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婷婷
骨折多因外力暴力打击所致,如突然摔倒、被车撞伤等,但如果没有采取恰当的紧急处理措施,如随意搬运,有可能造成更加严重的伤害,甚至造成伤残、死亡。作为不具备专业急救知识的人,当发现疑似骨折患者时,须遵守三条戒律:
(1)不复位。盲目复位很容易导致二次伤害,或由于骨折末端受到污染而导致严重的炎症。
(2)不乱涂药。可能会掩盖病情,影响医生的判断,增加治疗的难度。
(3)不清洗。清洗容易将杂质带入体内,甚至深入骨髓,导致伤口感染。
骨折患者的现场急救首先需进行止血、固定。若有创面,应先消毒,再用消毒纱布包扎。固定分为四肢固定和脊柱固定。其中,四肢固定通常是用夹板外固定或支架外固定,脊柱固定要先让患者平躺,颈部可用颈围或颈托固定,腰椎通常用腰围固定。另外,搬运脊柱骨折患者时,需要2~3人,步调要一致,以免脊椎发生扭曲和转动而压迫到神经,造成严重后果。然后监测生命体征,一旦出现低血压、休克等,立即输液,提高血容量。大部分急危重症患者病情严重,护理人员应及时检查其神志、瞳孔、病情等,利用心电图机进行监测,观察其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并做好记录,以便及时进行抢救。
如果是轻微、没有创面和明显肿胀的骨折,可选择冰冻的矿泉水、纯净水进行冰敷来预防肿胀。开放性伤口不能冰敷,可用消毒纱布压迫止血;如出血比较严重,不能进行壓迫止血(通常是大腿开放性骨折或其他部位出血),可用止血带或布条等环扎靠近心脏的一侧,并注意观察止血带的使用时间,每30 min放松一次,每次30~60 s,避免肢体缺血、坏死。如果骨折端暴露在外,严禁回纳,尽量保持裸露,避免对深层组织造成严重的感染。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先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溶液清洗伤口,然后进行包扎。如果骨折端或错位的关节已复位,在转院前必须说明,并告知医生。
在紧急情况下,抢救生命是第一要务。对心跳、呼吸停止或濒临停止的患者,应立即进行胸部心脏推拿及人工呼吸;对昏迷患者,要保证呼吸道畅通,并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异物;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可以在人中、百会等穴位上进行针灸;出现急性大出血的患者,应尽早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因失血性休克导致死亡。若患者需要纠正休克,应当迅速建立2~3个静脉通道,必要时可加压输血、输液;如穿刺困难,应立即行深静脉置管。在建立静脉通道时,应避开受伤的肢体和部位。由于尿量是反映神经末梢循环最敏感的指标,所以必须留置导管,观察尿量、颜色和尿比重。及时、准确地记录尿量,是补充液体的重要参考,也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护理人员应立即进行详细的检查,并进行说明和安抚。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以获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
如果是开放性骨折,会有大量的失血。治疗的原则是,除了要及时正确止血,还要马上用消毒纱布或清洁的布包起来,以免伤口感染。如果伤口表面有异物,必须拔除;但暴露在外的断裂处,不能用手将其推进,以免损伤到深层组织。如果有条件,可以使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溶液清洗伤口,再进行包扎固定。一般的止血主要靠绷带,而对于严重出血的患者,如果采用止血带止血,则要注意止血带的持续时间,建议每30 min松开30~60 s,以防肢体缺血导致组织坏死。
如发现伤员有骨折的可能性,应首先对受伤部位进行制动。可以使用标准的夹板或就地取材,如木棍、竹片、树枝、拐杖等。固定是为了防止骨折部位的损伤,减轻疼痛和出血,便于处理。在进行简易固定时,应注意以下事项:①在上夹板前,凡与人体接触部位应用棉布等柔软材料垫牢,以免因进一步挤压、摩擦造成伤害。②骨骼、四肢和躯干的凹凸不平处,都要用厚厚的棉花垫来防止再次受伤。③在骨折固定和绑扎中,其上下两个关节必须加以固定,以限制活动,且固定物必须要比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都要长。大腿骨折的时候,夹板要从腋下一直延伸到脚跟,因为大腿的肌肉比较发达,很难固定。在骨折固定和绑扎时,先要对骨折近心端进行固定,然后再是远心端;接着,从上往下,将各个关节部位依次固定;下肢骨折、脊椎骨折时,双腿并拢,中间加厚垫子,采用“8”字形包扎法;在捆扎的松紧程度上,应使捆扎带上下移动1 cm为宜。手指(趾)尖要暴露在外,这样可以随时观察末端的血液循环。若指尖苍白、冰冷、发麻或发紫色,意味着扣得过紧,要松开再调节紧固的压力。
经过急救后,要尽快将患者送到附近的医院进行专业的治疗。若伤者为肢体骨折,则采用常规担架进行固定。脊柱骨折的患者,要躺在坚硬的木板上,头部和脖子要保持良好的姿势。运输的原则是迅速、平稳,期间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和伤口是否有出血。在安全转运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防寒保暖。尽量脱下伤员身上的湿衣服,使用电热毯、热水袋、热水瓶、棉被、麻袋,甚至救护者的衣物帮助伤员保暖。②禁止进食。在等待转运期间,原则上不得给予伤员任何饮品或食品。当患者感觉到口干舌燥时,可给予少量的水,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看有没有呛咳、恶心、疼痛加剧等症状。
由于患者受伤部位不同,在进行救治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外伤和失血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及时,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在骨折的护理工作中,一定要加强对伤者病情的了解,以及对伤口、骨折等并发症的观察,同时做好各项相关记录,进行及时处理。当遇到患者发生骨折而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时,医护人员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告诉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血管断裂和骨折错位导致的骨折不愈合,神经损伤导致神经系统瘫痪等。此外,有些骨折所表现的症状不明显或者不典型,尤其是老年骨折患者往往有多种基础疾病,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所以要经过细致的身体检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