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协同模式下双班主任合作育人机制研究

2023-01-04 19:49马金磊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51期
关键词:校院医教协同

马金磊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中医学院,云南 曲靖 655000)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医教协同改革发展问题;2018年《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又提出“3+2”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即三年医学专科教育加两年毕业后全科医生培训,这两份重要文件为专科医学院校医教协同指明了发展方向。围绕医教协同,医学院校纷纷推出一系列教学改革模式,这些模式各具特色,为医教协同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医教协同教学改革是目的,然而在实践中要想将医教协同的育人理念变为现实,必须着力解决因跨界“协同”伴随而来的系列问题。

一、医教协同及曲医模式的发展现状

目前的医教协同研究更多见于教学方面,重点阐述的是医教协同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对于医教协同模式下的学生日常管理教育这个关键问题的研究却并不深入。2020年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曲靖医专)与陆良县人民医院和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正式签订“医教协同,合作办学”协议,以学校临床医学专业作为首批试点进行医教协同教学模式改革,医教协同从此落地生根,迈出了曲靖医专医教协同的第一步。2021年曲靖医专又先后与罗平县人民医院、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等签订医教协同合作协议,曲靖医专医教协同项目不断走向深入。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医教协同优势逐渐显现出来,从学生的成绩表现为看,以2020—2021学期的外科学总论和诊断学考试通过率为例,临床医学6个班中,包括1个医教协同班和5个校内普通班,普通在校班平均通过率分别约为97.88%和97.34%,医教协同班通过率均达到100%。尽管医教协同的实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这些问题既是曲靖医专医教协同模式的个性问题,同时也是当前高校医教协同改革面临的共同问题。

二、当前医教协同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当前,医教协同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日常管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安全问题三个方面。

(一)日常管理问题始终突出

传统的校内学生管理模式并不适应医教协同学生管理需求。从学校方面分析,曲靖医专医教协同人才培养实施办法规定:“医教协同学生第二学年按照在校学生管理,医教协同培养学生享有与学校其他学生同等的权利和义务。”但是,由于学生人校分离,学校对医教协同学生的管理实际上成了一种长臂管辖,尽管学校班主任会定期到医院履行学生教育管理的职责,但是这种“流动监管”大都时间短、不深入、不固定,难以做到有效管理。加之学生在校时间短,与学校、老师的情感基础弱,缺乏归属感,教师难以对学生深层次的心理动态有效掌握,总之“管理主体发生变化,学校教育延伸困难”[1],这是摆在医教协同面前的首要难题。从医院分析,“教学基地在医学教育中位置模糊,校院合作培养衔接不够”[2]。由于是跨界管理,医院的学生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对学生管理工作不熟悉,班主任很多都是兼职,难以做到专业化管理。学校是相对封闭独立的场所,如宿舍、操场、教室等设施均在校内,人员单纯,学生的学习生活处在学校的密切监管下。然而,医院的环境相对开放,人员混杂、设施不配套、管理松散,学生每天往返于医院、马路、闹市,周边潜藏着诸多不可预测的风险。

(二)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困难

医院和学校是性质不同的机构,在体制结构、职责理念、管理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学校的教育体系集中体现了一整套国家对于学生的教育要求,目标是综合性的,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医院显然不具备这套功能体系,医院的教育目标侧重于技能教学,是单一性的教育,不利于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这有可能导致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空。医院本身不是教学机构,它是以“病人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因此不可能无限制地接收本该属于学校的教育管理任务,它自身也没有动力将医教协同推向深入。据调查,目前医教协同学生中59.52%的学生认为活动开展较少、学习生活单调枯燥。虽然医院偶尔也会举办一些文体活动,但是,这些活动往往形式单一、数量少、缺乏针对性。从培养过程看,“目前,高职医学教育的三年短学制教育模式,重视专业课程学习,弱化医学职业素养及人文通识教育”[3]。医教协同学生在医院学习期间主要以临床学习实践为主,尽管合作协议规定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建设工作原则上由学校负责”,但是由于人校分离,很多工作只能通过线上的形式开展,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低,学习过程不便于监督。

