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 魏芳晶
冠状动脉(冠脉)分叉病变指冠脉病变邻近或累及较大分支血管开口部,并且分支血管对患者心肌供血具有明显价值,在介入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分叉病变在临床经皮冠脉介入术(PCI)中占15%~20%[1]。PCI 为治疗分叉病变的首选方法。分叉病变PCI 的手术操作难度高,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血栓、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高。冠脉分叉病变解剖结构特殊,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并发症[2],其中分叉嵴移位及“铲雪效应”导致的分支血管闭塞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分叉病变治疗的重点和难点在于避免边支血管闭塞。冠脉分叉病变特殊的解剖结构也导致无法采用统一的治疗策略,所以衍生出不同术式,但最佳策略尚无法确定。药物涂层球囊(DCB)广泛用于小血管病变及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其探索性治疗已延伸至分叉病变,为分叉病变的治疗带来更多选择。本文介绍分叉病变DCB 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DCB 是表面覆有抗增殖药物涂层的半顺应性球囊,通过快速扩张球囊,可将药物从亲水基质转移到血管壁[3]。在治疗分叉病变时裸金属支架(BMS)、药物洗脱支架(DES)的植入可能损伤血管内皮,易导致支架内血栓形成及血管再狭窄。尽管DES 可通过缓慢释放药物缓解血管炎性反应,减少血管内血栓形成,降低MACE 发生率,但其无法有效、灵活地治疗分叉病变[4]。DCB 直径小,有半顺应囊性结构,可通过解剖复杂及参考直径较小的病变血管。DCB 的囊状结构与血管接触的面积大,释放药物均匀,不易形成药物释放盲区。在术中操作时,DCB 的操作难度及花费时间均低于支架植入,并且可保留血管原有解剖结构,在术后出现血栓形成及再狭窄时可提供再次治疗机会。普通球囊作为常用器械,在治疗分叉病变时可灵活保护分支血管,但其未能有效减轻血管内皮损伤及减少MACE 发生率。DCB 既保留了DES 的抗炎能力,又具有普通球囊的灵活性,可以在治疗时快速释放抗增殖药物,长期有效抑制血管内皮增生及炎性反应,还不会在病变部位留下残留物质,减少了病变部位血栓形成及支架内再狭窄风险,符合介入无植入理念。国际专家共识中提到,使用DCB 可减少抗血小板治疗的疗程,对于出血风险高的患者(如近期出血或需紧急手术),DCB 治疗后可行单一抗血小板治疗[5]。在病情稳定的新发血管病变患者中,采用单一DCB 治疗后,仍推荐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治疗时间为4 周。虽然DCB 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存在争议,但近期的试验显示在高出血风险患者中使用DCB 或使用DCB 后常规抗血小板治疗均显示良好的临床效果[6-7]。
欧洲分叉病变俱乐部提倡分叉病变治疗应遵循KISSS 原则(Keep It Simple,Safe and Swift),即简单、快速、安全完成手术,各类指南及共识推荐单支架技术作为冠脉分叉病变时的首选[8]。在治疗分叉病变时,为避免术中边支血管闭塞,提高手术成功率,术者常会使用导丝、球囊、导管等保护边支血管[9]。已有研究表明,DCB 治疗分叉病变已显现出良好的临床效益。单支架联合DCB的术式主要包括:主支和分支 DCB+主支 BMS;分支 DCB+主支 DES。PEPCAD Ⅴ试验纳入 28 例分叉病变患者,使用DCB 对分支和主支血管扩张,然后将BMS 植入主支中,最后使用普通球囊对分支开口进行扩张。术后9 个月血管造影结果显示,主支血管中的支架内晚期管腔丢失(LLL)为(0.38±0.46)mm,而分支血管中的病变内LLL为(0.21±0.48)mm,提示DCB 联合BMS 在治疗分叉病变时手术成功率高,短期临床预后好[10]。然而,BMS 较DCB 有更高的血管内血栓形成风险,故目前较少用于临床治疗,最常用、研究最多的术式是主支DES+边支DCB。BEYOND 研究是 1 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纳入222 例分叉病变患者,在主支血管植入DES 后分支血管使用DCB(n=113)或普通球囊(n=109),术后9 个月随访造影结果显示DCB 组分支血管的LLL 低于普通球 囊 组[(0.06±0.32)mm 对(0.18±0.34)mm],MACE 的发生率低于普通球囊组(0.9%对3.7%),结果证实在治疗新发的非主干冠脉分叉病变时,使用DCB 扩张分支血管可减少靶病变狭窄情 况[11]。