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河彰武县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对高山台省级森林公园的生态影响及应对策略

2023-01-05 03:38褚永磊
农业与技术 2022年24期
关键词:柳河彰武县森林公园

褚永磊

(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监测院,辽宁 沈阳 110122)

1 研究背景

柳河是彰武县的母亲河,也是辽河的一级支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近年来,柳河水位线持续上涨,已经严重威胁到彰武柳河桥头两侧居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柳河城区段西岸,河道弯曲,大部分地块未布设堤防工程,汛期河水对沿岸的林地冲刷严重,因此,开展柳河彰武县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十分必要。

柳河生态环境的建设不仅体现在改善河道防洪问题、水环境问题、人居环境问题等,更深层次的是对区域居民生活环境,塑造区域特色、建设区域性生态环境,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通过河道生态环境建设,构建人水和谐、岸绿景美的绿色生态河流廊道的同时,也可以使河流这一独特的稀有水土资源,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并由此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人居环境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1]。

在治理水利的同时,也应注意生态修复工作,由于柳河彰武县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经过高山台省级森林公园,所以需要开展柳河彰武县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对高山台省级森林公园生态影响评价工作。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柳河

柳河是辽河中下游右侧的一条多泥沙支流,发源于内蒙古库伦旗扣河子镇,流经内蒙古库伦旗、辽宁阜新县、彰武县、新民市4个县(旗,市),在新民市城南王家堡村附近注入辽河。河流全长302km,流域面积5345km2。河流带来了大量的泥沙,水位线持续上涨,严重威胁彰武柳河桥头两侧居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柳河城区段西岸,河道弯曲,大部分地块未布设堤防工程,汛期河水对沿岸的林地冲刷严重。

2.2 高山台省级森林公园

2.2.1 公园概况

高山台省级森林公园位于阜新市彰武县五峰镇与城郊镇境内,东邻柳河,西接101国道,南依张家街,北与山后屯相连。

森林公园总面积287.5hm2。公园区域由高山台山及沿河平原组成,高山台山为周边第一山,东北地形陡峭,西南平缓,呈南北走向,最高海拔175.4m。沿河平原位于柳河沿岸,呈带状,有沙丘分布,平均海拔85.0m。公园内主要河流为柳河,柳河在公园内流经长度1.8km,柳河大桥飞架两岸。

高山台省级森林公园在彰武县国营高山台林场基础上建立。1989年8月,向辽宁省林业厅报请建设高山台省级森林公园,经省级森林风景资源评估专家组评审,当年10月,经辽宁省林业厅批准成立省级森林公园。

经多年调整规划,内引外联,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开展道路、水、电、景点等基础设施建设,使森林公园初具规模。目前高山台省级森林公园分为烽火台森林生态观光景区、万吉寺休闲娱乐景区及柳河湿地生态保护景区,分区别面分别为烽火台森林生态观光景区178.1522hm2,万吉寺休闲娱乐景区25.4682hm2,柳河湿地生态保护景区83.8838hm2,高山台省级森林公园总面积为287.5042hm2。

2.2.2 主要保护对象

2.2.2 .1 油松林

公园内以油松为主要组成,以其大手笔、大色块,构成森林公园景观主背景。广布于高山台山山地与沙丘,林龄平均在30~40a。

2.2.2 .2 杨树林

1949年以后,随着柳河治理力度的加大,营造大面积的杨树纯林,品种包括小叶杨、彰武小钻杨等,为阻止对河岸的侵蚀,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森林景观,与油松、枫林一道,浑然于一体,构成绝美的风情画卷。

2.2.2 .3 经济林

研究区内现有经济林品种包括梨、李子、苹果、大枣及山杏等。春花秋实,四季美果飘香。

2.2.3 资源

1949年以后,为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遏制水土流失,阻止科尔沁沙地南侵,开展了大规模的营造林活动,形成了目前以油松、杨树为主体的人工植被。其中油松主要分布于山地及区域内沙丘,杨树主要分布于沿河平原。下木主要包括酸枣、胡枝子、沙棘子等。草本植物主要包括蒿类、苔草等。同时,研究区还栽植部分经济林树种,包括苹果、梨、李子、枣等。各植被类型间交错混杂,形成区域特有森林景观。

