指战员们在青藏高原上沐风雪、饮严寒,在关角隧道不怕苦、不怕死,挑战生命极限,创造世界奇迹的伟大壮举和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英勇精神留给历史,传给世人。”
在谈到创作过程时他写道:“《青海长云》全书30多万字,每个字都蕴含着我对战友的深情厚谊,每一页都浸透了我激情的泪水。一年多的时间里,随着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再现,或音容,或笑貌,或消失,或走远,每每都是眼泪随着笔尖流淌。随着一个个动人场面的还原,或悲,或喜,或苦,或乐,多少次忍不住涕泣哽咽,止笔拭泪,字里行间都跳动着我对战友的怀念与珍爱,对铁道兵精神的感动和敬仰。”
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宗仁在为该书作的序中写:“《青海长云》写一个兵的青海从军经历,它折射的却是一群兵。这个兵阵里上至铁道兵司令员、师长、团长,下到每一个筑路的普通战士,都在肖根胜笔下有所反映。他们各有各的职责、各有各的性格,但有共同的一点:热爱高原,忠于职守,是一个无坚不摧的英雄群体。正因为这样,这本书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个高原铁道兵战士的青春记忆’,它能唤起人们对青年往事的回忆,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因此,我特别喜欢这本书,特别敬佩参与青藏铁路建设的铁道兵战友们,特别敬佩我们英雄的铁道兵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