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倩雯
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就是学生的记忆,要想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记忆品质,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举措。相关的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要想提升学生的记忆品质,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让学生去进行复述。通常情况下,复述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重复,而事实上人也确实可以通过简单的重复来加强记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无论是陌生的电话号码,还是其他的一些内容,都可以通过重复的方式来强化记忆。不过在语文教学当中,不宜长时间运用这一简单的复述,因为这种简单的操作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淡化等缺点,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的记忆品质,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的复述变得高质量。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要通过多维度的努力,来让学生经历一个高品质的复述过程。大量的教学实践经验表明,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教师所采取的多维并举的措施,就能够为学生的高品质复述提供强大的助力。
统编版教材四下第二单元中的《琥珀》,是一篇典型的科普小品文,讲述了一只琥珀从形成到发现的过程。这篇课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琥珀形成的条件,内化文本的语言,复述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复述为核心归属,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教学板块展开。
复述既是一个专业的心理学概念,又是一个具有一定经验理解的日常运用的概念。具体到语文教学的日常当中,具体到文本的学习与解读当中,要让高质量的复述得以产生,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从基本的词语学习出发,要依托词语去发掘其中的能够帮助学生夯实复述基础的条件。应当说这是提高学生记忆品质的一个基本且重要的维度。
从具体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复述,要从整体把握结构,也需要细节补充和支撑。相对四年级学生而言,课文的内容离学生较远,篇幅也相对较长,没有原始经验,难以一下子对课文进行准确的切割和划分。教师可以设置分类词串的方式,将生字词的教学与理解内容、梳理层次,直至了解琥珀形成条件,融为有机整体。
第一组词语:快乐飞舞、掸掸翅膀、拂拭、脑袋
第二组词语:慢慢爬来、当作美餐、划动长腿
第三组词语:翻腾怒吼、不断冲刷、淹没
第四组词语:波涛澎湃、黏稠、琥珀、推测
借助这些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把握生字词的音形义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将这些生字词置放在课文语境之中,相机提炼每组词语所指代的具体方向:第一组词语,主要描写苍蝇;第二组词语,主要描写蜘蛛;第三组词语,主要描写海水;第四组词语,主要描写发现。再继续对比,学生就会发现,前面三组词语,都是描写琥珀形成的过程,指向课文第二到第十二自然段;而最后一组词语,则是琥珀形成之后,被发现的过程。
由此一来,课文的整体结构,在学生的意识中逐步形成,为后续复述明确了基本方向。但这还远远不够,课文虽以故事方式呈现,但科普小品文的使命,仍在于传递科学知识。这篇课文的创作目的,旨在渗透琥珀形成的过程。教师可以继续借助四组词语,鼓励学生从琥珀形成过程的角度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最终,让学生认识到,四组词语所指向的任何一面缺失,这颗琥珀将难以形成。并结合其他细节,与学生共同明确琥珀形成的基本条件:①炎热的天气,导致松脂融化,这是必然条件;②苍蝇和蜘蛛的活动,这是偶然条件;③松脂被埋沙土,经历很长时间,成为化石,这是必要条件;④地壳变化,海水淹没原本的森林,这是后续条件。
作为科普文的复述,与故事类文本不同,不仅仅关注事态发展的顺序,蕴藏其中的科学知识不可或缺,否则文体定位丧失,复述也将陷入窘境。
当前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要素,语文要素其实不是空洞抽象的概念,在日常的教学中,语文要素既能够起到指导作用,又是文本解析的工具。如果能够围绕语文要素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学习要素,尤其是结合具体的课文去明确其中的要素,然后引导学生去寻找要素与论述依据之间的关系,那么学生的学习就可以自然进入高水平复述的状态,从而提升学生的记忆品质。众所周知,传递科学知识,这是科普文的内核;却以故事的形成呈现,这是科普文的外衣。课文的内容,发生在几万甚至几十万年前,很多细节信息都是作者推测出来的。那作者凭借琥珀现有的外形,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推测?他的依据究竟是什么呢?