3 工程概况

3.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柳河每年从科尔沁沙地挟裹大量泥沙(年均输沙量996万t)进入彰武,导致河床逐年升高,彰武县柳河城区段河床高度已超过县城1m以上,柳河西岸无堤防护岸工程,不稳定的沙性土壤河床经常发生溃岸现象,吞噬大量农田、林地,严重威胁县城15万居民生命财产安全。2021年9月,彰武县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灾,因流河河床高于县内排涝系统,造成严重内涝,靠近柳河的铁西社区576户居民住房被淹,财产损失近8000万元。

柳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是彰武实施省委确定的防风治沙固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新建护岸、河道清理等工程,降低洪水对河岸两侧居民、耕地、林地的威胁,通过营造工程护岸林,能够增加林地、草地面积,有效改善柳河城区段生态环境。

3.2 建设内容

柳河彰武县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西岸、柳河桥北侧护岸工程,修建平顺护岸,整体工程经过高山台省级森林公园。

总投资14.07亿元,其中城区段工程3.7亿元。包括新建堤防工程2.76km,新建护岸106.46km,新建穿堤建筑物5座,新建交叉建筑物52座,河道整理70km;新建非防洪工程连接路28.58km,生物防护工程16段392.43hm2,河岸防护8.13km(两岸)及生态工程;基础设施工程包括引水闸坝5座、防护工程9.17km、防渗工程29.66hm2;生态绿化工程包括滩地微地形建设31hm2。

3.3 工程任务和规模

本项目治理任务:通过河道综合治理,改善柳河彰武县段河道防洪能力和河势控制能力,城区段达到规划防洪标准;同时结合生态治河需要,在重点区域布置生态工程、在沿线两岸布置生态带控制工程,减少入河污染物、降低流域水土流失量、提升沿线水质和水体净化能力、美化城市区域环境。

本研究主工程主要为2大项10个分项并9个子项。

第1大项为防洪工程,包括堤防工程、穿堤(交叉)建筑物、护岸、河道整理等4个分项。其中堤防工程2.76km;穿堤(交叉)建筑物57座;护岸106.46km;河道整理70km。

第2大项为非防洪工程,包括生物防护工程、连接路、河岸防护、湿地工程、栈道人行桥工程及其他附属工程等6个分项。其中生物防护工程392.43hm2;连接路28.58km;河岸防护8.13km;湿地工程包括微地形 建设31hm2、湿地防 护9.17km、湿 地 防 渗29.66hm2、引水闸坝5座等;栈道人行桥工程1座;其他附属工程主要包括全民健身中心和市民广场各1座、临设管理房1处、移动式公共卫生间4处、绿化喷灌设施12套等。

4 工程建设对高山台森林公园的影响

柳河彰武县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涉及高山台省级森林公园范围,穿越森林公园长度1934.19m。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护岸工程,采用网箱石笼护坡型式的防洪工程,属于永久占地工程,涉及使用高山台森林公园面积4.314hm2;堤防工程,采用浆砌石墙结合均质土堤型式的防洪工程,属于永久占地工程,涉及使用高山台森林公园面积2.8735hm2;河道整理工程,对现状河道进行清淤,降低水位,清理后现状仍为河流水面,涉及高山台森林公园面积4.0815hm2;生态治理工程,在河道内滩涂上开展的植树、种草生物工程,涉及高山台省级森林公园面积0.5231hm2。

总共涉及高山台省级森林公园面积11.7921hm2。其中永久工程占用地7.1875hm2,占高山台省级森林公园总面积的2.5%。

4.1 工程对森林景观与生态系统的影响

4.1.1 景观与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特有程度

项目所划定的影响评估区范围内,按景观与生态系统类型主要是森林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类型在评估区及影响内无特有性,极为常见。

4.1.2 景观类型面积

项目评估区域内工程涉及森林公园面积7.1875hm2,占高山台省级森林公园总面积为2.5%,自然生态景观与生态系统面积的变化较小。对景观类型面积几乎没有影响。

4.1.3 景观类型斑块数量

护岸及提防工程涉及森林公园面积7.1875hm2。评估区域景观类型较少,斑块仅划分为16个,项目建设涉及3个,但不会影响斑块数量减少。

4.1.4 景观美学价值

就景观美学价值而言,此地景观为普通的森林景观,而且通过项目的建设使护岸工程更加安全,通过绿化、美化,使原有景观更加美好,因此项目建设对景观影响极小。

4.1.5 自然植被盖度

在影响评估区范围内,护岸及提防工程涉及森林公园面积7.1875hm2,而且通过异地植被恢复可补充同等面积的相同植被。施工扬尘等污染可能对植物生长造成一定影响,施工期结束,自然恢复。

