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 静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教务处,吉林 长春 130124)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精神,在脱贫攻坚获得伟大胜利后,设立五年过渡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为乡村振兴建设打好根基。在此背景下,金融机构通过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农村地区的“长尾”市场,有效扩大农村经济规模,提供“三农”发展所需资金,提升农村金融的资本利用率,对现代化农村经济体系的建立起到重要作用。将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有效融入“三农”保障工作,有利于国内构建大循环为主体的新经济发展格局建设,更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的发展战略。
近几年,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实力和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村镇银行数量逐年上升,已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据最新的《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末,脱贫人口贷款余额为9 141亿元,全年新增1 260亿元,同比增长16%;贷款覆盖面为28.2%,比2020年高0.4个百分点。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农发行、农村信用社以“三农”需求为核心,聚焦帮扶“三农”高质量发展主题,以贫困乡村为据点,积极“扩户上量”,推动数字化普惠金融建设,从微、宏观层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努力建立扶农助农与自身相融合的和谐发展环境。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盛大召开,“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保障“三农”工作的要求,牢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弱势群体返贫,持续坚持高质量服务保障“三农”是金融机构的历史使命,积极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是金融机构的责任担当。
SWOT优劣势对比分析作为一种决策建议工具,在现阶段防返贫工作背景下,需要将与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密切相关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相关因素列举出来,对金融机构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所处的环境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得出金融机构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对策建议。
1.自身具备资金管理能力
作为农村资金的枢纽,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农户、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农村企业间的资金往来,都需要通过金融机构来完成。农村金融机构具备专业的资金管理能力,通过对农村区域资金流的管理,能够有效缓解农村金融排斥,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率。金融机构和市场的介入,也可以实现资金在不同时点的调节,保证农村货币资金有效、充分的利用,更快地增加农村经济总量,提高农民收入。近几年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比如央行的扶贫再贷款、支农再贷款、“抗疫”再贷款等,一般通过农商行、农信社的渠道贷放到农户或者涉农企业等资金需求者手中。通过金融机构的触角,既能够实现农村资金的有效配置,改善融资难题,又有利于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落位和落地。[1]
2.数字化发展迅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数字中国建设,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
数字化同样深刻影响了金融业的发展,银行利用数字技术创新产品、优化流程、提升服务、拓展用户规模、建设数字金融生态圈等推动自身发展。在金融支持保障“三农”工作中,数字化广覆盖、高效率、低成本的服务需求特点与农村金融工作匹配性强。“数字+农村普惠”的推广应用和发展将有效解决传统普惠金融工作中人力资源不足、业务办理成本高、贷款处理速度慢等共性问题,成为农村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
1.人员思想认识问题
在金融推进保障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下,部分机构工作人员对服务“三农”认识上出现偏差,片面强调风险而因噎废食,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责任意识缺失,传统思维方式、经营模式仍旧根深蒂固。企业在“三农”业务方面的客户结构、业务结构、收入结构构建不合理;客户思维、用户思维、数字思维没有完全形成,被动获客、“等客上门”的传统没有根本改观。以上思想认识上的不足成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阻碍。农村金融工作开展实施需要以人为本,在充分认识农村工作重要性和重大意义的基础上,形成发展合力,最终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农村经济发展。[3]
2.科技赋能不够充分
在我国数字信息化发展迅速的背景下,科技对金融机构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还不充分,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与其它科技发展先进行业相比,具体问题体现在:一是金融机构科技人员数量占比低,大数据分析、战略发展规划、场景生态搭建、业务创新等方面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足,很难支撑农村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二是科技对农村普惠金融的营销、业务和管理赋能不够充分,未充分衔接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服务模式,数据高度互通尚未实现,科技资源总量不足、配置不够,农村金融产品的快速优化、更新还很难实现。
1.政策、制度不断完善
根据党的二十大、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一号文件要求,全面紧紧围绕“三农”工作大局,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2019年以来,人民银行相继出台了《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对金融行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发展农村金融工作传导了政策,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各地区也积极制定有关政策,为防返贫与乡村振兴搭建政策层面的四梁八柱,国家乡村振兴政策战略支持是农村普惠金融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保障。例如,吉林省从货币信贷、金融监管、财政引导、金融产品创新、金融环境等五个部分来完善政策体系,为省内各金融机构和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提供了参考;内蒙古自治区提出了“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落实农牧业和农村牧区优先发展的方针,结合地区特色,以坚持服务“三农”、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为基本策略,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服务“三农”工作的措施。各类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积极性不断提升,根据自身职能定位,结合业务优势,积极地布局乡村市场,深入贫困地区调研,深度挖掘优良小微乡村企业、“三农”金融市场,转变经营战略。
