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建
〔常州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常州 213032〕
加强理论学习,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成功密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1]。这是对新时代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增强学习本领的再强调,是对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加强理论武装、推进自我革命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面对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多次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学好“必修课”,把“必修课”作为努力提升执政本领的重要举措,作为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重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好“必修课”的重要论述,直面新阶段新情况新挑战,坚持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问题与目标的有机统一,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力拓展了广大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视野,为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解决思想困惑、应对风险挑战、增强担当本领提供了根本遵循。面向新阶段、迈上新征程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好“必修课”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和核心要义,将“必修课”变为“终身课”,将理论武装化为前行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有许多重要论述,“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学习党章作为必修课,走上新的领导岗位的同志要把学习党章作为第一课。”[2]“全党学习贯彻党章的水平,决定着党员队伍党性修养的水平,决定着各级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水平,决定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水平。不论高级干部还是普通党员,要做合格党员,学习贯彻党章都是第一位的要求。”(1)《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 加强改革创新开创发展新局面》,载《人民日报》2016年4月28日第1版。“学习党章是全体党员的基本功,这个功课要经常做。”这些重要论述,向全党发出了学习党章、尊崇党章的动员令,形成了有关学习党章、尊崇党章的深刻思想,阐明了作为共产党员都应该不断增强党章意识,自觉将学习党章作为终身不辍的“必修课”,将尊崇党章作为提升党性修养的基本功,在维护党章中体现先进性和纯洁性。
学好党章“必修课”要明晰党章地位。党章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总章程,作为党的总章程,党章是全体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共产党员学好党章才能把握党的性质和宗旨,才能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能补足精神之“钙”、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章是强化政治规矩的根本标准,作为党的总规矩,党章是每位党员必须严格遵守、履行应尽义务的根本行为规范,是全体党员始终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强化对党绝对忠诚的根本遵循,是共产党员做到身心归党、以身许党的永恒“心经”。党章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依据,作为党的根本大法,党章是建立健全党内制度体系、解决党内问题的根本准则,学好党章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前提,是锤炼严实作风、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
学好党章“必修课”要领会丰富内涵。党章是党的性质宗旨、战略思想、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学好党章“必修课”,要深刻理解党的性质,积极践行党的宗旨,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远大理想;要全面理解党的纲领,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要时刻铭记党的纪律,严格遵守党规党纪,努力维护党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牢记党员义务权利,在逐条逐句通读党章中明晰权利与义务的内涵,在正确处理好责任与担当的关系中守初心、铸品格、担使命,维护党的肌体健康纯洁,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学习党章要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交融,在党章学习中感悟党百年奋斗的成就与经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把握党章修改完善的演变轨迹。
学好党章“必修课”要遵循科学方法。党章集中反映全党意志。学好党章“必修课”,要把党章作为“口袋书”,以精读党章原文为基础,原原本本学,坚持不懈学,全面掌握和深刻领会党章的基本内容、基本精神和基本要求,把党章的各项规定学深悟透、牢记在心;要把党章作为“灵魂书”,在学好党章中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政治清醒,坚守人民立场,净化精神家园,优化思想方法,检视思想作风,时刻不忘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和精神追求,对党忠诚干净担当;要把党章作为“总标尺”,将党章意识化为遵规守纪意识,在工作中经常以党章作为镜子照一照自己的灵魂,作为尺子量一量自身的言行,始终做到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让守纪律、讲规矩成为一种习惯。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2)《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 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载《人民日报》2018年4月25日第1版。“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各样的拦路虎、绊脚石,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3)《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载《人民日报》2017年9月30日第1版。“干部要成长起来,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4)《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 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载《人民日报》2019年3月2日第1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课”的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必修课”,新时代的广大党员干部“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3]只有学好马克思主义这门“必修课”,我们才能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感悟真理的力量,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做到“理论强”;才能永葆党的初心使命,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做到“政治强”;才能抓住主要矛盾、紧扣中心任务,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做到“本领强”。
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高度重视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将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领导干部的基本功。毛泽东曾深刻指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4]533。邓小平也强调指出:“提出一个新的要求,这不仅是专对新干部,对老干部也同样适用,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5]。党的历史表明,我们党始终永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教育的优良传统,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富足精神世界的思想武器,作为引领伟大实践的磅礴力量。
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要领悟理论精髓。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课”,就是要深刻了解马克思的光辉业绩和杰出贡献,全面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深刻理解其内在逻辑和时代内涵,深刻把握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领悟其真理的穿透力和价值的感召力。新时代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重在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新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深刻体悟新思想中贯穿的鲜明人民立场、坚定信仰信念、强烈历史担当,在不断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中始终增强政治自觉、保持理论清醒。
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推进理论创新。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课”,要增强理论创新意识,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学、真懂中培育理论创新自觉性,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真信、真用中增强理论创新坚定性,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要开拓理论创新路径,“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5)《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载《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第1版。,将马克思主义之“钥”置于实践之“锁”中,以中华文明之“沃土”滋养马克思主义“种子”,做好“两结合”这篇大文章;要开辟理论创新格局,既以新时代的发展实践推动理论的内容创新,又用通俗的中国话实现理论的形式创新,“创造生动活泼的理论创新局面”,[6]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始终彰显“时代精神的精华”。
