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以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为例

2023-01-04 19:49胡维岳刘昱杰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51期
关键词:备赛本科生导师

胡维岳,刘昱杰

(南京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6)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我国正处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时期,对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迫切和强烈。这就要求我们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要把培养的着力点放在基础研究人才梯队的建设上,而高等教育阶段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是实现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一环[1]。对于高等医学教育来说同样如此,倘若自本科阶段开始努力培养医学生的创新和科研思维,势必可以更好地激发其创新活力和创造潜力,使其具备应对疾病谱、医学模式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与复杂变化的适应能力,通过不懈努力成为具有影响力的顶尖医学人才,并最终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正是基于“推动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增强学生原始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这一目的,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发起举办了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以下简称创新论坛)[2]。本届比赛除基础临床赛道外,首次增加了预防、中医药和法医学赛道,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同学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舞台。然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波及国内各行各业的正常与平稳发展,大学生创新和科研教育进程自然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与在线教学模式愈加成熟并逐步成为新常态不同,科研活动的线上开展还未成体系。科研活动具有注重理论先导和依赖实践运用的固有属性,而科研实践交流效率下降、线下实验难以进行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参与科研的热情和效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思维、探索新路径,直面后疫情时代对创新和科研教育提出的挑战。

本文以笔者指导本科生参与创新论坛为例,回顾了备赛和参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可能的改进措施与建议,以期为后继指导教师和参赛选手提供借鉴与帮助,并为后疫情时代医学生创新和科研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一、创新论坛备赛典型模式

一般而言,本科生参加创新论坛需要经历如下几个阶段:(1)联系导师,组建团队;(2)检索文献,确定选题;(3)合理安排,科研实践;(4)整合结果,分析交流;(5)撰写报告,准备汇报。本科生在医学课程学习上常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科研的持续性动力可能受到个人规划、家庭支持和社会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整体态势,即开始时信心满满、过程中兴致缺缺、完结时重振精神的现象。对于教师而言,在开始阶段协助学生确定合理目标、树立坚定信念,是引导他们参与创新研究的前提;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自身演示和定期报告等形式给予他们交流和鼓励,是支撑他们在学业压力下不丢失科研热情和信心的重要保障;在有阶段性成果时指导他们开展理性分析和科学呈现,是帮助他们通关创新论坛的最后关键。

二、当前备赛新局面

(一)区域性封闭导致实践难以开展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国各大中心城市基本均发生过区域聚集性疫情反弹,且时间上以冬季和夏季这两个学生流动性较高的季节为主。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生来源主要覆盖江苏、安徽和上海等周边省份,参赛团队成员寒暑假返乡后因疫情封闭在家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于课程教学来说,学校和教师已经摸索出相对成熟的在线授课模式,学生也已逐渐适应;但是在科学研究方面,还没有非常成熟的软、硬件系统以应对基础研究中的“湿实验”需求,使得导师和学生难以通过线上环境开展科研实践,从而突显了以医学统计和生物信息为方法基础的“干实验”研究模式所具有的不受地域限制、方便线上开展的优势。

(二)政策性防控导致效率不及预期

众所周知,医学专业本科生的课业压力较为沉重,因此以往“挑战杯”、创新论坛等竞赛活动多是利用寒暑假时间开展。该时间安排可使学生在没有课业负担的情况下全身心投入科研,同时也方便导师对科研进度进行集中调控。但是过去两年多,部分学校对于学生假期离校和返校实行严格管理,原则上不允许本科生留校且必须按照统一时间返校。这就使得科研的黄金时间被白白浪费,客观上限制了创新项目的推进效率。

(三)隔离导致团队沟通合作受限

过去两年多,学生往返外地通常执行集中隔离或居家健康监测的风控方案。但是,参加创新大赛的多是大三或大四年级学生,这一阶段通常为分点实习时期,团队成员可能分在不同地点。在临近比赛时,团队成员以线下集中方式进行工作、交流与解决问题的效率较高。但是过去两年多成员仅能通过线上联系,这在交流上需要更多的辅助工具和语言说明,大大增加了沟通合作的时间成本,也更易造成双方在理解上的偏差。此外,线上赛程中团队成员若分处不同地区,将会面临架设多个机位调试、成员发言音轨重叠等多项软、硬件问题,影响赛事临场效果。

(四)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导致赛事时间变更

以本年度创新论坛赛事组织为例,原计划6月底前完成校赛和分区赛评选并在暑期举行全国大赛。但由于疫情反复,导致分区赛举办时间经历了多次变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备赛的复杂性。中国人都知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对于导师和学生来说亦是如此,临赛前精心组织、做好充分准备却被一再告知比赛延期,势必会产生心理上的落空感,且学生在不断延长的准备期中极易表现出对后续赛事准备的疲态,甚至引起不可逆性的意志减弱。

