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阳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在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国家综合实力迎来上升的同时,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水平。在这样的基础上,人民群众产生了许多的新的需求。而事业单位作为由国家力量开设的社会服务型机构,也需要在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的前提之下,尽可能地跟上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发展就意味着有一定的风险挑战。在这样的局面下,事业单位需要一套可行的制度来对自身进行优化。内控制度作为一个经受长久考验的制度,成为了事业单位发展改变的一个选择。而财务风险管理作为内控制度中较为关键的一部分,自然能够在事业单位建设内控制度的同时规避工作中可能遇见的各种风险挑战。
作为风险管理模式的一个分支,财务风险管理是一种具备独特功能和意义的管理实践方法,是凭借于过往传统的风险管理案例和经验,以及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上建立发展起来的一门具备新时代意义的管理科学。通常意义上的财务风险管理,是指各实践经营主体根据一定的规范和制度,对其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财务方面存在或是隐匿的一系列风险进行甄别,采用体系化的方式来对其在经营主体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危害进行相应的度量和分析,进而在合理的范围内采取具备可行性和有效性的方法对这些潜在的问题进行处理,以此保障经营主体财务活动在正常运转过程中不至于遭受损失。
对于内控制度而言,这是一种由企事业单位内部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由单位全体上下职工干部统一遵照执行。这一制度最初是企业在步入现代化的进程过程中,通过长时间的管理实践摸索出来的产物。其目的在于强化提升企业内部管理的效率和通达性,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以此为根据提升企业产品的质量,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这一管理制度基本包含以下几个要素:明确合理的职责分工制度、严格仔细的审批检查制度、健全完备的会计审核制度、细致无缺的保管保卫制度以及明确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这一制度的执行能够帮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实现最大化的管控,对企业在各式各样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相关流程进行约束规范,以此保障企业资产在经营过程中最大化地规避风险的影响,以此让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保持自己竞争的主体地位。
而对于现阶段的各级事业单位来说,虽然其基本上属于国家设立的公益性服务组织,遭受风险影响的可能性较低。但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在现阶段的发展形式也在不断地变化,迫切需要一个比较全面的制度来对单位内部进行管控,以此在提高事业单位所提供的社会服务水平的同时,提高事业单位自身的风险防控能力。而内控制度作为一种经过长时间检验的规章制度,能够在加强单位内部各项业务活动联系力度的同时达到一定的制约效果。这样的制度不仅能够促进事业单位在新经济时代下的快速发展,还能够有效实现事业单位的服务目标。但就目前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制度而言,其由于过往的经验影响,对财务风险的认识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因此如何在财务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对单位内控制度的建设成了当前事业单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中国进入新时代发展阶段过程中,市场经济的快速飞跃不仅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我国的事业单位赢得了转型升级的机会和新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国内现有的事业单位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己的服务能力,达成了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服务的目的。同时也在经济效益上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突破,由单纯的国家财政拨款支撑转形式变成了财政拨款与自身盈利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极大提升了单位开展服务工作的自主性。不可否认,事业单位的这些转变在很大程度上为社会大众提供了很多方便,也为自己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但我们需要认识到的一点是,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下,事业单位同样也需要提升自己的风险防范意识,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风险的规避。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大多数事业单位已经在新时代的裹挟下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其对于财务方面的管理水平以及风险防范的能力仍存在停滞不前的现象。一部分的原因在于,其并没有对单位内部的控制制度以及单位发展中潜在的财务风险有着一个清醒的认识。在很多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和工作人员看来,事业单位基本上属于国家的服务机构,不管自身发展情况如何也不可能改变这一事实。因此在这样的一个大前提之下,自己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基本上不可能遭受太大的风险,就算出现风险,总会有国家财政来进行兜底。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大多数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的建设时,通常很明显地存在认识不足的现象。这样不仅不利于事业单位规避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潜藏的财务风险,同时也不利于事业单位在管理发展过程中形成一套完备的内部控制机制体系。
