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松林,孙 悦
(安徽建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质量是高等教育办学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要从最基础、最基本的课程建设抓起。搞好课程建设要有明确的质量标准。《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本科课程建设提出了总体要求、基本原则、重点任务,为新时代本科课程建设树立起了“金课”标杆,弥补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在课程质量建设方面缺乏规范统一标准的缺憾。按照《实施意见》,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具体地说,一是课程目标坚持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课程内容强调广度和深度,突破习惯性认知模式,培养学生深度分析、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即提升高阶性。二是教学内容体现前沿性与时代性,及时将学术研究、科技发展前沿成果引入课程;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与互动性,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即突出创新性。三是课程设计增加研究性、创新性、综合性内容,加大学生学习投入,科学“增负”,让学生体验“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学习挑战;严格考核考试评价,增强学生经过刻苦学习收获能力和素质提高的成就感,即增加挑战度。总而言之,“两性一度”为新时代高校的课程建设提供了目标导向与行动指引。
目前,公共政策学课程是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等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毋庸讳言,作为一门新兴课程,公共政策学课程存在“教学内容生硬”“教学模式陈旧”“教学实践困难”“考核形式单一”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依托学校特色,我们按照“两性一度”课程建设要求,对公共政策学课程进行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根据《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以及“两性一度”的质量标准,结合公共政策学的教学大纲与课程特点,确立了“一核双轴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系(如图1)。扼要地说,“一核”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 “双轴”指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与“提升教学目标达成度”,“三位一体”即“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塑造”三层次的教学目标有机融合。
在课程目标上,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一是抓实“立德树人”这一核心目标与根本任务,深入挖掘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着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二是抓住提升学生高级思维这一关键,全面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在高级思维的理解上,借鉴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新版的认知领域分类体系——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其中分析、评价和创造为高阶思维。三是抓严提升教学目标达成度这一重点,增加课程的挑战度,这方面的内容在后文教学考核中再具体展开。四是抓好“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塑造”三层次教学目标的顶层设计与具体落实。
图1 “一核双轴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系
在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上,按照“两性一度”的要求,要体现前沿性与时代性,增加研究性、创新性、综合性内容,具有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相较于其他课程,公共政策学在教材建设与教学内容上存在“本土化”与“时代化”的难题与任务,这更需要做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做好“金”备课、“金”上课的教学设计工作。为此,在课程建设中,结合公共政策学课程应用性、综合性强的特点,紧扣课程核心知识的“转变”“拓展”“深化”,构建了“1+4+N”教学模式(图2),这一教学模式的核心之处亦是最基础性的工作就是梳理好核心教学内容或者说“核心知识”。一般而论,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系统和公共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运行一般规律的科学。据此,将教学内容整合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公共政策与公共政策学,是导论部分,涉及三个关键词——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课程,分别介绍公共政策的概念、形式、类型、功能,公共政策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发展、研究对象与主要研究内容,学习公共政策学的意义与方法。第二部分,公共政策的系统,包括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环境、政策工具等。第三部分,公共政策过程,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终结等主要过程与环节。第四部分公共政策分析,包括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模型与方法。
图2 “1+4+N”教学模式
如果说核心知识的梳理与讲授是从“已有知识”进展到“新知识”,那还仅仅是知识传授的低阶式教学目标,那么要实现课程建设的“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则需要从知识传授推进到能力提升与专业素养培养,既做好核心知识的拓展与深化,又要做好知识的应用与创造,落实落细“1+4+N”教学模式。下面通过几个教学实践案例具体介绍“1+4+N”模式的教学设计与运作。
