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艳,温 波
(苏州科技大学 a.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b.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带领人类从信息社会迈向智能社会”[1]。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人工智能是研究和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即“是一门信息技术的综合创新,是对人的思想与意识状态的再一次仿真和建模”[2],大数据和计算是其两大核心要素[3]。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发生较大变化,更注重人才的复合型知识技能和创新思维,而人才需求的变化也带来教育的变革,需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4],改变教育理念和方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5]为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必须以时代发展为依据,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用正确的价值导向指导人才培养实践,充分把握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积极构建适应当代大学生学习特征和习惯的教学场景,从教育资源、内容、形式、环境等方面吸引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注意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用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切实发挥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提升育人效果。
人工智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近年来,人工智能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等新特性,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可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感性资源配置的完善、教育内容的充实和教育环境的优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物理实体为主要存在形式的可视性教育资源,如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价值的标语、口号,具有一定人文气息和思想内涵的人文景观、雕塑和建筑等;二是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组织实施的、具有明确意图且能够为教育对象感受到的可感性教育资源,如思政课、大学生党/团课程培训班、理论宣讲等实践活动;三是教育者通过间接的、渗透的方式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可悟性资源,如优良的校风学风、和谐的师生关系等。在传统教育资源整合中,可感性教育资源基本来源于教材知识、相关政策文件、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等,这种特定的教育资源来源与固定的教育形式使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着一些不充分、不合理的问题,即统一的教育资源导致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可感性资源来源单一的不足可得到弥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凭借人工智能在数据搜集、存储、分析等方面的优势,拓宽教育资源渠道,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资源的全面掌握,使受教育者获得较为全面的知识信息。
个性化、趣味化、智能化的教学实践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以人工智能的巨量信息存储和多样化内容为依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全方位地丰富教育内容,激发教育活力,提升教育实效。首先,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智能终端对社会热点进行分析、分类与整合,让大学生接触到喜闻乐见的内容。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人工智能筛选出最有价值的教育素材,以接地气的形式对其进行重新表述和点评,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网络信息更好地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其次,增加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当代大学生对智能终端的使用频率极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建立一些含有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学习平台,可以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交流,也可以让师生针对特定知识点及社会热点问题随时建立话题进行讨论。对那些存在特殊情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智能终端私信交流,既保护了学生隐私,也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再次,及时补充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内容。借助智能移动终端填补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等不足,延伸教育时间与空间。比如,教师可以将与思政课相关但无法在课堂进行讲授的资源、素材等发送到学生端,借助智能终端让学生在课下继续学习。最后,借助网络讨论区提升学习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将智能终端连接到网络平台,或者通过学习型App构建网上讨论区,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热门话题进行讨论。
作为受众中知识化程度较为集中的一批人,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对于新媒体接受和使用的程度越来越高,生活习惯和学习特征都表现出明显的互联网倾向,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个性。传统教育模式固定化、单一性的特点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以人工智能为依托助推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建设,能为大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网络化教学资源和学习场景,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学习效率。
高校一方面借助人工智能智能化技术和形式,构建既满足大学生学习需求又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育人场景;另一方面通过智能课堂、个性化教学、多形态的教育监控等途径实现人工智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多元应用。这类多元应用首先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场景的构建中,表现在校园空间范围内,就是为大学生在校园环境内随时随地接受教育提供有效途径。例如,人工智能在校园内可实现对校园公众号、公共展示栏、官方微博等及时、有效地调整,全方位宣传智能化思想政治教育,并在校园范围内保障信息传播和育人内容的健康、安全,为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与其学习需求、习惯相适应的环境,这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一环。