DEBSIDE研究[12]招募了52例冠脉分叉病变患者,采用主支DES+分支DCB 进行治疗。术后6 个月分支LLL 为(0.04±0.34)mm,主支LLL 为(0.54±0.60)mm。随访1年后发现,冠脉分叉病变患者主支和分支靶病变血运重建(TLR)出现明显差异,分别为6%和2%。DEBSIDE 研究与BEYOND 研究操作类似,但BEYOND 试验由操作者决定是否对主支和边支血管进行预扩张,而DEBSIDE 试验是在主支和边支血管预扩张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在使用DCB 前预扩张可导致血管解剖结构改变,并且可能引起夹层。卜金钟等[13]采用分支血管预埋DCB 或普通球囊保护,在主支植入支架时采用对吻保护,再使用普通球囊进行主支支架扩张的方法治疗分叉病变,术后6 个月时,DCB组MACE 发生率低于普通球囊组。PEPCAD Ⅴ 研究、卜金钟等的研究、BEYOND 研究和DEBSIDE 研究均使用主支DES+分支DCB 的策略治疗分叉病变,但分别在支架植入前、植入中和植入后采用DCB 处理边支血管,在短期内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预后。在主支支架植入后,DCB 由支架网眼到达边支时,可能出现支架变形、药物涂层破坏、球囊变形、球囊通过困难等情况。尽管如此,部分学者认为将DCB 治疗作为最后步骤,而不是在支架植入前或植入时进行,并尽可能保留两个分支,可减少分支血管扩张时支架移位和抗增殖药物的分散,所以球囊使用的最佳时机存在争议。随着DCB 和介入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主支DES+边支DCB 的策略在治疗分叉病变方面有一定潜力,但这些试验多选取小血管病变(参考直径<2.75 mm),并且排除了左主干等特殊类型病变[14]。因此,此术式的临床获益情况仍需高质量研究验证。
分叉病变指南推荐,对于复杂病变,双支架技术的临床效益优于单支架技术,DEFINITION Ⅱ研究[15]也显示在复杂病变时推荐采用双支架策略。对于一些重要部位的大血管(边支直径>2.5 mm并伴有明显狭窄),双支架策略更优于临时支架策略[16]。在临床治疗分叉病变时,有20%的患者需要植入2 个支架[17]。常用的双支架植入包括双支架技术(主分支支架置入)和临时T 支架技术(主支支架植入,必要时分支植入支架)。双支架技术无法覆盖分叉嵴部,或者会在嵴部形成3 层支架网,可增加再狭窄风险,故DCB 还可用于双支架植入前对分叉血管进行预处理,通过处理支架无法覆盖的分叉嵴部,减少支架内再狭窄及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可能。Stella 等[18]纳入117 例分叉病变患者并采用3 种不同方式治疗,但6 个月后造影显示使用双支架联合DCB 预处理的患者LLL 大于其余2 组。而12 个月的临床随访结果显示,DCB 预处理组的支架内再狭窄率及MACE 发生率高于主支DES+边支普通球囊处理组,但低于主支BMS+边支普通球囊处理组。研究表明,在使用临时T 型支架技术时,用DCB 对主支和分支血管进行预处理未能显示出比BMS 更好的血管造影结果和临床预后,而DES 的造影结果优于DCB 和BMS,这可能与试验中使用的DCB 与DES 种类及冠脉测量方法不同有关,但其为临时T 支架联合DCB 治疗分叉病变提供了新思路。在使用主支DES+边支DCB 策略治疗分叉病变时,当主支植入支架,分支残余狭窄>50%或病变限制血流时需要植入支架,这种事件的发生率为5%。为覆盖病变,一般使分支支架突入主支血管稍许,但该操作复杂。使用DCB 处理边支后,会在嵴部留下抗增殖药物,无论支架是否覆盖嵴都可抑制内膜增生。然而,双DES 联合DCB治疗时,抗增殖药物在体内浓度高,可能会影响远期预后。Colombo 等[19]认为在采用双支架技术治疗分叉病变时,任何优化的双支架技术都与支架内再狭窄病变血栓形成相关,不同技术可能会产生不同效应,但是对于分叉病变,治疗最终结果远比术式的选择重要。采用DCB 进行预处理,为双支架技术的改进提供了新思路。
单纯应用DCB 即“DCB-only”的概念由国外研究者Sgueglia 及Todaro 提出,是在对分叉病变进行充分预扩张,评估血管撕裂的程度后,应用DCB扩张并释放药物,以避免过多支架的植入。大量研究证明,DCB-only 策略对治疗小冠脉病变是较好的策略[20],在冠脉直径>2.8 mm 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也有较好的临床效益[21],但其在分叉病变中的作用,缺乏足够的临床数据支持。Schulz 等[22]对39例冠脉分叉病变患者采用DCB-only 策略进行治疗,在术后4 个月的临床随访中,所有患者无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在30 例采用血管造影随访的患者中,仅3 例出现靶血管再狭窄,证实使用DCB-only策略干预治疗新发分叉病变是安全的,并且靶血管再狭窄发生率和TLR 率低,但该实验随访时间短,无相应对照组。