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津湖战役中,诞生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在志愿军赴朝作战前的动员会上,他喊出了振聋发聩的“三个不相信”: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在美国新闻界,一张名为《撤退》的照片久负盛名。照片中,士兵满脸血污、双眼望天,眼神中充满了茫然和绝望。这是1950 年冬天,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 师从长津湖撤退的情景。
让这支美国最精锐的“美利坚之剑”部队吃了败仗的,正是他们眼中“由中国农民组成的志愿军”。这支队伍,在冰天雪地里,打赢了被公认为人类战争史上最残酷的会战之一的长津湖战役。
彼时,朝鲜半岛正遭遇50年一遇的严寒。纪录片《冰血长津湖》中,亲历长津湖战役的老军医于芝林这样描述寒冷的气候:“当时零下40℃,手捏着铁,皮肤便粘上去了。再拿下来,就要掉一块皮。我们把被单白色的一面反过来披着,利于隐蔽。卧在雪山中,忍饥挨饿不能动。”
严寒中,战斗如火如荼地进行。在长津湖战役中,诞生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在志愿军赴朝作战前的动员会上,他喊出了振聋发聩的“三个不相信”: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1950 年11 月29 日拂晓,敌人密集的炮弹落在杨根思率领战士们坚守的小高岭阵地上,这是美军南逃的唯一通道,也是志愿军必守的要地。所有的炮弹、飞机炸弹、燃烧弹狂风暴雨般倾泻在这座小小的山头上,不一会儿,就把白雪皑皑的山头打成了黑褐色。飞机和大炮掩护着数倍于我军的美军步兵,向杨根思所在的阵地发起了疯狂的进攻。
《撤退》
在打退美军的8 次进攻后,3 排阵地上只剩下杨根思和另外两名伤员,他们此时已经弹尽粮绝。眼看美军新一波的攻击又将开始,杨根思命令两名伤员撤退并将重机枪带离阵地,不能留给敌人。不久,美军发起了第9 次进攻,40 多个美军冲了上来,杨根思抱起阵地上仅存的一个炸药包,向着敌人冲了过去。随着一声惊天巨响,杨根思与敌人同归于尽,他用生命践行了“人在阵地在”的承诺。
那一刻,“三个不相信”的铮铮誓言响彻云霄。它宣誓着:最后的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抗美援朝战场上每一位战士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何为“三个不相信”:长津湖畔,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40℃的阵地上,手握钢枪和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仿佛是跃然而起的“冰雕”群像;石砚洞北山边,战士许家朋在对美军暗堡实施爆破时,携带的炸药包因降雨受潮失效,他毅然用胸膛堵住美军暗堡射击孔,掩护战友冲上阵地消灭敌军,自己壮烈牺牲;74 号阵地上,战士伍先华抱起10 公斤的炸药包冲向火海,即使中途中弹倒地,仍冒着枪林弹雨爬到敌人火力点,最后拉燃导火索冲进坑道,炸死敌人40 余人,牺牲时年仅25 岁……
以绝不屈服的意志迎战不可能的任务,这是长津湖战役写下的奇迹,也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始终在进行的事业,每一次我们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曾经有人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而我们以顽强的毅力血战到底,最终以弱胜强,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曾经有人笑话我们“贫油”,而我们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精神忘我拼搏,打出新中国第一个特大油田的第一口油井,甩掉了“贫油”的帽子;曾经有人说中国人自己造不出原子弹,而我们以自力更生、勇于攀登的不屈意志矢志奋斗,终于引爆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曾经有人断言,中国人吃饭的问题没人能解决,而我们凭借着赤诚的信念和勤奋的双手,拓开了一条自己养活自己的粮食生产之路,让14 亿人吃得好……
完成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克服艰巨的困难,战胜强大的敌人,那年立下的“三个不相信”的铮铮誓言,在中华大地上一次又一次被实践。
为什么我们可以做到?我们靠的是不信邪、不畏难、不服输的精气神;是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人民的坚定信仰;是为人民奉献、为人民担当、为国家尽责的责任与使命;是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的勇气;是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魄力真抓实干、以敢为人先的胆识开拓创新、以善作善成的决心矢志向前的坚韧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