解决这一问题,学生不仅可以更全面、更通透地理解课文,同时也会在复述时,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从故事六要素的角度出发,先从文本中提取相关信息,明确作者的猜测结论,再借助课文信息,对作者的推测理由展开洞察。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离海很远的一处松林的大树上”,为什么如此笃定?学生可以从课文内容中,寻找相关佐证信息。比如,琥珀本身就是松脂球的化石,发生在松林中的可能性最大;琥珀形成已经很久远,作者重点描述的过程,并不一定真实,但也绝不是随心所欲的胡思乱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最后小男孩发现琥珀时的样子,洞察作者正是基于琥珀中苍蝇、蜘蛛包裹其中的形态,推测整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最终的结果。
科普文的特质,是用故事传递科学知识。这篇课文中的故事,究竟蕴藏着怎样的科学知识呢?四年级学生还难以一下子从故事中提取科学信息。教师可以借助于课后“阅读链接”,帮助学生从科学的角度,概括琥珀形成的过程:分泌树脂—有机物挥发,形成硬树脂—有机物进一步挥发,形成琥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这三个过程与课文中的故事情节联系起来,以一一对应的方式加以落实。
“阅读链接”以纯科学的方式展现了琥珀形成的过程,这是对课文内容的拓展和印证。对于复述而言,教师可以将这一资料作为学生复述时传递科学知识的支架,明确故事每一阶段背后所指向的琥珀形成历程。当学生经历这一历程的时候,阅读链接所发挥的就不只是一个知识点强化的作用,而是引导学生走入复述情境,让学生经历一个高效复述的过程。这是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科技文本并有效提升学生高效记忆的过程。
对于一篇完整的文本而言,要让学生将文本的大意完整地阐述出来,要让学生在基础理解的情况之下,再对文本形成发散性的理解,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体会文中生动的描写,理解那些词句运用的恰到好处。当学生的课文理解有了这些迹象之后,教师就应当引导他们去把握文章的关键,而这实际上也就是把握住了复述的关键。一段完整的复述无外乎两个方面:充实的素材和准确的语言。上述板块中,我们已经对复述时的素材进行了全面吸收,无论是内容的理解,还是结构的把握,亦或是琥珀形成过程的梳理和条件的提炼。学生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一“东风”,就是科普小品文的语言。
继续以“阅读链接”的教学为切入点:同样都是传递科学知识,介绍琥珀形成的过程,你更愿意读哪一篇文章?为什么?两篇文章,语言上并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只有是否合适之别。一切并非教师的一厢情愿,而应该将学生的阅读感受放在首位。这一问题的设置,完全摈弃了教师所谓的评价,而是以学生“愿意读哪一篇”为突破,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真实体验进行反思。于是,生动精彩的语言逐渐从课文中浮现在学生的意识之中。
比如课文中描写苍蝇的语句,多用短句和一连串的动词,教师可以设定三个教学层级:首先,圈画动词,浮现画面。鼓励学生在脑海中展现出苍蝇“展开翅膀”“飞舞”“穿过”“飞进”“停”“伸”“掸掸”等动态性画面。其次,透过动词,体悟情感。品析词句,不能光看表面,更要走进其内心,感受其生活的快乐、自由与悠闲。再次,回顾整体,洞察用意。这篇课文的用意,并不是描写苍蝇,可为什么要对一只普通的苍蝇做如此深入而细腻的描写呢?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最后琥珀形成的过程审视,则可以发现作者的独运匠心,即借助苍蝇的快乐悠闲衬托蜘蛛的逼近,为最后琥珀的形成做好铺垫。
既然科普小品文以故事为形式外衣,这种生动、形象的语言,绝不止这一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方法迁移,充分关注描写蜘蛛的语言,并在对比中感受两种昆虫所展现出来的不同状态,同时为学生探寻故事中两只昆虫的表现与最后琥珀中的形态之间的联系奠定基础。
这篇课文的教学,以复述为归属,现在是“万事俱备”,连“东风”也不再欠缺。但组织学生复述,教师不能机械、简单甚至是粗暴展开,否则学生始终将复述视为任务。形式的创新和调整,不仅有助于激活学生前期的学习经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复述欲望。 对于这篇课文而言,在最后组织复述板块时,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其一,搭建支架。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可以借助于不同的支架。复述故事情节,可以借助六要素罗列的表格有序地展开;关注科学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琥珀形成的过程和条件有序地展开复述;而对于语言的组织,教师可以集中性呈现描写昆虫、海水、地壳的关键性词语,帮助学生生动地展开复述。
其二,调整视角。复述,原本就是体验性极强的语言实践活动。始终将自己置身事外,无法融入到故事之中,复述的历练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教师不妨组织学生将原本的第三者视角,调整为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复述。可以把自己当成是苍蝇,也可以看成是蜘蛛,甚至可以是那一滴松脂,将课文所描写的发展过程视为自己体验的一部分,最终将自己的身心和意识融入到故事体系中,从而唤醒学生内在的言语智能,提升复述中对信息处理加工的意识,助推学生言语思维表达能力的双重发展。
总而言之,科普小品文是一种独特的文体,有其独特的创作规律和要求。教师可以从文本内容特点入手,明确学生阅读文章的内在需求,最终确立“复述”的核心目标。在了解学生复述中所遇到的具体困难后,教师就需要设置不同的层级和板块,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充分发挥这篇科普小品文的示范和载体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