(三)安全管理存在颇多隐患

其一,安全管理不到位。目前,关于医教协同学生的安全管理制度尚未健全。医教协同基地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存在弱化、缺失、暴露三大隐患,在日常考勤、宿舍管理方面尤为显著。调查显示:交通、周边环境、心理问题、职业暴露是排名较高的问题,但目前学校和医院对于这些问题尚缺乏经验。其二,安全教育不充分。从时间上看,专科院校的学生学制三年,医教协同学生学习时间在学校和医院均为一年,第三年是实习期,安全教育过程是中断的;从实施上看,由于缺乏系统性,校院合作后的安全教育难以实现连续同步,加上学生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问题堪忧。其三,监督职责不清晰。监督对象主要包括校院之间的相互监督及对老师、学生的监督三个方面。目前,校院之间的监督主要基于彼此间的信任,医教协同大多为学校和附属医院的自发性合作,缺乏顶层的制度设计,在合作中,医教协同合作的达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院和学校的关系,校方实际上处于弱势地位;“协同、合作”意味着校院双方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二者互不从属,不具有从上对下的监督权力,医院内的监督更多的是一种内部自觉。

三、双班主任制的现实意义及其启示

曲靖医专双班主任制有效解决了医教协同中的诸多问题,同时也给校外学生管理提供了启示。

(一)双班主任制有利于完善医教协同学生管理

一是双班主任制能够有效解决“跨界”合作的体系衔接难题。学校和医院是两套独立的体系,学校的基本职能是教育教学,归属于教育行业,医院的基本职能是治病救人,归属于卫生行业,二者的职能性质边界决定了医教协同的实现需构建一套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二是双班主任制能够有效克服人校分离带来的学生管理困难。一方面,学校班主任继续履行班主任校内职责,充当信息纽带和情感纽带,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下访医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增加学生对医教协同的认同,维系学生与学校的情感,发挥过渡器和稳定器的功能。另一方面,医院班主任按照学校的培养方案,履行学生在医院学习期间的日常教育管理职责。双班主任结成合作育人关系,互补各自在学生教育管理上的短板。三是双班主任制能够有效弥补校院合作中功能的不足。由于医院的性质所限,做不到面面俱到,如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建设工作、学籍档案管理、奖助贷补工作、学生保险等,部分工作仍然只能由学校继续承担。医教协同日常管理浮现的诸多问题,其背后的根源是跨界合作带来的功能缺失及教育培养模式的“阶段式嵌入”导致的功能适应问题。双班主任制实现了学校和医院之间的体系衔接与融通,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

(二)双班主任制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医教协同的特色在于其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双班主任制不仅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依托,还具有独特的复合价值。“在专业和职业的要求下,为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服务,为学生的就业服务,使学生既有日常管理的行为导师,又有职业成长的导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前感知和体验职业”[4]。一方面,在医院班主任这位专业导师指导下,学校能够借助医院的丰富资源针对学生进行系统彻底的“分段式培养”。长达两年的临床实践,学生可以获得扎实系统的临床知识、临床技能、临床思维,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避免蜻蜓点水式的学习;同时医院班主任作为职业导师,引导学生认识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体验职场和劳动,明确学习目的,实现知行合一。另一方面,学校班主任作为学业导师,贯彻落实学校育人的主体责任。将学校的要求及时传达医院班主任,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发生偏移,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这种“一生双导”甚至是“一生多导”的资源环境使学生成长获得了学校土壤里面不可能提供的养分。

(三)双班主任制有利于保证校院合作顺利推进

第一,双班主任制更能对学生和医院负责。在校院合作中,如果把学生管理交给学校班主任,跨地管理并不实际;如果把全部责任抛给医院,虽然可以使学校摆脱诸多管理负担,规避责任风险,却不利于调动医院参与医教协同的积极性;此外,医院对学生管理缺乏经验,单方管理风险较大;双方共管,责任共担,更有利于促成校院合作。第二,双班主任制更具灵活性和节约成本。目前,一些本科院校采取派驻辅导员驻院管理的方式。众所周知,本科学校一般都有附属或直属医院,学生人数达到了一定规模,然而,专科院校合作医院主要为附属医院和实习医院,这些医院往往规模小、地点分散,达不到人员配备条件,若设置专职人员驻院管理势必会增加成本。第三,双班主任制更利于协调“自主”和“共同”育人的关系。在“医教协同,合作办学”理念下,校院之间既合作,又保持了自身的独立性,打破了医学院校单一主体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其实质是双主体育人;双班主任分别属于学校和医院,班主任之间是合作育人的关系,校院之间通过班主任这座“桥梁”实现内部协调;医教协同合作办学,职责虽有交叉,但是由于“双主体”的独立性,班主任隶属关系明确,主体责任意识较强,避免了互相推诿。医教协同旨在实现资源共享,不是让院方陷入日常管理的琐事中,双班主任制有利于减轻医院管理负担,使导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学生的临床教学中。

