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钱小芳
我们目前正处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生活和学习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包括线下线上学习等。传统的线下学习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在同一个空间(如教室等场所)一起开展学习活动,学生与教师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线上学习是指利用网络平台,通过电子媒介进行的学习活动。学生和教师虽然可以通过视频镜头看见彼此和教学内容,也能听见彼此的声音,但是无法身在同一个物理空间。同时,当下的学习资源也相当丰富,如纸质图书、报纸、期刊、视频、录音、电视节目等,形式更加复杂。我们常说的课外素材则主要是指在课堂以外使用的学习材料,或教材(主要指学生用书)以外的学习资料,包括各种读物、期刊、报纸,也可以包括学生用书和练习册以外的教材配套的录音和视频资料等。
随着全球变化加快,未来充满未知,因而也对当今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均提出要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课程目标。而要培养核心素养,仅仅依靠学校提供的教材资源可能还有局限,特别是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作为基础,学生需要足够量的、适当的多种阅读素材(王蔷,2017)。因此补充课外材料来进行语言学习有一定的必要性。恰当的、适度的课外素材的使用,将在整体上增加语言输入,扩大学生知识面,同时增强语言敏感程度,帮助学生形成语感,提升准确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和文化意识(吴燕蔓,2017), 也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英语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王蔷,2017)、信息素养(Tierney,2009)等。同时,课外素材也能对课堂内容进行及时的补充和丰富,解决教学内容未能及时更新的问题。
但是目前教师和学生接触到的课外素材种类和形态繁多、良莠不齐,因此广大教师对如何甄选并合理利用课外素材还存在一些困惑。此外,选择了适当的材料之后,如何敦促学生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构建教学相长的课堂生态(陆海生,2015),也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因此,本文将从这两方面进行探讨。
在选择课外素材时,我们首先应该了解素材的性质和基本类型。从模态呈现的角度,常见的有纸质材料(如图书、报纸和期刊等),音频材料(如一些有声读物)(范雨竹、周安平,2022),以及多模态的互动式资料。教师可以参照语言测试领域对于测试题的质量评价,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例如信度、效度、可行性等(Hughes,2011),并在甄选课外素材时从可靠性、有用性、适宜性和趣味性等维度进行考虑。
可靠性是指资料的可信程度,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师选择的课外材料要符合国家教育理念和政策要求,即要跟国家的教育目标一致,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标准,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第二,要跟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一致,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能起到支撑、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材料的作用。第三,素材要具备权威性,由相关教育部门指定或推荐,由级别较高、权威的出版社出版或学校、教育机构提供,或得到权威专业人士推荐,在社会上享有高度信誉和评价。例如,Unipus网站上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源由外研社出版,权威可靠,其中的新标准小程序有配套教材的点读材料,包含教学设计、模块测试卷和微课等,可以辅助学生学习,助力教学和评价。
有用性是判断一种材料最根本的标准,即对于学生的素养发展、兴趣提升和能力增长都有促进作用,同时可以帮助教师开展教学。跟测试的效度一样,素材的有用性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来判断,包括表面形式、内容构成、与其他尺度的关联程度,以及符合相关理念的程度。最简单的是类似测试的表面效度,也就是从表面上判断、考察某课外素材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例如读物颜色鲜明、图文并茂,涵盖多方面知识,设计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兼具知识性、互动性、趣味性等。像中高考试题册这类很容易令学生倍感压力或产生抵触情绪的材料,就不适宜作为单一的课外素材使用。