PEPCAD-BIF 是1 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该研究对64 例分叉病变患者预处理后分为DBC 组和普通球囊组,9 个月后DCB 组的LLL 小于普通球囊组(0.13 mm 对0.51 mm,P=0.013),且DCB 组的靶血管狭窄率低于普通球囊组(6%对26%,P=0.045),提示DCB-only 策略可降低靶血管再狭窄及TLR 的发生,并且可减少分叉嵴移位,维持自然血流分布[23]。Bruch 等[24]则对比了DBC-only 策略(n=70)与主支DES+边支DBC策略(n=57)治疗分叉病变的临床预后,在术后 9 个月的随访中,2 组在 MACE(6.1%对7.3%)和 TLR(4.5%对3.6%)方面没有差异,证实了DCBonly 策略治疗分叉病变安全有效,是可替代主支DES+边支DCB 治疗分叉病变的策略。DCB-only策略体现了介入无植入的原则,为后续治疗提供了机会,且可在术中避免铲雪效应及分叉嵴移位。然而,在目前研究中,这种术式多用于小血管病变,在临床中是否采用DCB-only 策略治疗分叉病变,需要结合病变的复杂程度,在预处理后进行评估。依据目前临床试验数据来看,尽管DCB-only 策略在术中及术后有良好的临床效应,但符合使用此方法的病例较少,对于这种术式的研究更少。
可降解支架及冠脉粥样硬化切除术等也被用于分叉病变PCI,由于可降解支架的特殊性质,与DCB 联用也可达到介入无植入的目标。Buiten 等[25]对1 236 例分叉病变患者的介入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无论单支架或双支架技术,使用可降解支架治疗分叉病变3 年内的临床结果与使用DES 无明显差异。这说明可降解支架可替代DES 治疗分叉病变,与DCB 联合可能产生较好的临床效益。Piraino 等[26]在光学相干成像指导下,使用可降解支架和DCB 处理了1 例右冠脉后降支及左心室后支分叉病变。术后6 个月行冠脉造影,患者靶血管通畅,未见管腔闭塞及支架内再狭窄等发生。由于可降解支架较硬,无法灵活通过分叉病变,并且在术后可能会出现血管回缩、支架碎裂、支架贴壁不良等问题。可降解支架联合DCB 处理冠脉分叉病变可能会增加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但该术式不失为一种不留植入物的方法。Elwany等[27]回顾了40 例使用可降解支架联合DCB 治疗分叉病变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 15 个月随访时没有发生MACE,仅1 例(2.5%)靶血管重建,提示可降解支架联合DCB 治疗冠脉分叉病变在中期和长期临床随访中是可行和有效的。Kitani等[28]纳入129 例分叉病变患者,首次评估冠脉粥样硬化斑块切除术后追加DCB 治疗主支分叉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在术后12 个月随访过程中,靶血管失败率为10.9%,而6~15 个月的造影结果显示,靶血管重建的发生率为3.1%,该研究证实了冠脉粥样硬化斑块切除术后额外的DCB 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较小的分支损伤,可作为分叉病变的最佳非支架PCI 策略。Okutsu 等[29]发现冠脉粥样硬化斑块切除术后进行DCB 治疗,可能减少支架植入数量,并具有良好的短期效果。对于特定的分叉病变,这种策略可能是不错的选择,但需进一步长期观察来评估该策略的临床效益。可降解支架及冠脉粥样硬化斑块切除术联合DCB 治疗分叉病变可减少异物的植入,降低血管内血栓形成风险,改善临床预后,但作为新兴的治疗方式,其安全性、有效性仍需要更多优质试验验证。
DCB 治疗分叉病变显现出良好的临床效益,但并不能认为它是最佳的治疗方式。DCB 策略治疗分叉病变还存在以下不足:(1)缺乏高质量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证实DCB 的有效性,对参与试验的患者缺乏长期随访。(2)分叉病变的治疗目前无统一的介入策略,主支DES+边支DCB 是常用的术式。(3)DCB 治疗的操作,如是否预处理、怎么处理、处理到什么程度,主支与分支DCB与DES 的植入顺序,补救支架如何植入,主支和边支是否需要对吻、什么时间对吻等也无定论。(4)对于大分支(参考直径>2.75 mm)、左主干、糖尿病等特殊情况的分叉病变研究较少。(5)与传统的DES 相比,DCB 的价格高昂。
DCB 治疗分叉病变已展现出良好的临床潜力,随着探索性治疗的深入,DCB 将为分叉病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带来新的临床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