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容榕
好的文章之所以能让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就是因为它对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在这些刻画描写中,心理描写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探索人物是理解主旨的重要一步。教师要将人物立体完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就需要把握住心理描写,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从而更好地体味人物形象。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穷人》为例,探究心理描写对感知人物形象的影响。
心理活动是人物对外界环境的反应。所处的环境不同,心理反应必定不同。环境会对人造成影响,因此在一定的环境下,某种心理特点是一定存在的,正是这种心理奠定了人物的形象底色,大致描摹出人物形象。这种特殊环境下的心理,能让人物更有真实性。
特定的环境包括两种,一种是作者写作时的环境和状态,另一种则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背景。《穷人》一文写作背景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那时广大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日趋高涨,他们虽然生活极端贫困,然而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作者托尔斯泰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写下了这篇歌颂穷人的故事。正因如此,文中会写到“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没什么可抱怨的”这样的心理描写。渔夫夫妇二人从早到晚地辛勤干活依然生活窘迫,但是他们仍然善良地收养了邻居家的孤儿,这就是在特定写作环境和社会大背景下大致描摹的人物形象。贯穿整篇小说,最基本也是最打动人的是渔夫夫妇的善良,这就是作者对他们的心理描写所勾勒出的。桑娜是作者所处时代人民的缩影,她的心理活动不可避免地带上了社会背景的烙印,她的形象也就成为了千万人民形象的缩影。
故事情节的发展背景也是一篇好文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穷人》里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浪涌风吼的夜晚,渔夫的妻子桑娜正焦急地等待丈夫打渔归来,在这种情况下,主人公桑娜心里必定是充满担忧的。文中用“她想看看灯塔上的灯是不是还亮着,丈夫的小船能不能望见”这样的动作描写细致地展现了她关心、牵挂丈夫的心理,将人物贤妻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在女邻居的生病这个故事背景下,小说故事的发展更加合理。桑娜对邻居的担心,前去看望那两个孩子时的同情和可怜,想收养他们时的纠结,这些心理与环境的恶劣形成强烈的对比,交织在一起,更加凸显出人物的善良底色。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行阅读和鉴赏文章,了解写作背景,通过故事坏境揣摩人物的情感底色。大环境下的心理描写构建了人物形象的骨架,在此基础之上,更为细致的心理描写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物心中所想,为人物形象增添血肉,使其更加生动饱满。有了对人物底色的正确理解,学生在具体分析人物形象时才不会走偏或出现理解完全相反的情况。
好的小说情节曲折,每一个故事发展节点都有值得感悟的内容。从开端,到高潮,再到结局,每一阶段的矛盾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也会有区别。而在这些细微的心理描写之间,人物形象的细节也会得到展现。人物的生动就在于这些细节组合起来,让读者觉得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不是纸上干瘪枯燥的文字,是有血有肉的角色。学生通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与文中角色共情,走进角色的内心,设身处地地感知人物,才能真正领悟作者笔下的酸甜苦辣,收获人生体验。
《穷人》以桑娜收留邻居家的孤儿为主要矛盾,以她的心理活动为行文主线,对人物的塑造也以人物心理的变化为中心,推动情节的发展。在故事的开端,桑娜在火炉边补帆的情节中,她有沉思和自言自语,这样的心理描写展现了她关心家庭、担忧丈夫的一面。这样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当然会去看望生病的邻居,想要收养可怜的孤儿。当桑娜把两个孩子抱回家时,她的善良与现实中窘迫的生活条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段也是全文心理描写最细腻的部分。内心的纠结真实而感人,生动展现了桑娜平凡而伟大的形象。通过语言、动作,加上环境的衬托,从多个角度全方位描写了她的心理,内心独白穿插其中,让读者充满了代入感。正是这些小细节让桑娜的形象更加生动可感。
当渔夫回来后,小说的情节出现新的矛盾点。渔夫究竟会不会同意收养两个孩子呢?桑娜并没有开门见山地提出,因为她不确定丈夫是否会同意。在与丈夫的对话中,桑娜的心理活动或许又有了变化。她可能在期待着丈夫会同意,又在担心丈夫是否会责怪,甚至可能会想如果丈夫同意了,一家人以后的生活又会怎样……这些复杂而又起伏的心理,通过她“不敢抬起眼睛看”“脸色发白”“沉默”等细节以及语句断断续续表现出来。最后渔夫提出要收养那两个孩子,与桑娜不谋而合,那时桑娜拉开帐子心里是轻松释然,两人的形象也在最后得到升华。在情节交织下,人物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展现。随着情节发展而变化的人物心理描写,在字里行间将人物形象展现得更加鲜明,让人物充满生机和活力。
