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侯集实验小学 刘 青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核心基础。然而一直以来的“块块式”阅读教学法,使阅读教学存在种种弊端,制约了学生阅读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Stephen Krashen)提出了“窄式阅读”理论,是指学习者通过阅读同一主题或某位作家的多部作品来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策略。这个理论的提出和推广,让阅读教学打开了新局面。
帮助和引领学生掌握丰富的语言知识是英语教学的核心任务。研究表明,小学生对于单词的学习和掌握,需要重复五到十二次才能真正习得和掌握。根据小学生对于新知识学习后需要不断复习和强化才能被消化和吸收的规律,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寻找有效方法,以增加新知识对于学生的复现率。而运用“窄式阅读”,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遗忘的困惑。
通过“窄式阅读”,同类文章、同主题材料中,相同的词汇、相同的知识会反复出现,不断刺激学生,引起学生的记忆强化。以The king’snew clothes的阅读教学为例,文本中的基础知识包括核心词汇shout、point、magic、clever、silly等,以及初次接触一般过去时,对于动词的过去式的构成,也是这个教学内容的重点之一。显然,这节课的教学任务重、难度大,学生一节课下来,既要掌握新词,又要学习语法,又要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训练,难度之大不言而喻。要让学生课后掌握这些知识,课后的大量阅读至关重要。为了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升记忆效果,可以让学生阅读英语绘本The emperor’s new clothes,通过阅读绘本,story time中的关键词clever等反复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布置学生阅读一些过去时的故事,如Three pigs、The lionsand amouse等,学生对一般过去时会深入理解,对一些动词的过去式铭记在心。“窄式阅读”的运用,不仅可以扩大阅读量,拓宽学生的视野,更能促进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发展学生语言知识。
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目前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文化素养是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之一,文化素养的培养和发展,也影响、制约着英语核心素养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能力等的发展。语言学家克拉申也认为,读者头脑中积累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时,会自动将知识和文化背景联系起来,让阅读更流畅。因此,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文化知识的渗透,促进学生了解文化知识,为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
促进学生了解背景知识,发展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窄式阅读”是主要举措之一,因为通过同主题、同话题材料的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化知识的了解。以Chinese festivals的教学为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单元的主要任务之一,而仅仅在课堂上进行文化知识的介绍,不能满足学生对文化知识的了解,不能满足文化素养培养的要求,这就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加深对文化背景的了解,拓展文化知识。如提供一些关于春节、重阳节、端午节等的文章,发布到班级群,让学生阅读,这样,由于课后时间充足,学生可以对这些材料反复朗读,从中体会不同节日的不同文化背景知识,包括习俗、特殊食物等,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也是文化素养培养的要求之一。Chinese festivals的教学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关于西方国家文化的材料,如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等,通过这些材料的阅读,了解这些节日的由来、节日的风俗等。再者,教师可以借助于PPT为学生呈现一些节日文化的元素,促进学生对文化背景的了解和对文化知识的理解。
培养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一直以来的英语阅读教学,停留在表面读懂的层面,忽视深入理解能力的培养,包括新词汇的理解和运用,文章的语言风格,文本材料的主题深化等。而“窄式阅读”的运用,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举措。
通过带领学生阅读相同题材、相同主题或者同一作者的相关作品,让学生通过“窄式阅读”,理解行文的特点和语篇特点,以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阅读材料。以The king’s new clothes的story time教学为例,传统的阅读教学,教教新单词、讲讲习惯用法、分析分析语法句型等,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的阅读教学,忽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更忽视学生思维力的培养和提升,造成阅读教学的低效和无效。而通过“窄式阅读”,效果则大相径庭,对于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
如首先在阅读The king’snew clothes的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主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说说国王是个怎样的人,说说两个骗子的骗术怎么样,说说国王身边的大臣们的性格特点,谈谈小男孩的单纯和勇敢,说说如果你也看到国王一丝不挂地“展新装”会怎么做。这样,改变了单一、浅层的阅读模式,促使了学生深入文本,把握内涵和主题,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除了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之外,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其它童话故事,如The little match girl、Thumbelina、The daughter of the sea、Old House等,并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故事情节中,走近作者和书中的人物,引领他们分析人物内心世界,把握故事的梗概和主题,从而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窄式阅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可以提供相关的材料让学生阅读,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还应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让学生了解同一作者不同作品的写作风格,既促进学生词汇、句型等的丰富,促进学生巩固语言知识,也利于学生深刻理解阅读材料。
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和培养的关键时期。只有激发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热情,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
有学者提出,通过“窄式阅读”,学生积累相关的词汇、背景知识可以减少读者的阅读障碍,减轻因文化缺失而产生的心理焦虑,提升阅读的自信心。为此,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选择同题材、同主题、同作家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充分阅读,这样的“窄式阅读”,很少有新单词,语法句型、结构特点等又基本相似,可以降低阅读的难度,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仍然以The king’s new clothes的阅读教学为例,课前让学生阅读英语绘本The emperor’s clothes,通过阅读,了解emperor的意思是“国王”,同义于king等,通过绘本故事的阅读后,story time的阅读就不会有困难,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了提升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绘本前借助于PPT为学生呈现皇帝试穿新衣的情境,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Do you knowwhat is the story about?What is thenameof the story?这样,以生动情境以及情境问题的谈论,把学生引领到绘本的阅读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然后,笔者再播放电影“皇帝的新装”的片段,学生观看视频后,思考How is the king?Whowrote the story Theemperor’snew clothes?......绘本阅读后,再教学story time部分,教师再设计作者是谁,安徒生的主要作品有哪些,读过他的哪些作品,讲一讲读过的故事情节和主要内容等,学生感到不再陌生,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由此进一步提出故事中主要人物,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等,学生也会感到熟悉,从而减少阅读的枯燥感,激发学生互动的主动性。由于阅读教学前充分阅读了绘本故事,再读story time时,其中的生词、短语以及动词的过去式等,学生学习起来也感觉容易,从而大大提升了阅读教学效果。
英语教学中运用“窄式阅读”,可以解决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不高、阅读水平低、缺乏阅读方法和技巧等的弊端,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升阅读教学质量。为了充分发挥窄式阅读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的有效性,发挥其最大作用,作为教师,除了注重文章中论述的激发方面之外,还应注重阅读材料的搜集与改编,如Animals的教学时,可搜集一些关于动物的材料,并对材料加以改编,如原文中的Sometimesa panda mother has twins中,考虑到学生没有学过twins,为了降低阅读的难度,笔者给改为two pandababies,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读中活动,可以借助于PPT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促其猜读、推断读,从而为阅读做铺垫;设计多元活动,如表演、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