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姗彤 王宏宇,2,3
(1.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血管医学中心,北京 100144;2.北京大学医学部血管健康研究中心,北京 100144;3.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北京 100191)
目前,以血管健康全生命周期管理作为实现全民健康并助力“健康中国2030”的突破口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通过20余年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血管医学中心发布并更新了国际上第一部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应用和血管健康评估指南,并在2015年率先在国际上提出新的中国血管健康分级标准——北京血管健康分级标准(Beijing Vascular Health Stratification, BVHS)[1-2],为临床血管病变分级和诊疗提供了指导。血管健康指南及BVHS涵盖了血管健康评估(针对健康人群)或血管病变检测(针对危险人群或患病人群)的适用人群、各项检测技术、生物标志物以及基因遗传学评估,希望能提高临床适用性和各级医疗机构的可推广性,以及群众的个体血管健康水平的知晓率。课题组一项关于血管功能方面的人群队列研究——北京血管疾病人群评估研究(Beijing Vascular Disease Patients Evaluation Study,BEST研究)(NCT02569268)[3],系统研究了北京地区血管性疾病人群的血管功能分布情况,尤其是在多种疾病并存的状态下血管功能的变化情况,通过对血管早期病变和血管功能的系统研究发现,高血压和冠心病等血管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为局部血管的病变,导致相应的器官缺血。BEST研究针对“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系统”这一方法学概念在不同疾病状态下血管功能评价、生物标志物与血管功能和超声技术评价血管功能、心踝血管指数、不同人群血管功能状态和他汀类药物对血管功能进行系列研究,为血管病变早期检测系统的推广应用和为不同人群精准地选择心脑血管防治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4-7]。以BVHS为核心的血管健康系统评估和全生命周期血管健康管理为特征的从“疾病治疗”转变成为“健康管理”的新模式由此诞生。心脑血管疾病始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为标志的血管损伤,多体现为传统危险因素如血压、血脂和糖尿病等的长期积累效应。实际上,以往未得到足够重视或未能被识别的危险因素对血管健康的影响亦不容忽视,长期大量研究及实践中发现,多个系统的疾病状态、亚健康乃至健康状态下的非传统危险因素均能影响人体的血管健康,如睡眠障碍、精神压力、运动方式、牙周疾病及其相关的免疫促发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机制等,重视非传统危险因素对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影响,将为血管相关疾病的防控和血管健康终身维护和管理提供新思路,开阔新视野[8]。
睡眠障碍在中老年人中很常见且未被充分诊断,其患病率因种族/民族、性别和肥胖状况而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的特点是反复发生完全和部分上呼吸道阻塞事件,导致间歇性低氧血症、自主神经波动和睡眠断续。约34%的中年男性和约17%的中年女性符合OSA的诊断标准。在患有高血压、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疾病、肺动脉高压、心房颤动和卒中的患者中,OSA的患病率为40%~80%。尽管OSA在心脏病患者中的患病率很高,但过去心血管疾病患者所合并的睡眠疾病诊断与干预很少[9]。在临床实践中,对于难治性的高血压患者以及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不改变现有的治疗方案而解决好他们的睡眠问题,这些患者的血糖和血压就能得到更好的控制[10]。由此提醒人们,要想真正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医疗成本,应关注早期的血管及与之相关的睡眠障碍和心理等非传统风险因素的综合管理,尽可能地在早期逆转血管病变,终身维护血管健康。其中,血管内皮功能就是非常有意义的睡眠障碍相关早期风险评价指标之一,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可能提示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而将内皮功能的逆转以及对于OSA的干预作为治疗目标之一,能帮助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风险。近期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血管医学中心和美国梅奥医学中心Lerman教授共同发起的血管内皮功能指导下治疗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Endothelial Function Guided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ENDOFIND)研究(NCT04013204)[11],主要源于目前国内外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主要关注有明显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而忽视了那些虽然无明显冠状动脉狭窄,但存在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同样会引起患者相应不适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因此,对于这部分患者的管理尚缺乏相关证据。ENDOFIND研究将在全国26家中心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系统评价血管内皮功能检查在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估在临床上引入血管内皮功能检查对医生的处方行为及患者中长期二级预防药物的应用率的影响,并进一步评估其对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和成本效果。睡眠障碍相关血管健康的管理将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重要的新思路。
致动脉粥样硬化传统代谢性危险因素在未来将面临新的挑战。有研究[12-15]发现包括牙周疾病等慢性炎症状态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的主要原因,其反映的核心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免疫源性。有研究[16]表明淋巴管生长因子和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在具体的血管疾病条件下,对淋巴内皮生长因子生物学功能的思考,已扩大了对潜在血管病变过程的理解。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肌重构、慢性心力衰竭、心脏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以及慢性炎症等都伴随着淋巴管的生物学改变[17-23]。虽然目前对许多疾病状态下淋巴管特异性生长因子的研究尚少,但淋巴管生长因子的作用十分重要,值得进一步分析,并可用于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此外,对淋巴管特异性生长因子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心脏移植等中发挥作用的深入研究,可能会导致新的治疗方法的产生[16]。
在中国,心脑血管疾病和周围血管疾病发病人数逐年增加,近年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许多并无明显临床症状的人群或并未确诊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青年人群也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甚至猝死。要从根本上控制中国的心血管疾病,不仅要重视治疗,更需从源头控制传统和非传统危险因素相关血管损伤的发生和发展。血管健康管理能早期发现亚临床血管病变,通过控制危险因素,改善血管功能,避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要应用血管健康理念,定期管理临床患者,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血管医学中心成立至今,共计数万人接受了血管病变早期检测,筛查出血管功能异常者数千人,对这部分人群的临床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不同的血管健康指标对于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不同,而且目前所谓的血脂、血糖和动脉硬化等传统危险因素,经过临床医生的简单管理,不再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这些分析结果也初步验证了BVHS理念的价值[24]。通过收集处理中老年群体的血管健康数据,对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和外周动脉疾病共五种常见慢性病患者的血管健康进行了分级管理,并进一步建立了疾病风险预测模型,根据分析结果将患者进行划分,针对不同患者提供不同程度的健康管理建议,并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慢性病高风险人群提供健康管理随访平台,为高风险人群提供关于心脑血管疾病进展恶化的健康科普教育,在可控范围内提高风险人群的生活质量和不良事件的防范意识。通过医疗信息化建设,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心脑血管慢性病管理领域,构建出慢性病远程管理模式,其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应用程序,特点是以人群为基础,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出发点,把消除危险因素作为管理的首要任务,同时重视疾病的临床数据与日常数据的关联,全面评估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全方位和多视角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2]。将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应用于血管健康管理,实现三级医院-社区-家庭的防、治、康复一体的全生命周期血管健康管理模式,实现心血管疾病防控的战线前移,以血管健康管理为抓手的心血管疾病防控策略将助力“健康中国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