“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即通过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让计算机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工作。”[6]22然而,研发和使用人工智能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由于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高校中的运用尚未成熟稳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会面临一定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思政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人工智能的过度使用会弱化教育效果。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等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极易出现过度使用人工智能的现象,从而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风险。首先,过度使用人工智能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完成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除了知识原理灌输,师生互动也必不可少。通过互动,学生更容易接受相应知识内容。借助人工智能,大学生虽能更有效地接受适合自己需要的教育内容,但缺少人性化的沟通和交流,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度使用人工智能,会造成大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缺失,不仅使他们在学习中过分依赖人工智能带来的方便,也使原本体现在他们身上的“奋斗、思考、探索、责任这些品质就会变成‘奢侈品’”[7]。由于新一代大学生大多成长于网络环境,在人工智能遍布社会生活各个角落的时代,交通和信息的便利为他们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提供了有利条件,他们在遇到困难时更倾向于向人工智能求助,学习的浅层化和碎片化力度逐渐增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难以发挥“发展人性、健全人格、改善人生的作用”[6]23。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工智能可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工作”[8],但也只能作为教育工具存在。倘若将人工智能取代思想政治教育或在教育过程中过度使用人工智能,就会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完全依赖于算法和数据信息,忽略了人的思维可变性,育人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教育者是教育的主导者,开展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多由其决定,并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反馈和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教育环节,适时纠正受教育者的行为偏差”[9]79。现实情况存在着部分教育者在思想理论和知识技能层面对人工智能了解不深入,一时难以正确使用人工智能开展教育教学,从而影响育人效果。其一,人工智能的运用弱化了师生的直接联系。“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坚持教育主体的角色和主导权”,“主导人工智能发挥其技术智能的优势”[9]80。由于部分教师对人工智能的认识不充分、不全面,没能守好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无法及时进行思维转换,育人理念仍停留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层面,育人作用也就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其二,人工智能对教育者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人工智能为大学生提供了交互式学习系统、虚拟化的学习场所,以及海量数据和个性化的教育内容[10],教育者必须科学合理地运用数据,在此基础上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批判性沟通并做出决策,才能确保教育成效。这些都给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主导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如果教育者对人工智能的认识和运用能力不足,人工智能的使用、智能化教学的开展便无法得到进一步推进,进而导致在人工智能与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模式下本该发挥主导作用的教师出现了身体“缺场”的趋势。
高校将人工智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需借助算法和大数据等要素来全面收集相关数据且进行系统有效的分析,为设计“人机协同”模式,并以此开展教育活动提供有效依据。大数据的收集一般需涵盖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且需要一段时期的追踪和分析,才能得出思想政治教育所需的数据信息,这就需要高校使用人工智能来收集大学生的校内校外、线上线下活动的数据信息。当前,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智能算法一般是基于适应性反馈进行推算,大多关注用户的偏好,即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会被大量推送,相应的理论内容会被屏蔽,而有些网络热点未必完全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这些都对教育体系的规范性和理论性产生冲击。另外,校园环境、社会环境与网络环境存在一定的复杂性,部分大学生具有较强的隐私保护意识,会隐藏自己在网络中的活动痕迹,这就会影响人工智能下大数据的收集信息、分析数据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即使是人工智能的大数据收集和分析也会出现错误数据和虚假信息,对以此为依据开展个性化教育、实施因材施教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高校是社会思潮的集散地。”[11]大学阶段是人的“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大学生会有意识地思考这些社会思潮对自身和社会的价值,而目前的人工智能并不具备人所具有的批判性思维,将人工智能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极易引发道德伦理问题。首先,唯技术论往往会忽视人工智能背后的意识形态逻辑,致使在明辨各种社会思潮时,大学生的价值观容易发生偏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有效发挥受到影响,逐渐失去对意识形态的把控。其次,引发隐私泄露问题。一些教师使用的不安全平台易遭受攻击,造成数据隐私的泄露;或部分教师将与大学生相关的数据用于非教育途径,对大学生造成侵权,致使大学生对高校和教师不信任,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未对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和使用技能深入了解并形成正确认知,造成其在利用相关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存在操作不当,带来数据信息泄露,从而引发大学生的反感。另一方面,高校未对人工智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使用建立完善的制度,使人工智能的使用缺乏有效保障,即面临安全、评价、技术和资金等问题,无法充分发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最后,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度强调管理过程的标准化,缺乏人文关怀。依托人工智能的数据挖掘和监测技术,学校“可面向教学全过程对师生的行为轨迹进行实时监测”[12]。虽然这一点对教学管理有一定的效果,但全过程的数据收集与监测会导致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机械开展教学,也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压迫感,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从而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工作的实效。
为有效应对风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多方面入手,坚持教育的本职工作和人工智能的工具地位,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工智能有机结合。