“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6)《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工作原则 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载《人民日报》2015年12月13日第1版。“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成为好干部,就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7)《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 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载《人民日报》2013年6月30日第1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论述,将党性教育看作共产党人的“心学”“必修课”,从更深层次上指出了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性修养理论,为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指明了方向路径,为新时代推动党性教育形成新格局提供了思想指引,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在把握大势中积极应变求变、不负时代使命,在理论融铸中汲取信仰力量、保持政治清醒,在实践锤炼中胸怀“国之大者”、校准前进方向,从而把个人人生成长融入党的事业和人民需要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加强党性教育是党的阶级属性的内在要求。党性是政党阶级性最高最集中的表现,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质特性。无产阶级政党坚持将阶级性、人民性、先进性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相统一,将坚强的党性作为党员的首要条件。百年奋斗的实践充分证明,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把增强党员党性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视为改造领导干部主观世界的永恒课题,才保持和发展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引领实现民族复兴的现实需要,更加注重党性教育、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将加强党员党性修养作为“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8)《坚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 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能力》,载《人民日报》2013年9月26日第1版。,推动党性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崇高的党性坚守初心、接续奋斗。
加强党性教育要明晰党性修养的基本内涵。党性修养这门必修课内涵主要有,加强政治修养,旗帜鲜明讲政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思想理论修养,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理论上的坚定促进党性上的坚定;加强组织纪律修养,遵守党的政治纪律,严格遵守和执行民主集中制;加强作风修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站稳为民立场、守住为民初心,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加强道德修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加强能力修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增强“八种本领”(9)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干部“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明确指出干部需要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这“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10)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〇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加强自我修养,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完善自我,严以修身,正心明道,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加强党性教育要用好用活锤炼党性的方式。习近平总书记从问题出发,在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过程中,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加强党性修养这一重大问题,为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党性修养提供了基本遵循。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接受党性教育,把加强党性锤炼作为天天坚持的常修课,在加强党性修养上率先垂范;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根本上解决立场、观点、方法和世界观问题;要掌握和运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锐利武器,不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要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自觉担负时代使命;要不断加强斗争历练,注重发扬斗争精神,勇于彰显斗争胆魄,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中做到思想清醒、政治坚定、作风优良。
习近平总书记就学好党史国史“必修课”强调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11)《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 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载《人民日报》2013年6月27日第1版。“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12)《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载《人民日报》2021年2月21日第1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好党史国史的重要论述,立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深刻阐明了党史国史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全党对党史国史“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等重大问题,意蕴深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自我革命,以党史国史中蕴藏着的巨大精神“富矿”为动力,在新的长征路上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提供了根本遵循。
学好党史国史要牢牢把握时代方向。学好党史国史,可以促进我们把握时代大势、明辨前行方向。在学史明理中树立宽宏的历史视野,党史国史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艰辛历程,为我们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提供了借鉴;在学史增信中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从党史中汲取理论滋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走自己的路,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在学史崇德中坚守深厚的人民立场,深切感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学史力行中厚植强烈的使命意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
学好党史国史要牢牢把握核心要义。学好党史国史,要明晰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艰辛写就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要弄懂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创造了“四个伟大成就”(1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将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精辟概括为“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要“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7]要领悟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中国共产党人以伟大建党精神为统领,形成了一系列具体精神样态,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要汲取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领会“十个坚持”(14)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等。的精髓要义,在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的主动中凝聚奋进力量、走好前面的路。