总体来说对该区域的景观资源及生态系统的自然性和稳定性影响较小[2]。

4.2 工程对生物群落的影响

4.2.1 生物群落类型及特有性

在影响评估区内植被类型为乔木森林生态植物群落。分布较集中主要为针阔混、针叶林、阔叶林森林植物群落,这些群落类型均为非特有类型,在影响区内和评估区内具有广泛分布,群落类型均非特有类型,在研究区广泛分布,影响较小。

4.2.2 生物群落面积

工程实施占用少量森林,必将使生物群落类型面积有一定减小,但减少的幅度比例微小。

4.2.3 栖息地连通性

因项目建设对生物群落破坏较少,不会引起斑块破碎化,对各类栖息地连通性基本无影响或影响微小。

4.2.4 生物群落重要种类受影响程度

在调查期间没有发现国家Ⅱ级以上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与动物,发现的鸟类都为留鸟。工程建设也不会使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及分布发生明显改变。评估区域野生动物的多样性也不会发生改变,但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等会对野生动物生活觅食、栖息产生一定的影响[3]。

4.2.5 生物群落结构

项目建设对影响评估区内的植物数量有一定减少,但对自然性造成破坏量较少,评估区内生物群落结构不会改变或改变微小。

可以得出项目的实施对该区域的生物群落影响较小。

4.3 工程对物种与种群的影响

工程实施期所产的噪音、震动、污水垃圾、固体废弃物及少量的粉尘对影响评估区内的生物种群与物种将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在施工中严格按照相应的环保措施进行,合理选择施工期,将影响降到最低水平,使其达到环保要求。工程结束后对评估区的生物种群、物种不会产生影响[4]。对该区域生物种群与物种的影响评价如下。

4.3.1 物种

影响评估区内没有发现国家Ⅱ级以上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动物,本项目工程建设不会引起保护植物损失,也不会破坏动物的生境。由于科学选择施工期,对评估区的保护物种丰富度没有大的影响,但工程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野生动物的觅食和栖息。

4.3.2 食物链/食物网结构

因为本项目建设不会引起图斑破碎化,更不会引起植物群落类型改变,对地表水系状况改变极小,对野生动物影响极小,野生动物的食物链与食物网不发生改变。

4.3.3 动物的迁徙、散布和繁衍等

影响评估区域内未见国家Ⅱ级以上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咨询发现偶见野生动物散布觅食区。繁殖栖息地多在森林深处,工程建设基本不会改变本区域原有生态类型和自然生态环境变化,故保护物种的迁徙与正常觅食、休息等不受影响。

项目的实施对该区域生物物种与种群的影响较小。

4.4 对生物安全的影响评价

通过调查评估区域具有生物安全危害的物种有鼠类、昆虫以及菌类,但种类及数量都较少,不能达到灾害程度,项目的实施对该区域生物安全的影响较小。主要威胁分为以下几类。

4.4.1 病虫害爆发

通过对评估区内的病虫害种类、数量及危害程度调查,并查询以往生物灾害发生历史资料,结合近年研究区气候特点,生物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极小。

4.4.2 外来物种或有害生物入侵

项目建设施工原材料在研究区域内取材较多,外来动物、植物进入评估区途径较少,施工期间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检疫检验,不会引入外来物种或有害生物。也不会因工程建设引入动、植物有害疫源。

4.4.3 保护区重要遗传资源流失

工程建设不会带走与植物、动物、土壤等重要遗传资源。

4.4.4 火灾、化学品泄漏等

工程建设属于土建类施工,在对施工人员进行防火教育与必要管理措施后,发生火灾的几率较低;施工现场仅有挖掘机和运输车,除废气排放,无其它化学品泄漏源头。

5 减缓影响的措施与对策

通过上述工程建设对高山台省级森林公园景观、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等影响因素分析,施工活动和道路运行中可能会对生物及生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将工程建设对森林公园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使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进行,促进工程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出以下措施与对策建议。

科学计量,统筹安排,将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加强森林内施工占地的优化管理,科学合理设计安排施工便道、材料堆场、施工营地等占地,尽最大可能地减少对植被的占压、破坏,减少工程建设释放的废气、废料、噪音对森林公园生物生长和正常活动。