其次,看素材的内容构成是否合理,例如分级读物必须要有明确的分级体系,覆盖一个或多个学段。另外要看素材的系统构成,纸质或者有声读物的选材范围就应该多角度、多方面覆盖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自我三大主题语境。如故事类读本既要包括经典故事或文学名著,也要包含与学生生活接近的当代故事;知识类读物也要尽量涉及各个方面。再比如针对某套教材的配套材料,应该既要有阅读篇章、试听资料等,也要包含多种练习和单元自测题等,而不只是语法题目或是词汇练习。
再次,教师可以从用户评价的角度出发, 类似测试的效标效度,考察素材与其他已认可的素材的关联程度。例如,为某套教材配套的资料应该与主教材的理念一致。教师也可以参考其他指标,比如国际认可度。此外,教师还可以参考素材的使用效果,通过学术文献、专业会议、同行交流、专家推荐等渠道进行了解,或参考其他学校、教师和学生使用了该素材之后的效果评价和反馈。有条件的话,教师也可以开展先导实验,从某套素材里面选取一部分内容,让一部分学生先尝试学习,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效果比较,看是否促进了学生的进步。
此外,教师可以依据一定的理论来进行判断,类似测试的构念效度,即从理论的视角来分析素材的理论依据,看其理念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发展,是否能体现先进的语言观、认识观、学习观等基本理论。例如,纸质、电子和有声读物是否符合基本的阅读理论,如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等。如果是以提升写作能力为宗旨的素材,则要看其写作话题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意愿,其提供的支持和帮助是否到位且不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甚至能否给学生提供反馈和交流分享的平台,而不只是堆砌范文和模板。
更具操作性的一点是,教师可以从是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角度来综合判断素材的有用性,比如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发展听、说、读、看、写等能力,是否能丰富学生的文化意识,同时是否能促进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掌握,例如学生能否根据导读、封面等快速选择读物。同时,教师要关注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否以隐性或显性的方式涵盖在素材之中。隐性的方式可能是材料内容本身包含着情节变化、认知冲突、问题解决等有思维含量的内容,显性的方式可能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或设置某项任务让学生解决。
适宜性主要是指课外素材与学生的适配度,学生的可接受度和可持续性。适配度是指素材与学生的语言、知识、文化等各方面的学习基础相匹配的程度。例如,针对小学的拼读读物除了要包含基本的音素或者符合拼读规则的词,还要考虑其中的故事情节和内容不能过于低幼。可接受度也就是指素材的内容、表现形式和呈现风格等是否让学生觉得可接受,不会过于幼稚或者难度过大。可持续性是指这些材料本身的体系是否完整,学生是否可以持续使用以及能否随着使用不断提高语言水平。对于网络材料,教师需要考虑学生是否具有使用的条件,其对于电子设备的依赖程度、操作的便捷程度等。
在提及趣味性之前,我们必须确保材料的科学性,这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各种素材出版或发布的前提。趣味性可以从多种角度来判断。首先是素材的内容覆盖面和话题的丰富度,是否覆盖了多种知识,是否能够覆盖课标提到的三大主题语境和相关的子主题,内容是否生动有趣是教师推荐和学生选择读物的重要标准(白薇,2012;张洁、范晓晶,2019)。此外,很多纸质读物和电子素材通过插图、表格或其他多模态方式来提供语境帮助学生理解,趣味性大增。例如《美国国家地理学习英语分级读物》中包含很多精美的摄影图片,特别容易吸引读者视线,引起阅读兴趣。另外,许多材料都可以包含一些学生与材料、创作者或同伴互动的活动,例如引导学生学完后思考一些重要的问题,或鼓励学生受到启发去写书评,与他人分享交流。
利用课外素材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总体上是为达到促学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课程意识,从课程的角度计划和安排课外素材的学习。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目标(Aim)、规划(Plan)、实践(Practice)、方式(Method)和评价(Assessment)五个维度(简称APPMA框架)来设计和实施教学,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教师要明确材料使用的目标,是为了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知识、提升能力和综合素养,还是为了促进他们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或者是检测。例如,姚达文等(2022)在小学英语教材语篇的基础上补充了三个课外语篇,包括绘本、电子邮件和校报文章,以此帮助学生探究主题意义、发展核心素养。