四、双班主任制合作育人机制的构建

曲靖医专医教协同班主任由原在校班主任和医院班主任组成,在肯定双班主任制作用的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双班主任制合作育人机制。

(一)提升双主体协同育人效应

“协同”不是始终在两条平行的道路上孤立行驶,医教协同在保持同向同行的基础上,应以双班主任为抓手凝聚成协同的合力,充分发挥“1加1大于2”的协同效应。首先,结成校院育人“共同体”。目前,医教协同的合作医院主要包括实习医院、附属医院、直属医院三类,地方专科学校的合作医院以实习医院和附属医院为主。“医教协同,合作办学”实施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如医院的资质、校院关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自律性等。其中,校院之间的关系程度越紧密越有利于达成合作,然而,合作不仅要强调资源共享,更应该提倡责任共担。其次,密切双班主任间的沟通和交流。作为沟通学校和医院的重要纽带,班主任之间除了传达学校的通知外,更重要的是聚焦协同育人,加强在学生学习情况、心理问题、就业工作等方面的沟通交流。再次,搭建校院联系交流平台。围绕教学和学生管理重点工作增强校院互动,及时回应学生的合理诉求。

(二)健全工作支持和管理办法

一是健全医教协同协调领导机构。调查发现,目前有64.88%的学生认为他们反映的部分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这容易使学生对医教协同产生负面评价,也使班主任左右为难。医教协同作为新事物,在推进过程中必定会遇到诸多新问题。因此,在学校和院系层面有必要配置相应的机构人员统筹协调医院和学校的医教协同事务,确保医教协同项目有规可循,提高师生对医教协同的评价度和认可度。二是健全医教协同班主任管理办法。目前学校关于医教协同的管理制度规范化和具体指导性不强,应根据校院的组织性质和实际需要确定班主任各自的主要职责,加强对双班主任的监督,坚持双考核且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并重。三是健全医教协同班主任激励措施。相比于普通在校班班主任,医教协同班主任承担着较大的学生管理难度和风险,双方应制定有效措施吸引优秀员工主动担任班主任,在评先评优、就业支持、工作值班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避免硬性指派。

(三)强化安全管理和保障体系

一是加强安全教育。校院双方班主任应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安全主题班会,加强安全教育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发挥好班干部的作用,严密扎牢安全保护网。二是强化日常考勤管理。重点是完善上课、请假、外出、宿舍日常管理;实行适度的封闭式管理,建立与学校管理相匹配的教学和日常管理制度,最大限度消除意外发生的可能性;积极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延伸学校管理触角,进一步克服人校分离的管理短板,如曲靖医专有的基地采用指纹打卡、视频监控,实现了远程监管。三是同步执行安全检查制度。学校和医院的安全管理要做到同步同行,学校应定期会同基地负责人落实安全工作,全面排查安全隐患,不遗留任何真空地带,建立安全管理档案。四是完善保险兜底措施。为了预防和应对不可预测风险,在曲靖医专模式中,学校统一为开展医教协同的学生购买保险,非实习期间购买人身意外保险一份,实习期间购买实习保险一份,全面兜牢安全预防保护网。五是健全突发事件应对处置流程。制定简明实用的突发事件应对处置流程,经常举行联合安全演习,查找和发现实际操作中存在的漏洞,储备应对预案,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可以有备无患。

猜你喜欢
校院医教协同
草鱼养殖难,“钱”途何在?老渔医教您如何握好“方向盘”,走上高效路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基于医教协同双主体的人才培养策略探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基于新形势下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学分制下的校院教学运行管理思考与实践
协同进化
医教结合背景下脑瘫儿童康复管理策略
21-三体综合征儿童医教结合康复干预个案研究