避免高填深挖,减少工程取弃土石方数量。合理布局移挖作填的位置,合理调配,尽量减少工程取弃土石方数量,以及运输距离,减少运输车辆废气和噪音的排放。

对护坡地以及填挖裸漏地面采取绿化美化防护措施,并尽量保持与周围景观的协调性。

加强项目占地区域的生态恢复和重建。对于工程项目施工产生的次生裸地,选择适应于研究区域的植物进行植被恢复工程,弥补由于工程施工对动物栖息地和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8]。

合理安排施工期和施工时间。针对项目区域内的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合理安排施工期和施工时间,达到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使其受到的影响最小化。

提高施工单位的环境意识,保证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根据工程可能产生的污染和环境影响问题,要对施工企业进行环境保护管理教育工作,明确责任和义务,建立相应规章制度、树立宣传牌(板)等明示标识,引导施工关系者自觉地遵守国家和省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严格贯彻执行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和本评估报告提出的针对性治理措施,做到边施工边治理,使工程建设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降低到最小程度。

6 保护恢复与补偿方案

本项目建设沿线整体自然环境良好。在高山台省级森林公园段,受土壤质地性质影响,植被类型相对简单。项目建设征占用林地对原有植被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坏,须进行绿化、保护和恢复,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6.1 项目区绿化和美化

项目堤坝工程施工完成后,两侧按照高标准的护堤绿化模式进行绿化和美化,保证项目建成后与周边景观相协调,确保项目使用期间不会对高山台省级森林公园段周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资源等造成不利影响。

6.2 占地植被恢复

对于施工临时占地破坏的林地植被,根据“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的原则,要尽快尽早限期恢复,确保森林公园生态功能不弱化、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要制定科学可行的林地生态修复方案,明确林地保护与恢复的责任单位、建设主体、保护修复措施,以及时间进度、资金预算、预期效果和后期维护措施等内容。对已造成的生态功能破坏,采取适当的生物和工程综合治理措施对林地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修复,维系区域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功能发挥。

6.3 进行环境管理与监测

施工期间要定期调查生态环境与野生动植物资源等变动情况,以便掌握工程施工和运行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具体数据,分析项目建设对公园野生动植物及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提供依据,确保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对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9]。

使用期的生态环境监测,在项目建设完成后每年按照要求固定时间开展监测工作。对堤坝运营安全、周边的林地和湿地环境及野生动植物影响进行定期、连续的监测,为进行科学的保护与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7 综合评价和结论

柳河彰武县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对高山台省级森林公园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工程的施工期,主要有堤防工程、护岸、河道整理等需占用森林公园用地,还有施工过程中的车辆尾气、扬尘、废水、废料、生活垃圾、水质污染及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震动、磁场等。

工程完工后种植灌木和草皮进行植被恢复,植被恢复面积为3.34hm2。

工程建成后,高山台省级森林公园的森林面积微量减少。工程建设单位与地方政府签订补偿协议,制定了科学可行的森林恢复补偿方案,确保整体区域森林总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施工所占地区域内的植被减少或消失量不会对森林内的生物多样性产生较大影响。且项目施工造成的植被破坏在项目建成后,严格执行森林生态保护修复方案对顶目进行生态修复,其原有生态功能在1~3a内将逐步得到恢复,不会改变占地区域的植被群落结构和功能。

本工程确定的影响评价范围内没有国家Ⅱ级以上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故工程建设不会对珍稀濒危植物造成影响。随着工程施工结束和竣工验收,工程建设对森林原地貌产生的破坏、占压等影响将会逐渐消失,对野生植物的影响也逐渐消失。

工程建成后,高山台省级森林公园的森林面积微量减少,各类型森林的面积和比例与现状几乎无变化,工程建设不会造成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没有受到影响或影响较小,森林生态系统仍然保持稳定。通过本工程保护和修复措施的实施,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高山台省级森林公园内的生物多样、生态系统稳定性、森林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

猜你喜欢
柳河彰武县森林公园
文安县大柳河镇人大主席团开展县乡人大代表评议基层所站活动
沙柳河
龙架山森林公园
矿区旧址森林公园化改造规划设计
柳河沈彰新城段综合治理工程对河流水文情势的影响分析
游温州森林公园 享自然山水美景
阜新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阜新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阜新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