学好党史国史要牢牢把握科学方法。学好党史国史,要将科学认识党史国史作为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看待,牢固树立正确党史观,坚持以唯物史观认识党史国史;要深刻把握三个“生动教材”,即党史国史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是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的生动教材,深入挖掘党史国史中具有独特禀赋、红色基因、感人力量的元素,使这些元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要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全面展示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远大理想、高风亮节、牺牲精神,以党史国史增强党的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要坚持知行合一、学用结合,以大历史的眼光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把学习党史国史同做好现实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凝聚社会力量,更好走向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就广大党员干部加强道德修养多次强调指出,“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15)《深化改革发挥优势创新思路统筹兼顾 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载《人民日报》2014年5月11日第1版。“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6)《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赵乐际分别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载《人民日报》2018年3月11日第1版。这些重要论述,坚持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的发展,赋予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深刻阐释了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上“为什么要加强道德修养、如何加强道德修养”等重大问题,内涵深刻、寓意深远,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加强道德修养,不断提升道德认知,强化道德自律,砥砺道德实践,坚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勤修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加强道德修养是从政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的广大党员干部为什么要加强道德修养。“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崇德尚义传统的民族,尤其是对为官从政者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和期望,将其视为做人为官的首要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一直高度注重道德修养。毛泽东要求全党同志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4]660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代领导人将党员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建设作为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视野,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大量援引我国传统吏治思想中的名言警句教育领导干部一定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为广大党员干部汲取历史智慧加强道德修养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加强道德修养要把握核心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德为先,在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中加强道德修养、提升道德自觉。“明大德”,就是广大党员干部要忠诚于党,要从政治高度“铸就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和民族的良好品格,坚定信仰,保持政治定力”[8],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公德”,就是广大党员干部要用权为民,要深刻认识权力来自人民,在位要一心为公、严守职业道德,为官要谋正避邪、遵循社会公德,用权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铸牢公权之德;“守私德”,就是广大党员干部要强化操守,对待家庭要筑牢防线、家风清正,对待亲情要为公除私、守住底线,对待友情要明辨是非、注重品格,对待子女要传承品格、德继后人。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为民造福的公德、严于律己的私德,三者相互交融,构成了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加强道德修养的核心内涵。
加强道德修养要注重学习自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如何加强道德修养。加强道德修养,要努力学习和掌握中华传统政德教育的内容,善于汲取中华优秀传统道德中的历史养分和思想精华,将传统文化中的“正己”智慧与为民担当尽责的初心使命结合起来,为自身道德修养提供丰厚的滋养;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善于汲取人民群众道德生活和道德实践中蕴藏着的巨大力量,真正做到取德于民,把自己的道德修养化作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动力;要见贤思齐,善于汲取先进典型身上所体现的道德精神和人格魅力,自觉洗涤自己的心扉,反省自己的灵魂,激发出加强道德修养的内生动力;要严于自律,善于汲取党纪国法中蕴含的道德力量,强化讲政治、守规矩、守纪律意识,做到慎独慎微、行己有耻、手握戒尺,自觉遵守党纪国法,自觉远离低级趣味,练就一副“金刚不坏之身”。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优良作风,是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力武器,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防身治病的有力武器,“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让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必修课。”(17)《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 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党内监督》,载《人民日报》2016年1月13日第1版。“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清除党内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必须以整风精神严格党内生活,着力提高领导班子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18)《扎实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 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载《人民日报》2014年1月21日第1版。“让正常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政治空气的清洁剂,让党员、干部习惯在相互提醒和督促中进步。”(19)《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载《人民日报》2017年1月7日第1版。这些重要论述立足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中“为什么要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如何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等重大问题,对于全党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自我净化的武器,以批评和自我批评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深刻领悟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重要作用。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一门必修课,是马克思主义矛盾论观点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实践,是党自我革命的力量源泉,是清除党内政治灰尘、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有力武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坚持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凝聚党内团结,从原则上分清是非、从思想深处达成共识,推动党的事业健康向上发展。踏上新征程,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治党利器,以整风精神开展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
深刻明晰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科学内涵。学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门必修课,要深刻理解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层含义,即敢于自我批评、敢于批评他人、乐于接受他人批评。敢于自我批评,就是勇于自我揭短亮丑,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做到自我提高、自我净化;敢于批评他人,就是勇于履职尽责,勇于当头棒喝,做到掏心见胆、解决问题;乐于接受他人批评,就是勇于发扬民主,勇于接受监督,做到闻过则喜、增进团结。这三个层面相辅相成、相互交融,内在统一于党内民主生活的实践之中,是党内政治生活形成“团结—批评—团结”局面的重要举措。
深刻把握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正确方法。“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违反党的原则的言行和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是党章规定的党员必须履行的八项义务之一。充分发挥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锐利武器的作用,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营造与人为善、团结同志,同时又敢于批评、帮助同志的局面。要实事求是,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坦诚相待、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能主观武断;要贵在有恒,从日常点滴抓起,从具体问题管起,抓常抓长,不能只在一时;要勇于纠错,对待别人的批评要敢于正视、勇于改正,批评别人错了,更应该及时纠正,不能将错就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视野,把握“两个大局”的交织激荡,面向“两个百年”的时空转换,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实践相结合,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学好一系列“必修课”的战略任务,既传承和发扬了党的百年优良传统,创新和发展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思想,又升华了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路,指明了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方向。这些“必修课”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贯穿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主线,以增强执政本领、提升执政水平为目标,构成一个内在交融的整体,是新时代建设德才兼备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抓手。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学好“必修课”蕴含的政治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树立战略思维、坚持系统观念,把学好“必修课”视作政治任务,把“必修课”变成“终身课”,自觉从“学一阵”升华为“学一生”,加强理论涵养、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生方向、勤于实践锻炼,就一定能在风险挑战中始终朝气蓬勃、在雪霜风雨中做到永不褪色,不断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