以“公共政策工具”教学内容为例,鉴于学生先修了公共管理学课程,对政策工具尤其是自愿性政策工具、强制性政策工具、混合性政策工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在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中,从已有知识储备中引出这三种类型政策工具的划分依据、“政策工具光谱图”及其理论来源,进而结合如“养老问题”、数字鸿沟问题、缩小三大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等实际政策问题,应用与阐释每一种类型政策工具的特点及其适用性。知识拓展环节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到新的理论提升的过程,通过引介多种类型的政策工具分类法(如罗斯威尔与菲尔德的供给型政策工具、需求型政策工具、环境型政策工具的“三分法”、麦克唐纳与艾莫尔的命令型政策工具、激励型政策工具、能力构建型政策工具、系统变迁型政策工具的“四分法”等),揭示政策工具选择的影响因素与一般规律,建构政策工具的系统分析框架。最后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新的政策工具类型分析具体政策问题,评估现有政策或提出政策建议。
再以“政策执行的影响要素”这一核心知识点的教学为例,以“限塑令”执行难为切入点,从学生对“限塑令”执行难的生活经验与感性认识出发,结合教材有关政策执行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系统分析影响“限塑令”执行难的六大因素——执行主体、执行方案、执行客体、执行手段、执行资源、执行环境,从而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拓展与深化,为学生分析政策执行提供了理论分析架构,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训练与检验。
再以“政策终结的对象与形式”章节为例,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思考脱贫攻坚如何“终结”,脱贫攻坚如何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并布置课后收集与整理党和政府这方面相关政策文件的任务。从政策终结的对象来看,有政策组织、政策方案、政策功能、政策项目等内容的终结;从终结的形式上看,有政策废止、政策替代、政策合并、政策分解、政策缩减等多种形式。应用到脱贫攻坚的政策终结及其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其政策分析与政策建议包括:有些扶贫政策、举措、项目完成历史使命或不合时宜的要废止;有些扶贫政策要按照摘帽不摘政策的精神,延期一段时间,保留一批;对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整治、扶贫公益性岗位等政策措施,可直接纳入乡村振兴的常规性政策中;随着脱贫攻坚的任务完成,返贫问题、相对贫困问题依然存在,要做好政策调整与政策整合升级。
在教学方法上,“两性一度”的质量标准明确要求要体现先进性与互动性,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在“互联网+”的信息化时代,随着数字校园的建设,信息化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在“技术”层面的融合越来越广泛、越来越便捷、越来越花样繁多,但在融合的效果上、深度上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这很大程度上因为信息化的平台只是技术工具与手段,仍然需要更具互动性、更具探究式的方法作为支撑。在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中,较普遍采用的是“Seminar”(专题研讨式)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正如有的学者所揭示的,Seminar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在单独使用中都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比如,Seminar教学法存在人数规模限制、学生参与度难以保证、研讨话题难以聚焦等问题;案例教学法存在案例选取难、案例剖析难、案例引导难等问题。为此,在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全面采用“Seminar—案例”综合教学法,取Seminar教学法深入研讨以及案例教学法主题聚焦的双重优势,同时在案例主题的选取上注意思想性、时代性与生活性,在研讨上注意鼓励开放性、个性化的看法与见解,充分发挥公共政策学课程“政策研究”与“政策分析”两种不同的致思取向。在实际的教学改革与实施中,对“案例”采用越来越宽泛地理解,有时候案例甚至是政策文本。表1汇总了某学期采用“Seminar—案例”综合教学法分别开展的核心教学内容。
表1 “Seminar—案例”综合教学内容
在考核评价上,《实施意见》特别强调“让学生忙起来”“以激发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为着力点完善过程评价制度”。新时代的本科教学改革,就是从提出“四个回归”——“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开始的,而大学生学业合理“增负”是最为醒目的改革举措。提高课程考核的难度是“两性一度”的落脚点之一,并被形象地表述为“跳一跳才能够得着”。
在公共政策学课程的建设探索与实践中,在考核评价方面,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以提高课程学习性投入为抓手,科学合理“增负”。针对当前大学生学业“增负”矫枉过正的现象,反复强调,大学生学业“增负”要取得实效性,就必须合乎实际、合乎标准、合乎规律。合乎实际,即要合乎学生实际、专业实际、学校实际,具有鲜明的“对象意识”,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增负”。合乎标准,即要对标专业标准、人才培养标准、社会需求标准,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实施精准“增负”。合乎规律,即要合乎高等教育的规律、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具有明确的“导向意识”,实施科学“增负”。“增负”绝不是盲目地增加大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压力指数,亦不是简单地复制中小学教育模式,更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刀切,大水漫灌式的“增负”。二是以提高课程的挑战度为方向,注重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相对于结果性考核而言,意在注重平时、注重成长、注重持续性改进。另外,我们还积极探索多种考核方式,将学生参与大创项目、学科竞赛、社会调研、加入教师科研教研项目等均纳入考评体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