2.粮食安全上升到新高度
“二十大”报告着重强调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的基本要求。在“十四五”规划中,粮食安全战略首次被纳入五年规划,粮食安全和黑土地保护利用上升为国家战略。粮食安全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将有助于为农村普惠金融在农田水利建设、仓储物流和粮食安全产业链等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三农”特性风险
由于农村地区居民经济基础薄弱、信用和征信意识淡薄,“三农”金融业务上长期存在一些特性风险。一是因为农产品的同质性、季节性、自然灾害和信息不对称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农产品收成下降、收益不达预期、市场供求关系失衡等意外发生,导致农户无法还贷;二是农村家庭经济基础薄弱,贷款用户因病返贫或其它意外因素造成还款能力不足,导致贷款违约;三是农村信用环境较差,部分农民信用意识不强、不愿理性还款或恶意骗贷的现象时有发生。
2.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在新冠肺炎疫情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基础上,国家坚持“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不动摇。当前我国仍然面临境外疫情输入和本土疫情传播扩散的双重风险,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考虑到居民消费购买力下降、实体经济受打击等因素和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三农”经济发展较为艰难。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贷款违约、贷款意愿下降等问题制约了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
1.充分调动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内驱力和能动性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培训传导、领会政策制度精神、建立帮扶机制等方式,提高从业人员思想认识,用理论武装自身,让从业员工从上至下认识到防返贫不只有被动地“防”,更应主动地“攻”出去,有效的振兴必然不会规模返贫,消极防贫或许会麻痹大意、前功尽弃。通过不断的思想学习,发挥金融行业支持防返贫和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持续打造政治过硬、本领过硬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金融专业服务队伍。
2.加快推进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抓好“三农”金融业复合型科技人才培养
“十四五”期间,金融面临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和挑战。云平台、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批金融科技人员支撑业务发展,进一步树牢数字化思维,增强数据分析、智能风控能力建设,提升数字化作业水平。同时,建议加强政策研究和经营分析人才队伍建设,以服务“三农”金融业务发展为中心,深入分析国家政策、产业发展、同业动态。
3.加大考核激励力度
围绕农村普惠金融,探索贴近普惠金融业务特点的考核激励机制,发挥积极的导向效用,完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指标体系,使其合理嵌入内部分支机构的绩效考核指标。另外,在考核分配方面,要给予资源倾斜,定期督导强化落实,增强考核结果兑现的时效性。
1.筑牢金融风险管理体系
针对“三农”特性风险高发问题,组织人员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深入一线调研核实,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利用信用评估控制策略项目建模、建立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提高授权、风险限额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督导基层人员强化合规经营理念,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
2.加强重点产品精细化管理
通过数字、信息、大数据等科技技术的应用,重新梳理内外部信息数据,拓展数据空间维度,科学使用数据深度挖掘功能、智能化系统学习等技术,精准逐一描绘“三农”客户风险画像,构建“三农”客户风险统一视图,加强风控、内控、合规与审计的智能化和专业化能力,加强业务流程关键环节的实时预警与精准拦截,提升金融机构风险整体防控能力。
3.加强金融机构人员思想道德风险防范意识
加强员工警示教育,建立健全员工行为事前风险防控体系、事中风险检测体系和事后惩罚机制,加强关键岗位人员和信贷业务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构建数字化工作平台,赋能一线从业人员,提升数智驱动的经营管理和风险防控能力。
1.加强产品创新
根据“三农”特色农业、优势产业集群聚集度高等优势特点,聚焦市场需求和关心热点进行产品设计和研发,因地制宜创新推出特色产业农户贷款产品,尤其是国家支持的粮食产业,将产品与科技应用、市场需求相融合,打破信息壁垒、数据孤岛,在金融引擎的助推下让农民群体拥有创收渠道,激励帮扶“三农”在特色创新产品带动下持续高质量发展。
2.加强技术应用创新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不断完善乡村小微企业和农户服务平台,精准匹配用户差异化、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不断简化“三农”用户操作方式,提升客户体验;利用新技术、融合新场景,创新线上产品,满足“三农”用户的各类需求。运用数字化思维,整合业务环节,持续优化业务流程。
3.加强模式创新
在国内经济增速减缓、防返贫过渡期和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经济发展格局背景下,金融机构发挥普惠金融信息和客户资源优势,做深做透优质龙头企业,全力拓展优质农业龙头企业、上市企业及其下游全产业链业务,积极构建“三农”—农村普惠金融—大型龙头企业金融生态圈,鼓励农户与大型龙头企业合作,双方签署“三定”(定期、定量、定价)合同,有效降低因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农户有可能承担的违约风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金融机构认识到乡村振兴是新的起点,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严防规模性返贫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各类金融服务组织要继续发挥自身特殊优势,优化金融供给服务,积极向农村经济社会的重点领域和弱势群体倾斜,通过农村普惠金融的高质量持续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消除农村贫困,助推农业经济发展,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