在中国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下,市场经济的不断飞跃不仅给社会大众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也让他们在新的经济形势影响下促生了新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最广大需求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虽然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但我们需要注意到的一点是,现阶段大部分事业单位尚未从过往的历史经验形成的思维定式中走出来,在日常的工作运转过程中与当前时代人民的需求有着很大的脱节。不仅仅是办事效率低,还存在一些职权分工不明、财务管理混乱的现象。这样的情况不仅造成了事业单位在办事过程中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更是对事业单位未来的运作和发展道路形成了直接的不利影响。而在对这一部分事业单位所暴露出的问题来看,这些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出现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并没有对单位内部隐藏的财务风险进行合理的管理,同时也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而在社会经济模式逐步实现转型升级的当下,事业单位要想在新时代背景下满足人民需求的同时实现单位的稳定发展和进步,就需要对自己在社会运行中的位置进行一个合理的定位,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所在,并以此为根据不断完善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根据相关的情况反映显示,现阶段为数不少的事业单位遭受管理问题困扰的原因在于,不单纯是因为事业单位没有根据财务风险管理来建设相关的内控制度,更关键的是单位内部缺乏兼备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和内控意识的人才。在单位实际运转的过程中,虽然会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上级部门的督促下建立相关的基本管理制度,但由于单位内部相关的工作人员而言,他们由于自身缺乏相关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和内控意识,对于这些制度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这些制度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无法达到预设的目的。这样的情况不仅不利于工作的开展,更不利于事业单位实现长久发展的目标。
对于一部分事业单位而言,其在进行内部财务风险管理和制度建设的时候,基本上采用的是纸质档案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虽然具备很强的保密性,但由于财务风险管理和内部制度的特性,涉及到的数据和信息范围广,不利于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开展。且由于纸质档案的特性所在,在日常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极有可能导致缺漏和遗失,如何将信息化的管理平台纳入到事业单位管理体系中成为了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在当前阶段的事业单位在推进内控制度建设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一点是扭转单位各阶层干部职工过去对于财务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的片面认识。通过开展一定的宣传、讲座、学习活动,让单位干部职工对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以及单位发展的现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在这样认知的基础之上,对他们分析当前形势下单位可能遭遇到的财务风险,并以此为基础讲解本单位根据财务风险管理背景的情况下开展内控制度建设的意义所在。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事业单位的人员认识到单位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建设内控制度的重要性所在,更能以此为基础实现内控制度在单位内部的顺利建设。使单位在新阶段发展过程中实现对财务风险的规避的同时落实内控制度的建立。
在提升单位人员对于财务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的认识之后,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建设符合实际的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体系。每一个事业单位在运转的过程中都需要稳定的资金流来进行维持,但由于事业单位的性质局限,盈利能力有限,因此导致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强有力的内控制度,切实做好财务风险管理的防范工作。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事业单位在建立内控制度体系时,首先要需要考虑的是构建相应的财务预算机制,以此确保单位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实现对于运行资金的把握,进而优化单位在运行过程中总体性的一个资金结构。其次是要确立相应的风险约束机制,以此实现对财务预算所涉及资金的把握,从而做到有效的监督管理,使财务预算工作能够完全落到实处。最后是确定相关的资金追踪制度,对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和资金的流向做到一个完全的把握,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整体质量,同时最大化程度避免风险对于事业单位的影响。
在大数据盛行的信息化社会,各级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将过往复杂繁多的纸质资料档案录入信息化内控平台,并根据平台所具备的直观性、高效性的特征,以此实现对于财务风险的随时把握,改变过往财务风险管理滞后的局面,真正将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优势进行落实。同时培养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操作员工,在保证数据可靠性的同时,对单位可能遭遇的风险进行及时的评估。
在落实以上建设内控制度策略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认识到的一点是,任何工作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人才的运转。因此,为了保障内控制度在财务风险管理背景下的顺利建设,事业单位首先需要在单位内部加强相关内控制度宣传的力度,进而将财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概念融入到各级干部职工的日常工作流程中来,使其对这些理念建立起一个较为全面广泛的认知体系。而且正如前文所述,具备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型技术人才是这一制度成功落实的基本保障。因此,事业单位可以在这一认知体系的基础之下推动人才培养活动,建立起一批专业化的管理人才,以此保障单位在新形势下最大程度地避免风险的前提下建立起一个完备的内控制度。
综上所述,财务风险管理下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的建设注定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不仅在于其能够帮助事业单位对内部组织构架的基本情况进行调节,还能够在风险管控的基础上保障事业单位的财务安全。在这样的基础上,事业单位需要做的就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不断探索过程中完善自身的内控制度建设工作,以此保障本单位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