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舒靖 李雨乔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桂林)
[提要]田园综合体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新的重要发展载体。本文基于农业、生态旅游、文化以及田园的深层关系,对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田园综合体发展现状、优势进行分析,总结以月柿产业、瑶医药产业和油茶产业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以期为其他乡村地区田园综合体发展提供借鉴。
2017年,田园综合体这一新概念首次“亮相”。2021年,财政部办公厅颁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对田园综合体建设提出更深层次的要求。恭城瑶族自治县的田园综合体建设立足产业特色、生态宜居等发展要求,在建设田园综合体上具有独到的发展经验,形成特色鲜明的恭城模式。
(一)基本概念界定。田园综合体是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区。按功能不同,田园综合体可划分为四个功能区:特色农业区、农产品加工区、生态旅游区和田园社区。特色农业区实行大规模和集约化种植生产,同时还兼具农事体验、农区观光等多重功能。农产品加工区将农产品进行加工,实现产品附加值增加。生态旅游区依托当地特色自然景观和田园风光,在打造特色鲜明的生态休闲旅游区域的同时,建设具有当地建筑风格、优美宜居的田园社区。田园综合体实质是将各功能区内在联动,推动三次产业融合。
(二)文献综述
1、对田园综合体发展的研究。学者对田园综合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和分类的阐述、模式探析及其路径选择等方面。在内涵和内容方面,1898年,埃比尼泽·霍华德在其著作《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提出“田园城市”的概念,他主张把城市生活与乡村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融合起来。郑健壮(2020)总结田园综合体的基本内涵、主要类型及建设内容;在模式与路径选择方面,张敬沙、方海兰等(2020)提出构建生态布局合理、生态环境优美和产业绿色发展的田园综合体发展路径;黄亚平、朱雷洲等(2021)以华中地区田园综合体为研究对象,从合理规模、功能差异化、田园社区布局三个方面规划田园综合体的发展。
2、对“恭城模式”的研究。谷新辉(2005)着眼于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恭城是依托资源禀赋从而实现创新发展。俸晓锦和徐枞巍(2013)认为“恭城模式”经过农民庭院式创业、农民规模化创业、产业化创业三个发展阶段。邓晓强从可持续发展视角对“恭城模式”进行拓展延伸。
综上,关于“恭城模式”研究中,大部分是对“恭城模式”进行总结和模式研究,而对于田园综合体发展的恭城模式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从田园综合体这一切入点分析恭城在发展田园综合体上的独特模式,并对其发展模式进行经验总结,以期给其他乡村田园综合体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恭城现规划和建设的田园综合体主要有三个:瑶韵柿乡田园综合体、康养平安田园综合体以及瑶韵茶乡田园综合体。由于篇幅有限,本文着重以瑶韵柿乡田园综合体和康养平安田园综合体为案例进行研究。
(一)发展概况。2019年启动田园综合体项目以来,恭城重点打造瑶韵柿乡田园综合体、康养平安田园综合体项目。瑶韵柿乡田园综合体建设依托恭城特色月柿产业和瑶族特色文化,以特色农业为基础拓展农产品加工、农事体验、观光旅游等复合功能,推动实现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充分利用瑶医、瑶药等瑶族传统医疗养生方式和油茶产业,依托平安健康养生小镇和油茶小镇建设,通过建设瑶汉养寿城、瑶族文化村、健康文化村等代表性的项目,形成独具恭城特色的康养平安田园综合体。
(二)发展优势与成效
1、月柿产业发展优势与成效。恭城月柿产业发展兴盛,其产业发展存在多方面的禀赋优势。第一,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恭城地处桂林市东南部,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日照充足,降水量丰富;土壤以红壤为主,其酸碱度适合月柿生长,土壤中所含有的石灰土也有利于柿树栽培。第二,生态种植,“恭城模式”助推。恭城充分利用“恭城模式”发展农业,形成养殖、沼气和种植循环发展模式,大量沼液、沼渣等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业增产。
恭城享有“中国月柿之乡”的美誉,其月柿培育和种植历史悠久,截至2019年,恭城月柿种植面积达1.15万公顷,年产量49.2万吨。恭城“甜蜜柿业”发展如火如荼,已从柿子产业延伸到休闲和观光旅游产业,通过打造月柿科技产业园、甜蜜柿业核心示范园、月柿博物馆等项目,形成以月柿为主题的旅游精品线路,推动恭城月柿产业与生态、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
2、康养产业发展优势与成效。恭城民族特色显著,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恭城发展康养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其一,瑶医瑶药的健康养生优势显著。县域内有中药、瑶药品种超1,000种,独具瑶族药浴等传统治疗方法。其二,油茶的健康长寿功效显著。恭城油茶历史底蕴深厚,是恭城传统特色饮食文化的象征。油茶含有丰富的茶氨酸,长期食用能有效降低胆固醇,具有防衰老的功效。因此,油茶和瑶医药特色养生方式成为恭城人民长寿健康的重要秘诀。