在不同的情节中,心理描写有多种表现方式,其作用会有所不同。内心独白最真切地表现人物内心,而语言动作等与情节息息相关,因为外部的表现会与内心的活动有机统一。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情节的变化中全方位感受人物。每一个人都是多面体,在不同的情节之下,人物深层次的品质、性格会真正显露出来,学生进行具体心理描写的分析才会在最后总结人物形象时做到精确且全面。
人物的心理活动必然随故事情节有所变化。在探究人物形象时,不能从单一角度去看,要动态地将整个心理活动过程串联起来。要在变化中找寻不变的共同点,多方面由浅入深地立体感知人物。心理描写具有层次感,是逐层地表现人物。变化交织让人物心理有了动感和层次性,在逐步的深入中,形象栩栩如生。
桑娜的心理就有不断变化的过程。从一开始对丈夫外出打鱼的担忧,对邻居西蒙的关心,将孩子抱回来后的纠结,再到丈夫愿意收养孩子时的轻松释然,正是这一系列的心理的变化,让读者有代入感,身历其境,因为当自身处于这样一个事件中,肯定也会有这样的心路历程。所谓心理描写,就是作者给人物创造了一个倾诉的空间。在面对风暴时,读者与桑娜一起担忧;在看到西蒙死去,只留下两个可怜的孩子时,读者也会为此伤感;桑娜不知道丈夫回来后是否会责备自己时,读者也为其揪心。读者的心情随着人物的心理一起变化波动,在与人物共情的同时,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刻地体会到人物的情感与品质,让人物立体了起来。
人物形象需要整体感知,心理活动不像语言、动作、外貌那样在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任何一个细枝末节的变动,都会让人物心理有所变化。一开始桑娜在补破帆时,想到的是生活的困难,随之又祈祷上帝能保佑自己的丈夫。后来她想出去看看灯塔和丈夫的渔船,在那时看到了邻居的小屋,于是就过去探望。随着身处场景和情节的变化,人物的心理也有了细微的转变。小说围绕一根主线,前后勾连,相互照应,使人物形象在饱满鲜明的同时也能有其连贯性和真实性,变化着的心理描写让人物立体起来,读者透过人物心理从一个角度由点到面地感知人物形象,正如绘画时一遍又一遍地描摹细节,让读者有了画面的参与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探索人物。
心理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依赖于社会活动,不可能孤立存在,所以,人物的心理会有感情的波澜起伏。教师在讲解人物的心理描写时,可以选中一个细节着重分析写作特色和表现出的人物形象,但要联系前后文,让人物形象在相互印证中得到完善,不能割裂人物。学生要通过阅读走近人物,进行角色的带入和体验,感受最真实的人物形象。
人是有群体性的,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类型的人物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衬托。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在一群人之间会受到影响。同类型人物的心理描写让所要分析人物的内心活动得到纵向和横向上的发展,在扩大人物心理活动容量的同时,让读者体会到人物性格的纵深感。也正是因为在这样的同类型人物的心理衬托下,原本人物心理描写的特点得到了更深入和丰富的展现,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可感。
《穷人》一文所讲述的故事都是围绕渔夫的妻子桑娜展开的,文中笔墨最多的就是桑娜的心理活动。但在最后渔夫回到家,作者描写了渔夫的动作和对话。一方面,这是剧情发展的自然过渡,渔夫和桑娜的对手戏是本文最重要的矛盾,也是最大的看点所在。读者的心情也随着桑娜在此时紧张到极点,期待着小说接下来的发展。另一方面,渔夫“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在“搔搔后脑勺”的同时告诉妻子“把他们抱来”“快去”“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这些动作和语言描写就是对渔夫的心理刻画。渔夫也知道自己家境窘迫,但在面对两个孤儿时,他没有丝毫的犹豫,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抱过来收养,体现了他的善良。由此可知,桑娜和丈夫一样,都是心地善良、品格高尚的人,虽然身份低微,却掩盖不了他们身上闪烁着的人性的光辉。渔夫和桑娜就是同类型的人物,他们在面对同一事件时虽然心理活动有所不同,但主旨是一样的。作者用心理描写塑造了这样一个配角,并让渔夫来衬托主人公桑娜,后者的形象更加具体,让读者感受到这一家善良的氛围。有这样善良、为他人考虑的丈夫,也有关心邻居、心地善良的妻子。虽然文章在桑娜掀开帐子时戛然而止,但是言有尽意无穷。当渔夫看到已经被抱过来的孩子,发现自己与妻子的想法不谋而合时,两个人的形象在最后得到升华,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作者对底层人的赞美和歌颂之情。
任何文章中对配角的描写,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服务主角的形象塑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写,对人物形象进行探索,又要注意其周围的人物。周围人物的心理描写或许正面衬托,或许是反衬对比,但于学生而言,就是多了一个角度去看待人物本身。当学生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理性看待人物,人物的形象会更加突出,更加生动,理解也会更加透彻。
总而言之,体会人物心理是理解人物形象不可缺少的一步。心理描写也是展示人物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的最直接有效的一步。心理描写需要一定的揣摩, 只有这样才能更深更好地了解人物的性格。丰富细腻的心理描写让原本平面的人物更加立体、有血有肉。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品读与心理描写有关的文字,让学生由此产生画面感,在提升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