各种信息技术的使用都应致力于协助高校实现育人目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培养接班人。能否协助思想政治教育达到育人目标、发挥育人作用是衡量各项技术使用效果好坏的重要标准,这一标准同样适用于人工智能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工智能技术应是一种工具,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效果、完成教育任务的一种途径,高校不应本末倒置。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工作,所以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这样的新技术探索高校育人范式。高校应注意避免陷入过度使用人工智能而忽视育人根本任务的困境,避免出现生硬的智能教学,应注重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有机融合,实现人工智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性化使用,从而达到在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不断发挥智能化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只有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之本,摆正人工智能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工智能才能更好地融合发展。
高校要应对人工智能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必须从多方面重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导地位,提升其人工智能素养,推动人工智能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双向赋能,实现育人目标。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并养成提升自身人工智能素养和实用技能的自觉。同时,高校也可组织相关培训,为他们提供学习人工智能知识和技术的机会,使他们通过培训获得综合素养的提升,学会与人工智能相互协作,完成育人目标。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便利,全方位、系统化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对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利用大数据和强算法等实现对教育资源和学情现状的系统掌握,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全面认知,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奠定基础。最后,在对人工智能育人平台的使用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起到主导作用,发挥人工智能育人平台扩展教育途径、突破教育时空限制的作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为大学生提供课堂外的情景教学和相关实践活动,充分吸引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提升其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从教育亲和力方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机协作背景下的实效。
因材施教是我国优秀传统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准确了解教育对象的特征和需求,才能够根据学情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学生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形式,不断满足教育对象的学习需求,进而提升教育对象的获得感。人工智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通过人工智能可对大学生的多项数据进行系统收集和有效分析,为因材施教提供有效依据。[13]为解决人工智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信息层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多方面入手,扩大数据的收集范围,精准定位大学生的多项数据,为个性化教育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此,高校应建立相关的智能化数据处理平台,并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人工智能工程师为主共同管理平台,确保平台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正确性、合理性。在智能化数据处理平台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习惯和真实需求等信息深入挖掘和系统分析,且相关数据的收集还应涉及大学生社交网络和家庭生活。当代大学生对网络社交有天然的亲和力,更习惯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发表意见。借助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既能对大学生网络空间范围内的思想动态和心理活动进行数据层面的把握,又能对其进行系统处理和分析。由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人工智能实现全方位、多层面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够助推思想政治教育朝着个性化方向前进。
为充分应对风险,切实发挥人工智能的有利作用,高校需多措并举保障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运用。一方面,将人工智能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二者的相加,而是更好地保证教育的高质量和安全性的发展形态。要推动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安全发展,就必须“通过意识形态的主导纠正其数据化、简单化、功利化倾向”[9]80。无论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怎样,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都必须“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14],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根本遵循。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坚持教育主体的主导权,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渗透到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中,主导人工智能发挥其技术作用,而不是被其牵着鼻子走。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为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使用提供支撑和保障。这就需要高校利用预警和监控数据等方式加强安全机制建设,为教育创造安全、健康的环境;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调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习并使用人工智能开展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立评价与反馈机制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调整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为人工智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使用提供依据。总之,高校应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使用人工智能的投入力度。一是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习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提供资金支撑,切实提高他们的知识和能力素养。二是聘请有经验的人工智能工程师为思想政治教育使用人工智能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管理。同时,强化与大学生相关的数据隐私保护,防止出现数据的泄露和不法分子滥用数据的现象,确保人工智能的使用有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