(五)远程竞赛导致获得感弱化

与赛事时间变更类似,本年度的比赛形式也发生过几次变更,由最初线下举行调整为线上竞赛模式。这主要带来了三点变化:第一,汇报同学以往是对着台下评委和观众进行讲演,而线上竞赛时仅对着电脑屏幕讲述,缺少现场特有的竞赛氛围,且无法带来足够的激发效应;第二,线下问题答辩以往可以采取小声讨论、眼神示意等方式决定回复策略,而此次讨论均以线上视频呈现,不便于形成团队共识,容易造成多人抢答等混乱场面,十分考验团队成员的默契度;第三,比赛结束后的成绩宣读和颁奖也在线上举行,学生可能因无法身临现场、没有实体仪式,对获奖成果缺乏实际感受并忽略在科研实践过程中的巨大收获。

三、备赛实用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参赛目标

创新思维是知识的升华,创新论坛为医学本科生提供了一个培养创新思维的宝贵机会。因此,导师自身需摒弃拿奖得名的功利思想,以培养潜力人才为原动力,才有望实现增强原始创新精神的教育理想。导师应在项目开始阶段就帮助本科生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并在过程中不断坚定他们的科学信念,使其理解科研创新的本质内涵,从而引导学生将“发掘潜在创新意识,提高自身科学素养”作为参赛目标,而不是错误地把“要在短时间内产出顶尖的科研成果”作为自身追求。

(二)选择合适的创新课题

选题是创新论坛备赛最为重要的环节,合适的选题才能更有效地激起学生的科研兴趣,从而给整个项目开个好头。通常来说,学生在参赛时多为大一、大二年级,医学专业知识储备仍偏薄弱。此阶段培养中,相较于深入“为什么”的机制类研究,选择强调“是不是”的表型类研究作为科研训练培养方向显然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便于低年级学生由浅入深地接触创新训练,不至于在开始阶段就产生畏难情绪。

(三)重构线上/线下研究模式

当前中国的数字化转型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未来2~3年将是中国数字化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也必将对医学科研创新教育产生深远影响[3]。近两年,学生参与线下科研实践的时间难以保证。因此,如前所述的“干湿”结合类研究就更适合当下实际,可以使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黄金时间进行多方面科研素养的培训,减少了纯基础实验被迫中断等不利情况。在这一点上,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则具有相对优势,可以设计医学统计分析+基础实验验证的研究模式,柔性应对因种种情况导致的实践不确定性。

(四)加强实践过程引导

评价一名教师优秀与否重点在于评价其是否传授给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即“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因此,做好备赛过程中的有效引导是确保项目得以持续推进的关键。有条件的导师应亲自参与和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文献查阅、技术路线设计、科研实践开展、结果数据分析等环节,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探索、发现问题、找到关键,使学生在明确指导方向的前提下更有针对性地认识、了解、感悟和收获科研相关知识,并借此建立教学相长的成长激励体系和情感联系,帮助他们更平稳地渡过备赛过程中的困境。

(五)简化重复的工作内容

2022年8月,由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推出“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旨在帮助青年科技工作者从“不合理负担”中解放出来[4]。对于创新论坛备赛过程中涉及的材料提交和汇报演练等内容,其次数也需要把握好“度”。这些环节设计的初衷无疑是提供选手打磨和精进申报材料的良机,但过多演练未必会进一步提升团队熟练度,却可能减弱学生参赛热情和期待度而取得反效果。有些本科生由于自身认知的局限性,片面忽视这些过程的实际意义并主观放大其中的不良体验,没有将挫折转化为科研动力,从而产生了消极情绪。因此,赛事组织方和导师应尽量减少重复工作内容,确保本科生把时间和精力专注在科研创新训练上,并保持对赛事的热情和积极性。

(六)建立以点带面支持网络

近两年来,每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本科生在此期间容易因周边环境封闭、活动范围受限而产生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对创新论坛参赛失去信心和动力,导致科研项目难以持续推进[5]。因此,导师需要格外注意参赛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防微杜渐,可以利用QQ、微信和线上会议的形式组织定期讨论,在及时了解项目进度的同时也可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便于维护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此外,导师需要在团队成员中设定联络人机制,由联络人进一步促进师生间的情感维系,便于以同伴支持的方式营造团队整体的良好氛围,同时设身处地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这往往比导师教导的方式更加有效。

(七)提升获得感成长内涵

当下大学生多为“00后”,个人气质上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为强烈的个人意识和结果驱动思维。这就要求导师将获得感教育贯穿于创新论坛备赛全过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其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具体来看,导师可以着力改进备赛工作内容及呈现方式,将任务式工作模式转为项目式指导模式,强化学生在科研创新中的主导地位和主体价值,促进其将科研实践视作兴趣和成就的立场转变。同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为参赛学生制定相对倾斜的保护性政策,例如社会实践替代和发展支持等,使学生既有科研理想可以追寻,也有现实资源可以掌握,提升他们在项目之外的获得感体验。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始终明白,科研创新一直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创新论坛无疑为本科生科研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机遇,同时对解决问题和应急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过去两年,大学生信息检索、资料整理、统计分析和结果呈现等综合能力均得到锻炼,作为导师理应为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团队协作提供更加适配的指导,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动力与能力。

猜你喜欢
备赛本科生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习近平在北京考察2022 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
V eraW an g
导师榜
面向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广东选拔赛英语口语比赛的备赛策略分析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以“实·细”二字突破中职电子商务技术技能竞赛辅导工作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