教师需要根据学校要求和学生特点,从课程、单元和课时等层面做好课外素材学习的统筹安排和规划。从课程层面来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给学生提供特色课程或者校本课程,例如阅读课、小说阅读课或视听说课,学生可以基于兴趣进行选修。教师需要做好课程安排,设计好课程目标和教学方式等,甚至借鉴主辅课堂的分级阅读模式,邀请阅读专家进行配合(孙南南,2011)。单元层面则是指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整合教学,大单元的教学需要综合考虑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崔允漷,2019)。在目前许多小学和初中教材的修订版还未面世的情况下,教师需要适当补充课外素材,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王蔷等,2021),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本单元的主题意义。此外,教师也可以采用一些检测式的素材,或采取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如持续默读(Garan &DeVoogd,2008)等。课时层面的规划则要考虑在课时允许的条件下采取一定的补充方式,例如绘本与教材的融合教学方式(陈群,2014;钱小芳、但清瑶,2021),可以在同一课时内安排不同的时间段来进行学习,也可以使用相关的视听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甚至可以选择恰当的资料来帮助教师创设情境等。整体上,教师要有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意识,系统地安排学习内容,使课外素材发挥好支撑和支持学生学习的作用。
在做好规划后,教师就要考虑教学实际并实施教学计划。首先,教师需要考虑学生使用素材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学生是放学回家后默读、跟读、观看视频,还是在班内集体学习。如果是在学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就可以安排学生阅读一些较难的材料,如百科类读物,因为这类读物经常需要教师提供较多的支架(Maloch,2008),学生还要进行讨论以达到深层理解。如果是学生回家或独自学习的情况,教师就要布置相对容易的材料。其次,需要考虑学校的资源条件和场所,例如纸质材料的使用要求一般不高,但是电子材料则需要图书馆、多媒体教室、视听教室等资源。教师还需要考虑设备要求,根据普通电脑、平板电脑或手机的不同,安排不同的学习方式。即使在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通过增加音乐、匹配图片、跟读等方式来促进课堂内学生学习有声读物(陈芸,2022)。课外除了跟读教材配套的录音以外,学生也可以通过电台等媒介选择有声读物进行泛听(金鑫荣、杨沁雯,2018)。再者,学生可以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有作品产出时,教师也要尽量提供展示机会,例如布置阅读成果分享墙、班级分享平台等。
在具体实施时,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首先,整体上先区分是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活动,还是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如果是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活动,一般是由教师布置一定的任务,提供一些支架,如活动单、作业单、任务单等;如果是基于阅读材料的教学,可以遵循王蔷(2017)提出的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原则和路径,注重发展学生为理解而读的策略、深入探究文本意义、鉴赏修辞手法等。而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一般是指学生在周末、假期或课后在家里或者在学校进行的自主学习,可能是自主阅读,也可能是针对某个单元内容的补充学习、观看视频或完成项目式学习中的任务等。另外,教师也可以考虑活动是安排在课前还是课后。课前一般是学生自主处理一些基础的学习理解活动,例如读故事并完成基本的故事梳理单,或是阅读、摘抄、跟读、查找资料等(吴彬芬,2018)。课后的方式可以是小组合作或者独立完成,可以有具体成果的产出,也可能是学生之间的交流。
课程标准倡导教、学、评一体化,在使用课外素材进行教学时也需要考虑教学评价。教师在组织学生使用各种素材时需要考虑相应的评价方式,以促学评价为主(王蔷,2017),也可以是其他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如阅读档案袋等、视听档案夹等。评价形式和内容不要过于复杂,以学生读完或视听后进行记录、总结和分享为主。其中,阅读打卡计划是常见、可行的方式之一。有些课外素材适合泛读、泛听这种输入为主的方式,作用的体现需要一定的积累和潜移默化,不进行评价也是合适的。
教师利用课外素材进行教学,通常能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如林俊,2014;沈奥,2020)。希望教师可以从可靠性和有用性等方面对材料进行甄别,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尤其是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养成和长远发展需要的资料,并进行不同层面的设计和实施,以切实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拓宽知识面,提升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