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华旗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会面临所带来的如养老、空巢家庭、退休后孤独等各种问题,其中以健康问题最为突出。例如:随着年龄的增大,骨质会进一步流失而出现骨质疏松,一旦摔倒,很容易导致骨折。而且,老人身体各项机能处于衰退状态,往往还有慢性病,骨折后恢复较年轻人要慢很多,也更容易出现并发症。
老人摔倒的常见原因
(1)生理因素:机体功能退化,包括视力退化、肌肉无力、身体协调能力下降等。
(2)环境因素:鞋子不防滑、地板过于光滑、上下楼梯没有固定的扶手、冬天穿着过多行动不便等。
(3)疾病因素:膝骨关节炎导致腿脚行动不便、高血压引发头晕等。
老人如何预防摔倒引发的骨折
(1)勤于用脑,加强锻炼。老人应该加强大脑训练,防止脑萎缩。鼓励老人多社交,勤读书、看报,学习新的技能。通过经常用脑,保持一定的反应度和灵敏度。尤其是老年女性,绝经后骨质会大幅度流失,摔倒后容易引发严重的盆骨骨折,所以平日较男性更应该加强锻炼,如跳广场舞、打太极拳等。
(2)晚上少出门。老人由于视力退化,视物不清,尽量少在天黑后出门。白天外出时,也要注意安全,留意脚下的路,防止被台阶、障碍物等绊倒,必要时使用拐杖。
(3)做事不要起太急。老人做事一定要慢,尤其起身,包括捡东西、弯腰起身、上厕所起身时要慢,防止脑供血不足引发晕倒。例如:清晨醒来后,先平躺半分钟, 再坐起上半身半分钟, 接着双下肢靠床沿垂地半分钟, 然后再站起来。这三个半分钟对于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和清晨摔倒很有帮助。
(4)适宜的居住环境。老人居住的房子家具要简单并靠墙摆放,地板要防滑,灯光尽量明亮。
发现老人摔倒该怎么办
首先询问老人的情况,如果意识清楚可以对话,需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如伤情轻,仅有皮肉擦伤,可在红肿部位用冰袋进行冷敷,然后送医做进一步检查。禁止热敷或局部按摩,这样易加重局部肿胀。
如果怀疑骨折,不要急于扶起老人。可询问老人是否可以站起来,如果疼痛明显疼痛,无法动弹,要拨打急救电话请专业人员进行处置。因为如果发生骨折, 不当的搬运可能导致骨折端越易错位, 甚至刺伤血管、神经,对后续的治疗加大难度。
如果老人是因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头晕导致摔倒,忌盲目搬动或立即扶起,而应该让其平卧一段时间,以免加重脑缺血症状,之后及时送医进一步治疗。
如果摔倒的老人已發生昏迷,需即拨打急救电话,而不要擅自拍打、推动。
老人骨折后的家庭护理
“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老人做完手术后身体虚弱,需要得到有效的家庭的护理,才能更好地康复,避免留下后遗症。
(1)皮肤护理。老年骨折患者,特别是股骨骨折患者,由于长期卧床,皮肤抵抗力下降,易发生褥疮,严重时可因继发性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所以,家属应特别注意加强对患者的皮肤护理。为预防皮肤感染和褥疮的发生,应每隔2~3h协助老人翻身1次,翻身时可用50%酒精按摩骨突出处皮肤受压部位;同时,还要保持患者床上用品的清洁、干燥、平整。
(2)饮食调养。骨折初期,老人由于骨折部位的肿胀、疼痛,加上精神紧张,常常吃不下饭。此时,应让患者多喝些果汁、豆浆、稀饭、面条等易消化的食物。慢慢过渡到增加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鱼、大豆及其制品。此外,每天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维生素的摄入。
骨折中期,是骨折的愈合期,患者需要大量的蛋白质, 特别是富含胶原蛋白、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鸡汤、鱼、蛋类、马铃薯、银耳、花生、虾皮、海带等,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
骨折后期,患者可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需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钙、维生素D的食物。每天最好喝一杯牛奶,合理搭配其他蔬菜,做到膳食平衡,营养全面。
(3)心理疏导。老人骨折后生活上不能完全自理,由于担心给亲人造成麻烦或经济负担等,经常有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此时,家人要体谅老人的心情,要更加关心、体贴、耐心地进行照顾。平时,与老人多沟通,让其有情绪的发泄口,以维护心理平衡,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