恭城依托瑶医药和油茶资源优势,打造油茶“万亩基地、百亿产业”,建成瑶汉养寿城这一“智慧康养城”。2020年,恭城茶叶种植面积超6,300亩,产值达1,160多万元,生姜种植面积超4,700亩,产值约6,600万元。瑶汉养寿城占地面积140亩,内建设有药膳养生馆、恭城瑶医医院、中医药调理展贸中心等,是引领恭城康养产业发展的“排头兵”。
恭城秉承“生态立县”的发展理念,其发展模式逐步由传统“三位一体”的“恭城模式”拓展为“五位一体”。随着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推进,恭城生态农业发展的“恭城模式”拓展为生态农业与生态康养互联互动发展的新模式,也逐步形成以月柿产业、瑶医药产业、油茶产业为核心的田园综合体发展的恭城模式。
(一)以月柿产业为核心,拓展“农业+科技+文化+旅游”发展模式。恭城的瑶韵柿乡田园综合体是以月柿产业为核心,通过科技创新,形成以文化为灵魂,生态旅游加持的多功能“综合体”。在农业生产区,恭城月柿由传统零星种植向规模化、集约化种植不断发展,通过打造月柿生产基地,形成集农业生产、农事观光体验、生态旅游等于一体的功能区。在产业加工区,恭城创建月柿科技产业园、甜蜜柿业核心示范园等大批项目,大力发挥特色农业优势,不断推进农产品的深加工,实现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在文化旅游区,恭城进一步利用月柿做文章,以月柿为核心形成特色月柿文化,打造月柿主题旅游精品路线,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以瑶医瑶药为基础,拓展“康养+文化+旅游”发展模式。恭城康养平安田园综合体以瑶族特色医药医疗养生方式为核心,与瑶族文化相结合,打造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形成特色康养、文化、旅游多功能综合区。恭城独特的瑶医瑶药历史悠久,瑶医药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恭城规划建设健康文化村、瑶族文化村、瑶汉养寿城等项目,让游客充分体验瑶医药的特色养生方式,感受瑶医药传统文化的魅力,以达到全面促进恭城康养旅游业繁荣发展的目的。
(三)以油茶为核心,拓展“农业+文化+旅游+康养”发展模式。恭城油茶不仅是一碗茶,还是一个特色产业,凝聚着瑶乡民族特色的养生智慧。在油茶生产区,恭城立足绿色生态发展基点,形成集生态旅游、文化传播、休闲观光为一体的规模化油茶生产基地。在产品加工改造上,恭城按照“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培育发展油茶及其衍生产品的深加工企业,不断延伸油茶产业链。同时,恭城充分利用长寿之乡做文章,深入挖掘油茶文化与养生长寿文化,打响恭城“养生茶”品牌,形成独具特色的以油茶为核心的康养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
恭城充分整合资源优势,不断发展月柿、油茶、康养等特色产业,推进恭城田园综合体发展进程。依托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田园风光、文化底蕴等禀赋优势,田园综合体发展形成独具恭城特色的发展模式。
(一)重视科技,实现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实现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引进科技,恭城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打破传统农业生产的局限,实现农产品生产、深度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加快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转变的步伐。恭城高度重视科技引领田园综合体发展,通过创建月柿科技产业园、油茶工业园等大批项目,促进特色月柿产业、油茶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二)结合特色小镇发展,延伸特色农业产业链。特色产业是田园综合体的“灵魂”。特色小镇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强调实现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田园综合体与特色小镇的发展要求是一脉相承的。恭城依托月柿小镇、康养小镇、油茶小镇的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扩大特色月柿、油茶和康养的产业优势。在特色小镇建设的“甜蜜柿业”核心示范园、柿子博物馆、油茶文化街等项目,田园综合体将其整合形成集特色农业、生态、旅游、文化于一体的复合型功能区,促使“恭城月柿”和“恭城油茶”品牌效应进一步凸显,也拓展延伸了农业产业链。
(三)深挖文化资源,打造特色宜居环境。田园综合体不仅要有产业支撑,还要打造优美舒适的田园社区。恭城深入挖掘瑶族地方民俗与文化,打造的瑶族文化村和健康文化村将瑶族文化元素充分展示出来,有效凸显瑶族文化特色,成为恭城展示瑶族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养生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恭城还将文化与节庆日联系起来,通过举办桃花节、瑶族盘王节、月柿节、油茶文化节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节日,在发扬和传承特色文化的同时,也促进恭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总之,田园综合体这种新型农业综合发展模式对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恭城始终按照“三生同步”“三产融合”的发展要求,充分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围绕特色农业发展为核心,形成“农业+旅游”“农业+康养”“康养+旅游”等具有恭城特色的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不仅推动恭城农业现代化发展,也为其他乡村地区发展田园综合体提供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